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殿下 > 第 183 章 第 183 章

殿下 第 183 章 第 183 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9:54:2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殿下

正文第一八三章

郑太后与郑国公议过大事,便令郑皇后过来了。

郑皇后素来清冷,此时见父亲病容,也是眼圈儿一红。郑国公反比女儿看的开,“人生百年,谁都有这一遭,不必悲伤。”

郑世子强忍伤感,抚抚妹妹的背,“娘娘,你这样倒让父亲不好过。坐下说话。”

郑皇后轻吁口气,愈觉人世萧索,纵富贵至极,如今老父病中,她做女儿的也只能来探望这一回,这富贵又有什么意思呢?

“娘娘,人这一世,十有**是不如意的。”郑国公温声道,“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后悔让娘娘进宫。只是,若嫁寻常勋贵,难道就一定夫妇和美么?人这一生,只有在少年时才会希冀十全十美。到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世上没有这样的人生。”

郑皇后道,“寻常人家,父子兄弟总能寻常走动,何其亲热,哪似如今……”

“如今举族显贵,娘娘位居凤仪,也无甚不好。”郑国公道,“这后位,是我的姑母用性命换来的。”

“太.祖皇帝何其无情,转战天下时,郑家族人战死泰半,登基后却不肯守诺封我姑母为后。为辖制勋贵,先帝明明是长子,他却几番夸赞郢王,甚至在先帝议亲时都要选孙氏女。如果不是为救太.祖性命,我姑母不会因伤而逝。人死了,假惺惺的哭厥数次,追封皇后,谥显烈。”

郑国公冷声道,“太后娘娘因此才能成为先帝正室。我当年也无比气恼,想这样的正室,不如不要。我们郑家,正经武勋之家,原也不必非攀附皇室不可。当年太后娘娘说,姑母付出一生,付出生命,留下的权位难道要拱手相让?”

郑国公病久,说一阵便停下来,微微喘息。

郑皇后初听这等秘辛,惊愕的望向父亲。郑国公双眼亮的惊人,“娘娘,这就是郑家。我们不是靠谄媚皇室得到的权位!我们郑家,为这江山流过血泪,我们的先人,为这江山交付性命!”

“寻常人家主母就好当么?看看你姐姐,你就知道了。做皇后,所有人都会在你面前俯身。”

“娘娘,我只有一句话叮嘱娘娘。”郑国公病中忆及前事,忍不住说几句,也半点没忘正事。

“父亲请说。”郑皇后正色倾听。

“娘娘很喜欢公主。”

“阿烺那孩子,的确招人喜欢。”相对荣绵这个唯一的皇长,郑皇后的确更喜欢荣烺。

“那娘娘不妨就将公主当做自己的孩子。”郑国公道。

郑皇后望入父亲眸中,一种微妙的默契在父女间流转。静了片刻,郑皇后方道,“我原也与阿烺投缘,她叫我母后,自然是我的孩子。”

郑国公颌首,“如此,我便放心了。”

“父亲不必担心我,安心养好身子。”凤凰衔珠步摇在耳际轻颤,郑皇后道,“我在宫里,一切都好。”

“我这一生从未看错过。”郑国公病中枯瘦的面容忽然流露出一丝极为愉悦的笑意,衰老的脸上竟浮现一丝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不待儿女多想,郑国公已对郑皇后道,“我尚未至油尽灯枯的地步,娘娘早些奉太后娘娘回宫吧。”

郑皇后再三叮嘱,“父亲好生保养。”

郑世子上前,“娘娘放心,父亲这里有我。”

郑皇后这才辞了父亲,郑世子送妹妹出了父亲的房间,郑皇后见宫人在院门听侯,轻声问兄长,“镇北军那里怎么说?”

“父亲已召阿衡回帝都。”

郑家的根基并不全在朝廷后宫,自太.祖立国,郑家便是镇北军统帅。

郑皇后心头微酸,父亲的身体是真的难再支撑了。父亲一旦病故,二哥必然得卸职回帝都守孝。

郑皇后望向兄长,郑世子悄悄将父亲为嫡长子求娶公主的事同妹妹说了。

郑皇后脸色一松,相较于在后宫经营,联姻荣烺,对郑家对荣烺都是不错的选择。

“父亲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就想联姻荣烺了?

“公主的光彩如日东升,谁都看得到。”郑世子微露迟疑,“只是看姑母的意思,并不十分允准。”

郑皇后在后宫多年,转瞬便明白姑妈郑太后迟疑在何处,轻声道,“阿烺年纪尚小,不懂婚嫁何意。这桩亲事,若能彼此和睦,才是上佳。若似我与陛下,即便联姻,能得到的又有多少?”

郑世子道,“正因如此,我也有些担忧。”

郑皇后道,“阿烺一向爱与人交朋友,她与阿锦就很好,跟祖母也说得来。”想到荣烺竟与自己祖母郑老夫人很有共同语言,郑皇后便觉有趣。“只要阿衡人品出众,阿烺不难相处。”

说到长子,郑世子自信许多,“这几年,阿衡稳重不少,已不是先前孩子模样。”

“那就好。”郑皇后也愿意有个出众的侄子。

郑家子弟众多。论年岁,长兄嫡次子郑徽与荣烺更相宜,但如果郑衡堪配公主,不论郑皇后还是郑太后,都希望联姻之人是嫡长子郑衡。

不然,郑家长房怕要因爵位生出许多动荡。

初冬凛风穿过精美壮丽的回廊,拂起郑皇后衣袂。郑皇后道,“让阿锦阿徽都回家侍疾吧。”

郑世子一声喟叹散落风中,“也好。”

兄妹俩一起到祖母所居的松鹤院,郑太后见他们过来,起身对母亲郑老夫人道,“母亲只管安心,我看兄长还能支撑。”

“只盼应了娘娘这话。”郑老夫人颤巍巍的要起身,郑太后拦了她,“母亲上了年纪,别动了。我这也就与皇帝、皇后回宫了。”

郑老夫人依旧扶着儿媳的手站了起来,“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恩深,可我怎能恃恩而骄。何况我这年岁,也是见一面少一面了。还请娘娘准我送您到院门。”

郑皇后听祖母这话,已忍不住眼圈发烫,郑太后依旧是温和模样,“母亲切不可心中伤感。”

“不会的。”郑老夫人说不会,可长子这般病重,做母亲的心中怎能好受。尤其郑家富贵已极,便格外重视血脉亲情。好在郑老夫人一生经的风波多了,并不就因此倒下。

郑老夫人一直送了闺女孙女到院门口,荣晟帝再三不许她老人家送了,莫说这是嫡亲的外祖母,便是帝都上年纪的妇人,荣晟帝也要优怜。

这样的老人家,哎……

荣晟帝心中轻叹,与郑皇后一左一右扶侍着母亲登车而去。

回宫时辰已将中午,荣晟帝请母亲先休息,“回宫路上,皇后说了想让阿锦阿徽回家侍疾的事。朕想,这也是人之常情。这眼瞅就是下午,没有让孩子下午回家的理。明天吧,让内务司派车送他们回去。”

“也好。”郑太后坐宝榻上呷口茶,“还有一事,国公求了我。”

郑皇后看向姑妈。

荣晟帝心下一沉,面儿上只不露出来,温声道,“咱家与舅舅是至亲,何用得一个求字,母后只管说。”

“是这样。阿洋来帝都这几年,国公见过他,觉着他不错,想问一问嘉平大长公主的意思。”郑太后道,“皇帝也知道,阿洋与阿锦年龄相仿。”

荣晟帝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问一遍,“阿洋与阿锦?不是阿锈,母后听错了?”郑锦在宫为伴读,年纪与自己的长子阿绵也相近。

郑太后好笑,“我还没到耳聋的地步。”

“看我。”荣晟帝大喜之下竟忘了自称“朕”,他笑道,“这如何不好呢。俩孩子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舅舅家也是武勋起家,阿洋父祖皆为朝廷镇守西边。朕瞧着挺合适。”姜洋是个好孩子,嘉平姑妈一向忠心。何况,这约摸也代表郑家对皇子妃的退出。

郑太后笑了笑,抚着宝塌扶手上的龙凤雕刻,对喜出望外的皇帝儿子道,“既然皇帝也瞧着好,就让国公府向大长公主提一提亲事,倘有此缘分,少不得得皇帝赐婚。”

“这样的喜事,莫说一桩,就是十桩八桩,朕也乐意。”

“行了,我乏了,你们也忙了这大半日,各自回去休息吧。”郑太后打发皇帝皇后回自己宫室。

荣晟帝心情大好,“那朕与皇后就不扰母后了。”又叮嘱柳嬷嬷好生服侍母亲,方与皇后一起退下。

郑皇后看郑太后根本没提尚主之事,自己便也将此事死死按在心里,不露半点口风。

待中午,荣烺放学回来,还特意问了问郑国公的病情。郑锦尤其担心,也认真听着。郑太后道,“我瞧着精神还好。”

“对了,阿锦今天下午上完课,明早与阿徽一起回府。你祖父想你们哪。”

郑锦连忙点头,“我也很挂念祖父。”

荣烺安慰郑锦,“阿锦姐你放心吧,老国公一定会没事的,不是有句话说,吉人自有天相,这就是说老国公的。”

郑锦满心都是对祖父的担忧,点点头。

陪郑太后用过午膳,郑锦就先带着侍女回院儿收拾东西了,颜姑娘几人也都回了各自院子,荣烺留下来跟祖母一起午睡。她也不老实睡,哎声叹气个没完。

叹的郑太后也睡不着,不得不问她,“你叹什么气?”

“我一想到老国公身体不好,就很不好受。”荣烺明净的眼睛里有明晃晃的担忧,她圆圆的小脸儿趴到祖母怀里,“祖母跟父皇、母后都亲自去看望老国公,肯定是病的很重了。祖母,我不想有人死。”

郑太后摸摸她的发顶,“人终有一死,你我皆不能免。”

“哎,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许多人都求长生不死了。”荣烺天真的说,“我想大家都好好的,永远都好好的。”

这是只有孩子才能发出的感慨。

第二日一大早,郑锦便与二哥郑徽坐着内务司备好的马车回家去了。他二人急着回家,也没有多与宫中其他人告别。荣烺荣绵各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们目送他兄妹离宫回府。

身边乍然少了郑锦,尤其郑锦平日里爱说爱笑,荣烺与颜姑娘几个都不大适应。荣烺没再叹气,她想了个主意,拿了六百两银子打发内侍给天祈寺、三清观送去,一家三百两,让他们给郑国公念念平安经。

这个时候,太医院已经没啥好法子,只能寄希望于飘渺的神佛之力了。

郑太后荣晟帝郑皇后都未就此说什么,大家闲话时提一句而已。荣烺是公主,做此事可以,但三宫都是主上,祈神佛佑臣下,便恩遇过重了。

倒是徐妃,闻知此事险没呕出一口血来,问荣烺哪儿来的银子,“不先前还从我这儿拿好几千去给齐尚书,这你又有钱了?”

“这点小钱还是有的。”荣烺根本没把银子当回事。

“你这么有钱,以后别找我哭穷。”徐公府这般落魄,皆拜郑公府所赐,徐妃对郑公府意见大了。别看郑国公也是亲舅舅,再亲也比不过娘家亲啊。

荣烺眉眼一抬,懒得跟她娘撕巴几千银子的事,“行,你就偏心眼儿吧,只给皇兄别给我。”

荣烺刚知人之生死,正满心惆怅无处诉说。于是,转头又做了件更叫徐妃堵心的事:荣烺趁休沐无事,带了两车礼物,亲自到国公府探病去了。

把国公府搞的百愁之中也生出几分受宠若惊,哎,公主殿下简直就是天生与咱家投缘啊。

此事除了徐妃堵心,丁相也略有烦恼:怎样才能体贴又不伤害大皇子自尊的提醒皇子殿下一声——

那也是您外公,国朝第一公府,帝都勋贵之首的老国公,病笃!您妹妹又出银子叫佛道念经,又亲去探望的,皇子殿下您是不是也动一动啊!

丁相在清闲的教学生涯中重温当年教导儿子的快乐,简直愁去半条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