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256章 机枪战神(中)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256章 机枪战神(中)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噗噗噗!”一阵略显沉闷的连续射击声在已经如火如荼的战场上悄然响起。

这枪声除了龙岩和两个缩在他身后的通信兵能听到,再无第四人能听见。

刚刚还在畅谈怎么立功晋升的日本陆军中佐和陆军大尉的眼神凝固了,就像是把眼球挖出来放在中国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冻了一晚上。

望远镜里,他们寄予厚望的第二波攻击序列仿佛神经了一般,在一片灰尘四溅中,纷纷倒地。

骤然响起的惨嚎声在那一刻甚至掩盖住了枪声、爆炸声。

原本还在大踏步前进的帝国官兵在五六秒钟之后,全部又趴回到地面上。

所谓的波涛式进攻,直接成了个笑话。

伤亡已经不是两名日军军官最关心的,他们在经历过短暂的失神后,不约而同的将望远镜移向自己的左侧,那里是中国人阵地的右翼。

那里,竟然还藏着一挺重机枪......

龙岩同样不是专业机枪射手,但他和罗万箭不同,做为四行团内着重培养对象,四行团内除山炮、大口径重迫以及缴获的那辆89式坦克外,其余所有装备,可都让龙岩上过手。

龙岩的步枪、冲锋枪射术都不错,可也算不上牛二那种顶级天赋,甚至比他那个便宜姐夫都相去甚远,但龙岩也有个那两位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天生气力足。

就凭这个特质,龙岩就有了成为顶级火力突击手的潜质!

就比如他手里的这挺装配着两脚架的mG34机枪,扳机被设计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半自动射击,上面是全自动射击。

半自动射击方式为短点射,扣动一次扳机会击发几发子弹,整个枪身的震动自然要小一些,可若是进入全自动射击模式,只要不松手,一条250发子弹的弹链会全部打空。

显而易见的,子弹不断击发的反作用力是何其之大,要想控制住枪身枪口保持住弹道的稳定,机枪射手必须得有足够的力气和技巧。

不然得话,那些火力突击手为毛个个都是膀大腰圆的。

日本人很不幸,他们就遇到了这样一挺变态级的机枪以及一个也很变态的机枪手。

mG34机枪的射速大致在1000发每分,这点是远不如它的后辈mG42高达1500发每分的射速的,但做为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就现在这个射速,已经秒杀目前任何一款轻重机枪。

龙岩直接扣住了全自动射击,用时大约13秒钟,就将一个250发弹链全部打空,这个射速已然是mG34机枪的极限射速。

而他火力点的位置距离正在正面战场狂飙中的54名日军散兵线,最远也不过360米,弹道简直是平直的不能再平直了。

可怕的金属弹流完全是从正面战场上第二波进攻日军的侧面射入,在猝不及防的日军步兵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正在狂奔中的日军步兵棉布军服上肉眼可见的绽放出好几朵血花,有些日军甚至还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前冲了五六米才惨嚎着痛苦倒下。

但凡是被射中的,很少有不是重伤或是死亡的,因为射速实在是太快了,一秒钟时间就是将近20发子弹接踵而至,每个倒下日军的身上最少也有五六处弹窟窿。

由于是居高临下,所以对龙岩来说,日军是站着还是趴着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他只需要对准日军大致方向一路扫射过去就行了,减小受弹面积不代表没有受弹面积。

只要射的子弹足够多,趴着一样能被弹头打到。

等这一个弹链打完,枪口冒出青烟之后,龙岩根本顾不得去看什么战果:“上弹链!”

一个通信兵忙不迭的送上早就准备好的弹链,另一个则拿过已经射空子弹的弹链,将早已打开的弹箱里的散弹向弹链里进行填装。

两个通信兵可没想到这位龙少尉竟如此变态,几个呼吸间就打空250发子弹,也不知道这几千发子弹够不够他打的。

幸好mG34不仅有着优良的散热,此时也正好是冬天,枪管虽然滚烫,但还没到换枪管的地步,不然就以刚才那一波急速射,枪管就得立即更换。

这边还忙着换弹链准备下一次攻击,那边的日军步兵可被打惨了。

仅这一轮攻击,日军步兵就当场被打死8人,14人重伤,一个50人级别的步兵小队,差点儿秒变小分队。

而相对于直接被干掉的日军步兵,重伤的那才叫一个生不如死!

他们所能享受到的最优厚待遇,是随队前进的卫生兵递上的止血包,可卫生兵携带的区区几个止血包面对遍地伤兵,有个基霸用。

而且,就算是运气不错用上了止血包,可大量失血带来的体温骤降,在这种几近零度的天气中,只会让人感觉更加冰寒彻骨。

如果不能迅速抬到后方包扎并保暖,这些伤兵的结局只能是在剧痛和冰寒彻骨中走向死亡,而足够顽强的生命力或许会将这个过程持续至数小时乃至更久。

显然,这种结局几乎是一定的。

迂回穿插的日军步兵大队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条件,能将伤兵抬离前线,已经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

“八嘎!右侧大约480米方位,重机枪中队以3挺重机枪对其进行火力压制,掷弹筒小组9个,对其覆盖式火力攻击,杀了他。”濑古介愤怒的咆哮声在山林中响起。

一口气就将自己麾下最强火力拿出一半来对付龙岩,可见濑古介中佐对给自己造成巨大伤亡的机枪火力点的痛恨。

茂密的灌木丛没让日军寻找到龙岩藏着的具体位置,但日军主打的是一个火力足。

3挺92式重机枪拼命的开火,一分钟内几乎就向龙岩所在区域倾泻了1500发子弹,三人耳畔几乎没有停歇的传来‘飕飕’的弹头破空声,犹如死神的呜咽。

还有不少的子弹就击打在他们藏身的巨石上,石屑乱飞,眼前的灌木丛也不知被打断了多少枝条。

但比这更可怕的是不断在四周炸响的榴弹,纷飞四溅的弹片将泥土和灌木炸飞,灼热的气浪更是在山野中四处激荡,刺鼻的硝烟不断涌向躲藏于火力点的三人。

一颗榴弹正好在巨石上方爆炸,巨石都是狠狠一晃,一阵灰尘飞扬落在火力点中藏身的三人头上、脸上、身上。

若是没这块石头挡着,就这颗不到一斤重的榴弹,指不定就把三人给炸飞了。

纵算如龙岩这种神经大条的男人,也忍不住浑身寒毛直竖,更别说那两个没怎么在前线呆过的通信兵了。

两张年轻的面孔,已经变成青白色,嘴唇更是毫无血色。

“嘿嘿!老子选的地方不错吧!小鬼子再如何发疯,不也打不到老子们!继续干活,看老子咋把狗日的打趴下的。”

龙岩也不管两个通信兵听不听得到,自我安慰式的吹了一盘,再度伏下身子,拿着望远镜透过自己开辟的简易版射击孔向远方望去。

日军,没有退!

不仅没退,反而又增兵了!

先前被干了一波的日军步兵小队丢下伤兵,剩余20多人继续向前,后方又来一个步兵小队。

日本人这是要疯?

以他对日军步兵的了解,一轮进攻受挫,会先行退下步兵,用重火力对中方阵地进行集火打击后,再进攻,哪有像这样不断持续着来的?

看样子,他们根本不打算给阵地上的对手喘息时间,就想凭借兵力优势一波接一波的攻击,直到自己的对手扛不住压力崩溃。

及其强硬性质的战法!

不过,龙岩喜欢。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针尖对麦芒嘛!龙岩天生就是个顺毛驴,吃软不吃硬,就连龙英向来也是好言好语和他商量,极少大声呵斥。

就更别说日本人跟他来这一套了。

于是,顶着头顶耳侧掠过的枪林弹雨,龙岩继续射击。

很快,一个弹链又打空,然后又一个,接着再一个.....

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龙岩生生打空了6个弹链共计1500发子弹,枪管更换两次。

卸下来的枪管已经不能用滚烫来形容,而是接近暗红色,就像是被丢进了炼钢炉一样。

为了保证能迅速再使用,两个通信员也是豁出去了,把三人携带的仅有的两水壶清水都给浇上去。

而500米外的日军阵地上,则已是一片沉寂。

光是正面阵地上投入的步兵小队,已经高达4个,现在全部留在山坡上。

还能战斗的有,但已经不多,满打满算还能凑一个步兵小队。

其余的,自然是完蛋的或者是多少还有口气的,150多具土黄色身影,遍布着整个山坡,看着就令人触目惊心。

就连那个被上司画了大饼的步兵中队长,此时也是脸色惨白的看向脸色已然是一片僵硬的的上司。

他的步兵中队虽然只动用了一个步兵小队,但若是按照目前的战法,恐怕另外两个步兵小队也难逃冲上战场的命运。

一个不好,他就会和前方那个同僚一样,成为光杆中队长。

不,或许还会更糟,若是自己这位顶头上司命令步兵中队长亲自率队冲锋呢?

那个该死的中国人火力点简直就像是个生命力顽强的蟑螂,大队甚至已经不得不将4挺重机枪和14具掷弹筒全部对准了那个区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射出了5000发子弹和200多发榴弹。

之所以是4挺,是有一挺重机枪受命压制中国人左翼阵地的那挺重机枪,还有一挺损失在和中国人的对射中。

是的,中国人简直猖狂到极点,在对步兵冲锋的火力压制中,竟然还和部署于山林中的己方重机枪阵地来了一波对射。

其中一挺重机枪火力点不幸被对手连射火力扫中,正副两名射手皆受重伤不说,重机枪枪机也被打坏暂时不能使用。

可令人痛苦的是,猖狂的中国人仍然存在着,而且还在不断喷吐着致命弹流。

4个步兵小队,有超过100人,是伤亡在那挺射速可怕的重机枪上。

“中国人,让我都有点钦佩他们了!呦西,前田君,我同意你先前提出的方案了。”沉默良久的濑古介不怒反笑,眼中闪出令这位日本陆军大尉惊悚的光泽。

“攻克陌南镇后,为祭奠战死于此地的帝国官兵,前田君你不仅可以在镇上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还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儿,我说的,任何!

我要将此地变成一片死地,让任何中国人踏足这片土地后,都会生出不敢再与我大日本帝国为敌的心思!”

“嗨意!”日本陆军大尉只能低头应和。

“所以,通知小川中队立即赶来和我大队主力会合,我第一步兵大队,就是我第10师团最锋利的箭矢,谁能挡住我们?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濑古介的脸上一片戾气。

“前田君,接下来由你率队前进,所有参战之军头扎白巾,为我军战死之帝国官兵致哀,战后我会为你申请金鵭勋章!”

前田次男大尉双腿骤然夹紧!

不然,他怕控制不住汹涌而来的尿意。

他的这位顶头上司,已然是疯魔了,他竟然要祭出当年军神大人创的那招“敢死进攻”!

可大哥你知不知道,当年3000敢死队能活下来的不足百人,连那位军神大人的两个儿子都噶了啊!

面对这种生还率只有百分之一的战术,前田次男此时最想做的,其实是给眼前这个大言不惭说出‘以后也不会有’的上司一枪。

我们若是都噶了,那以后是真的不会再有了。

但前田次男别说拔枪了,就是脸上连畏惧的神色都不敢显露。

他太清楚自己这位刚愎自用上司的性格了,只要自己敢说个不字,他连参与‘敢死进攻’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格杀当场。

日本陆军中所谓的‘下克上’,可不包括他这种低级别的尉官。

相对于日军这边哀鸿一片,开始从携带的军需中找白布条往脑门上绑,不够的就直接从制式白衬衣上撕,中方阵地上却是士气高涨。

那可不仅仅只是他们打退了日军犹如狂风巨浪般的4轮进攻、令日军遗尸一地,更重要的是,他们伤亡极低。

一场激战下来,仅有3人阵亡,4人负伤,全军伤亡率仅不到百分之十五,和投入超过200人伤亡达150的日军比起来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是进入阵地前所有警卫士兵们都没法想象的。

伤亡率如此之低,一是因为日军没有抵近攻击的机会就被冲锋枪弹雨给扫下去了,二是因为日军大部分的重火力都被吸引走,否则就那群榴弹雨炸下来,就够阵地上的中**人们狠狠吃上一壶的。

罗万箭头一次生起此战他们会胜利的希望,虽然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疯狂,但神奇的十几分钟过去后,他的心头正在不断滋生这种野望。

距离他直线距离不过250米的那挺机枪和那个神奇少尉真的太牛逼了。

火力连续输出只是一方面,最牛逼的却是其逆天的生存能力!

绝不能说日本人没想办法,首先是各种重火力覆盖,密集如雨的重机枪子弹且不说,右翼阵地上至少被日军投掷了200枚榴弹,原本茂盛的灌木已经被炸秃噜了,从远处看就像是个大麻脸,黑一块黄一块绿一坨展示着掷弹筒榴弹的威力。

如果要说有人在这样的火力下生存,经历过不少大战的罗万箭一定会直接给他一个**斗,你特么当炸药是鞭炮呢?

可偏偏就有人这么做到了,龙少尉和他的机枪,顶着这样的炮火,从未停止过射击。

悲剧的日军步兵就在自己军令的催促下,迎着这道坚定的火舌,以匍匐、弯着腰、大步狂奔等各种姿势花式送人头。

你要说日军有没有想过从左、右两翼阵地上一起发起攻击,至少也可以牵扯中方阵地火力,那自然是有的。

可惜右翼那条山涧水流太过冰冷,企图渡过河流的日军步兵刚进水就被冻得瑟瑟发抖浑身僵硬,都还没机会进入战场,战斗力就先去了一半。

等那挺机枪稍微调转枪口射击,脑浆都差点儿被冻硬的日军站在河中的反应犹如呆滞的木头人。

不全身没入水中就会被密集扫过来的机枪子弹射杀,而全身没入水中,这天气,还能活?

留给日本步兵选择的时间很短,绝大部分日军选择被冻死。

然后,他们成功了,可怕的机枪下,十几个选择过慢的日军死了,三十多个被迫冬泳的日军抵达河对岸,在一波火力压制下,趴在冰冷的泥地上被山间的寒风吹拂着进入悲惨的失温状态。

直到整个战斗结束,这30多名日军最终也没从灌木丛中站起来,他们的脸上都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微笑,仿佛很满足现在的状态,已经湿透的军服基本上都被自己脱掉,露出还算强壮的身体。

这让打扫战场的中**人们很是不解,难不成他们是被热死而不是被冻死的?

若是唐团座在这里,或许会给这些大头兵们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重度失温的时候,身体会处于一种麻痹状态,大脑却随着体温下降变得异常兴奋,血管开始扩张,肌肉开始拼命释放热量,导致大脑获得一个‘热’的虚假信号,会发出错误指令让人脱掉衣服。而在这种天气下脱掉衣物显然只会死得更快,所以直到被冻死,人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濑古介自己率先放弃了这个方案。

倒不是他心疼自己的麾下被冻死,而是他认为还不如把力量投入到正面战场,他赌那个可恶的机枪火力点不可能有太多子弹。

这是日本陆军大佐在进入中国战场一年多形成的经验。

中国人一挺机枪火力能拥有1000发子弹的储备就了不得了,哪有可能再多几倍,指不定中国人已经强弩之末,就差一波攻击了。

只能说经验主义害死人,他赌龙岩的枪里没子弹,可偏偏龙岩哪儿还有2500子弹,足以再消耗他两个步兵中队。

左翼阵地那边日军也不行,龙岩特意在那边安排了35人外加一挺重机枪,除非重火力集火,否则日军别说一个步兵中队,就是再多一倍,也休想在短时间内攻上阵地。

阵地上迎来短暂的宁静,日军等着自己最后的步兵中队和6挺重机枪,已是满脸灼伤双臂酸痛的龙岩则也可以歇下来喘口气儿。

连续1500发子弹的射击,那可不是个轻松活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