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172章 建文新政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172章 建文新政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唐朝。

二凤看着那张吃屎图,同情之余带着浓浓的好奇。

他算是看出来了,天幕虽然并不经常提及明朝,提到后也多是挑刺,批评明朝的问题。

但他觉得,虞美人对明朝应该是有好感的。

最起码好感是一定大于恶感的。

从他的观察来看,天幕如果讨厌到厌恶一个朝代,一定是连提都不提的,是一提到就恨不得让那个朝代死的状态。

比如两晋,比如清朝,至于宋朝……

天幕讨厌又没有那么讨厌。

能够在拓展见闻、学习知识之余,了解一下后世对于各朝代的评价,也是有趣。

明朝。

听到天幕澄清说是演义,朱棣的表情才放松下来。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但不能是社死!

特别还是在肯定自己绝对没吃过不该吃的东西的情况下。

他,永乐大帝,还要脸。

如今看来,天幕倒是还算是有分寸,虽然会抓着他们恶搞,但是会澄清。

这很重要。

他还想要端着他这一张老脸,听听他好好一个太宗,怎么就成了成祖了呢。

……

在短期内给同一个人开同样的玩笑,能再一再二,但不能再三,虞美人对于这一点多少有点数。

而且她虽然恶搞了朱棣,但怎么着也算是帮忙解释了朱棣靖难之役的原因。

总而言之,问题不大。

[咳,后面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也是有猜测的,朱棣装疯卖傻的事没瞒住,朱棣迫不得已起兵八百,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

关键是,朱棣最后还成功了。

所以,他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登上皇位的人。

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朱允炆的作死。

下次削藩要记得,没把握的时候别削藩,可以学学汉武帝。

有把握的时候先干掉最强的,别给最强的准备时间。

好,削藩问题可以说是朱允炆走的最臭的一步棋了。

而另一个让人诟病的点,就是“建文新政”。

无法否认,“建文新政”肯定有好的一方面,比如严查在洪武时期出现的冤假错案,并宽刑省狱。

再比如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等问题。

但很大程度上,朱允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基于儒家,带着浓浓的“儒”的特色。

但大家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当时明朝,最能作妖的不是其他,正是那些儒家文人。

明朝皇帝能够有“易溶于水”说法,就跟这些人脱不了干系。

而在朱允炆的“建文新政”中,他除了做出那些好的方面,他还更进一步的优容文士。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还搞起了复古,将一些官名、殿名、门名无意义的改变。

以上短期内可能没什么问题,我们也觉得瑕不掩瑜,还不错嘛,毕竟他还减轻了赋税,让地方政府收养鳏寡孤独废疾者。同时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赈罹灾贫民,蠲免赋税等。

但这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可能忘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朱允炆做了几年皇帝?

如果是十年二十年,那肯定没什么问题,

可他只做了四年皇帝,这也就意味着,他是在做皇帝的四年中,在下达了这么多的命令的同时,还不忘针对各地的藩王,

这还不算,与此同时,他还弄起了井田制。

总体来说,朱允炆的问题是政策不错,但操之过急。让很多重要措施都成了一纸空文,并未得到认真落实。

而且也没抓好主次矛盾,这里就要说了。

虽然我们对永乐帝朱棣很有好感,但理智来说,削藩是对的,毕竟他朱允炆不是藩王的爹,而是侄子。

虽然老朱确实在设立藩王的时候就十分谨慎,让明朝的藩王根本做不到像是汉朝诸侯一样,但谁能保证他们真就乖乖听话。

所以朱允炆想要削藩这件事,这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但朱允炆的问题,偏偏就是他能在“建文新政”的实施上理想主义还又快又密。到了削藩这一方面,就变成优柔寡断、主次不分了,只能说败得不冤。]

虞美人这话说的中肯且难听。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表现的对朱允炆不看好,相反对朱棣十分友好的虞美人能说出这话。

毕竟,他们都以为,虞美人朱允炆削藩这件事情有问题,都是站在她看好朱棣的角度说的。

他们以为,虞美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朱棣没想过造反的事情,所以朱允炆削藩不对。

可实际上,这是第一层,而更深层次的意思的:削藩没问题,但方法不对,所以注定失败。

而后世嘲笑朱允炆的点,也主要在没长脑子还搞什么削藩运动,这不是搞笑吗。

而想更多的人也品出了另一层意思,这种削藩抓不住重点,推行新政也操之过急的皇帝,确定不会把明朝带沟里吗。

啊这,他们悟了。

但他们也真的好奇,后世看历史的角度还真是奇怪。

不看好一个人也不耽误我夸他。

看好一个人也不耽误我分析一下他死不死。

有种魔幻现实的荒诞感。

……

虞美人却觉得这很正常,毕竟不是特别喜欢的那几个皇帝,比如祖龙二凤,他们实在很难无脑站一个皇帝。

有一点除外,那就是某些皇帝是个超级无敌大昏君,比如徽钦二帝、完颜构,以及今天的主角朱祁镇那个类型的。

而另一边,朱祁钰做的还不错,他们这些看历史的,自然会无脑站那个正常人皇帝。

没毛病。

[所以,很难说,照着朱允炆这种新政发展下去,明朝会更好还是更坏。

但这一切的假设都是我虚的,毕竟朱棣靖难之役了不是。

我听过很多人说,假设朱棣没有靖难之役,朱棣靖难失败了,朱允炆一定会怎么怎么样。

会二世而亡,或者一定会更好。

但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朱允炆还真就没啥好说的,毕竟要不是他自己的决策失误,朱棣就没有机会发起靖难不是。

是他自己削藩时把藩王往死里整,对付朱棣的时候又优柔寡断,还主动释放了朱棣的儿子,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

才让朱棣有机会造反的不是。

所以,与其假设朱棣会不会靖难失败,不如假设朱允炆能不能别犯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