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官途狂飙:从秘书到省委书记 > 第511章 高架桥建设中的钉子户

“远舟回来啦!”屋外传来柳曼的声音。

“妈,我回来了。”徐远舟忙站起身,俯身吻了下林若溪的额头,然后走出她的卧室。

“你这孩子,又黑又瘦的......”柳曼一见徐远舟,又是怜爱又是责备的说:“你呀,和她爸一个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天天就知道工作、工作,对自己一点也不爱护!”

“像我一样不好吗?男人嘛,就应该以事业为重,先顾大家,再顾小家。”

林卫新恰巧回来,听了柳曼的话,笑着反驳,然后不无幽默的说道:“我说怎么耳根发烫呢,原来是某人在背后说我。”

“我刚刚说远舟呢,就被你给听到了,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难得准时下班。”

“明早要赴京开会,所以早些回来。”

“爸,您回来啦。”徐远舟也忙和岳父打招呼,顺手接过林卫新手里的公文包。

“嗯。”林卫新点点头,问:“又是来圣州办什么事吗?”

林卫新对徐远舟十分了解,知道他这时候来家里,肯定是来圣州办事。

徐远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爸,还真是的。恐怕还得请您帮忙.......”

“哦?要我帮忙?”林卫新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那到我书房里来吧。”

进了书房,徐远舟为林卫新泡了杯茶。

“爸,喝茶。”

然后他恭恭敬敬的在林卫新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虽然是翁婿关系,但每次徐远舟和林卫新单独在书房里谈工作的时候,他还总是有些莫名其妙的紧张。

“说吧,什么事?”林卫新端起徐远舟刚刚泡的茶,轻轻的呷了一口。

“爸,是这样的,”徐远舟就像是汇报工作似的对林卫新说:“随着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我们青北市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虽然我们已经启动了高架桥的建设,但高架桥的建设有个周期,甚至在建设时还会造成更大的拥堵,为了缓解青北市的交通状况,经过调查后,我们提出了打通断头路工程,这样就能有效的缓解我们青北市的交通,但有两处涉及到国铁集团和中石化,我今天去了国铁集团和中石化,他们告诉我说这需要国铁集团和中石化总公司批准,所以.......”

说到这,徐远舟略微踌躇了一下,才又继续说道:“ 想请您出面和中铁集团和中石化打个招呼......”

“报告带来了没有?明天我正好要赴京开会,抽空我去一下国铁集团和中石化。”

既然是为了青北市的发展,徐远舟的这个要求,于公于私都得帮。

.......

岳父林卫新和国铁集团和中石化的领导怎么说的,徐远舟不知道,他知道的是,一个礼拜后,国铁集团和中石化就同意了青北市建地下隧道和管线入地的要求。

顺利的连徐远舟都有些难以置信。

青北市抓紧时机,马上开工建设地下隧道和油气管线入地工程。

和省城圣州市提出建设地铁一、二号线的同时,青北市也适时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建设自己的轻轨一、二号线的申请。

当年,正是各地申请建设地铁最热时期,各个城市一窝蜂的都想上马地铁项目,尤其是各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好像自己的城市不建地铁都要矮人一截似的。

为防止地铁建设过热,发改委出台了着名的三个“3”这项标准:

第一是修建地铁的这个城市,财政预算要达到300亿元以上;第二个是这个城市的工农业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亿元以上;第三个是这个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要达到300万人以上。

由此一大堆申请建设地铁的城市被搁浅,省城圣州也属于这些城市之列。

而对于建设轻轨,发改委的要求就宽松的多了: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要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左右,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高峰1万人一小时以上就可以,因此,青北市的城市轻轨一、二号线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批下来了。

没有好高骛远,务实的青北市反倒成了新江省第一个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打通断头路工程进展得异乎寻常的顺利。

原计划春节前完成的征迁在刘虹的主导下,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基本完成。

和打通断头路工程风顺水相比,由顾诚负责的原计划早就应该完成征迁签字工作的高架桥征迁,却进展缓慢。

青北市高架桥的拆迁整整推迟的一个月,仍然还有一些钉子户没有完成征迁签字,这让徐远舟心急火燎,问负责征迁的过程是怎么回事?

“徐市长,有几户钉子户的工作实在是不好做呀,其他的都签了字的,他们就是坚持不签,您看,这都已经三个月了,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顾诚大倒苦水。

徐远舟觉得奇怪,征迁过程中,无非是涉及补偿和搬迁安置费的问题,钉子户的出现,无非是价格谈不拢,钉子户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而让一个常务副市长都搞不定,这钉子户还真是不一般了!

徐远舟决定自己抽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远舟去的第一个“钉子户”,属于青北市的河东区向阳街道办事处云飞路上,是一栋两层小洋楼,类似于别墅。男户主名叫黄灯照,女户主叫毛英。

这天,徐远舟只带了吕劲松,没和任何人打招呼,悄悄的出现在了云飞路上。

云飞路东西高架经过之处是一个城中村,叫长春村,要拆的这栋两层小洋楼就处于这里。

长春路的四周房屋基本都已经拆迁完毕,一片的断壁残垣,只有那栋小洋楼孤零零的伫立在那,显得特别的扎眼!

“应该就是这栋楼了。”徐远舟十分笃定的对吕劲松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