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239章 久候终至!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239章 久候终至!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所以,在1月8日这一天,超过150里的中条山防线各处中日两军打的如火如荼。

据日军内部战报透露,仅在这一天,日本华北方面军和西进兵团总共投入进攻的各兵种兵力达到惊人的15万余。

抛开辎重兵、医护兵、工兵等二线辅助兵种以及预备队,两支日军近乎是拿出了全力。

但吊诡的是,在四洲山防区,中日双方却一片祥和安静。

中方阵地前仿佛插满了刀子,日军步兵就在800米外,不越雷池一步。

当然了,也不是双方都大眼瞪小眼隔着数百米的距离看谁眼珠子大,日军步兵们还是努力射击了的。

第4师团西突支队战报,1月9日的白天,西突支队耗费机步枪子弹十五万发,各式炮弹300枚,伤138人,亡1人!

如果按照该支队部署于一线的一个步兵联队3000余步兵来算,平均每名步兵大约射出子弹40发,36挺重机枪平均每挺消耗弹药800发,算是激战一天的正常水准。

也就是伤138人,亡1人的这个数值远远低于其余日军各部,若是比起张家山那边中村支队高达500余人的伤亡,那1人阵亡的数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中村正雄能有机会看到西突支队在该日的伤情报告,估计能气到原地升天。

那些伤员受伤是受伤了,但貌似和战场关系不大。

比如有在战壕中行走一不小心踩坑崴了脚,还有搬子弹箱手滑砸了脚,又或者是没戴钢盔,被中国人迫击炮炸起的碎石砸了头的,最离谱的当属两名日军去阵地外方便,因为性情羞涩,两人所去的树林有点深,结果臀部被毒虫咬了,屁屁肿的比脸都大。

重点是还有备注,肿胀的皮肤上面满布的红包,任谁看了都头皮发麻!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两个货去密林深处不是拉粑粑,是专门找毒虫来着?不然数九寒冬的,那来的毒虫肆虐,你特么当一帮少将中将是文盲还是白痴?

关键是,受伤的100多人没有一个哭天喊地的,反而都是眉开眼笑,或许是因为负伤见血后也算是为帝国和皇帝陛下尽忠了吧!

唯一的遗憾是他们至少好几天不能上战场!

而唯一那个阵亡的家伙,其死因就颇为令人胆寒了。

做为西突支队中有名的‘铁憨憨’,第4师团第37步兵联队第3步兵大队长司马桃太郎少佐可谓是第4师团中的另类,其个性彪悍勇猛,作战时喜脱去外层军服并露出胸口一撮胸毛,每战必头缠‘月经带’,哪怕是数九寒冬也不例外。

这可能也是其在第4师团待了足足18年,也不过还是一名陆军少佐的原因之一吧!

第4师团看重的是头脑,而不是莽干蛮干,这也是第4师团不同于其他师团的独特气质。

这次也是一样,虽然支队和联队部下了严令不得贸然进攻,而且在零下五六度的天气中,这位少佐的脸色已经冻得铁青,但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勇,铁憨憨依旧脱去呢子大衣,仅着白衬衣头缠‘月经带’,手提着指挥刀在战壕内高声为麾下鼓劲儿。

大意是:800米的距离也阻止不了我帝国勇士精准的射术,八嘎的给我瞄准打,中国人一样能死伤一片!

好家伙,天照大神也不敢做这样的梦吧!

但打不准还不能装作打准呢?在这位不遗余力的鼓励下,第37步兵联队第3步兵大队的日本步兵们射击的热情比其他步兵大队各位可高多了。

这自然也吸引了正在高地上观察日军动向的唐团座的注意。

而这个时候,阳光正好,手拿着望远镜看向中方阵地的司马桃太郎浑然不知自己望远镜镜片的反光就像夜空中的北极星一样璀璨。

“咦?这个小鬼子可以啊!还有望远镜!”属于超级狙击手的血脉在唐团座体内再度翻腾。

半月前他在风陵渡镇不断夜袭第三师团虽然很危险也很辛苦,但对于特种兵出身的唐团座来说,却是找到久违的熟悉感。

他不再是握刀的那个人,就是一把刺向敌人的钢刀,刀出敌亡!

估量了一下距离,唐刀喊龙岩:“给我拿一挺捷克轻机枪来!”

唐刀惯用的莫辛纳甘步枪由夏大雨背着,就算在手头边,以其弹道而言,就算以唐刀之能估计最远也就能保证600米到700米的精准度,反而不如射程更远弹道更平直的捷克式轻机枪好用。

将瞄准镜绑在捷克轻机枪上,唐刀试着瞄准闪动着璀璨反光的位置,这让龙岩都懵了。

800米哎!那可是隔着几个山头的距离,长官你是认真的吗?

反正这是完全超出了龙岩对射击的认知,以前在夜月寨中能在100米外打中野狼野猪的,就是神枪手。

简陋的枪械和足够遥远的距离,让唐刀终于‘失手’了。

7.92口径弹头跨越800米后,没有向往常一样一枪爆头,而是命中了敞开着衣衫露出的胸毛区域,动能已经开始衰减的弹头破开坚硬的胸骨后开始翻转变形,直接撕烂了心动脉。

司马桃太郎少佐没有坚持到野战医院,就在担架上断了气。

“这一定是中国人潜伏出了阵地,否则怎么可能有这样级别的神枪手?”收到麾下大队长级军官战死的大熊幸之助差点儿没气蹦起来。

“让炮兵对我方阵地前400米区域进行火力覆盖,我要让胆大包天的中国人来得去不得!”

是的,让大熊幸之助愤怒的不是一名陆军少佐的战死,而是中国人太过分了,八嘎的我都没怎么打你们,你们怎么还敢跑下来打我?

典型的损失不怎么大,但自尊心受不了。

这也是为何第4师团西突支队在8日这一天并没有如何猛烈炮击却依旧消耗掉300余发炮弹的原因。

一名并不得上司待见的陆军少佐战死,上司用了300发炮弹当送行的鞭炮,很够意思了。

得益于唐刀用5000人挡住了近万日军主力,第4集团军那边独自抵挡中村正雄手里的2万大军就比预想中强多了。

55师三个步兵团损失超过2000人后,17师一个步兵团和55师做预备队的步兵团全员上阵进行轮换,给受损的三个步兵团大半天的喘息机会。

中村正雄连续组织了3**规模进攻,都被三十八军两个步兵师给硬扛下来。

而实力稍弱的96军应对的只有不到5000名日军,压力也小多了,整条防线虽然数次岌岌可危,但依旧还牢牢的掌控在中方手中。

中村正雄倒也不急于求成,他面前可是中方整整一个集团军,他现在最要做的,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将中方的防守力量剥离,他消耗的主要是弹药,而中国人消耗的是生命。

就这么战下去,中方迟早会因为战损的持续增大而信心崩塌的。

做为日军内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中村正雄很笃定一条定律,这世上几乎没有那支部队能在战损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后还能一直坚持。

这样的部队或许有,但绝对不在中国,否则他们就不会在华东和华北两条战线上都全面溃败了。

说白了,中村正雄现在玩的不是什么阴谋,而是赤果果的阳谋,用弹药储备来换取中**人的生命,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看似很简单,却极为有效,因为这还牵扯到对人性的判断和理解。

不是谁都是英雄,只要是人,就留恋人间不想坠入冰冷死亡的深渊。

而且中村正雄并没有搞日本陆军最常用的派出小股部队穿插至敌后袭扰那一套,他就是要用充沛的火力和充足的兵力不停压迫消耗对手,让对手心理崩溃后退。

中条山后的黄河,是绝路也是生路。

他相信,相对于子弹和刺刀,中**人更愿意选择冰冷的滔滔大河,那毕竟还有万分之一活下来的可能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四日后华北方面军的陆航机群前来助阵,就是他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刻,而后,毕功于一役!

陌南镇的白发将军这两天亦是眉头紧皱,不是长长的伤亡名单让这名铁血之将焦躁,而是日军将领这种将绳索缓缓拉紧的战术让他没法展颜。

仅两天,日军就已经展示出足够强大的火力,他被迫拿出预备队不说,17师山炮营16门山炮以及各旅步兵炮连都不得不投入炮火反制中。

除了还未抵达的四行团这支奇兵,他手里的底牌已经所剩无几了。

但日军的战机还未参战,105榴弹炮也还未出现,两个步兵联队也是轮番出击。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比试,其中一方已经拿出百分之九十实力,但另一方却依旧游刃有余连剑都还未拔。

这种感觉,对于任何指挥官来说,都是极其难受的一件事。

可这就是中日两国的差距,一方可以造飞机造坦克造巨舰,而另一方能出产点迫击炮就足够举手欢庆了。

白发将军想不出任何有效应对之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再坚持!

直到他三十八军两师2万人坚持到都不再怕冷的那一天。

或许他对上中村正雄最大的优势便是,他相信自己麾下在战损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后也一样能保持战斗力。

中村正雄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但他还是不太了解他的对手。

中国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个民族,他们智慧他们善良他们隐忍,哪怕是你抢光他碗里的饭,他们也会暂时吞下这口气,还能用‘退一步海阔天空诸如此类的话来自我安慰’但若是你不仅抢走了饭还要连带着碗都给砸了,那......

那他们是真的会拼命!

古有陈胜吴广,今有卫国战争,未来还有雪原之战!

中国人可不是急了才会咬人的兔子,他们是龙,逆鳞若动,则惊天动地!

而相对于中条山战区激烈的战火,晋东南太行山可就显得平静很多了。

自从五月份那次日军动用9路大军围剿被粉碎后,日军对晋东南太行山区是防远多于攻。

哪怕这次再度集结8万大军进军太行山,也再无往日那般气焰嚣张,涉城、黎县、长治等几个大型县城都驻兵一个步兵联队,仅在后方就留了5个步兵联队和其余各兵种达3万人。

能进军太行山的不过5万人,但这依然是个无比庞大的数字了。

总部尚留于太行山区的八十集团军这次可谓是全军尽出,总部警卫团、921师直属警卫营、补充团、新兵团、683旅所辖4个步兵团2万多人以及集结起来的各地方武装大队、民兵总计4万余人在各要道高地驻防。

四行团2个步兵营及配属炮兵、辎重兵也不得不在雷雄和夜承桓的分别率领下兵分两路,死死挡住第109师团逼近的一个步兵旅团近8000人。

但此时,却有一个由2个步兵大队和骑兵、炮兵、辎重兵组成的类似于一个小型混成旅团的一支大约4500人兵力的日军,悄无声息的沿着山中小道,向大口子洞镇方向潜伏而去。

这是由第18师团抽调精锐兵力组成的两支特遣队中的一支,其主要目的就是趁四行团主力出击时,攻击其在大口子洞镇的驻地。

这支特遣队的战术目的,就是覆灭四行团的战争潜力。

日军的情报机构不是吃素的,这几个月来对四行团大加重视,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规模情报渗透,虽说没能获得核心情报,但终究是侦察出四行团拥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兵工厂,能大量出产步枪、机枪以及各式弹药。

尤其是在晋东大战中攻克石门之后获得了大量机床和钢材,不排除以后能生产火炮。

这还得了,四行团现在都已经如此强悍了,如果还拥有足够的军工生产能力,其部队规模再扩大,别说一个旅团了,就是一个师团也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方面绝不会容忍一个大敌还在继续茁壮成长,怎么说都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这场由日本陆军大本营主导的元旦攻势总共有一个战略目的三个战术目的,战略目的自然是进军关中,以此为跳板进军中国西南,而其中覆灭四行团的战争潜力即是三个战术目的之一。

而另外两个,一个是解决晋南中条山之敌,另一个则是找到另一个心腹大患八十集团军总部并将其覆灭之。

这三个战术目的,只要达到其中一个,对于日军来说,就是胜利。

所以,18师团组成的两个特遣支队,在数万大军狂攻的掩护下,一个摸向大口子洞镇,另一个则杀向八十集团军总部所在地。

而这,却是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做足了充分准备,从行军路线再到带路人员等各种细节都有详细备案。

要不然18师团也不会如此花血本抽调麾下精锐并进行火力搭配,不仅能适应山地轻装行军,还拥有足够攻坚能力。

这可能也是日本陆军第一支拥有山地旅雏形的部队,都是被对手给逼出来的。

就连衫衫元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一个不过数千人的步兵团,竟然在半年后已经成为他眼中可以比肩一个集团军和一个百里防区的存在。

日军的‘调虎离山’和‘暗渡陈仓’至少在战火开启的阶段是无比成功的,直到1月9日各部都已经和日军厮杀至昏天暗地的时候,还没有人能察觉到有两支日军精锐部队已经通过小路杀奔向自己根据地的腹地。

而对于四行团来说,危机可不仅仅只来源于大口子洞镇驻地。

舜王坪!

位于中条山与王屋山连结之地,传说中舜帝耕作之地,也是厉山的主峰,最高海拔2358米。山顶是高山草甸,面积达数千亩,但山腰却是原始森林,树木极为繁茂!

站在舜王坪最顶端向下望去,却是一片肥沃的河谷,泌河正由此蜿蜒而过,将中条山和王屋山隔断。

若是有人想从太行入王屋再至中条,又想保持足够隐蔽,这片曾经种满庄稼的河谷几乎是必经之地。

一名身穿土黄色呢子大衣头戴着钢盔的军人就站在这座2000多米的山峰上,拿着望远镜注视着眼前的河谷。

同样的动作,这名军人已经保持了将近两日了。

久候猎物不至,内心难免焦躁,但猎人却是面色平静,就连最熟悉他的人,也没人能从面部表情看穿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支队长阁下,侦察尖兵汇报,四行团主力出现!”一名日军少佐匆匆从树林里跑出来,声音带着几分亢奋。

“他们终于来了!”面容消瘦的军人长舒一口气,眼中亦是闪过精光。

唐刀和四行团送给他的耻辱,他今日终于可以尽数奉还。

不,是加倍奉还!

他甚至还想好了,当日唐刀将他麾下大佐、中佐、少佐的尸骸摆放的整整齐齐拍照登上中方报纸头条,那今日之战后,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也会照此办理。

只不过,是吊在树上的,像风铃!

中国北方的风雪吹过,尽是死亡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