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58章 开了上帝视角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8章 开了上帝视角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鬼子兵上来了!”

“弟兄们,小心那!”

“炸药包,小鬼子们都背着炸药包呐!”

对岸沉寂了许久的民众们从楼宇后从店铺里走了出来,聚集在岸边高声呐喊起来。

唯恐楼内的官兵听不到,有的拿来锣鼓,敲得邦邦响,学生们则继续拿着商家免费赠送的白布,默默算着日军前进的距离,在白布上书写着米数进行精准提示。

把日军左右两翼的指挥官气得两眼冒火,恨不得先让重机枪对数十米外连脸都看得清的中国民众扫射一波。

只是,中国民众全部在租界,除非他有胆子把自己和自己上司集体送军事法庭去溜一圈,否则他也只能干瞪眼。

这可能也是日军在进入中国以来,在对上中国平民时最无奈的一次,没有之一。

“八嘎!迟早一天我会让那些只会空喊的中国人和西洋人跪在我面前!”一直拿着望远镜看着战场的胁板次郎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怒气再度被狂热助阵的中国民众点燃,顺便还怪上了真正的吃瓜观众西洋人。

怪我咯!金发碧眼们表示自己很无奈。

“传令丰田秀,让他的第1步兵大队,进攻!”

是的,日军的两翼进攻,其实也不过只是虚晃一枪,其部署于正面的第1步兵大队才是这次进攻的主力。

不过,两翼进攻说是幌子,其实假作真时真亦假。

负责进攻四行仓库两翼的第3步兵大队大队长尹藤中二未尝没抱着不用丰田秀那个渣渣出马、自个儿就能一战功成的想法。

不想当将军的少佐不是好少佐,尹藤中二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还被说成北海道的渔民。

但显然,尹藤中二想多了。

浓浓的烟雾中,两翼日军的十几个爆破小组在前三百米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攻击,可等他们冲到100米到80米的地域的时候,四行仓库两侧墙上原有的二十几个射击孔下方又突兀地多出了两排射击孔。

负责防御仓库两翼的二连三连虽然没额外配冲锋枪,但却有9挺轻机枪,还有十二把驳壳枪。

然后上方还有二十几个射击孔里是精准射击的步枪。

这种级别的火力或者对两三百米外威胁不大,但在100米的射程内,精准瞄准型的步枪和以短点射为主的机枪以及枪口跳动厉害导致弹着面很广的驳壳枪,却是构成了一个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的死亡火力网。

每秒钟,撒入战场的子弹都达上百发。

在这种程度的火力打击下,没有足够装甲掩护,光靠什么硝烟和战术规避或是运气,别说十几个爆破小组,就是来上几十个,估计也没得什么球用。

但奇怪的是,日军于两翼一直没有动用可抵挡枪弹的装甲车或是坦克,几个位于侧翼的了望哨眼睛都被硝烟熏得通红也不敢稍许放松观察,却依然没看到日军坦克的影子。

不来就不来,仗该怎么打还得怎么打,两个步兵连长也都是经历过两月血战的老兵,该保留的火力点依旧保留着,营部支援两翼的各五挺冲锋枪可都被他们死死的压着没拿出来。

就是这样,两翼的战局也没多大悬念,在近100米距离内的日军近六十名爆破手无论如何规避,都很难再前行,不是被纷飞的子弹扫倒,就是被死死的压制在废墟里面难以动弹。

浓浓的烟雾给仓库内的守军是造成了极大困扰,楼顶上的火力点也彻底熄火,但突然拿出一大波连射型武器的中国守军没用什么精准型射击,上下三排射击孔近乎是立体式的扫射玩的就是概率。

何况,大楼内部的中国守军视线受阻,但不代表他们在外部没有视野。

楼外的河岸边,以长袍中年人为首的一群中国人明显是经过了商议,也不再是散兵游勇模式。

为了不刺激日军,他们不是用大声吼的方式。

有人负责去观察日军在烟雾中的位置,有人负责传消息,有人负责拿着白布书写,有人负责高举着白布在岸边奔跑......

整个的一条龙提醒服务。

“八十步,矮墙下,鬼子三人!”

“六十步,炮弹坑中,鬼子一人!”

“七十步,鬼子三人正爬着向前!”

......

窗户边上站着多达十名通讯兵,看到民众提供的方位,就飞快跑向左右两翼给两名连长汇报,两名连长再根据鬼子方位进行相应火力布设。

就像是开了多点视角的射击游戏,仓库内的官兵们远比想象中要轻松。

而对于日军来说,则是个灾难了,他们所寻找的死角是仓库射击孔的死角,可对于和他们几乎算是平行的中国民众来说,毫无秘密可言。

在拥有着‘上帝’视角的中国守军连续几轮弹雨的肆虐后,两翼日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爆破手要么被扫倒,要么躲藏在残垣断壁之后一动不敢动的苟延残喘。

尹藤中二满口的大黄牙都快咬碎了,却也是无可奈何。

“中国民众们这次没有震耳欲聋的欢呼,更多的是相视而笑再静静等待。

等待着下一轮战斗的开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已经明白,这不仅仅只是四行仓库内的中**人和日军的战斗。

而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斗。

他们不只是观众,不只是欢呼和流泪,他们也能为这场战斗做点什么。

和那些深蓝色在一起,哪怕凶残的日本人会把枪口对准自己。

那个有些落魄满脸胡茬的中年人或许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把儿子和妻子托付给了茶馆老板,自己则走到了街面上。

或许,不少的中国人都是这样想的,他们将父母妻儿都放在了身后,而自己走到了战场的最边缘。

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守护父母妻儿,但他们,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和那些死战不退的深蓝色们一样。

自此,四行仓库内外,军民同心,军民一体!中华民族万岁!”

以上这段文字,来自于申报记者澹台明月于10月27日午间的战地日记。

也正是这段文字在下午见诸于中华各大报端后,澹台明月一举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战地记者,不知有多少的民众翘首以盼,等待她从第一线发回来的战地新闻。

而身着藏青色棉袍的女记者,此时正拿着照相机,站在距离战场极近的一栋楼楼顶,拍下令她浑身战栗的四行仓库正面的战场。

日军主力在两翼开始激战之后,终于登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