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不见上仙三百年 > 第 90 章 听说

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 90 章 听说

作者:木苏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3:51:3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年是清河一百年。

萧复暄身上的禁令刚消,尚不足半月。

倘若有人将他的衣袖挽起来,便会发现,他身上还有禁锢残余的咒痕,泛着淡淡的金色,同颈间那个天道所赐的“免”字相似。

只不过颈间是所谓的“赏”,身上却是罚。

整整一百年来,不论仙都还是人间都流传着这个说法——天宿上仙身负禁令,在极北之地呆了百年。但他究竟做了什么事?因何背了禁令?又为何要消隐一百年之久?此中种种,却从来没有人说得清过。

哪怕是同在仙都的灵台众仙,甚至于明无仙首偶尔提及,也只能摇头说一句:“所知甚少。”

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那一日天宿上仙曾经独闯过灵台。

***

落花台大火的那一天,萧复暄曾以灵识独闯天道灵台。

仙都灵台一共有十二座高悬于云霄的山峰,每座山峰各由一位仙人镇守执掌,每位仙人又有仙使在侧,遍数不清。

那天,当那道灵识披裹着极北之地的风霜寒意,如凛冽冰剑一般直扫进灵台时,那些仙人和仙使无不震惊失色。

自始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人敢以如此姿态进灵台。无论是谁,无论是来受天之诏还是跪领天罚,都是一道一道云峰走上去的。

从来不会有人这样……剑意狂张还带着煞。

那些仙使甚至抬手挡住了脸。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能感受到灵识扫过时掀起的狂风,那风里有不知哪里的细碎雪沫,带着极北才有的肃杀味道。

闻到的那一刻,他们心惊胆寒。

仙都之人或许会认错其他仙人的气息,却不会认错萧复暄的。因为他一身仙气里裹着最浓重的煞,独一无二。

正是因为独一无二,也正是瞬间就能认出来人,他们才更觉得心惊。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让萧复暄情急如此?!

众仙满目惊疑,毫无头绪。

那时候,他们已经从“灵王被抹杀”的短暂空白里恢复过来,已经彻底忘却了灵王的存在,只觉得那日的仙都同数百年里的每一天一样,风平浪静、无事发生。

所以他们想不明白,也来不及阻拦,只能失声叫道:“天宿!如此有违仙规啊!”

任何人都知道,灵台不能擅闯,如此有违天规。萧复暄必定也知道,但那道灵识就是一步未停。

他们只隐约看到雪沫寒风中天宿的虚影,面沉如寒冰,眸底一片红。

他们的惊呼和告诫转眼便落在后面,说着:“出什么事了?天宿为何突然如此?!”

其实就连萧复暄自己也说不清出什么事了。

他的躯壳还僵坐于极北之外的漫天大雪里,手中还握着那个没有完成的白玉雕像。他说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某个瞬间,一股毫无来由的悲意笼罩下来。

极北之地广袤无垠,他嗅着风里的雪味,冷得像万剑贯心。

他抿着薄而直的唇,垂眸看着那尊雕像。在他自己反应过来之前,灵识就已经脱离躯壳,直贯仙都。

他说不清出了什么事,但他必须做点什么。

他应当要做点什么的,否则——

否则……

他甚至不知道“否则”之后该接什么,但他那道灵识已然如重剑一般,楔落在灵台顶峰之上。

那一刻,那座悬于云端的高峰嗡嗡震颤,裂缝从萧复暄的虚影脚下蔓延开来,碎石迸溅。

他攥着手里的剑,抬头道:“你做了什么?”

“你究竟……做了什么?”

天道的抹杀不留余地、亦毫无痕迹。世间任何人都应当如此——

他们会从短暂的空白中回过神来,该如何便如何,从此将这一日忘于身后。

过去的所有空缺都会被一些理所当然的缘由填补干净,回想起来不会恍惚,不会疑惑。他们会觉得事情自始如此,世间也从来都是那样,一分一毫都不曾变动过。

所有人都该这样,不会有任何例外。

可偏偏……有一个萧复暄。

***

灵台众仙始终未能知晓,那一日的最高峰上、灵台案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那一天,他们曾亲眼看见十二座悬于云端的高峰地动山摇,南窗下的煞涡又掀狂澜。他们甚至在某一刻收到过诏令,纷纷身负法器赶赴山巅。

但后来的他们却都不记得了,因为那一日灵台之上发生的事情也被一并抹去了。

最终,他们只记得天宿灵识挟风而来的瞬间,以及那个众所周知的结果。

后来常有人说:“仙都众仙倘若违背仙规,都得去灵台十二峰跪受天罚,但天宿是个例外。他毕竟是唯一一个受点召而成的上仙,独立于众仙之外。若是有违仙规,受的罚恐怕也不一样,便是那所谓的禁令吧。”

***

萧复暄灵识归体的那一刻,淡金色的禁令自他手腕经脉浮现,融贯周身,汇集于心口。那是无声的禁锢,以他身躯所在的极北之外万里雪原为牢,将他封在那里。

曾经在万剑穿心的悲意之下略有松动的记忆,在禁令流转间一遍又一遍地被抹除、消杀。

他时常垂眸看着那尊白玉雕像,明明是一方死物,面容也一片空白。但他却觉得它应当是灵动的,风姿飒飒又略有一些狡黠。

它应当是带着笑的,矜骄里透着懒意,也会作弄人似的咕咕哝哝同他说话。

但它始终不曾开口。

仙都人人都觉得,天宿上仙能镇得住无边煞气,耐着了茫茫死寂,应当是喜欢安静的,就连他自己也觉得似乎确实如此。

但他有时候阖眸坐在这万里雪原上,会在忽然间睁开眼睛。

他会抬起头,不知缘由地看向上方某一处。就好像那里会有琅当玉响,或是会有谁叫他一声“萧复暄”。

可是没有。

极北之外的上空永远是一片苍青色,间杂着雪的白,雾蒙蒙的,茫茫不知尽头。

有时他还会忽然生出一股执念来,想把那尊神像雕完。他指尖凝着不带杀意的剑气,试着构想良久,却怎么想不出这尊神像该有怎样的眉眼。

到最后,他又总是收了剑气,指弯却轻轻落在那尊神像脸侧。

他用锦袋将神像装下,那锦袋是他随手幻化的,白色镂着银丝,同他一身皂色靴袍格格不入。

他捏着锦袋愣了好一会儿,才将它悬于腰间。

淡金色的禁令一日流转三千三百回,一刻不曾停息,而他的心脏和这些下意识的习惯便同禁令拉扯不休。

曾经那种毫无来由的万剑穿心之感,他日日都有,又日日都会归于平静。

倘若说整个世间都经历过一次关于灵王的抹杀,那么,这个看上去远离世间的极北之外便日日夜夜都在经历抹杀。

一遍又一遍,一日不清,一日不停。

如此日复一日,才有了整整百年。

***

萧复暄从极北之地回到仙都的那天,人间正是三月。

但他起初不知。

因为偌大的仙都处处烟云锦玉,终年如此,看不出是哪个时节。

他穿过仙都入口,踏上高高的白玉台阶,灵台十二峰悬于云上,青灰相应,半隐半现。几个灵台仙使迤迤然经过,看见他时躬身行了仙礼,叫道:“天宿大人。”

他们依然有些怕他,不敢亲近也不敢多话,一如往昔。行完礼,他们便板板正正地转身,继续往灵台去。

萧复暄回到南窗下时,那十二个小童子恭恭敬敬地等在院门边。见到他时,整整齐齐地说:“大人回来了!”

这些小童子甚是高兴,弯着眼睛带着笑,挑不出什么问题。

但萧复暄却极轻地皱了一下眉。

那动作确实很小,小到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只在某个瞬间感觉这些小童子有一点文静。

不过小童子都是礼阁所派,礼阁又惯来讲究,送出来的童子、仙使各个规规矩矩,举手投足都挑不出一丝毛病。他宫府里的这些相比于灵台仙使,已经稍稍好一些了。

他独来独往惯了,其实根本用不着什么童子仙使,当初礼阁将这十二童子送过来时,他本该原路退回。大概是鬼迷了心窍才忽然改了主意。

小童子从他进门便忙个不停,绕着他跟前跟后,将所有事情都顾得妥妥帖帖。但他们并没有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以至于偌大的南窗下,看上去这么多“人”,却并没有什么吵闹声音,依然很清净。

只在某一刻,有个小童子轻声感叹了一句:“居然就一百年啦,好快。”

萧复暄本在换衣,闻言眸光一瞥,沉声开口道:“很快?”

小童子可能没料到他会接话,吓了一跳。搭在手上的拂尘都抖了一下,他下意识摇了摇头。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道:“大人不觉得吗?”

萧复暄敛了眸光,将剑搁在一边,过了片刻才沉沉道:“嗯。”

他忽然反应过来,百年对于仙人来说确实不算太长,有时候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他之所以会觉得漫漫无期,大概是因为……极北之外,雪下得太大了。

他解下腰间的银丝锦袋,也要搁在一边。手指都碰到桌案了,却又蓦地停住。

小童子抱了他的剑,正要等着同锦袋一块儿收起来,见状纳闷地眨了眨眼,过了良久才小心叫道:“大人?”

萧复暄回过神来,见他伸手等着,淡声道:“这个不必收。”

小童子点头应下,原本十分规矩,没有多问。但他无意间透过锦袋口,瞥见一点,轻轻“咦”了一声。

萧复暄抬起眼皮,等他下文。

小童子捂着嘴,有点赧然。在礼阁,窥看和乱问都是不得体的,他们理应万事妥帖,乖乖巧巧。

但他家大人这么抬眼等着,他又不敢不答,最后支支吾吾道:“大人,我不小心看见了锦袋里的神像,他怎么没有眉眼?”

萧复暄沉声答道:“没雕完。”

他已然换了一身一尘不染的劲袍,又将那个锦袋扣回腰间。小童子好奇看着,想问他为何一个没雕完的神像要这样随身带着,但他最终还是没那个胆子。

小童们规规矩矩地洒扫,还有些无事的便在门外守着,安安静静不多话。

明明应当如此,整个仙都都是这样。但萧复暄扫量了一圈,忽然觉得索然无味。

他耐得住雪原的死寂,很少会有“索然无味”的念头。所以这念头出现时,连他自己都微微有些诧异。

不过他还是朝窗外瞥了一眼,抬脚出了门。

小童子匆匆跟出来,问道:“大人要去哪里?”

依照仙都常例,他们是要跟着的,于是一个两个都不再默然颔首竖桩子,抡着短腿追上了他家大人。

好在他家大人虽然看着一脸冷峻,不近人情,但并不会对他们有所为难,虽然没说要他们跟着,但看到他们想追,还是停了一下步。

“大人是有事要办吗?”小童子仰头问道。

另一个小童子答道:“必然是有事要办,你何时见大人无事闲逛过。”

又一个小童子点头附和:“咱们大人从不闲逛,也从不串门。”

确实,天宿上仙从来不会去谁的宫府串门做客,南窗下也从未有人踏入大门拜访过。

他一贯独来独往,这在仙都人尽皆知。

然而没多久,这些小童子就慢慢琢磨出了不对劲。他家大人这架势不像是要办事,因为既没有往灵台去,也没有要下人间。反倒是几个飞身间,越走越深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小童子终于意识到……他家大人好像真的在闲逛。

说是“闲逛”也不妥帖,因为并没有信步游庭的意思,可好像也没有目的地。夹在两者之中,弄得小童子满头雾水,十分纳闷。

他们就这么并不“闲”地穿过了整个仙都,一直行到了一个极偏极远的地方。

仙都其他地方都宫府错落,唯独这里不一样。这里放眼看过去云雾缭绕,偌大的地方只有一座空空的宫府,旁边还连着高高的废仙台,似乎从未有人在这里住过。

仙都的人对于“废仙台”都是有些忌讳的,所以这里冷清无人,唯有萧复暄的经过短暂打破了寂静。

那一刻,忽然有人间的风轻扫过来,那风里还夹着不知从何而来的花瓣,在风里打了个忽旋,轻轻在那座宫府空空的窗棂边。

萧复暄就是在那时候抬了一下眼。

他看着那蓬花瓣扫过窗棂,又落在白玉窗台上,浅浅积了一洼。他在风里眯了一下眼睛,眸光落在窗棂边久未回神。

他蓦地想起极北之外的莽莽雪原,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苍白色,他心下空寂无音,像是被人凭空剜去一块,只有淡金色的禁令流转了亿万次,也不曾停息。

萧复暄看着窗棂低沉开口,问道:“人间如今几月?”

小童子愣了一下,答道:“三月,春三月。”

另一个小童子顺势接到:“大人为何问这个?是要去一趟人间吗?”

***

小童子一语言中,没过多久,萧复暄就接到了一纸天诏。

以往他所接的天诏大差不差,都是人间哪处又闹了邪魔之乱,并非寻常仙门能抵挡的,需要他去荡平祸乱。

可这次却有些不同,这次的天诏并没有让他去斩哪个邪魔,也不是要荡平哪个地方,而是让他去一趟苍琅北域。

苍琅北域由他执掌,所有被降刑的邪魔都会被囚锁其中,不消几日就会受尽苦难魂飞魄散。

那是一个另人间邪魔闻风丧胆的地方,但也不是无端矗立在那里兀自运转的,每隔百年左右,他会去苍琅北域一趟,以仙灵护持。以保那个能够震慑邪魔的地方能固若金汤,泰然安稳。

原本萧复暄下了人间就该直往北去,但他刚到人间便听闻,南边多了一座照夜城……

听说,他在极北之地的这百年里,有个魔头在南边一处荒野落下宅院,从此,满世间的邪魔都往南边聚集而去,如此十多年后,那里就成了人间魔窟,如今的照夜城。而那个最初落下府宅的魔头,成了照夜城的城主。

萧复暄其实不该改道的。

没有天诏的情况下,即便是他也不能妄自插手人间之事。

但他鬼使神差在那天夜里转了方向,只身往南去了。他本想去看一眼那照夜城如今几多规模,落在何处,又是何模样。

倘若真如传闻所说是个魔窟,他恐怕迟早要接一道将其荡平的天诏。

从他所在之处赶往照夜城,一共有两条道。一条途经葭暝之野,另一条要从百姓城间穿过。

他挑了后者,因为葭暝之野有一座他落过印的神像,可以替他看着那片无边荒野。倒是夜里的城镇更多几分险意,过去就常有邪魔趁着夜色入城作祟。

萧复暄握着剑踏入城关时,百姓所组的灯流正往长街去。

他看见灯火从那条街市映照出来,煌煌成片,映得那些楼阁之上一片温黄。还有喧闹的人声顺着墙隙巷角传过来,融在春月微凉的夜风里。

他乍然停了脚步,回过神来时已然轻踏着屋檐,像鹞鹰一般落在了长街一角。

街市上人马如龙,数十个仙门打扮的人护着灯流从他身侧经过。

很奇怪,那一瞬他忽然想起人间有个地方叫落花台,那里也曾有过极为热闹的山市,灯火宛如长龙,弯折起伏,绵延整整十二里。

他去过几次,都是囫囵走一遭。他一直以为自己对那里印象并不算深,直到此刻突然想起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记得山市上的很多东西。

入口不远处的茶肆总有很多茶客,说书人的醒木声能传到街上。客栈有些日日满房,有些门口罗雀。那里的灯点上了便不会熄,从开市起便日夜亮着。越是夜晚,越是人声鼎沸。

常有小贩扛着竹筒竹架穿梭叫卖,竹架插着孩童喜爱的吃食或是琳琅玩物,竹编的鸟雀、铃铛、面具。

有些客人挑得饶有兴致,会捏着面具掩在脸上比对。有时会掀开面具一角,露出笑来……

***

街市上的锣镲声就是在那时响起来的,萧复暄猝然回神,就见满街市的灯被百姓送入夜天。

他抬眸望了一眼,却在不经意间穿过交织灯影,看到对面高高的楼阁栏边站着一个人。

楼阁里没有一点灯火,那个角落昏暗无光,那个人的身形轮廓也模糊不清,似乎随时都会随着夜风融散在薄薄的雾气里。

直到灯火从楼阁前轻晃而过。

那个刹那,萧复暄嗅到了风里的邪魔气,也看见了那双眼睛。

灯火划过的时候,那双眸子含着一抹亮色,而当那人垂了眼睛,那抹亮色便化了开来。

一瞬间,萧复暄又想起了极北之外的雪原,他依稀记得禁令刚开始流转的时候,他不知为何好像体会过万剑穿心。

等反应过来时,他已经转至楼后,顺着半敞的窗棂落入昏暗无光的二楼。

他看到了满地邪魔尸首,每一具都是干瘪模样。他同邪魔打过太多交道,只一眼便知,这是被更厉害的邪魔吸空了所有。

萧复暄怔了怔,抬起眼。看见栏边所站的人掩着眼睛后掠了一丈。

楼外的灯影落在那人靴前,带着驱灵灯特有的符文味。他避着那些光,站在浓稠的夜幕里。

他背对着离萧复暄,仅仅一步之遥。

他垂着的那只手上还淌着血迹,身上是挡都挡不住的邪魔气,比萧复暄斩过的任何邪魔都要浓重。

用人间流传的话来说,他是百年一遇的魔头,应当以长剑穿心而过。

萧复暄看着面前的人,垂在身侧的手指动了一下,却不是握剑的那只手。那一刻,他看上去仿佛是要抬起手来,碰一下对方或是别的什么……

但最终,他只听见自己开口问道:“你是……乌行雪?”

背对着他的人没有动,明明已经没有驱灵灯照进来了,他却依然掩着眼睛,始终没有转过身来。

萧复暄看不见他的模样,看不到他的眼睛。只听到他声音里透着微渺的沙哑,良久之后垂了手,应道:“为何觉得我是乌行雪,你认识他?”

屋里静了一瞬,萧复暄低低沉沉的嗓音响起来。

他说:“我听说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