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804章 到哪儿都有江湖!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04章 到哪儿都有江湖!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官兵们一路风尘仆仆走了上千里地,那身上简直脏的不像话。

普通官兵们还能忍受,臭也就臭一点儿,反正闻习惯了也无所谓,可学子连的女生们确实忍不了,早在十天前小何老师就给唐刀提建议全军找个镇子修整,顺便让大家整理一下个人卫生。

可唐刀考虑到攻击陇海线的日军正在加强攻势,不过一月,第一战区的防线就会后移,四行团必须得在这段时间远离作战区域,直到和澹台明月聊过之后,而四行团又已经脱离危险区域,才最终决定在郑州附近过年修整。

正好,他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隙找到他想找的那个人,和这名即将失势的高官聊聊未来局势变迁。

那位虽然在关键时刻把锅甩给了自己的兄弟,但从骨子里来说还是个爱国之人,那也是唐刀能找他的基础,同样也是张军长让他帮忙带信的理由。

两人之间已然是恩断义绝,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张军长终究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这件并不大的事来看,他之所以能成为名垂千古的抗日英雄,不是仅仅只有牺牲的。

一个人的胸怀和格局,就已经奠定了一个人成就的基础。

整整一天,四行团全体官兵们是啥都没干,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全部在清理个人卫生。

小镇的镇长也是个聪明人,专门带了300多妇女,拿着家里的大脚盆和洗衣专用的棒槌,给四行团全军官兵洗衣晾衣,这个是纯帮忙不收费。

四行团的官兵们只负责把脏乎乎的军装一脱,交给带队的妇女,把自己洗刷干净,再把头发胡子剪短刮好,穿上团里配发的新军装。

倍精神!

到了下午,小镇上行走的官兵们再不复初进镇时候风尘仆仆的模样,头发是寸头,脸洗的干干净净,身上也没有浓烈汗臭味儿,还有着淡淡皂荚的清香,更重要的,是穿上新军装昂首挺胸行走的那股子精神头儿,绝对的精神小伙儿。

未来军人穿着军装军靴在普通人群中有多鹤立鸡群,那此时四行团的士兵们在已经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小镇

看得小镇上大姑娘小媳妇儿们那是小脸红扑扑的,毕竟,那或许是她们这一生看到过的最帅的一群小伙儿们了。

幸好军法处有过经验,早有准备,五六队军纪检查在小镇上和周边巡视,这帮家伙可都是血气方刚,若是受不得诱惑做出一些事儿,让老百姓找过来,四行团的脸可就丢大了。

至于说什么情投意合的,那也最好不要,团长说了,北方那边的大姑娘水灵的多了去了,这边太远,一旦部队开拔,就不知何年何月,何况战场生死不知,别祸害了人家姑娘。

官兵们忙着搞卫生,搞完卫生显摆,唐刀和团部的一帮人却是忙得团团转,实在是琐事太多了。

这会儿的小镇可能是整个小镇建镇史上最热闹的两天,不光是小镇下血本给沿着青石板小街两侧的民房上都挂满了红灯笼,而是人口剧增。

现在可不像之前也就2000本地人,都说商人的嗅觉最灵敏,自从知道小镇上来了一个路过此地却还要停留好几天的步兵团,而且向周围村民们大量求购生活物资,十几里外的郑州大城里的商人们就闻风而动,各式各样的商品,沿着小镇的那条青石板路摆的是满满当当,比年前那场赶大集还要丰盛的多。

现在这年月虽然是兵荒马乱和日本人干仗,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更关心自己的生活,日子再如何艰难,这年还是要过的,就像杨白劳,都穷成那样了,不也想着给女儿扯一尺红头绳过个年。

商品突然变得如此丰富,潜在的消费群体可不止是收拾干净放了假出门逛街的四行团官兵们,还有小镇方圆二十几里地的村民们。

他们前一两天把家中余粮和鸡鸭鱼换了钱,潜在的消费能力可不差。

此时小镇上汹涌澎湃的人流就算是和未来各处拥有一定名头古城兴建的仿古一条街也不得差,不说有两三万,一万大几那是没问题的。

小镇镇长却是求之不得,那嘴笑得从前两天四行团军需处抵达之后就压根没合拢过。

来的商户摆地摊那可不是白摆,小镇会收税,虽是不多,但架不住来的商户多啊!而且来的人多了,不得找地方吃饭睡觉?小镇上就两家小酒楼,那撑得住如此多的人口需求,最终不是还得靠小镇居民不是?

小镇上的妇女们倒是组团免费给四行团洗衣服去了,但男人们也不闲着,在家做个最简单的焖面,就按市价销售,每家每户只要男人不懒,一天卖出去个四五百碗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镇上靠收税挣着钱了,大家伙儿也都挣到钱了,镇长的威信得到质的提高,最大的受益人还是这位叫黄思仁的小镇长,能不开心嘛!

要不说这位是个能人,黄思仁也知道现在的这一切都是四行团带来的,带着自己的小弟们敲锣打鼓给四行团送去五头绑着红花的大肥猪当是劳军之用不说,还悄咪咪的找到四行团团部,给出面迎接的庄师散丢下五十大洋就跑。

唐刀倒不是没空见他,只是这货名字起的不好,一听‘黄世仁’之名他就忍不住想到杨白劳和喜儿,而石头的妹妹又叫喜妹,你说唐刀能有兴趣见他嘛!

五十大洋对于达官贵族来说不多,但对于这个小镇长来说,可算是大手笔,若是换成以前,庄大参谋长自然是心安理得的收了然后请手下铁杆们喝大酒。

经过好几轮血腥战场,庄师散却是对金钱的**小了很多,不是他再也不爱财,而是他很清楚,相对于活着,钱,就是个屁!

况且,唐刀是个啥性格,他通过这两个多月的接触可是摸了个差不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你拿的,一分钱不会少,不该你拿的,多拿一分就是违反军纪,而且唐刀以身作则,不管是自己未来岳父还是手下的营长连长来蹭饭,全部计好账从军饷里扣除。

那可不是做做样子,自从团部司务长汇报过他一月份慷慨请客的数字后,唐大团长每快到饭点,就准时去检查下面连队,吃饭就和大头兵们蹲临时休息地吃,那别提有多勤快了。

官兵们对某团座这行为简直爱戴的不行,或许就李九斤那几个回过味儿来的连长在翻白眼。

唐团座那分明是铁了心的要把自己请过的饭再吃回去,不然,他咋会还专门带着他未来老岳父和提着笔墨纸砚的老家人,就那,还美其名曰让正在创作画作的老澹台采风。

一个人明显不够,得三人,不,是四个人,须臾不离身边的二丫也得算上不是?

“团座,这五十大洋你看怎么办?要不,我们将其充作公用?”庄师散提议道。

“五十大洋充作公用,对我们团如此大的花销也不过是皮毛,所谓开源节流,最重要的是得开源!”唐刀放下手中正在写的规划书,仔细想了想。“既然这次是我们团新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新年,要过就过得足够欢乐喜庆,不如这样......”

五十大洋没多少,不如以此为奖金,哪怕分成五十份进行抽奖,全团官兵也能图个乐呵。

这个建议庄师散当然没口子的同意。

可唐刀下一个计划就有些大了,他的意思是看小镇镇长表现的不错,镇上居民们也给了四行团不少帮助,现在小镇外围的空地上可是架了不知道多少竹竿架子,晾晒的都是写着编号的军服,那都是小镇上妇女们的杰作。

那不如来个军民联欢,体现军民鱼水之情,这也算是四行团那些从旧军队转过来的官兵们第一次和普通民众如此接近,而这样的事儿在往后恐怕会越来越多,也算是给他们弄个模板。

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绝对是那支部队的专利,而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导致他们在数年的时间之内,在人口并不算多的华北,将军队由不过十来万膨胀至数十万乃至更多,这还是在经济状况极差军费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

若是给他们足够充足的军费,唐刀甚至敢说,整个华北,能全民皆兵。

老百姓虽然有着他们的小心思,但终究还是朴实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

唐刀就算没打算在这个小镇上招兵,但让官兵们接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模式,对于四行团日后在晋西北这种贫困区域发展壮大,是有极大帮助的。

而军民联欢,受教育的也不止是四行团的官兵们,老百姓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也会从这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节目中知道保家卫国的概念,种子就这么被埋下,哪怕很少,但迟早也会发芽生长,尤其是在遭受苦难之后。

唐刀从不小看火苗微小,正如那个伟人说过的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能席卷整座山脉的山火,或许就是一个小小的烟头给引燃的。

况且,唐刀本就出身于人民的军队,和人民本就精密相连,就算没有这些目的,他本质上也愿意和老百姓们一起乐呵开心。

这一请,可又是一大票开支。

唐刀搞春节大联欢的思维模式可是来自于未来春晚,看节目时台下的官兵们都是正襟危坐,每人也就发五颗奶糖,但看完节目,就得上宴席,一桌一个步兵班,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外加一个火锅。

经过军需处向郑州城内最大的三个酒楼询价,四行团目前2931人,得196桌,三大酒楼若是不联合起来,一个酒楼还真吃不下这笔大买卖,现如今物价飞涨,原本一块大洋就可以整一桌的饭菜,至少也得1.8元。

这个价格已经让主官后勤的庄师散极为肉疼了,好嘛,唐刀这会儿又提出个军民大联欢,光是小镇上的居民参加,就已经得增加一百余桌的预算了,附近的村民若也望风而动,那你还能赶人家走是咋的?

“那好办!取消原定的一桌一桌的酒席,给我上流水席,来多少人,我四行团都请了,至于价格方面,只能劳烦你这个参谋长再和三大酒楼的老板协商,不行的话,我们出食材,他们就出厨师和帮工以及餐具,我们付劳务费嘛!

饭菜方面也不用搞那么精致,什么热菜、凉菜、火锅,就给我上肉,蒸肉、炒肉、煮肉,用盆上,大家伙儿吃爽了就行了。

至于桌椅板凳啥的,这农村最不缺的就是木头,我们四行团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长条桌和长条椅都给我现做!”唐刀一锤定音。

唐刀这采用的方式有些像未来农村做红白喜事的模式,主家出食材,商家只需要提供厨师来做,然后按桌付劳务费即可。

只不过这个时代,你让商家出厨师帮工餐具或许可以,但他们可没那么多桌椅板凳。

只不过这难不倒唐刀这个一团之长。

对于军人来说,生死战场都没当回事儿,那会怕这些小问题,没有桌椅板凳,现做。

镇上居民家中的门板、床板都可以当桌面,下面钉上四条腿即可。

凳子则更是简单,大树一砍,剖成几条木板,下面钉上木墩,一个长木条上妥妥可以坐上六七人,上的又是流水席,别说四五千人吃饭,就是一万人,几轮下来也能给解决了。

你别说,唐刀提出的这个来自于未来的新模式,很快就被三大酒楼采纳,唯一难办的是,他们的餐具没那么多。

参与谈判的黄思仁正处于人生巅峰,一听到这,立马跳出来,拍胸脯保证不够的餐具由镇里来解决,不过是每家每户拿出些碗筷和菜盆嘛!

到时候各家各户在自己的东西上贴上主人名字,等完毕后自己再拿走不就完了,若是有损坏的,镇上统一赔偿。

两天功夫,镇上就增收了一千大洋的黄镇长哪会怕这点损耗?

有了黄镇长的保证,三大酒楼掌柜的也都拍胸脯保证除夕晚上让所有军民吃饱喝足,只要四行团准备的食材足够,他们能让小半个郑州城的居民吃个肚儿圆。

这多少有点吹牛逼的意思,但没人戳破他们,商人这种生物,不会吹牛逼,哪能做成生意?

庄师散当然还不知道在未来,那些做金融做房地产的,身家几千万,玩的是几十亿的买卖,几十亿的,则整的是几千亿的盘子,越敢吹牛逼,韭菜们越敢往里面投钱。

换成是未来的酒店老板,他敢说能让整个豫省人来吃饭。

当然了,吹牛逼归吹牛逼,价钱却是压下来了,三大酒楼给了个友情价,出动的20个大厨和80帮工,总共收费150大洋,算上按照一万人准备的各种食材,总价也不会超过1000大洋。

这价钱绝对不贵,平均算下来,每人不过0.1银洋,比先前的价格低了百分之二十。

但令唐刀和庄师散都没想到的是,只要是人,到哪儿都有江湖。

这边都还没咋样呢!不知谁把四行团要搞军民大联欢庆除夕的消息给散出去了。

郑州城内的报社记者闻风而动,跑来找到庄师散一通采访,而庄师散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搞钱的保安团营长了,拿着唐刀说的一番大道理,说要借机宣传中**队于前线如何杀敌,满满传播保家卫国正能量的一通嘴炮。

再经记者那一支笔精雕细琢,不到下午,郑州城内的居民们就都知道淞沪前线大名鼎鼎的四行营、现在的四行团来郑州了。

好家伙,那真的是人的名树的影,普通居民们倒还没啥,顶多也只是好奇唐刀这个抗日英雄长啥样,可那些士绅们就不一样了。

拜帖雪花般飞向四行团团部,希望能请到唐刀和四行团团部的几位军官去家里或是酒楼吃饭。

这些家伙可都是人精。

他们想的不是看唐刀长啥模样,而是借机和唐刀混个脸熟。

如今战况明显不利中方,日本人还在金陵当了一把魔鬼,别看第一战区司令部就驻扎于郑州,这帮富人们心里也没底,像唐刀这样年轻有为战功赫赫的战将,绝对是这个时代富人们眼里的香饽饽。

不就是一顿饭嘛!顶多再送点礼,就能和唐刀混个脸熟,指不定那天就用的上呢?能成为有钱人,运气可能占决定因素,但那脑瓜子大部分也绝对是够用的。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都说唐刀才20出头,这样的年龄极有可能还没婚配,家里有适龄闺女或者侄女儿外甥女的土豪们那小算盘不得拼命的拨拉起来啊!

看着摞起来能有一尺高的拜帖,唐刀脑仁疼。

前世加上今生,唐刀可都是在军营度过,让他和上级和下级处关系,他都会,可偏偏和这帮‘社会人’打交道极少,一想到要和这帮家伙连续几天虚与委蛇,唐刀想死的心都有。

但送上嘴的肥肉不可能不啃,庄师散可是明白的说了,只要人去,那白花花的银洋礼物可是必不可少,这是潜规则!

商人站在前台赚钱,然后和权力者共享利益所得,古时如此,现在亦如此。

不得不说,还得是老澹台有阅历,见唐刀说起这个就皱眉头,微微一笑提了个建议:“那还不好办,你反正要军民联欢,他们既然想见你,那就也来这里好了,你一次性全部见完,既然来了,必不得空手,所送之礼嘛!权当此次花销好了,指不定还有得赚!”

唐刀恍然大悟,眉开眼笑的冲自家老岳父竖大拇指,看看摞得老高的拜帖,只恨不得,变成两摞,不,三摞。

或许只有澹台明月看着一中一少两个自己最亲密的男人翻白眼,她可是听说了,不少土财主想带着自家闺女见唐刀的,想干啥?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