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920章 这是因果!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920章 这是因果!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正面阵地上因为一大四小总计达到五辆坦克的缘故,在地里位置上完全处于下风的日军竟然奇迹般地成为优势的占有者!

日军步兵日常分成两拨,主力在后,前锋在前,跑得最快的已经到了距离中方阵地前沿100米的位置,仅需再前进70米,或许就足够他们将手雷抛进战壕,那就将成为阵地上所有中**人的末日!

40多枚手雷在战壕内爆炸造成的人员杀伤,绝不会比先前日军超过10门火炮一轮炮击来得小。

也就是说,100米的距离,就是生死线,不少日军已经开始直起身子,准备开始全力冲锋,如果不是因为还有些坡度,加上脚下泥土过于松软,70米,对于这些身体足够强壮的士兵来说,也不过是十秒就能完成的战术动作。

可中方阵地上除了日军94式轻型坦克的机枪子弹打得噗噗作响,宽达近500米的防线上竟然没有任何中**人开枪还击。

‘这不合理!’这是正面进攻中方阵地的日军前线指挥官、步兵第105步兵联队第一步兵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中岛木文大尉的内心独白。

中岛木文当然不是第一次和中**队作战,对于活跃于太行山区的921师也不陌生,哪怕有坦克,中国人也不会如此孱弱,到现在为止都一枪不发。

尤其是,中国人还集合了远超过帝国大军几倍的兵力,企图将他们合围吃掉的时候。

没错,当后藤甲子南派遣小股步兵向两翼制高点进发却都发现中**人已经悄然占据制高点后,日军中高层军官们就知道中**队的企图了。

中国人,不光是想在此地阻拦他们,甚至还有想将他们重重包围一口吃掉的打算。

胃口真的是挺大!

不过,就像中国人俗语中说的:就看他们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别看除去在山中侧翼行军保护的小村宏所部600人,帝国步兵在这里的总兵力只有1500余人,但他们却不是一支普通的步兵,而是融合了炮兵、骑兵、装甲兵的联合部队!

远攻有火炮,近战有坦克和步兵,中国人就算人再多有什么用?靠步兵手里的那些老旧枪支吗?

而且,中国人选择的这个战场,或许利于他们包围,但就这里还算平坦的地理位置,包围了又能怎样?想作战,基本还是得下到高地以下。

更何况,师团大军正在进行集结,随时会增援而来,指不定对这片山区的中国人来一场反包围,一举干掉他们的主力。

所以,日军上下对被包围一事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就连后方,也就派了一个步兵中队进行象征性防御!

对于攻克面前中国人占据的高地,日军上下有着极大的信心,但包括中岛大尉在内的日军步兵们却又保持着足够的谨慎!

毕竟,小命是自己的,还只有一条,没人愿意回家的时候是装在那个小木匣里。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中国阵地上都没有反击。

像正面阵地两侧的阵地上就打得挺火热,中国人不光是暴露了他们的轻机枪,竟然还有掷弹筒,甚至还有迫击炮助阵,连续两挺轻机枪连同机枪手被炸成漫天的零件,就是那种可怕小炮的杰作。

两侧战场上的日军步兵们基本都在200多米外和阵地上的中国人对射

虽然有94式轻型坦克助阵,日军步兵方面的火力略占优势,但绝没有像他们在冀省平原上和其他中国部队差距那么大。

日军战术素养很强,射术精准,但以经历过万里战略大转移精锐们也绝对不弱,哪怕就是将脑袋伏的极低,枪法也堪称精准,再加上有地势之利抵消了一部分日军火力上的优势。

所以,两翼阵地上,双方你攻我守打得势均力敌,日军很难有所进展,而憋着一股劲儿想杀日本鬼子的守方部队也没有意想中的将日寇射得人仰马翻,谁也没占到多少便宜。

但唯独防线更长,绝对更重要的正面阵地上,偏生就是这么诡异,中国人死活不露面,也不开枪,和两侧打得热火朝天形成了一个极其诡异的反差。

事出反常必有妖,正面阵地上的诡异状况,或许不光是中岛大尉一个这么想,几乎所有日军脑海里都浮现出这个念头。

于是,近500米的正面防线上的180多名日军脑海里那根神经都是紧绷着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匍匐躲避是必须的,敢冒头的中国人都交给身后那些躲在铁皮钢甲后面的装甲兵们对付好了。

想起那帮同僚们可以舒舒服服又毫无危险性的躲在刀枪不入的坦克里,还拽的跟个二五八万似的,而自己却要冒着随时送掉小命的危险的日军步兵们心里难免有些忿忿然。

自然,让那些个‘王八蛋’们在战场上多操劳一下,就成为这些日军步兵们内心的心理投射。

“休!”一声尖利的竹哨声响起。

突然听到中国阵地上突兀响起的竹哨,本就紧绷神经的日军步兵们很自然的吓得膀胱一缩,以为中国人有什么可怕的毒计。

想象力丰富点儿的甚至想到了天空中铺天盖地飞来的迫击炮弹,几百米外的坦克开炮对中国人阵地展开压制的时候,他们可是用迫击炮证明过他们有这种可怕的小炮的。

迫击炮炸坦克或许效果不咋的,但炸人却是一炸一片,如果要说日军步兵们对中**队所装备武器最痛恨的是什么,被大量装备的长柄手榴弹如果排第一,那82口径迫击炮绝壁有资格排第二。

战后有过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死于82迫击炮的日军高达数万人,就连什么‘名将之花’,也是死在这种火炮下面。

只能希望天照大神保佑,要炸,就炸别人好了,别炸自己就成。一帮已经做好心理建设却依然快吓尿了的日军恨不得把脸都藏进面前的泥土里。

不藏的深一点儿,万一炮弹片飞过来了呢?

和中**队中的传统有些类似,不是谁都有资格成为第一步兵大队中的第一步兵中队的,中岛木文麾下的第一步兵中队可是105步兵联队中有名的尖刀步兵中队,从一两秒钟内,180多人集体匍匐的战术反应也可以窥豹一斑!

只是,这炮弹炸过的山坡土质是有些松软啊!而且,怎么还有点儿异味儿?狠狠将自己砸到地上,并毫不迟疑埋下头的日军脑海中闪过一丝疑惑。

显然,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日军炮兵的技战术水平非常高,北干岭山区的海拔却不高。

横亘于那条唯一连接黎城和潞城公路山丘的垂直高度绝不超过400米,坡度较缓,因为山嵴狭窄,将阵地建在山嵴上反而给日军炮兵提供了最准确坐标,没有足够延伸更是会导致步兵伤亡惨重,所以提前日军20分钟抵达的769团将阵地构筑于半山腰,而且连排级阵地都是交互错落着,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这也能保证日军突破一个口子,就整个防线崩溃!

说日军炮兵技战术水平高,指的就是日军的炮火几乎都集中于阵地周边,误差极少超过50米!这当然也是和日军大量装备的都是92步兵炮有关系,除了四门75口径山炮,其余步兵炮都安置在距离一线不足1200米的区域,这么近的射距下,还是直瞄炮的92步兵炮误差如果还超过50米,那日军炮兵们真的可以去屎了。

那些在阵地以外五六十米的弹坑,大都是75口径山炮留下的,那是榴弹炮,有这样的误差才是正常的,不然日军步兵不得紧跟着延伸的炮火前进啊!

如果他们能达到步炮协同100米,那这一仗几乎就不用打了,完全打不过。

所以,在阵地前方100米,土地之所以松软,根本不是炮弹所为,而是,那一片,是农田,确切的说,是玉米地。

太行山区石头山很多,但北干岭地区却是个例外,土地比起四行团目前的驻地---大口子洞,那叫一个‘肥沃’!

那个时代,又没什么退耕还林的概念,山民们那会顾惜什么青山绿水,自然是砍了树,开成田。

说白了,正面阵地下方60米到120米的区域,或许是因为土质最好的缘故,全是中国山民们世世代代耕作的农田。

山里什么农作物最多,除了玉米,还能有啥?这玩意儿,只要给点雨水,就能活,给足量的雨水和肥料,就能丰收。

而且亩产高,秸秆什么的还可以喂牛马,简直就是为在贫瘠大山里苦苦挣扎的山民们所准备的最合适农作物。

没把整座山开发成玉米地,估计也是人手不够,不然,到夏天时,这里绝壁是满山玉米棒子。

“八嘎!该死的中国人,在这里放了什么?这究竟是什么”一名日军少尉有些艰难的将脸从“泥土”中拔了出来。

真的是拔出来的。中国的泥土真的是八嘎的太有黏性了。如果非要找个形容词,打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松田少尉脑海里只有一个名词可以形容,肥沃。

这绝对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一脸都能撞出翔来。至少,在农家出身的松田少尉感觉中是这样。

做为中岛大尉亲自任命的决死小队指挥官,松田少尉率领的四十多人冲在整个步兵中队的最前方,距离后方的主力最少也有五十多米。

可是,虽然是决死小队,但并不是说决死小队就必须得死。松田少尉还想活着回到本岛,将荣耀和金钱带回去。

不想死的松田少尉也绝对属于敏捷的哪一类,在听到竹哨声响后,一声怒吼“卧倒隐蔽”,自己就以最快的速度扑倒在尘埃中。

但没想到,中国的土地竟如此肥沃,一不小心头埋的狠了点儿,就把头埋进了“泥土”里。

而且,肥的有些离谱,不知怎么的,被中国“泥土”堵的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连续在鼻端抹了几次才让自己恢复正常呼吸的松田少尉竟然嗅到了一股......

一股农家肥的味道。

但是,即将而来的可以带走人命的枪林弹雨让松田少尉这会儿是顾不得深想的,他只想把头埋的低点儿更低点儿,充满农家肥气味儿的土地带来的是丰收,是希望,和即将来临的枪林弹雨比起来,简直不要太美丽。

直到两分钟过后,松田少尉才抬起头,怒声问自己身边的军曹。

因为,有一种预感越来越强烈,对于松田坂根这位农家子弟来说。

实在是那个味儿啊!

八嘎的太臭了。

距离他不过三米远的日军军曹惊呆了。

他敢说,他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如此均匀的将那个玩意儿湖在脸上。

黑中带着黄,黄中还带着一些不可名状的颜色,布满了日军少尉的眉,眼睛,鼻子,脸。

而且,还有几个不可名状的白色小虫在上面疯狂的跳舞,扭动着肥硕而绵软的身子。

那个感觉,怎么说呢?军曹敢保证,就算是他亲眼看到几名酒后胆大包天闯入中国山村想找点乐子、却被豁出去的中国村民用石头砸死同僚那几张压根分不清五官的脸,也没有和几米外的松田少尉如此这般对视感觉来得更恶心。

前所未有的恶心,甚至有种一枪托将这位长官砸地上的冲动。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拿粪涂脸’?

一阵山风吹来,一股极为熏人的味儿传入所有抬起头的日军鼻中。

因为地区的差异,相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不同的民族之间的人类差异很多,但可能就一点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排泄物。

暴露在日军眼里,松田少尉脸上黄不拉几,黑不呼呼,臭不可闻的东西,所有人几乎可以认定,那是屎。

没错,他们终于认出来了。

那的确是,屎。

于是,在阵地上二营一连全体官兵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本来还趴得很用心的几十个日本鬼子,疯了一样跳起身来,拼命的脱下身上的军服,有的擦脸,有的擦手。

没办法,太恶心了,恶心的他们甚至宁愿死去。

尊贵的大日本帝国皇军可以接受无比残酷的战场,可以为了天皇陛下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

但不能如此全身心的爬在中国人的翔上,而且还将脸埋进去,犹如嗅到了大地母亲的芬芳。

等等,脸上疯狂蠕动着犹如爱人温柔的抚摸的虫子是什么?难道不是蛆虫?

几个和松田少尉一样将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士兵此刻和他们的长官一样,疯狂的呕吐起来。

心态,真的崩了啊!

这可比小村宏那边遭遇的‘屎’地雷要恶心的多,毕竟那可没掉脸上,好歹有个地方可以擦,但现在,拿脸往地上擦吗?

山风轻送,将这股子弥漫着恶臭的味道准确的送到后方五十米的日军主力队列里,熏得同样扑倒在地上的中岛大尉勐地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口鼻:“八嘎,中国人使用毒气了。”

“那是啥?”中方阵地上的一名士兵同样目瞪口呆的问身边战友。

“好像是农家肥......”已经超过30岁的老兵脸上一片古怪。

虽然已经离开家乡多年,连年大战让他很少耕作,但做为一名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的农村人,他对这个味道很熟悉。

那玩意儿,如果不翻动,味道也就传个一二十米,但沤了一阵翻出来再配上一阵风,那可真绝了。

“这一片的老乡们,真的是很勤劳啊!”老兵感叹道。

是的,比日军仅仅只提前20分钟抵达战场的769团,能建好简单掩体都不错了,那有时间去搞那个。

这些杰作都得归功于太行山勤劳的山民们,4月前后是种春玉米的最佳时机,现在虽然还没到时间,但铺上足够的农家肥肥田,今年就可以拥有一个好收成。

虽然有战争,但打仗,人也得吃饭啊!

所以,怀着吃饭梦想的中国山民们自己还没看到丰收,却先给侵占他们家园的日军几十号步兵们喂了一脸‘屎’!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因果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