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230章 元旦攻势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230章 元旦攻势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5:50:04 来源:泡书吧

1939年1月1日,元旦佳节!

日军华北方面军突然开启‘元旦攻势’!

日本华北方面军调遣了6个师团共计13万余人向晋南中条山发起猛攻,同时,为防止晋东南太行山区的中**队对中条山战场支援,以第18师团为主力,集结了108、109两个师团以及2个独立混成旅团共计8万余人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威压式的进军。

此时晋东南太行山地区的中国兵力其实已经不增反减。

第22集团军主力已经在11月中旬由于华中会战的落幕被派往豫省接受第一战区指挥,独留四行团这个独苗于晋东南。

第17师则早在10月底就奉命调入中条山,和第55师一起成立第三十八军,该师师长赵守山升任军长。

第八十集团军921师两个主力旅中的一个已经去冀北开辟根据地,仅余683旅和师部直属的一个警卫团和补充团停留于晋东南,若再加上八十集团军总部的直属部队,全军能战之力也不过3万余。

也就是说,不算这一年来发展的各类民兵和地方武装部队,晋东南还能用于作战的正规军不到4万人。

华北方面军无比重视的派出8万人实际兵力是此时太行山区中国兵力的2倍,这实力别说只是牵制,就是来一场扫荡也绰绰有余。

做为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八十集团那位总司令立即发出总动员令,不仅还在晋东南的各路主力向各大关隘聚集防止日军大规模进军,同时开始集结根据地各村镇民兵和武装力量,仅2天时间,就集合了近2万临时武装。

这也是晋东大战大胜后带来的胜利果实,获得了日军大量枪支弹药的八十集团军在2月前就进行大规模换装,所属正规军除了从四行团获取的德械装备了一个步兵团,其余则全部换装为日械,淘汰下来的老旧枪支则给了发展起来的地方武装。

不然的话,那些顶多就拿个老款驳壳枪或是红缨枪、大砍刀的地方武装部队就算人再多,日军只需要一个正规步兵联队就可将其彻底击溃。

但拥有汉阳造和手榴弹以及轻机枪的地方武装可就不一样了,2万人的战力至少能拖住日军的一个混成旅团。

四行团这边自然也反应迅速,在已经回返四行团团部的雷雄的亲自指挥下,4大步兵营携炮兵营、辎重营、特务营、骑兵营各部悉数离开大口子洞驻地。

四行团主力奔赴一线战场,驻地兵力自然是空虚至极,但此次形势和上次晋东大战略有不同。

晋东大战那次四行团主力开拔,仅留下刚成立不久的第4营,最终导致日军一个步兵旅团来袭,第4营不得不孤军奋战,如果不是老澹台和小何老师孤注一掷带上民兵和兵工厂技术员、工人带上所有库存重装备驰援,第4营基本上就是个全军覆没,驻地所有的建设成果也会毁于一旦的结局。

人不会在同一时间踏入两条河流,也不会在一个坑里跌倒两次,除非是蠢货!

唐刀不在的两个多月,大口子洞镇保卫营已经成立,名义上是隶属大口子洞镇,并不直接隶属于四行团,其军饷也是由大口子洞镇地方财政支出,但无论其营长还是其连、排、班等基层军官,无一不是出身四行团的老兵。

而且就算是大口子洞镇,唐团座也是第二战区那位抠门老汉盖章认可的黎城县县长,他才是这支‘地方武装’的最高指挥者。

保卫营吸收了大约600残疾老兵和雷雄从家乡征兵回来的1300新兵再加上大口子洞镇原有的1000民兵,整体兵力高达2900人,战力方面或许还不能和四行团四大正规步兵营相提并论,但仅从兵力这一块来说,绝对是四行团所辖部队中的No.1。

其装备也完全是按照四行团正规军配发,加上青石岩一战后四行团团部痛定思痛,决定以钱换人力,2个月的时间花费大洋近30万,征调了方圆近百里的山民2万余,在工兵连的带领下,以大口子洞镇为中心,在半径15公里内的各高地山头建混凝土暗堡40余个,而且暗堡间还有坑道相连,总长度达200余公里。

可别小看这些以白石灰、山岩、钢板为主材构筑的暗堡,为啥投入近万人花费2个多月才完成40多个,那是工程量真的太大了,光是造一个,都费老鼻子劲了。

暗堡早已脱离了普通意义上的机枪暗堡,确切点讲更应该叫堡垒。

该工事除了有各类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对山道进行封锁,还将缴获自日军的92式步兵炮以及太过笨重被淘汰下来的37毫米速射炮部署于其中。

这种由冲锋枪、步枪、机枪、直瞄炮各类火力组成的暗堡甚至还有火力区和生活区之分。

一个暗堡内一般会驻守一到两个步兵班以及一个火力班,人员最多可能会有50人。

根据唐团座临行时所画图纸,再加上白胜和夜承桓等人商议改良,一个暗堡几乎就是一个小‘别野’,作战区的面积高达两百余平方米,可供机枪、火炮射击不说,位于其后的生活区也达一百五十平米,那是所有人吃饭、休憩的地方。

两层的木制高低床和驻地兵营里毫无二致,完全能保证驻守于此的官兵们的正常休息。

生活区和作战区之间还有兵工厂用最新冶炼出来的锰钢钢板制作的钢门分开,哪怕是作战区被日军用重炮摧毁,这道可抵御30公斤级炸药包爆破的钢门也完全可以成为残存中**人们最后的屏障。

暗堡之后的坑道可以让士兵撤离至数百米外的安全地带!

若日军使用毒气弹,暗堡内也有按照单兵配发的防毒面具,基本不怕日本人这些毒辣的花样。

日军想攻破这些暗堡,唯有不惜人命代价的强攻以及动用重炮或是轰炸机投下重磅航弹。

但就太行山这狭小的山道,别说150重炮,就是105重炮日本人能运过来,唐刀都能给他们比个大拇指给他们大大点个赞。

而想用人命代价来一个个拔掉这些暗堡工事,除非他们有把一个步兵旅团彻底报销的勇气。

当然了,装备和工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得是人!

“老子就在暗堡里等着狗日的来,大不了再把最后一条胳膊交待在这儿。”原本已经因为残疾退役去担任民兵总教官、现成为保卫营第一连连长的黑大汉用仅余的一条胳膊掷地有声的率部进驻8号暗堡。

保卫营大部分都是新兵,其班长、排长、连长也多是缺胳膊断腿不适宜一线作战的退役老兵,其战力就算是雷雄和夜承桓等主官,也在战前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能守到主力归来,就是胜利!

尤其是全团的主心骨唐刀不在,哪怕他还可以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但这尚是四行团第一次在唐刀没在战场时的远程指挥,又要面对日军两倍兵力的威压,四行团各营、连长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没底。

这也算是典型的唐刀依赖症,远在潼关防御区的唐刀很清楚这一点,或许这也正好符合他并不急着回归的心态。

四行团想要成为真正的一支铁血之军,就不能将胜利全部寄于他一人,所有主官都必须得有担当胜利或是失败之勇气。

但令包括唐刀在内的四行团所有指挥官都没想到的是,这支成立不过两个月的保卫营,正是有了这批已经视生死若无物的老兵做精神支柱,给新兵们莫大的勇气,使之成为这场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主导的‘元旦攻势’中最令人刮目相看的一支步兵营级部队。

而且就算唐刀想离开,此时也走不脱。

日军的‘元旦攻势’可不止在第二战区,日军的西进兵团也在数百公里的河岸线上发起了强攻。

潼关防御区,正是投入兵力达6万余的日军攻势的箭头。

日军所属炮群在中国公历1939年的第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天上飘着雪粒的时刻,开始炮击。

到了上午9时,尚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空迎来了第一波日军轰炸机,高达24架的日机编队悍然下降至1500米的高空,对潼关城前以及左右两翼的阵地采用地毯式轰炸,投下重磅炸弹以及各类小型炸弹近百枚!

至中午12时,日军轰炸机编队已经来了第三波,似乎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属的轰炸机都已经来到这处不大的战场。

而日军的炮击从六时至十二时,从未停止过,哪怕中方那四门重炮同样倾力反击!

宽达近16公里的河岸防御阵地及仅有军人驻扎的潼关城处处都弥漫着浓烈硝烟,到处都是木头燃烧的火光,阵地上的温度比远方的旷野至少要高上20度!

28师师部从早上10时起就已经和麾下各旅、团失去联系,所有的电话线都已经在这波猛烈的轰炸中被炸断,大量的通信兵背着电话线在各阵地战壕间穿梭,成为当前战场上战死率最高的兵种,也依然阻止不了有线通信的彻底中断。

不得已,董招只得恢复最原始的通信方式,由通信兵跑路传达师部军令。

防御区拥有指挥权的三人在早晨8时许已经碰头开了个短会。

“日军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我西北和晋南搞出点大动静,以迫使我西南和华南增兵北方,所以,今日风陵渡之敌必然会大举进攻。”董招言简意赅的阐述自己的意见。

眼见那位最高指挥官将目光投向自己,微微皱起眉头的唐刀也只能说两句:“我同意董师长的部分观点,但我以为,日军的进攻重点不在晋南,虽有6个师团十几万大军进军我中条山防线,可其进攻线路更像是牵制我中条山内20万大军主力,使其不敢异动。”

“你意思是,日军竟然会把宝压在其西进兵团上,华北方面军调动的20余万大军只不过是给他们打下手的?”董招倒吸一口凉气,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他倒不是因为唐刀反驳了他部分观点,而是如果真如唐刀所言,那今天这场仗可就悬了。

日军新成立的第三军可是拥有十万大军,而第十战区到现在也勉强不过十五万,兵力虽看着还有些优势,但根据过去这一年的战斗经验,想在防御战中抵抗住日军,需要2倍甚至更多兵力,而要想在野战中战而胜之,则需要5倍之。

当然了,让董招多少还有点心怀侥幸的理由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可是拥有超过30万兵力的方面军,其司令官也是大将级,那里会降低身份给一个中将和低了半级的军团级部队打下手。

“唐副参谋长你继续,我想听听理由。”樊军长亦是面色如铁。

做为一军之长,他的眼光自是不同凡人,深知唐刀绝不会无的放矢,他这样说就一定有他的逻辑判断,而以唐刀这半月令人目眩的表现,他的判断很有可能是对的。

而这种对战略方面的判断,将会影响到今日整个28师的防御战术实施,他这个潼关最高指挥官必须得足够谨慎。

唐刀便也直截了当:“我这个观点基于两点理由:一是华中会战已经基本结束,日军虽勉强达到了他们的战术目的,占据了我华中重镇江城,但和其想吃掉我中国之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却是相去甚远。

我军主力尚存,还可以依托潭州和其再次进行鏖战,光凭华中派遣军一路南下,哪怕攻克华南,也并不符合日军大本营希望早点结束战争的战略。

想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减少因战争产生的庞大物资消耗,进入被秦岭巫山横断山脉包围的富庶川中,切断我中国之军的后勤供应并迫使那些高层投降才是最佳选择。

长江三峡之险非常人可渡,以日军数十年的筹划,自然知道从夷陵而入川极难,就像当年的刘皇叔一样由关中入川北才是正道。

所以,潼关已经是日军大战略中的要地,非攻不可。

至于第二点,那得根据日军战机来袭架次和强度,虽然现在还未发生,但我判断其投入的轰炸机架次不会低于60架次。

如果真这样的话,将会彻底证明,日军此次动用超过30万大军的真实目的,不在晋南,而在关中东部全部战线上。

当然了,晋南战场和晋东南战场并不是说就高枕无忧,以我对衫衫元的了解,做为曾经的日本陆军省的老大,他必然是咽不下这口气,很有可能并不理会日本陆军大本营的建议,对晋南和晋东南亦是全力进攻。

能赢,他找回面子,不能赢,也算是听了大本营军令全力牵扯我第二战区兵力给板垣四郎打辅助。”

“唐副参谋长说的有理,日本华北方面军前段时间航空兵团大败,虽然经过2个多月时间会有补充,但能投入战场战机绝不会超过80架,若是真有一半以上战机投入到我关中黄河防线,那看样子是真的想要一口吞掉我们了。”樊军长微微额首。

“立即拟电战区司令部,敌西进兵团全力进攻在即,我部将全力以赴守住防线,不求有兵增援,但求战区保证军需供应!”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唐刀的判断一一应验,但不止是50架次,9时至12时共有72架次的轰炸机对潼关阵地狂轰乱炸。

至下午1时,也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刻,位于风陵渡镇的日军第三师团真正的进攻开始了。

藤田进请求的2艘达75吨重的炮艇已然就位,再加上多达30艘汽艇和将近400个经过沙包和钢板加固过的木排组成的庞大船队,在近15公里的河岸线上向潼关阵地逼近。

以一个木排载士兵10人计算,仅这第一波投入的兵力就高达4个步兵大队,可比上一次的强渡来得还要更凶猛几分。

拥有钢板护盾的炮艇还在千米之外,就开始动用炮艇上的75毫米主炮以及侧舷上部署的2门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对河岸边狂轰乱炸。

面对日军如此凶猛的攻势,被日军炮火肆虐过的阵地上的炽热似乎都被天上飘落的雪粒给冰冻住了。

足足有好几分钟,都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日军木排抵近到距离河岸边不到500米,才陆陆续续有轻重机枪‘哒哒哒’的射击声响起。

但显然,在如此漫长的攻击线上,投入反击的二十几挺机枪火力着实显得太过单薄了些。

单薄的甚至让船上的神经一直高度紧张的日军都觉得有些可怜!

不会是中国人都被帝国重炮和航弹给炸死了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可真是上帝保佑,不少日军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悄悄的划十字。

自从第六步兵联队在上一波强渡中被打得满脸桃花开,已经有很多日军主动放弃了信奉天照大神,一个神不灵,就换一个,指不定就灵了不是?

俗话说:换神如换刀!上帝,貌似真的显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