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不见上仙三百年 > 第 125 章 天宿

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 125 章 天宿

作者:木苏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3:51:3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灵台崩毁消亡似乎只是一夕之间的事,很快,快到人们来不及反应。好像就是太阳落下山去,寂静一夜,又一如往常升了起来。

但对乌行雪来说却并非如此。

那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短短一瞬,而是漫漫不知尽头。

当年他由仙成魔,坐在落花台的滔天大火里,烈火焚身、灵魄撕裂、仙元尽碎……种种加之于身的痛楚,都抵不过这次。

因为这次是他最抗拒的那种死寂。

这与当初的三年静坐也不一样。在那静坐的三年里,他至少知道自己气劲正在流转,灵魄正在休养。

这次却什么都没有。

就好像……他其实已经死了,只是自己尚未知晓。

***

其实乌行雪确实是死了的,就在天道彻底崩毁的那一刻。

他先前责问灵台时说过的那些话,在那一刻得到了印证——

它确实有了“生死”,也确实有了“善恶”。

所以它在消亡之时衍生出了它本不该有的东西,凡人常称之为不甘,仙门中人则称之为临终之前的“怨恨”。

凡人怨恨会缠绕在杀他的人身上,而灵台消亡时,那些“怨恨”如云如龙,如天之盖,统统砸向了与它因果最深的两个人、也是亲手将它送向覆灭的两个人。

没人能在强弩之末下再承受这样的怨恨。

所以,在灵台崩毁消亡的那个瞬间,萧复暄和乌行雪其实都是死了的。

可这世间还有一个凡人常挂口中、却又总无从印证的东西,叫做“一报还一报”。

无从印证是因为这并非规整的平衡,也并非必定的道理,没人敢说它一定会来,会在何时来,它永远无可预料。

它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人行天地间,任何善恶都会留下痕迹。有人记得,就或许有人会还回去。

而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人在神木树底、雷劫声中豁出过一命。

他自己都已经不记得了,却在又一次将死之时,等来了故事的后续——

天道“怨恨”砸落到萧复暄身上的那一刻,久违世间的神木之力光华尽显,抵了一切。

于是,他在死去的那个瞬间新生,曾因雷劫而碎的灵魄复归完整。

时隔数百年,善意和庇佑终有结局,一报还一报。

曾经,人间有过一个传说。说落花台最高的崖石之上有一株参天神木,华盖如云。它悲悯有灵、记刻生死。

不论是显贵还是乞儿,不论有人惦念还是无人问津,在那棵树上,永远生是繁花,死为落英,灿若云霞。

传说那株参天神木,常人一生能得见两回。一次是呱呱坠地,一次是将死之时。

后来白云苍狗、物是人非,连传说都已销声匿迹,世间自然再无人能得见。

可这一次,萧复暄“见”到了。

他在将死之际,于一片黑寂之中恍然看见了一片高崖,那崖上是融融树影。

直到他感觉自己提着一把剑,艰难地走向高崖。他才猛然反应过来,他并非真的“看见”,而是想了起来。

他在这一世的将死之时,终于想起了上一世的末端——

他穿过葭暝之野的狼烟战地和无边死寂,走上那片高崖,在神木脚下以剑支身,抬起了头。

他没有看到传说中灿如云霞的满树繁花,但他在满眼血色中隐约看见树冠间有一道倚坐的素白身影,像枝桠交错间漏下来的煦和日光。

他知道是看错了,但那确实是他那一生所得见的最后一道白日光。

那是乌行雪。

***

萧复暄在将死之时记起了一切,那是后来所有纠缠最初的开端。从此往后,两个人的事完整如初,再不会只有一个人记得。

萧复暄死而复生的那一刻,腰间锦袋中的白玉雕像咯咯震动起来,无数道金色丝线在白玉之中透照出来,将所雕之人缠裹得严丝合缝。

那是三百年前留在雕像里的深浓爱意,是他静坐于极北之地,一剑一剑刻下的咒术。在这道咒术之下,他和乌行雪生死牵连。

所以他躯壳里的万象生机,都在那一刻供往这世间另一个人身上。

所以萧复暄活了,乌行雪便活了。

他们曾经与太多事物因果相连,而其中牵连最深的便是神木和天道。如今天道消亡,神木还报,两相抵消。

他们死去过又复活,从此,一切最深的羁绊只在彼此之间,再无负累因果。

***

乱线“灵王”被抹杀之际,现世与之相关的一切皆不复存。

而神木抵去天道“怨恨”之时,不仅还了当年萧复暄身挡雷劫的一报,还应了它曾听过的无数祈愿,还了众生一个清明世间——

“灵王”不存,乱线“不存”,于是天道强行平衡善恶之下所干涉的那些,也不复存在。

整个世间于自洽之中,落在了最平静的时候,然后由此缓缓向前……

如此种种对于乌行雪和萧复暄而言,是一条生死拉锯的漫漫长路,他们走了三百年才堪堪望到尽头。

但对于现世人间来说,一切只是一场夜来惊梦。

他们只是囫囵睡了一觉,梦到了暗无天日和尸殍遍野。

等到东方既白、天光乍亮,他们眯着眼醒来,看到燕雀掠过屋檐,那一切悲恸嚎哭和惊魂不定就像清早笼罩在河上的薄雾一样,倏然渺远了。

世间一切都落在煦和日光中,人们怔怔坐了片刻,那场惊梦就甚少有人再记得起来。

后来的后来,也只在一些民间话本的只言片语中偶尔乍现。

话本里说,世间曾经有过一株神木,也有过一座仙都,只是后来都不见了。它们彻底消失之时,正是三月。据说有天光笼罩万物,于是所有杏花在初三那天一夜缀满枝头,在初七开到最盛。

繁花动山城。

人间满是春色,唯有落花台最高的山崖之上,站着一株斑驳枯树。那棵树很大,参天而立,却无一叶、也无一花。

有人说那就是神木的遗迹,它之所以斑驳干枯,是因为世间有万般杏花在恰好的时节替它开了。

还有人说,神木不开人间之花。倘若你在某处看见一株无花无叶的枯树,而当下恰好有云霞漫天而来,映衬枯枝……那就是有缘见过它了。

话本里常说,世间是有过仙的,但人们却再说不出来那些仙姓甚名谁,曾经为何成仙,后来又去往何处。

所以后来同样甚少有人知晓……

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位被称为“天宿”的仙。

他死而复生的那一天,灵台消亡,神木相抵。人间天光乍泄,大梦方醒,一切痛苦挣扎和暗无天日都成虚妄,应和了他的字号。

他字号为免。

免者,赦也,于是世间百罪皆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