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七十四章 大宋官家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七十四章 大宋官家

作者:放羊小星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1:41 来源:泡书吧

数日之后,登州府一战的奏报,就传到了大宋官家的案头上。

理宗幼名赵乌孙,本是赵宋皇室远族,出身低微,其父赵希是绍兴府山阴县县尉,其父早逝,理宗和弟弟赵孟孙随母亲寄居在他舅父全保长家里。

当时史弥远担任独相,大权一览与己身,权势滔天,太子赵竑不满史弥远专权,曾多次在私底下放言,史弥远当决配八千里。

史弥远自然不甘束手就擒,有意另立皇嗣,于是便派人四处访选合他心意的赵氏宗族,在一次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史弥远的门客路过绍兴全家时,发现了理宗,也就是赵乌孙。

后来理宗就被史弥远接到临安居住,接受皇家教育,并被改名赵与莒,随后在史弥远的运作下,赵与莒被立为宋宁宗之弟沂王嗣,又赐名为贵诚。

纵观宋朝皇帝,除了徽宗子嗣较多之外,其他官家的子嗣向来不多,甚至有几任皇帝没有子嗣的。

宋宁宗一共生了九个儿子,但是全都早夭了,时任太子的赵竑同样是养子。

赵竑和史弥远不对付,史弥远当然不能让赵竑顺利登机,他通过种种手段把宋理宗立为皇子。

宋理宗就这样一步一步从偏远皇族变成宋宁宗的养子,史弥远费了那么多功夫自然不会只让他当个皇子,宋宁宗逝世后,史弥远矫诏废去皇太子赵竑,改立赵昀(宋理宗立为皇子之后改名赵昀)为皇帝。

生于‘清贫’,长于民间,又经过两年多的特殊教育,赵昀自然不是一朵白莲花,他知道史弥远一步步把他推向皇子的目的是什么。

宋宁宗时期史弥远便已独相十六年,满朝上下,无人为其马首是瞻,即便是皇帝也无法与其相抗,和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几无半分差别。

宋理宗登基后,史弥远的权势更加滔天,党羽遍布朝野,权力无所不在,宋理宗从偏远皇族,到选入宫廷,立为沂王嗣、皇子,直至登上帝位,全是借助他人,始终被动的接受着他人的安排。

逐渐养成了稳重寡言的性格,登基后他深知史弥远大权独揽,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便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隐忍史弥远十余年之久。

宋理宗不是没有中兴宋室的态度,然而却苦于史弥远专权独断,势单力孤,期间他也不是没有启用过名士臣子,但是很快便被把控朝堂的史弥远贬逐。

虽然在史弥远独相期间宋理宗无法一展‘胸中报复’,但是有一点他和史弥远是一样的,那就是防止废太子赵竑起复,在理宗登基次年,史弥远借机逼死了废太子赵竑。

赵竑死后,史弥远依旧不依不饶,还要追夺赵竑的王爵,先是降封巴陵郡公,又将为巴陵县公,直到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恢复赵竑的爵位,但是仍旧没有立嗣,赵竑一脉至此绝脉。

此时距离史弥远死后已经过了十余年,宋理宗逐渐收拢大权,已然可以做到乾坤独断。

两次登州之战,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全都战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要说宋理宗对复兴军不感兴趣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他更感兴趣的是复兴军所用的火炮和火枪!

倘若大宋有了这两样利器,并且推广到全军之后,那还用得着再为虏患发愁。

宋理宗看完前方传来的战报之后,沉默半晌开口道:“仲和(左丞相兼枢密使范钟),军器监的进展如何?”

由于宋朝重文抑武的传统,枢密使这一掌管军国要政的机构大多由文官担任,前段时间宋理宗秘密派遣高手窃取了些许复兴军的制式隧发枪以及两尊火炮,随后便交由军器监研究,希望能够破解这两种利器的制造工艺。

这项计划乃是绝密,所有参与研发的工匠一律不允许外出,由范钟这位枢密使直接负责,但是复兴社的生产力和大宋的生产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该项计划几乎毫无进展。

范钟闻言心里默默苦笑一声,上前一步道:“臣有愧官家嘱托,军器监目前进度不如人意,依照对方的形制造出来的火炮、火枪,远远无法和原版相比较,甚至根本无法使用!”

宋理宗轻叹一声,眼中的失望一闪而逝,范钟的这个回答他已经听到过无数次了,几乎每天他都能听到一次。

“难不成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范钟凄凉一笑,这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恐怕不能!”

宋理宗赵昀摸了摸精心修剪的胡须,心里想着,难不成真的只能从对方那边购买?

一门火炮一千两银子,一发炮弹十两银子。

不便宜啊!

大宋虽然富庶,但是朝廷穷啊,尤其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战争,国库和他的内库空的都能跑老鼠了。

赵昀心里犹豫了半晌,不行,得买,勒紧裤腰带也得买,有了它日后边境防守就要轻松很多了。

“既如此,那边依璞玉(孟珙字)的奏章行事吧,向对方购置一批火炮。”

范钟低头称是,虽然他并不掌管财物,但是国库的情况他心里大致还是有点数的,没银子,或者说无力购买太多,这一点数量对于偌大的边防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只能紧着重镇先用了,至于其他地区该怎么办。

凉拌!

有它要守城,没有也要守,他心里只希望蒙古的内乱时间长一点,能够给他们多一点的缓冲时间,但是,依照目前的局面,蒙古人先后在登州吃了两次大亏,只怕蒙古上层会很快的结束内斗,然后抽调兵力全力对付复兴军。

‘希望复兴军能撑得久一点吧!’

“官家,孟珙先前上报的,关于封赏复兴军一事,该如何处置?”

赵昀点了点头:“可!”

李庭芝和孟之缙回到襄樊之后,第一时间就将复兴军的情况汇报给了孟珙,孟珙自然不会瞒着朝廷,转手就上奏给了朝廷,不过他奏章上写的肯定和事实有所出入,他奏章中除了提及火炮交易一事之外,顺带提了一下,希望官家能够封赏一下复兴军,拉拢一二,给些名头即可,不必花费太多钱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