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殿下 > 第 18 章 第 18 章

殿下 第 18 章 第 18 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9:54:2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郢王妃带着荣晟帝赏赐的珍珠回府,细思量起来与在家逗鸟的丈夫感慨,“若以往,陛下是再不能赞同太后那些话的,为女子者,自当温柔贤淑、贞静自持为要,莫说与外面这样面对面的读书,便是读书也不必看那些史书,只读显德皇后所著《贞烈传》还罢了。”

郢王妃叹口气,“陛下纵心里认同我,眼下也是不能说的。”

听罢宫中之事,郢王顿时也没心情逗鸟了,长叹一声,“可见父皇之远见,妇人干政,便是祸乱之首。”

老夫妻两个感慨郑太后弄权,架空陛下。

殊不知在宫里,荣烺快言快语,吃过午饭,在祖母这里午睡的时候,她现在有自己的院子,也时常中午跟郑太后一起午睡。荣烺就问了,“祖母,郢叔祖母有没有来啊?”

“你这消息倒灵通。”

“不是我消息灵通。玥玥姐说,郢叔祖母在家就说了,要进宫来面谏您,给我们提意见。”

郑太后看她躺在枕头上眼珠灵动,心下有些想笑,故意逗荣烺,“我觉着,你郢叔祖母说的也有理,是该戴个帷帽。”

“什么?!”荣烺翻身坐起来,“那得多闷啊!”她还扯过帐幔往脸上一蒙,跟祖母说,“就这样!气都不透!我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祖母,你可不能答应这个啊!再说,就是戴帷帽,也不该我们戴,让齐师傅戴好了。”

“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齐尚书是男人,郢王妃说让你们戴帷帽,是担心你们被外男看去相貌。”

“相貌为什么不能看?”

“这就是礼教吧。显德皇后说,女子也要少出门。”

“不出门难道成天闷在家里?我看《蜀山耕种图》上,就有女子在种田。”

“大概是著此书时比较急切,没考虑周全。”

“戴帷帽也是不周全啊,又不是不能见人,干嘛要蒙面?我听阿颜说,现在朱雀大街都有当垆卖酒的女子,生意好的不得了。可见外头也有女子做事。”荣烺把纱帐从脸上移开,很笃定的说,“可见显德皇后的书有些过时了。”

“所以,郢叔祖母的谏言是错的,祖母,您多聪明的人哪,可不能听她的。”

“那我听谁的?”

“谁对听谁的呗。”荣烺带着小孩子的狡猾,反问郑太后,“祖母,您觉着谁说的对。”然后,一双大眼睛期待的望着郑太后,就差没直说,我对,当然得听我的了!

郑太后眼眸弯起,一本正经,“我觉着阿烺说的对。”

“祖母您真是英明!”荣烺对祖母竖起大拇指,“英明极了!”

郑太后听她嘴巴抹蜜似的奉承了一通,还小胖手拍拍床榻,“祖母快躺下,今天祖母你躺里头,我躺外头,祖母您要是渴了,我给您端茶喝。”

郑太后总能被荣烺逗笑,一拍她小脑门儿,“你先躺下吧。原我也没应郢王妃。”

“啊?”荣烺瞪圆了一双猫眼,“原来您逗我哪。”向后咕通一下倒枕头上了,一会儿觉着自己竟然没发觉祖母在逗自己,有点懊恼的揪下枕头边儿,一会儿又笑嘻嘻的趴到郑太后身边说,“我就说嘛,祖母你这么聪明,肯定不能上叔祖母的套。”

自己挺会给自己圆场。

郑太后躺下,荣烺就凑到祖母身边,让祖母抱着自己,她喜欢跟人亲近。

待下午上课,她就把祖母没有答应郢王妃“帷帽建议”的好消息跟大家伙说了。荣烺一幅很懂的样子,“果然叔祖母的话是过时的,现在都没这些讲究了。你们都放心吧,不会叫咱们闷帷帽里听课的。”

荣烺继续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涯,尤其她父亲跟祖母很融洽,每天下午哥哥放学,傍晚就都一起在祖母这里用膳。

即便在朝政上,荣晟帝也表现出对郑太后的支持。

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自不必提,大家乐见两宫和睦。

毕竟,荣晟帝幼年登基,之后十来年,都是郑太后代为执掌朝政,大家对郑太后的执政挺熟悉,也挺适应。

愁的则担忧长此以往,未免牝鸡司晨,君权旁落。

以郢王为代表。

要说先前帷帽事件不过小事,但在江南官员的选任上,明显郑太后用惯的人占了上风。

郢王百思不得其解,荣晟帝为何忽然与郑太后和好了。

与慕僚商议此事时,郢王道,“子晴,你之前还劝我,让陛下向太后服软,如今不必我劝,已是两宫和睦,天下尽知。”

叫子晴的幕僚是位看不出年纪的男子,说看不出年纪是因他鬓发灰白,但望之相貌,肌肤细润,又并不似老者。

子晴斟一盏茶给郢王,“那不更好么。不必王爷相劝,陛下已然悟了。”

“悟了什么?”

“悟了,陛下与娘娘毕竟是至亲母子。倘太后娘娘另有其他子嗣,陛下还需担忧万寿宫别有他意。可万寿宫只陛下一子,母子间呕气是有的,却不干根本大事。与其呕气,不如和好。太后娘娘再霸道,毕竟也是五十上的人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还能活过陛下去。这江山,早晚都是陛下的。”

秋日竹声萧萧。

子晴左手执盏,慢饮一口茶,“这道理虽简单,但真正能明白,能放下帝王的架子,可知陛下也是一等一的明白人。”

郢王不似子女这般洒脱,他眉头紧销,轻轻沉吟,“早晚。早晚。若再过二三十年,这江山还能容陛下说话么?”

“王爷过虑了。只是眼下局势,且先看眼下吧。”子晴道,“咱们识些时务,保存实力,不说旁的,陛下跟太后关系好,起码陛下想保全谁,太后娘娘总会给三分薄面。余下的事,从长计议罢。”

明摆着新政失败,太后一党重新夺权,你这再不识时务,不是上赶着找死么。

“何况,”子晴沉吟片刻,唇角露出一丝笑意,“观陛下所为,陛下英明,更在王爷所言之上。”

起码能这么快能万寿宫和解,这位陛下就不是傻瓜。

不过,谁叫陛下有位彪悍的母亲呢。

郑家非但显赫,郑太后自身才干也非常出众,以至陛下亲政多年都没能完全掌握朝堂。新政失败后,更是一朝回到亲政前。

郢王道,“我总想以《贞烈传》约束万寿宫那位,也好让她自动退出,以全与陛下的母子情义。”

子晴失笑,“王爷,掌凤印的手会退,你何时听说拿玉玺的手会退的?”

“你不晓得,万寿宫那位颇爱读前朝文睿太后列传。文睿太后与前朝武皇帝母子融洽,那是世所周知的啊。”郢王与郑太后相识多年,对郑太后的喜好颇有一点了解,且做过很细致分析的。

前朝辉煌时期绝不逊于今朝,武皇帝更是一神人,他并非文皇帝亲子,而是文皇帝的侄子。文皇帝退位后,武皇帝登基,登基之初便许下承诺,二十年后必还位于文皇帝之孙。之后,果然不婚不嗣,不纳后宫。二十年后,武皇帝依照承诺,正当盛年传位于文皇帝之孙。

正因有此历史事实,没有人怀疑武皇帝当初登基的动机,要是篡位,不说旁的,武皇帝肯定得自己大婚生子啊。

这位文睿太后,便是武皇帝的亲妈,一样才干卓然,一样辅佐朝政。

但,武皇帝与文睿太后是史笔昭昭的模范母子。

子晴先生熟读史书,显然也知文睿太后与武皇帝的典故,他不禁一笑,“王爷,这典故里,退的人可不是文睿太后,退位的是武皇帝。史书记载,武皇帝退位后,文睿太后依旧居宫中,继续辅佐了两代帝王。”

“自始至终,文睿太后从未退过。”子晴清朗的声音传进郢王耳中。

郢王沉默下来,他不见得没想到这些,只是想以文睿太后的美名来约束郑太后罢了。郢王道,“怎样才能让万寿宫退出朝堂?”

“除非天降神雷劈了万寿宫,不然短时间没有任何办法。新政失败,太后一系声势更盛。自林相被诛,陛下年少,太后便代陛下执掌朝政,太后对朝局经营已有二十余年。当年太.祖皇帝、世祖皇帝在位时,毕未有女子干政之事,更遑论太后居万寿宫?万字从来只用于万乘之尊。”

子晴轻轻叹口气,“但这一切都发生了,二十年经营,朝中已由万寿宫掌控。这是事实,不必自欺欺人。陛下现在优势有四:其一,陛下与太后是血脉亲人;其二,皇长子生母不再出于郑氏;其三,陛下比太后年轻;其四,陛下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

“既无雷霆手段可用,便只能用水磨功夫。用母子之情软化万寿宫的心肠,让陛下从旁辅政,请陛下交好太后一党,三五年,七八年,慢慢来,随着太后娘娘的老去,太后一党自然会寻找新的主人。新的主人难道能是旁人吗?即便郑公府,陛下的身体里毕竟流着郑公府的血脉,那是新舅家,何必要疏远呢?”

“只怕介时这朝堂再无你我容身之地了。”

“王爷过虑了。待陛下拨乱反正时,所能用之人,除了似王爷这般自始至终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宗亲老臣,还能有谁呢?”子晴牵一牵唇角,似是看破郢王私心,“何况,任何时候,忠于陛下,都是没错的。”

郢王寻思半晌,“这慢功夫做下来,我等可还有能助力陛下之处?”

“有。”子晴顿了顿,“有一个人会非常重要。”

“谁?”

“公主。”

“顺柔?”

“不。是陛下的长女,太后娘娘亲自抚养的那位公主。”子晴道,“这些年,太后娘娘为了执掌朝政,非但移走了太.祖立太后宫仪凤门的训诫碑,更屡番打破礼教规矩,对女子极为宽容。从太后娘娘令齐尚书为公主讲学之事,可见太后娘娘对这位公主非常看重。”

“这样悉心教养,自幼养在身边的孩子,何况又是女孩子,这位公主一定会成为太后娘娘很看重的人。”

“所以,我请王爷关注一下公主。因为公主必然能成为一个能影响万寿宫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