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官途狂飙:从秘书到省委书记 > 第375章 谋划农业布局

官途狂飙:从秘书到省委书记 第375章 谋划农业布局

作者:五缕烟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34:53 来源:泡书吧

第二天是周日,徐远舟把父母送回安陵县后,于当天下午,又返回了云湖县。

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里,就正式播出了林卫新同志担任新江省委委员、常委、省委书记的新闻,新江省正式开启了林卫新时代。

云湖县工业形势发展喜人,徐远舟又开始把云湖县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向了另一架马车:发展现代农业上。

云湖县想要发展现代农业,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公司 农户的模式,同时,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改变云湖县农业单一经济发展模式,让云湖县农村有个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要想完成云湖县农村的农业经济转型,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云湖的大部分村子,收割完第二季水稻之后,农田都会荒着,偶尔有些勤快点的老人,会种些油菜之类的,其余的田都要等到来年五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开始春耕,年复一年,雷打不动。

因此,错过这个冬季,想要对农业再次进行大范围产业调整,又得再等上一年。

他想起来上次曾经问过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曹德水,关于云湖县发展农业的一些设想,这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他提出的需要200万的启动资金,县里早就拨付给他了,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位曹县长当时提出的桥头村和南溪村那两个试点村怎么样了?当时他可是信誓旦旦的说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的。

徐远舟先是拨打曹德水办公室的电话,电话嘟了半天,没人接听,于是从通讯录里翻出曹德水的手机号码,用自己办公室的座机打过去。

这下电话很快接通了,但电话里很吵,叽叽喳喳的,好像有好多人,过了一会,杂音没了,估计曹德水是走到了人少的地方接的电话。

“徐书记,我正准备明天到您办公室给您汇报呢!”话筒里,曹德水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却有些兴奋。

“我刚刚打你办公室的电话,没人接听,你现在在哪?”徐远舟问。

“徐书记,我现在正在青湖镇的桥头村。桥头村今天开答谢宴,要我无论如何要过来,我拗不过,只好来了。”曹德水连忙向徐远舟解释。

“答谢宴?”

徐远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是答谢宴!”电话那头的曹德水以为徐远舟没听清,加大声音又重复了一遍,然后很热情的邀请徐远舟:“徐书记,您现在有时间吗?如果有时间,我想请您来桥头村看一看。”

徐远舟正想看看他试点的桥头村和南溪村两个村的进展情况,听曹德水这么一说,当即点头说:“德水同志,那我现在就过来!”

半年时间不到,云湖县城至青湖镇的旅游公路已初具雏形,路面已经铺上了柏油,只剩道路两边的绿化和中间的标线还没有完成,和之前那颠簸的石子路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又平稳又快,以前从县城到清湖,小车足足要行驶将近一个小时,颠的人骨头都要散架!

今天只花了30分钟不到,就已经到了离清湖镇还有将近两公里的桥头村。

桥头村徐远舟曾经来过一次,上次突发山洪,徐远舟游过洪水,救下的苗圩村村民,就是桥头村下面的一个村小组。

桥头村的村头,立着一个充气拱门,充气拱门上贴着“致富不忘引路人”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显得更加喜气洋洋。

知道徐书记要来,曹德水和桥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北、主任胡卫刚也都早早的到村头迎接。

徐远舟的车子一到,大家就都迎了上来。

徐远舟还记得郑北和胡卫刚,亲切的和他们一一握手。

徐远舟发现,曹德水比以前更黑了,脸上的皮肤由于风吹日晒的缘故,有些开裂,要不是眼睛上戴着副眼镜,看上去十足的,像个老农。

徐远舟半开玩笑似的J!对曹德水说:“德水同志,你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桥头村来吃答谢宴,可有点不太够意思啊,有这等好事也不告诉我!”

郑北虽然知道徐书记是在开玩笑,但还是解释说:“徐书记,曹县长今天可是我们桥头村连哄带骗的给诓到这里来的,没有曹县长哪来的今天这个答谢宴!”

胡卫刚也说:“徐书记,我们村能有今天全亏了曹县长啊!”

“哦?”徐远舟挑了挑眉,饶有兴致的问:“那你说来听听。”

一群人簇拥着徐远舟往村里头走,胡卫刚边走边侃侃而谈,徐远洲从胡卫刚的口里终于知道了个大概......

曹德水在徐远舟那立下军令状后,果真像他向徐远舟说的那样,选定了青湖镇的桥头村和城关镇的南溪村两个村作为试点。

桥头村紧邻云山西海,田不多,但拥有大片水系,水质肥美,没有污染,特别适合水产养殖。

但,

养什么呢?

曹德水经过一番调研,同时,参考了县农业局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意见,决定以养殖大闸蟹作为突破口,形成一村一品,然后向青湖镇其他村委会推广。

村民们没养过螃蟹,觉得不懂技术,又担心养出来以后销路,心里都没底。

曹德水挨家挨户的上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请来技术人员向他们传授螃蟹养殖技术,销路方面,他以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和江西军山湖大闸蟹为例,告诉他们,只要养出来了,桥头村的这点产量,根本不用销量,在云湖本地都可以消化得了

对没有资金的农户,曹德水决定先动用部分县里拨付下来的资金,先期统一为村民采购螃蟹苗,等螃蟹养大卖出去后,有了钱再把资金还回来。

就这样,桥头村家家户户都开始养起了螃蟹。

秋风起,蟹脚黄。

正是吃蟹的时节。

在今年的全国螃蟹评比大会上,名不见经传的云山西海大闸蟹一鸣惊人,夺得了“蟹后”的称号,云山西海大闸蟹也一炮而红!

一些做水产生意的客商闻风而至,10天不到,桥头村的云山西海大闸蟹一抢而空,不少客商还提前预定下的第二年的螃蟹.......

吃水不忘挖井人。

村民们一合计,决定今年的答谢宴就弄个螃蟹宴,感谢他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曹德水曹县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