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嫡长子 > 第939章 一句生, 一句死。

大明嫡长子 第939章 一句生, 一句死。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48 来源:泡书吧

正德二十二年大朝会的最终日期定为三月三日,会期七天。

主要议题较之前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多了国外的部分,具体来说本次侧重于对《大明及藩属国区域贸易、共同市场及军事联防协定》这个重大条约遵守情况和落地情况的讨论。

正德天子一向风格如此,就是所有的事情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事后还要看看办得具体如何。

由此带来的具体变化就是京中聚集了一大批的外国人。

这些人有的来自官方,有的来自非官方。

而皇帝虽然时间紧张,但也不好一个不见。

使臣之间甚至会相互比较,将此作为一个体现自己与大明关系远近和藩属国地位的重要象征。

朱厚照的策略也很简单,这些特殊势力他都会照顾到,比如蒙古部落统领,藩属国使臣他都会至少召见一个,以此来传递出明确而清晰的政治信息。

剩余的,

则统一召见。

日期放在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

具体的入宫觐见流程,宫里在七日前就已经通知下去了。

到了当日清晨,皇帝如期出现在奉天殿,而各路外臣则依次入宫。

这样的场景和百官觐见还是不同,首先穿衣打扮就不一样,各国都穿自己的特色服装,蒙古统领梳着辫发,南洋使臣会戴白色六角帽,包括见到皇帝行礼也都不同。

在此之前,朱厚照是单独见过琉球国、朝鲜国使臣,以及蒙古永谢布首领。

琉球国一向心向中土,所以双方关系很好,朝鲜国则是因日本战事他们出了力,作为大明皇帝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剩下的几十人都是在这次统一召见中第一次见到大明天子。

朱厚照也比较少见的在当中见到了白人面孔,大礼过后,该他训话,他摆出威严,说:“召开大朝会是朕登基后所定,其要义在于我们汉人相信治国要集思广益,汇聚各方才智。

今天你们远道而来,各有所求。但朕以为,不管求什么,归根结底要求得与大明加深交流、破除误解。

大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你们当中,许多都是和朕订立过盟约或条约的,只要诚信树德,也不必担心大明会欺负你们。

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朕所统领的大明也不会因自身强大而无故霸凌一众小国,所以尽可放心。”

这前一句引用的话出自《左传》,主要是警戒小国不可轻率行事,招致大国的不满或侵略。

后一句句引用的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强调的是一种谦逊,如果压迫过度,就会导致反噬。

大明内阁和阁部重要官员也都在此,听皇帝这样讲话,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天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道德经》、《左传》这种重要的经典早就是熟透于心了,而对于朱厚照的‘学术’水平,哪怕是这帮大学士也没有敢过分轻视的。

至于外臣听不听得懂,这不是明朝皇帝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

你要在这片区域生存,却不关心区域内最强大的国家的统治者说了什么,这样心大那怪谁?

朱厚照也是短短几句话阐述了大明和周遭小国的相处原则,可不是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啊,现在没有互相尊重,也没有写在纸上的和平。

有的就是你老实点,我才不收拾你这种警告。

“大皇帝陛下,占城国使臣方远有事请奏。”

皇帝微微抬手,“说。”

“是,去年夏天,天朝皇子驾临我国,皇子殿下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深获我王喜爱,因而嘱咐外臣向大皇帝陛下奏请,请使年龄相仿的王女嫁于皇子殿下,以使邦交益固,世世代代永敦睦邻之好。”

朱厚照心说,老二的确是比较帅,

帅到求亲都求到他这里来了。

“婚姻大事,不可儿戏,你们占城王的女儿芳龄几何,生辰八字如何,这些朕可都不知道。如何能妄定?”

“回大皇帝,我王三女儿贞懿温良、才情出众、秀外慧中,只小皇子殿下几岁,可为良配。”

朱厚照看了看自己的内阁大臣,

奉天殿说婚事,这个离谱不离谱?

顾人仪收到皇帝眼神及时说:“陛下,番邦嫁女,乃是一片诚意,若是年纪相仿,也无不可。”

其实他内心想说:皇上,您都娶了几个番邦女子了。

“既如此,那朕便做主答应了吧。”

这使臣立马兴奋,“多谢大皇帝陛下!”

朱厚照本以为这件事到这里结束了。

没想到渤泥国也有样学样,上来就是一顿猛夸老二多么英明神武。

弄得朱厚照这个当父亲的也有些小小的虚荣。

满朝臣子也觉得大国脸面彰显了出来。

说到最后大家兴奋了起来,直到蒙古兀莫儿部落通令木扎伊请求要皇帝嫁女儿,天子才忽然一改欢笑神情,脸色也带了几分寒霜,

“你当这里是你蒙古大营吗?竟敢叫朕嫁女和亲?”说着又有几分冷笑,“当年你们蒙古人掳了大明皇帝,兵围北京城,都没有公主下嫁,今天你这样提,什么意思?侮辱朕?”

皇帝声音并不大,语气也没多么抑扬顿挫,但就是这样平铺直叙的反问,也足够有力道。

这力道不在于说话多么有水平,而在于大明的实力。

木扎伊脸色大变,急忙请罪,“大皇帝陛下恕罪,我等只是顺着众人的话说到此处,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大皇帝陛下大人不记小人过!”

朱厚照挑了挑眉,轻笑一声,“这里是奉天殿,祖宗都看得到的地方,没有人能在这里与朕开这种玩笑。你这样讲话,要么是蠢,完全不懂我大明的规矩,这是失礼;要么是坏,故意想羞辱于朕,这是冒犯。

不管是哪一个都说不过去。不过朕也不是小人之心,容不得一两句错话,必定不会要了你性命。这样吧,今年蒙古部盟大会时,你们兀莫儿部落的草地分出三分之一来,就当是朕小惩大诫一番。”

说错一句话,就是这样的结果。

木扎伊还只得领罪谢恩,行礼说:“谢大皇帝陛下不杀之恩。”

朱厚照有几分志得意满的站了起来。

张璁等臣子都看到了这一幕。

熟读史书的他们都知道,一句生一句死的帝王之态是自古以来不知多少人追求的境界,而且能做到的也没几个。

现在他们眼前就有一位,这是真正的汉人雄主。

只见天子插着腰,神情自如的说:“此次大朝会,大明与周遭大小国家的议题是如何促进交流与合作,朕无意让吕宋岛之事再现,希望你们都能抓住机会。散朝。”

……

……

乾清宫,尤址低头而来。

“陛下,张、顾、王三位阁老求见。”

“让他们进来。”

朱厚照正在更衣,为了见外臣他才一身龙袍,私下里更多是常服舒服点。

“臣等参见陛下。”

“什么事?”

顾人仪先说,“陛下,臣等三人是为大殿下之事而来。”

“他又怎么了?”

顾人仪讲了句不轻不重的话,“是这样,这几日有外国使臣相问,说不知大殿下的去处。”

朱厚照明白了,

这三个老臣的意思,是说眼下外人多,自家的丑事还是不要外扬了。

暂时,

就先将老大放出府算了。

“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吗?”

张璁和王廷相拱手,“回皇上,臣等以为顾阁老所虑不失为谋国之言。”

朱厚照不怀疑张璁,但是他深深看了顾人仪一眼,

他心里有疑虑,会不会是这帮人想‘扶大厦之将倾’?在这个时候极力抢救一下皇长子的面子。

如果在外臣面前都堕了这个名头,以后于立储之事上也是个大的缺陷。

“大国的威严,来自于赏罚分明,朕的脸面也不在于如何故意遮丑。君子大大方方,小人遮遮掩掩,就让这些外臣知道知道什么叫法度森严,什么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不好吗?”

“可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