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二合一)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二合一)

作者:放羊小星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18:23:24 来源:23小说

是夜,明月高悬,蒙哥如同往常的来到一座大帐,里面住着的是他的母亲克烈·唆鲁禾帖尼。

账内灯火通明,一名头发花白,举止娴静的老人正低头翻看着台上的文书,她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

“你来啦!”

蒙哥在外人面前必须要保持着威严,不过到了母亲这边他不需要,也不敢作出那副姿态,唆鲁禾帖尼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

蒙哥和忽必烈都做过大元的皇帝,旭烈兀在西亚地区开创了伊尔汗国,阿里不哥在蒙哥死后曾经短暂的即位过,并且和忽必烈争夺汗位四年之久,因此她也被后人称为四帝之母。

当年拖雷在攻打金国回师的途中突然暴毙,留下他们一家子孤儿寡母,窝阔台执掌汗位期间,曾经提议过让唆鲁禾帖尼改嫁给自己的儿子贵由,并且未经商讨便将原属于她弟弟的逊勒都思部两千人赐给自己的儿子。

窝阔台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打压拖雷系势力,不过这些都被唆鲁禾帖尼巧妙地一一化解了,拖雷虽然死了,但是在唆鲁禾帖尼的治理下,拖雷系势力发展的欣欣向荣,这个女人才是拖雷系势力的真正掌舵者。

“额赫,这么晚了你怎么看不休息?晚上看公文可是很伤眼睛的。”

唆鲁禾帖尼轻叹一声,放下了手中的公文,揉了揉略微发酸的眼睛。

“大汗突然离世,脱列哥那独揽大权摄理朝政,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但是她迟迟不愿拥立新的大汗,估计她不想拥立阔出长子失烈门,而是想拥立贵由。”

蒙古并没有传统中原王朝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窝阔台一共有七个儿子,贵由是长子,但是他并不被窝阔台所喜欢,窝阔台最喜欢的儿子是三子阔出,打算把他立为大汗。

然而,在第一次蒙宋之战中,阔出染了疫病,死于前线,他的死让窝阔台悲痛万分,爱屋及乌,窝阔台把阔出的长子失烈门接到身边亲自抚养,失烈门虽然年幼,但是天资聪颖,窝阔台很是喜爱。

如果一切没有意外,窝阔台没有突然暴毙,失烈门极有可能登上汗位,但是随着窝阔台的突然离世,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窝阔台死前并没有正式册立失烈门为继承人。

此时的失烈门年纪还很幼小,身边几乎没有什么势力,他能够从一众儿孙中脱颖而出靠的全是窝阔台的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尽管大家都知道窝阔台希望让失烈门继承汗位,但是脱列哥那皇后和窝阔台可不是一条心。

如今掌权者是脱列哥那,她不提这件事,当然不会有人会为了一个小孩子贸然得罪她。

蒙哥闻言眉头微蹙,母亲的政治嗅觉向来非常敏锐,自从父亲突然暴毙,要不是因为母亲从中斡旋,拖雷系势力恐怕早已分崩离析。

“额赫,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唆鲁禾帖尼含笑点了点头:“是的,就在前天,脱列哥那召见了耶律楚材询问他立储的事情,你知道耶律楚材是怎么回复她的吗?”

蒙哥沉吟片刻,开口道:“储位悬而未决,耶律楚材这头老狐狸只怕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唆鲁禾帖尼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是,也不是,他当时的原话是,此非外姓臣所当议,自有先帝遗诏在,遵之,则社稷幸甚。”

蒙哥惊讶的望了母亲一眼,耶律楚材的回答显然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这句话看似没有表态,但是细细一品,不难发现,他这句话暗藏机锋,大汗想立谁为继承人,在蒙古高层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这番回复无异于当众打了脱列哥那的脸。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耶律楚材本是辽国皇室后裔,八世祖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图欲,耶律图欲是中原文明的向往者,辽太祖死后,由于积极主张汉法,与力图保持契丹旧制的辽朝高层发生矛盾,被迫逃到了中原,辽国灭亡后他们家族又归顺了金朝。

耶律楚材自幼在着浓厚中原文明传统的家庭中长大,接受着汉族正统文化的熏陶,并且熟读儒学经籍,从中汲取了大量地儒家知识,与中原传统的汉族儒士并无本质区别,学成后他又在金朝出仕。

金宣宗南迁至汴京时,他被留在了中都,留守燕京的丞相完颜承晖任命他为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

后来,蒙古大军攻破中都,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一番言谈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同样备受重用,官至中书令,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

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

在蒙古内部他有着‘社稷之臣’的美誉,窝阔台汗九年,他向窝阔台建言‘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经过一番不懈努力,窝阔台终于答应了他选用儒臣的建议,蒙古第一次大规模科举取士正是由他推动的,因此他在中原儒生群体内非常有号召力。

这批中选的儒生当中也确实出了不少人才,如杨奂、张文谦、赵良弼、董文用等,他们有的人在窝阔台时期就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后来也都是忽必烈时代的名臣。

“额赫,耶律楚材这么做岂不是彻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