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262章 湘南街头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62章 湘南街头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我是澹台明月!”

“我在松江前线!”

这是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七日清晨,‘金陵日报’、‘申报’等中国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型报业集团于上午8时许开始售卖的早报头版头条的标题。

沉寂了快一周的‘澹台明月战地日记!’在四行仓库之战结束后,再度占据了中国各大城市民众的视野。

松江,中国版图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除了江南本地人,外省人极少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但‘前线’二字,却是无比清晰的让人知道,那里,还是战场,事关淞沪。

“可能很多人想问我,松江在那里,为什么在之前的战地报道中从未出现过这个陌生的地名。

是的,这座位于淞沪西南的小城自从淞沪繁华都市崛起之后,就已经籍籍无名,如果您不是饱读诗书又或者长留于家乡,没听过这座小城的名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我相信,从今天,不,或许从昨日就已经开始,松江城,将注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无法忘却的一个符号。

十万日军,两日前的这个时候,自金山卫海滩登陆上岸了,只要他们冲破金山县城和松江城的阻碍,他们的前方,就是一马平川,正在和二十余万日军主力对峙的大军的侧翼,将会被他们洞开。”

澹台明月的战报,坦诚而残酷的将淞沪大军主力遭遇的困境展现于民众眼前。

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动摇不动摇军心的了,自从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开始登陆,前线各步兵师已经陆续进入大撤退状态,日军十万大军正向侧翼凶猛袭来,虽然各级主官还是遮遮掩掩,但其实口口相传之下早已不是什么军事机密。

普通人可能对日军下的这一招棋没什么概念,沪西好歹还有五十万大军,就算多来十万日军,也不至于崩盘吧!

可在那些多少读过点书有几分见识的民众眼中,日本人这一招可就太毒了,任何阵地,都会将主要防御力量,无论从兵力还是工事构筑放于正面,侧翼往往都是薄弱环节。

而那些交错如蜘蛛网一般的战壕体系,是绝无可能在数日内构筑出的,所以,由金山卫登陆的这一股日军如果闯过松江,面对的就是没有多少侧翼防御系统的守军,以他们优势炮火,击穿侧翼阵地不过是时间问题。

到那时,数十万大军将会两面受敌,不败才是怪事。

中国各座大城内,不知有多少人看着报纸上坦诚至残酷的消息,面无人色。

那数十万大军,可是各省之精锐,或许正在看报纸的人,就有至亲好友在那即将全军覆没的战场之上,他们如何能不忧心呢?

湘南省首府的街头。

一个衣衫颇旧却浆洗的很干净发髻也梳弄的极为整洁的老妇人,拽住一名夹着报纸提着油漆桶正在急行奔走的一个年轻学生:“伢儿,他们都说报纸上在讲前线打仗的事儿,你能读给我听听吗?”

“娭毑!我这会儿正忙着呢!你看我手里提着啥?是要写宣传语号召有志青年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呢!你找别人行不行?”青年脸上露出些许不耐烦,但看在老妇人已经六十多岁的份上,言语中还算客气。

“再说了,你听了前线战事也没太大用,还平白多了些担心,不知道要比知道要好,你还是快回家吧!”

“知道你们忙!”听年轻人这么一说,老妇人眼中露出失望,却也没继续纠缠年轻人,紧紧攥着年轻人衣角的手艰难的松开,垂首向前,嘴里嘟囔着:“可是我的满伢子也在那边打仗,我能不担心吗?”

“等等,娭毑!”正打算离开的年轻人微微一愣,连忙几个大步追上。“您说您什么人也在那边打仗?”

“我的满伢子啊!”老妇人从怀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这是他年前托人捎回来的。”

照片中,一个面目敦厚的中年军人不苟言笑的正襟危坐,领章上的三颗金星提醒着年轻人,这是一名陆军上校。

年轻人肃然起敬!

不仅仅只是照片上的陆军上校,而是眼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根本不像是一个团长母亲该有的模样。

“您儿子是团长啊!”

“是不是团长我不知道,我只听他托人传话回来说他要去什么‘虎’打仗!说日本鬼子来了,他要去把他们赶回去。”

“淞沪!”

“对,就是那个什么淞沪!”

“行,那我就给您念念今天的报纸,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是我们湘军那支部队的团长?”

所谓湘军,自然是湘南省的子弟兵,这是中国十数年来军阀混战的结果,只要军前面冠以省的名称,其基层军官和士兵组成百分之九十都是该省子弟。

老妇人居住在湘南省首府,他儿子是湘军,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那支部队,我不知道,我儿子叫张毅!”老妇人听到年轻人要给自己读报纸,眼里露出些许希冀。

自从小儿子上了战场,家里的两个儿子对战场上的事绝口不提,小儿媳妇人前不说,她却是知道她背后常以泪洗面,她知道,他们都是怕她忧心。

可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别说去跟人打仗拼命,就是儿子领军在外驻守,她一连数月见不到他的面,都会经常半夜里因为忧心而醒。

就算没人提及,她这个做娘亲的,又哪能会不忧心呢?

在家里坐着听不到任何关于战场的消息,她无事便在大街上晃悠,熟悉他家情况的左邻右舍估计也是得了叮嘱,只说好不说坏,可她不相信,打仗那有不死人的嘛!

眼前的伢儿,是随便大街上抓的,应该不会骗她吧!

老妇人有她的判断逻辑。

“澹台明月有幸,在车站遇上了自华北战场转战而来的67军,他们,将赶赴松江,以挡住十万日军的兵峰,替我沪西战场赢得足够重新布防的时间。

是的,他们全军,是我淞沪大军的希望,这一点,我们能明白,日本人也明白。

松江将会面临怎样的战场,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

但67军全军将士,没有迟疑,于车站前的旷野中誓师,就全军赶往松江城,迎接已经进入海滩登陆作战的日本大军。

在这里,我不得提一提那些在金山卫驻防的中**人们,正是他们的舍命不退,替松江城替沪西替整个中国争取到了难得的十二小时。

其中,湘军62师377团上校团长......率全团死守金山县城至11月5日黄昏,最终全团仅余授命前往松江通报战况通信兵一人,其余诸人尽皆为国尽忠!”

念到此处,年轻人哽咽了。

因为,该上校团长的名字,就叫张毅,而且,隶属湘军62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眼前这个忧心小儿子的老妇人,此生,再也不能再见他了。

“伢儿,你哭什么?”老妇人听到一个步兵团全部战死,手攥得紧紧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团长叫什么?”

“娭毑!我们湘军的一个团,都战死了,身为湘南人,你说我能不哭吗?团长的名字报纸上没写,估计是军事机密吧!”年轻人拿手背狠狠擦干眼中涌出的泪花,慌忙解释。

“哦!”老妇人相信了。

虽然湘军的一个团全部战死是很令人忧伤的事,但对于此刻无比忧心儿子的老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听到儿子的消息更重要了。

或许,对于她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11月6日晨,松江指挥部派出炮队,埋伏于黄浦江岸,炸伤日军炮艇三艘,全歼由炮艇登陆的400余日军!

11月6日午时1点,我松江骑兵营于黄浦江沿岸遭遇日军一股骑兵侦查中队,激战之后,全歼其少佐军官以下98人!

11月6日傍晚及晚间,抵达日军对我松江城周边阵地狂轰乱炸,我松江守军奋力反击,连续击退日军数轮进攻。

至凌晨三时,我守军一部,由南门而出,潜入日军阵地夜袭,歼灭日寇300余,并全身而退,可谓是大获全胜!”

眼里还噙着泪花的年轻人读起后面的战报,却是因为后面的连续获胜,声音越来越激昂!

听着他对胜利近乎咆哮式的嘶吼,周边围过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人群不由自主的发出欢呼。

就连手里紧紧攥着儿子照片的老妇人,脸上都不由自主的浮出笑容。

对于她来说,杀死的日本人越多,她的儿子,就会越安全。

这一刻,她或许有些自私,但她是母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