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413章 直接干他丫的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413章 直接干他丫的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明朝。

朱元璋收敛起自己杀气腾腾的表情,安静听着天幕接下来要说的后续。

如果说,毛羽健这件事,确实值得他杀气腾腾、大动干戈的话,他觉得,接下来的故事,也值得他如此态度。

他就想好好听听,那个野猪皮对咱大明、对大明的百姓,做了什么。

永乐时期。

朱棣露出一个鬼气森森的微笑。

是的,要是可以的话,他可真想对着那些人的祖宗杀出个七进七出。

即使天幕还没具体讲接下来发生的事,但朱棣有一种预感,那绝对是他想听又不想听的。

具体怎样,他一会儿就知道了。

但就是不知道天幕能不能好心透露一下清朝的先祖,在他这个时候叫什么呢。

……

虞美人并没有读懂朱棣的心声,因为她也不知道。

[说起阎应元,就必定要说起他的那一首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虞美人一字一顿,用在这一期中最严肃的态度念出这首诗,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感。

此时此刻,谁还在乎阎应元是什么身份,在当时是什么地位。

要他们说,开什么玩笑,那些个官员也配跟阎应元相比,一个把驿站当旅游的快捷通道的,有什么资格跟英雄相提并论。

[这首绝命诗并不晦涩,更是十分好懂,几乎大家一读一看,就能明白这诗传达的是个什么意思。

但可能也有人觉得有些夸张了,毕竟诗中说了十万人同心死义……

这还不够夸张吗?

答案是,一点都不夸张,这是写实的描述。

或者说,这一首绝命诗中,从头到尾,就没有一句夸张的、虚假的、不真实的地方。

我们今天讲的是阎应元的故事,更是江阴十万人的故事。

清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多尔衮于不顾汉臣们反对,强制恢复剃发令,并以残忍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

在那个时期,他们所主张的,全然是一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是的,他们的口号就是这个。

要说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削弱中原地区汉族人的反抗意识,巩固清朝满族的统治者地位。

但在中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显然早已根深蒂固,当时这政策一出,别说是百姓了,就是汉人官员也鲜有遵守,甚至不少官员还来了个护发南逃。

所以,你们是可以见得,在当时“剃发令”到底是有多招人恨了吧。

结果好家伙,多尔衮要梅开二度。]

唐朝。

二凤闻言,即使从天幕这里,对这件事早有耳闻,也禁不住愤怒不已。

虽然他皇后也是少数民族,但他还是忍不住心里暗骂,蛮人,岂有此理。

但另一方面,他心中还有一种微妙的复杂。

原因无他,髡人(剃头的人,一种蔑称),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还真算不上太过于陌生。

别问从哪里见到的,问就是在后世这种人一抓一大把,男女老少,要多少有多少。

而更微妙的是,对于他们来说正常的长发,在后世反而怪异。

而听虞美人的声音,后世人能形成如此习惯,似乎并没有像是清朝一样强制实行。

这就有意思了。

天幕不如讲一讲后世的故事,才为精彩。

汉朝。

刘彻的关注点却难得的,并没有偏,他咬牙切齿的看着那个剃发令,摸了摸自己柔顺的黑发,简直要被气死。

野猪皮你要不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什么都管只会害了你。

只能说,从元朝到明末,异族做出的一件件事情,真的是让刘彻大开眼界。

你要不看看你在做什么。

前有杀尽汉族大姓,后有留发不留头,能的你们。

霍去病看得更是双目喷火,丹凤眸中杀气腾腾,他本就是少年人,一身恣意从不遮掩。

对匈奴,更是犹如尖刀一般,不给匈奴人半点希望。

换句话说,他霍去病从不受这鸟气,你敢让我不爽、让舅舅不爽、让陛下不爽、让大汉不爽。

现在再加一个,让汉人不爽。

他向来都是直接怼上去的。

假设天幕能问他,愿不愿意穿到明末清初,干了那什么清朝(前提是他能回来),那还犹豫什么,抽他。

不把他们削地人头滚滚,他就不叫霍去病。

他霍去病什么人,是能在别人主场,把人杀得哭爹喊娘的人。

你特娘的敢来我地盘,别说你了,你妈我都给一起削了。

但结合他们这里有将军迷路,连大后方都守不好的前科、其他朝代也有“弃疾非去病,宋皇非汉武”的前科。

就算真能去了,他得想办法把陛下和舅舅都给带上。

他一个人可能不太安全。

最近看了不少穿越小说,此刻已经开始贷款穿越的少年去病如是想到。

……

[剃发令的颁布,就如同水下油锅一般,瞬间激起了国内民族矛盾的升温。

别说在当时,清军还未被占领的区域民众情绪如何了,就是已经被占领的区域,也再次动荡。

已经投降于清廷的田见秀在剃发令恢复之后,也是再次以不剃发为名发起了抗清斗争。

我们是不是没怎么放过清朝的照片,就算放了,也是清后期的牛尾辫。

大家可能以为一直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的。

清朝的发型一直被我们叫做金钱鼠尾辫,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那发型,是真丑,丑到辣眼睛。

我就是宁愿看人全剃了光头,毕竟这年头剃光头比理个发都贵。

也不愿意看见那丑不拉几的发型在人脑袋上晃荡。]

虞美人调出图片,才继续说道。

[至于后来是怎么发展成阴阳头的,具体细节我也不知道,但个人合理猜测一下,大概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受不了后脑勺凉飕飕的感觉了吧。

他们就索性脑门受点凉,让自己受点头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发型一出来,我们后世人接不接受另说。反正明末清初的人是真受不了。

他们也不受这委屈。

江阴和阎应元的故事,也正发生在这时候。

六月二十四日,清廷派出降臣方亨继任江阴县知事。

而才过不久,方亨就收到了从上头下发的,有关于江阴人民剃发的通知。

接到通知后,方亨那是一下子就支愣起来了,估计也是觉得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发放通知,并严令申明江阴城内所有人限三日之内必须剃发。

他自以为是泼天的富贵,讨好的机会临到他了,殊不知江阴百姓当他是小丑,不跟他同台唱戏。

一开始还是比较温和的,百姓们往县衙门请求留发。

但方亨不把这难得的温柔当一回事啊,直接驱逐。

随后,闰六月初一日,方亨去文庙敬香时,又是数百位民众再次请求方亨留发,也被方亨推辞拒绝。

后来,是越来越的民众参与到了请求留发的行列中。

也是到此,方亨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他就是死性不改,十分歹毒的,选择一边放柔态度安抚江阴百姓,一边向上“告御状”。

当然,这事那肯定是瞒不住的,毕竟方亨是做梦也没想到,他身边有卧底。

一不知名县吏见此,毫不犹豫的悄悄告密。

一时间满城皆知。

百姓哪里能忍,心道,你做了初一,就别怪我们做十五,一不做二不休,干他丫的。

不过一日的功夫,江阴全城罢市,百姓们更是将方亨逮捕下狱。

他们不止是要跟方亨干上,他们是直接跟方亨背后的主子干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