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285章 英雄无名(月底了,求订阅求月票!)

不管是坦克还是装甲车,因为体积的原因,只能由中山大街前行。

而中山大街,正对着的,就是护城河对面的城门。

虽然隔着六百多米的距离,从望远镜中,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宽大的并紧闭的城门。

89坦克的57毫米炮口指向哪里,如果不是上司还未下令攻击松江主城,坦克炮手完全有信心一炮轰开看似坚固的城门。

只是,日本人没有想到,城门竟然主动打开了。

有点愣神的日军更没想到,中国人又玩出了花活儿。

轰然打开的城门内,竟然建了一座碉堡。

那是一座由沙包和粗大原木支撑的半永固碉堡。

碉堡一共拥有两个射击孔。

一个射击孔里面藏着的是37毫米战防炮,一个射击孔里面是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

37毫米战防炮,自然是专打89坦克的,哪怕相隔着数百米的距离,还算厚实的89坦克正面装甲在37毫米战防炮面前也不够看。

而单管的20毫米机关炮,则更像是助纣为虐的小弟,拥有20发弹板的高射型机关炮不管不顾的这么一通放平扫过来,比死神的镰刀更令人感觉恐惧。

如果说,单单只是用这两种火炮通过较为平直的中山大街进行攻击,可能除了几辆坦克里的日军坦克兵们内心深处是一万头草泥马在轰然踏过之外,步兵们还没太多可以惧怕的。

毕竟,长街两侧就是没有完全烧毁的民居,往里面一躲,机关炮再如何牛逼,也不可能连续穿透几面墙击中他们。

可是,早就设计好了这一切的中国人那会那么轻易的放过步兵?

除专门对付坦克的战防炮和机关炮之外,中国人还有150重迫击炮。

在日本人看不到的城内,中国人竟然‘丧心病狂’的集合了16门迫击炮,无比精准将炮弹输送到中山路大街或者是两侧的民居里。

这种光是炮弹自身就重20公斤的大口径迫击炮,别说击穿脆弱的民居,就是一般的碉堡,也能靠着呼啸而下的巨大动能砸穿再爆炸,2500米的射程之内,其杀伤力一点也不比100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来得小。

不然的话,那位大佬也不会在中原大战中看到东北军所使用的这种迫击炮羡慕的口水直流,命令军工厂进行仿制了。

也就是150迫击炮实在是有些重,而且射程太短,性价比终究还是有些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才没有被大规模应用。

但在这种城池攻防战中,150迫击炮绝对堪称神器,不管炮兵阵地布设在城内何种位置,几乎都能覆盖攻击到距离城墙周边800米的敌军阵地。

虽说67军的山炮和野炮还藏着掖着没有发言,但光是这16门迫击炮就已经炸得日本步兵苦不堪言了。

他们,只能纷纷往民居更深处撤退。

至于说滞留在中山大街上的89坦克和装甲车,自然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打头的第一辆89坦克猝不及防之下硬挨了一枚炮弹,很幸运的,炮弹击中钢板棱角被弹飞没有被击穿,吓了一跳的日军坦克兵很顽强的操控着57毫米坦克炮炮击敢朝它开火的碉堡。

日军携带的步兵炮,也在长官的命令下,靠在长街的边缘,向前方开炮。

按常理说,一堆沙包和木头堆成的碉堡在57毫米坦克炮和步兵炮面前,不过是渣渣。

可第一,碉堡位于厚实的城门洞下,除非是日军调集105榴弹炮对这块儿连续炮击直到将整段城墙都轰塌,否则它根本无惧来自天空的威胁。

第二,每个城门前的碉堡可是经过唐刀这个来自于未来的特种兵精心设计。整个碉堡正面由三层组成,大量的沙包堆积形成第一个保护面,其后方则是用沙包和夯入地面原木夹着的两块厚30毫米的钢板,原木之后又是沙包。

光是射击孔的纵深,都达到了一米五。

这样可以保证,不管是57毫米坦克炮还是70毫米步兵炮,其炮弹在穿透沙包并爆炸时,弹片无法穿透30毫米钢板,对其后的炮兵形成保护。

除非日军的炮弹能精准的射进宽100厘米高30厘米的射击孔。

只是,在600米外,日军炮兵能将炮弹精准投放到0.3平方米的区域,那恐怕早就等不到什么松江阻击战了,在淞沪争夺战的时候,日军就大获全胜了。

日军坦克兵很英勇,连续两炮还击把厚实的松江城墙轰出斑驳,等来的却是碉堡内两门火炮更坚决的攻击,20毫米机关炮打得日军坦克正面装甲咚咚作响,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可怖的弹痕。

37毫米战防炮的炮弹在又连续落空三发后,终于有一发直接命中日军89坦克的正面,一击而破。

坦克正面婴儿拳头大小的弹洞展示着这种来自于德国优良机械技术生产的火炮的优秀破甲能力。

而坦克内部成员,在穿甲弹破除钢板而入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悲惨结局。

破碎的弹片,将坦克车手连同其后的车长和弹药手一起,炸成了筛子。

最典型的日本人,就是出场牛哄哄,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服,但一旦被揍出了翔,立刻伏地跪舔。

一辆89坦克的趴窝,吓坏了紧跟其后的89坦克,认怂的速度是一等一的快。

当然了,伏地跪舔做不到,逃跑还是没问题的。

径直打舵,一头撞入一边只剩断壁残垣还在冒着热气的民居。

连撞几道砖墙,感受到中国人炮弹不断击打在废墟里却无法跟上坦克节奏的日军坦克兵们终于放心了。

被砖块埋了,不至于死,但留在大街上,一定是个死,日本坦克兵们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中国人的迫击炮还在拼命开炮,日军坦克兵们也没勇气钻出坦克车,只能透过观察孔看世界,可以看到残垣中还有好几具尸体,有黑色军服的中国人,也有土黄色的日本人。

显然,这里也是上一轮中国人和日本人爆发战斗的主战场,只是帝国炮兵报复的炮击来得过快,中国人没多少时间来打扫战场,连他们自己人的尸体都来不及拖走。

那就在这里等着,等着中国人主动结束这场炮击,然后俺们再离开,日军坦克兵们此时倒也光棍。

只是,他们没有看到,距离坦克仅一米外的那具穿着黑色军服的尸体虽然被烧得乌漆嘛黑了,却很奇迹的还在呼吸。

是的,猪皮还活着。

只是,活着也不如死了。

外号猪皮,原名朱大长的保安团一营士兵身中两枪外加被日本人丢进房间的手雷给炸飞掉下一楼后,就没人认为他还能活着。

可他偏偏就活着。

原本被手雷冲击波冲击脑部陷入严重昏迷进入假死状态的他、光是因为两处枪伤流血都会因为假死变成真死,可日军的硫磺弹来了,掉在他身上燃烧的木头虽然将其躯干严重烧伤,但却用高温烧焦了伤口奇迹般地帮他止血,微弱至极的呼吸也让他根本没吸入多少烟气和毒气。

于是,这名普通保安团士兵虽然从昏迷中清醒然后再陷入昏迷,却硬是比小强还小强,就是没彻底完蛋。

虽然这一次,再次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猪皮知道,他绝对死定了。

不是因为近在咫尺的日军坦克。

而是,他感觉自己已经半熟了。

胸脯和腿上的皮肉全部烤焦,大量的失水让他的嘴唇早已皲裂出血,肺部原本还火辣辣的无法呼吸,这会儿竟然已经感受不到了,曾经痛不欲生的伤口也不疼了。

猪皮很清楚,那不是伤好了,而是代表着,他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的阶段。

终于要死了,不用受这些折磨了,猪皮闭上眼睛,静静等着黑暗的来临。

然后,一辆坦克就这样撞碎墙壁,几乎是擦着他的胳膊,停在他的面前。

猪皮的耳朵应该也是聋了,他根本听不到坦克的轰鸣,但他知道,坦克里有日本人。

猪皮笑了。

虽然他并不知道,他的脸几乎被烧焦了,这一笑,焦黑的皮瞬间裂开,露出的是新鲜的血肉,如果让日本人看见,不用他做什么,光是吓,都能吓死他们。

犹如厉鬼一般的保安团士兵早已没有了痛感,他笑着,将军服下绑着的一颗手榴弹拉线拉响,然后,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翻身一滚,滚到日军坦克车车下。

他的腰上,缠着密密麻麻的6枚手榴弹。生性喜欢贪便宜的他,为了能给自己增加点保命的机会,偷偷多拿了点手榴弹。

没想到,命没保住,却多拉了几个陪葬的。

值了!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没人知道这名保安团士兵是怎么想的。

甚至,没人知道这辆已经逃入安全地带的日军89坦克是怎么爆炸的。

直到多年后,日军当时的战报公布,中国人才知道,有一名滞留在松江民居的中国伤兵还炸毁了一辆坦克。

以身为弹!

只是,没人知道他是谁,哪怕是保安团一营营长庄师散,也不知道。

但松江人没有忘了无名士兵。

那辆因为击穿底部钢板引起数十枚炮弹殉爆炸成了一具空壳的89坦克残骸,被难受其辱的日本人亲自推入护城河,战后的松江人从护城河将其打捞起来,并在坦克残骸的一旁建了一名面目模糊的保安团士兵雕像。

以此纪念!

每到清明,雕像周围,必有鲜花簇簇。

还有白酒、黄酒、香烟、肉、馒头等等吃食,松江人认为,虽不知道他是谁,但这里总有一款他喜欢的。

只是,谁也不知道,朱大长,最爱的,真的是猪大肠啊!

英雄无名,也无人能了解他。

“看到了吗?日本人来了,就这么办!”遥望着三百多米外冲天的火光和巨大爆炸声,乌鸦如此对小光头说道。

小光头似懂非懂,却是狠狠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