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83章 蝗灾防治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83章 蝗灾防治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接着,虞美人简单把处理虫卵的方法说了。

唐朝。

因为蝗虫问题愁眉苦脸的百姓们眼睛越来越亮。

在天幕可以发弹幕的时候,他们有看见自家陛下在天幕上问蝗虫的问题。

他们也跟着陛下,在天幕上问了不少。

只是他们看天幕一直未讲,还以为是不会讲了。

他们倒不会因为这样,就对天幕心怀埋怨。

因为天幕讲的其他内容,对他们也很重要。

他们本来已经放弃,想着还是用之前的方法。

但天幕还是讲了。

天幕真好,实在是太好了。

等到冬天,他们一定要按天幕的方法试试。

冷点就冷点吧,没有什么比地里的庄稼更加重要。

……

[大致讲完了蝗虫卵,我们再说说成虫问题。

我们之前就说过了,虫灾中的成虫,人类是并不能吃的。

它有毒,人吃后,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头痛、恶心以及出汗等症状。

吃它本就是无奈之举,这可别问题还没解决,身体又出现问题了。

但我只说人类不能吃,牲畜还是可以吃的。

比如鸡鸭,比如蜥蜴。

蜥蜴我不了解,就给大家放张图自己研究。

我们说说鸭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有真实的例子。

差不多是在20多年前,我国新疆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

当地通过聚集和浙江空运,组织了十万鸭子大军,以一天200亩以上的速度消灭入侵的蝗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至于鸭子会不会中毒……

答案是不会。

处理了蝗虫的鸭子也可以成为口粮,一举两得。]

秦朝。

蝗虫是每个朝代都会面对的问题,秦朝也不例外。

嬴政皱眉,心中盘算着天幕所说的可行性。

最终摇头。

天幕那个时代可以,却不代表着他大秦也可以。

牲畜的喂养,并没有表面看着那么简单,更何况那么多牲畜的灵活调度呢。

这个问题,不止嬴政有察觉,许多帝王也有所察觉。

这件事情他们会去做,但作用应当没有天幕那个时代大。

小范围用这个法子,倒也没什么问题。

另一时空,嬴稷逗弄着年幼的小嬴政,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他料定天幕接下来还有话要说。

这个时期的嬴政年龄不大,不到五岁的年龄。

但嬴稷却是喜爱的紧。

自从天幕把小嬴政从赵国送过来后。

年纪不小的嬴稷是眼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也不忧心了。

又感觉自己可以了。

就是知道怀里现在这小孩有个败家子后辈,嬴稷也不生气。

那个孩子,大不了不生了呗。

但未来会统一六国的,可就这一个。

盯着怀里曾孙有些稚嫩的面孔,和随着自己手指移动的视线,嬴稷的心情好极了。

看得旁边的嬴柱是又酸又嫉妒。

酸他父亲这辈子没对他这么好过。

嫉妒自己怎么就不能抱抱这个未来一统六国的孙子。

偏偏情绪难明的时候, 他还要听着天幕。

就,心情更复杂了。

……

虞美人自然也知道,鸭子大军这个办法,落在古代到底是有多么不现实。

就是现代,想要管理好十万鸭子大军,也不是什么简单事情。

但虞美人又不是只预备了那一个方法。

[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大家也可以考虑种植一些蝗虫并不爱吃的植物。

蝗虫一般爱吃的是一些草本植物,比如小麦、玉米、甘薯、高粱等。

而这些,恰好也是我们常种植的。

也是因此,每次蝗灾发生,我们都要倒大霉。

当然,若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对比水田,蝗虫更爱吃旱田。

所以,把旱田改成水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但我先说,蝗虫这玩意我只在视频跟别人的餐桌上看见过。

那种乌泱泱飞过去的,是见也没见过。

这个方法是我在网上查到的。

由我们《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提出。]

对于古人的智慧,虞美人愿意保持谦逊的态度。

也不想仗着天幕揽功,功劳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能在天幕直播,看见老祖宗们,还能赚些外快,这些就以足够她开怀了。

若是把这当成一份工作,那真的是又快乐,又自由。

就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另一边,系统有一瞬间察觉到了宿主的想法,整个统身闪了闪。

它上个宿主若是有宿主这般通透就好了。

想起那个真把自己当神明的上任宿主,系统就觉得糟心。

那些帝王又不是开玩笑的,他们不满的情绪若是达到某个阈值,能直接单方面切断天幕。

而它上一个宿主凭着一己之力,就达成了这个成就,想想就难受。

不过算了,上个宿主又不在这个时空,帝王也不是这些帝王。

这个宿主清醒又毒舌,也不欺软怕硬。

想想心情也没那么糟糕了。

……

一直以为系统沉默寡言,只工作能力强的虞美人,哪里知道系统心里也能有这么多小九九。

天知道,从第一天绑定系统,她问了百八十个问题,结果系统就憋出一句“宿主是否开启天幕”时。

虞美人就以为,系统并不是其他小说里的智能ai,就是一个平平无奇,指哪打哪的工具统而已。

[无论是虫卵的发现,还是鸡鸭能够解决蝗虫,也不是在现代才被发现的,都是大家在一次次跟蝗虫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古代更是留存下来许多治蝗方面的专着,如《捕蝗要诀》《捕蝗考》《捕蝗集要》《治蝗全法》。

给了我们无穷的经验。

在《旧唐书》中,记录了用火引诱蝗虫,然后焚烧掩埋的方法。

清朝李源在《捕蝗图册》提到,可以在蝗虫密集分布的地方用灯光吸引,然后进行捕杀。

《捕蝗考》《农政全书》等都记载过堑坎掩埋法,也就是将蝗虫驱赶到事先挖好的坑中进行掩埋。

但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蝗虫爬出,继续危害庄稼。

绕远了绕远了,我们回归正题,蝗虫到底不喜欢吃什么。

比如豌豆。

北宋时期,吴遵路做官时,就劝导农民栽植豌豆。

随后,这方法非常成功,豌豆的产量并未受到蝗灾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