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401章 搅得天翻地覆,华南电器格局初成

中国很大,千头万绪。

广东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抽丝剥茧。

不过短短一天的时间,上面的决议就从中央传达到了地方。

就两句话。

第一句是,“迈开步子,大胆干”。

第二句是,“以深圳为中心,利用可以用的一切资源,遍地开花,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电器。”

三亿投资,助推中国家电全产业链发展。

不管是哪一点,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任忠义抽着烟,细细品味中央的这两句批示。

过了大概有七分钟,他点了点烟灰,站起身冲着秘书喊道:“给广东各市县地区打电话,将他们区域内的电器工厂都报上来,我看看咱们广东的底子现在到底有多少。”

他这话一传下去,整个广东都有些暗流涌动。

顺德,北滘镇。

裕华电风扇厂,这座于1978年才成立的工厂。

是在镇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才成立的风扇厂。

主要研发的是铁片扇叶电扇,第一年就生产出第一批“梅花”牌座钟式鸿运扇,年产量达1万台。

这对于一家乡镇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跨越。

也正是在裕华电扇厂的带动下,北滘先后又出现了两家电扇厂,分别补足了吊扇和台扇的市场空白。

这一天,三家电扇厂的厂长聚在一起,谈论着上面的政策。

“老何,你是老厂人了,在你看来,上面这次大摸底是为了什么啊?”

南方电扇厂的厂长宋玉来提起话头问道,他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农机二厂。

后来看到裕华的成功,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南方电器厂,开始为裕华生产电扇的电机。

取得成功之后,立刻进入电扇的空白市场吊扇领域。

“大概率还是与那位邵先生有关。”

何恒建淡淡道,如今邵维鼎要在广东投资三个亿的事情,人尽皆知,他们岂能不知道。

作为在六十年代末,能够筹集到五千块,带领着全体公社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的牛人。

他将塑料生产组,扩大为配件厂。

而后又将北滘公社配件厂的主要业务,从塑料生产,变更为国有电厂配套生产风扇配件。

也正是因为给其他厂子生产风扇配件,让他发现,这风扇生产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电机,几片扇叶的组合,并不像汽车那么复杂。

于是他有了第一个自制产品,一台40厘米的金属台扇。

这个台扇被他取名为明珠牌风扇。

这个厂子,被他取名为“美的”。

现如今他还没有考虑到品牌意识,等再过两年,“美的”将会正式确认为其厂子的电器品牌。

可以说,何恒建的每一步,几乎都走在了时代的节点之上。

“我知道和那位港岛首富有关,但是省里面的这个大摸底是为了什么?”

宋玉来还是年轻,性子比较急躁。

他将目光看向了裕华风扇厂的厂长,问道:

“老书记,你说呢?”

老书记名叫刘胜基,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老党员了。

他抽了口旱烟,“如果我所料不差,省里面这是想要整合一下咱们省内的电器厂,或许那位邵先生的三亿投资,除了深圳之外,我们这些乡镇企业也有机会能够获得一些支持援助。”

“不会吧?”宋玉来有些不敢相信,惊喜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好了。”

他是真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被他们碰上。

“好事?”老书记吐出一口浓烟:“港岛人的钱就那么好拿?而且,咱们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接受别人的注资,给港岛贴牌生产?”

刘胜基有着自己的强国梦,不想放弃梅花这个牌子。

“老书记,电风扇虽然没什么技术难度,但是却也有技术革新的空间。”

何恒建凝声道:“我听说港岛那边已经开始流行塑料扇片电扇了,可以直接放在床头,而且更加安全。”

“塑料扇片?”刘胜基摇摇头:“塑料太脆弱了,用不了几年就会坏,还是铁片好,可以一直用下去。”

“老书记......”何恒建劝道:“人家是港岛资本,如果在深圳用钱堆出了一个电风扇生产基地,技术比我们先进,人力比我们便宜,而且可以随便打通海内外市场。”

“您觉得,老百姓 是更倾向于买我们的电扇还是买他们港岛人的电扇?”

“这.....”刘胜基顿时语滞。

消费者一向是用脚投票,如果邵维鼎推出的是塑料电扇,无疑更加便宜。

更别说庞大的生产链,能够节省出多少成本。

再者,还有港岛品牌的溢价在这里,不用想都知道。

老百姓肯定更倾向于选择港货啊!

纵然这些“港货电器”其实都是在内地生产的。

宋玉来问道:“老何,那我们就没机会了?”

“机会不就在这吗?”何恒建指向了上面:“省里面安排的大摸底,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些刚刚起步发展的乡镇企业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们一家或许不在对方的眼里,但是咱们三家一起呢?”

“遍数整个广东,咱们顺德北滘的风扇,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链也是完整的。”

“如果这一次,能够拿到那位邵先生的投资,以及技术援助,我们厂子的发展速度,比之各自单打独斗的时期,一定是快上百倍不止。”

“那我们就不要自己的品牌了?”刘胜基执拗道。

“谁说不要了,代工生产是代工生产,提升技术向别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能发展自己的品牌啊!”

宋玉来有些顾忌:“这样对方会同意?”

何恒建道:“为什么不同意?咱们只是代工,又不是卖身。”

“而且,别忘了,我们三家如果合并了,到时候港资入股了,邵维鼎邵先生,也是我们厂的股东。”

“我们赚的越多,他也能分到越多的钱。”

“对于他这类大资本家而言,就是稳坐钓鱼台,两全其美的生意罢了。”

“总不能以为,一个电扇市场,光凭借一个品牌,就能全部吃下吧!”

刘胜基又抽起了旱烟,宋玉来也是紧锁着眉头沉思。

可越想,越觉得何恒建的这个思路是对的。

拿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厂子。

对方获益,自己获益,政府也在获益。

这完全就是三方得利啊!

“阿建,以后这个厂子,我推荐你来当这个厂长。”

刘胜基吐了口烟,看着何恒建,一脸坚定。

宋玉来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同样也是这样的想法。

见此,何恒建笑了笑,说道:“现在说这话还太早,老书记,新厂长的任命,还得县里、省里,甚至是那位邵先生来决定。”

而就在顺德北滘镇的隔壁,容奇镇原本准备筹备的广东珠江冰箱厂按下了刹车键。

容声冰箱创始人潘宁,郁郁苦闷,恨不能大干一场。

顺德经济发展总公司,其准备进军空调的野心,也因为省里的一纸命令,终止了下来。

一手将华宝送上顺德一哥位置的梁建华此时还在蛰伏。

后世鼎鼎有名的格兰仕还是一家羽绒制品厂。

TCL创始人李东升刚大学毕业,从华南理工大学分配到了惠阳电子工业公司。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惠阳机械局电子科。

后身,也就是鼎鼎大名中港合资企业【TCL】

整个广东,能人辈出,此刻却因为一人的到来,搅得天翻地覆。

喜欢重生港岛,家大业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