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595章 郑和下西洋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595章 郑和下西洋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各朝代众人:???

不是,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们怎么就这么迷惑呢。

他们对朝堂上的事,尤其是官职这些,其实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也没那么感兴趣,实在是他们知道,这些事情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了解。

但这又是怎么个事儿呢。

首先他们知道,把权利分开,让官员有顾虑掣肘,这是因为皇帝自己想专权,害怕官员势大,这个他们能理解。

而这个方法在皇帝考谱的时候,大概是格外好使的。

但这让宦官掌一半的权,让宦官抓住朝廷命脉又是个怎么回事,这到底是什么迷惑行为。

虽然但是,他们知道这一切跟朱棣没什么关系,也知道天幕只是想给他们做一些科普,更知道天幕这其实是在透题呢。

但别说,这难免给他们一种这皇帝是不是不行,为什么迷惑行为那么多的感觉。

特别是他们在吃过明朝皇帝动不动几十年不上朝的瓜以后……

他们实在是看不懂明朝后面的皇帝怎么想的,就是这个内阁制度和那什么批红,都给人一种迷惑行为的感觉。

唐朝。

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口大瓜,二凤倒抽一口气,只觉得这明朝真是精彩,太精彩了。

如果说,他大唐是把前朝那些好的东西化为己用的话,这大明的特色就是创新,前有锦衣卫,现在有东厂、内阁,后面还有西厂,实在是太精彩了。

他敢说,没有哪一个朝代比明朝还要会玩了。

难怪虞美人对这个朝代感兴趣呢,这一个个皇帝,他也感兴趣啊。

但他也在思考内阁这一制度的建立,资料还是太少,可以等天幕结束后,看看虞美人会上传的补充资料。

他大唐最擅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如果真好用,他借鉴一番,也不过分吧。

二凤探头.jpg。

明朝。

朱元璋脸黑如墨,整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怨气能养是个邪剑仙了。

实在是,实在是,老四的后代就没一个正常人,能不能正常点,能不能正常点!

说实在的,老朱现在都有点怀疑人生了,因为他想到了表儿家的那个朱允炆,好像也不是很正常……

老朱想着,emo了,憔悴了,一生要强的老朱怀疑起了人生,别不是他朱家的基因有什么问题,不然这一个两个昏庸的不昏庸的,在历朝历代皇帝里,怎么都那么不正常呢。

……

深知自己的一通爆料,能给明朝带来多大的震撼,虞美人总算不搞事情了。

[好,内阁是怎么回事儿就说到这里。

总而言之,从以上内容来看,我们还是能很清楚的看见明成祖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表面正经,实际上非常沙雕、离谱、懂得创新,一边想摆烂,一边又疯狂卷的父控皇帝。

怎么样,我总结的还是非常精辟的吧。

但我知道,对比东厂、内阁这些,大家很感兴趣的肯定是有关于郑和下西洋这部分的。

在我国的七月十一日,是“中国航海日”,我想大家都能猜测到,我为什么会在现在提到这个日子。

是的,你们想的没错,因为这个日子正是为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出现,从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这28年间,郑和下西洋七次,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到亚丁湾,泛海有九万里,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地区,其航海规模之大,船只及人数之多,足迹之广,可以这样说,或者,我们都这么说,堪称世界帆船航海史上的壮举。

这是从我们后世人的角度看得,事实上,郑和下西洋在当时的历史上,也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不仅是把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这样子。

其中延伸出来的宝藏就不知道有多少。

第一就是,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第二就是,还为我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这个其实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现在我们更深印象的其实是,郑和带回来了一堆龙涎香以及胡椒之类的香料,导致永乐朝香料大贬值,朱棣直接把这些当工资发给了朝臣们。

我估计朝臣们心情也挺复杂的,一时间不知道这玩意儿还贵不贵重的那种复杂。

但实际上,因着郑和的下西洋而带来的技术上面的突破也是很多的,比如说从海外带进来的性坚质细的硬木,使中国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木头能做的东西很多,最常见的,核桃木就属于其中一种,我就不多拓展了。

还有就是在陶瓷瓷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而进口的苏麻离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产生了新器型和新纹样。

三就是郑和还拓展了一下朝贡体系,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上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但由于这种拓展是比较温和的,所以郑和也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

就,是不是很牛逼。

所以,我们就来看看,郑和这28年里,到底走过了哪些国家,郑和在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访问过的地方包括满刺加、爪哇、占城、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柯枝、古里、甘把里、阿丹、刺撒、南渤利、彭享(今马来西亚彭京河口)、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加异勒、忽鲁漠斯(今霍尔木兹海峡格什姆岛)、比刺、淄山(马尔代夫群岛)、孙刺、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仆刺喹、苏禄、沙里湾泥、竹步(今索马里)等。这些地方分布在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真的,我把这些国家名说出来,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水字数,但很离谱的,郑和他用了28年的时间,他还真就是都去过。

如果说张骞的睁眼看世界是带给我们属于西域的视野和见闻,那么郑和的看世界就是带给我们明朝时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你们都不知道郑和的名声有多好,当时甚至传出了“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的声音。

真的,不夸张来说,郑和的船队,对于当时的外国人来说,就是当时的海上的“维和部队”。

所以,真的,听我一句,来都来了,多找找那边稀奇古怪,被他们驯化的经济作物,保不齐多发现的那个,就是天选宝藏呢。

不过也要注意那些一不注意就会大面积繁衍的东西,比如小龙虾,比如福寿螺、清道夫这些,前面那个处理处理做麻小还挺好吃的,还得是吃养殖。

后面那两个真就是完蛋玩意,又不好吃,没煮到位还会吃出病来。最最最丧心病狂的是,人家导致快,不挑地儿,啥都吃,我国还没东西能制裁这些玩意儿,让他们进入我国,简直歹毒。

我不是说郑和的航海路上就有这些东西,我就是说不是所有东西在我国都能驯化的,真的要注意注意,不然真的……

别听福寿螺和清道夫这名号听极其高大上的,但这玩意儿真就是破坏环境的一大好手。]

外来入侵物种这个问题,虞美人之前也提过,不过内容不是很多。

现在又提,算是旧事重提,虞美人也怕有人真的不重视这个问题,想了想说道。

[我可能没跟大家提过,我现在提一嘴,就在现在,如果出国旅游的时候把外国的土壤带回来,就已经违法了。

一些国家是完全禁止携带,被发现罚款和没收,就算可以,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审查,以确保土壤不携带有害生物。

所以,现在国与国之间不能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些非常恶心的国家联系汉奸,或者利益收买,透过海关、快递、出入境这些,把土地、虫卵、种子这些带入或带出我国。

别觉得我说的这些离谱,说实在的,我在看这些新闻之前,也没想过国与国之间还能这么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