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 第103章 看过往履历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103章 看过往履历

作者:壳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3:26 来源:泡书吧

[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在讲袁爷爷的经历之前,先带大家回忆一下他的过往履历。

袁隆平院士,是享誉海内外的着名农业科学家。

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除此之外,他还在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m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国家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随着虞美人的话语,天幕同步跟进一系列履历。

一连串四百多字,一看看过去还是相当壮观的。

各朝代众人简直目瞪口呆。

救命,这履历,这奖项,这赞誉,是人能得的吗。

虽然不知道这些奖项都意味着什么。

但不妨碍他们知道,这位袁隆平院士,绝对,超级无敌,超乎人想象的厉害。

“好厉害。”

“就是说啊,也太厉害了吧。”

“好想见一面啊,远远看看也行。”

能被天幕如此推崇,被后世人那么尊敬,获得那么多荣誉,为天下百姓造福,这样伟大的人,真的好想见见啊。

……

[大家是不是十分好奇,袁爷爷为何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

我们一点点细细道来。

1930年9月7日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那是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战乱,饥荒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缩影。

袁隆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而这,也是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心。

少年时的他就因为战争的原因,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到处避难。

他喜欢土地、喜欢植物,战乱中,他也在四处求学。

1936年- 1949年,他辗转汉口,重庆,南京等地求学。

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也终于到了报考专业的年纪。

他的父母询问他想要学习什么专业,他毫不犹豫的说,“我要学农业,我要为农业奋斗。”

之后,他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

1957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老师,不仅担任农学班的班主任,还做了一个学期的俄语代课教师。

这样的平静,一直维持到1959年。

在这一年,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期到来,中国饿死了很多人。

因为粮食匮乏的缘故,学校里也是一样,那时的他们会放上苏打把饭再蒸一次,让米粒膨胀得特别大。

但这样其实并不管饱,饿的更快。

但没办法,那个时候,想要吃饱实在太难了。]

“是啊。”百姓们感同身受。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每日在地里刨食,一年下来,养活自己一大家子都有些困难。

……

[于是,本就想要研究水稻的袁隆平,也更加的坚定了。

讲后续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杂交水稻。

说起杂交水稻的理论,其实在国际上早有了。

水稻是自花授粉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哈。

但普通水稻和杂交水稻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杂交水稻是要寻找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株,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

“雄性不育株。”众人一脸迷茫。

有人听懂了是什么意思。

但还是有种莫名的恍惚感。

就,总觉得某些地方凉飕飕的。

但更多的人却是茫然,或者只是一听而过,还有些迷茫,天幕说的都是啥跟啥啊。

……

虞美人耐心解释,[简单来说,想要培育杂交水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寻找到水稻里的天阉。

找到那种天生某功能有障碍的,没有世俗**的水稻,你第一步就赢了。

我们再回忆一下水稻的知识点。

水稻是自花授粉,简单来说就是雌雄同体。

而雌雄同体的水稻如果双方健康,那就喜欢偷偷摸摸搞自交。

但如果雄性天阉了,女方就自由了,就可以跟其他健康的水稻男性生娃娃了,这就是杂交。

还是跟我们之前说的一样,之后呢,你要是想生有哪方面优势的二代水稻,有了太监水稻后,就可以针对培养第二代了。

嗯……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大家听懂了吗。]

众人:……

他们是该说自己听懂了,还是没听懂。

说没听懂了吧,感觉有点懂了。

说听懂了吧,多少有点勉强了。

但好像也不是很难。

要不,再往下听听!

……

虞美人沉默,虞美人叹气,虞美人选择言归正传。

[杂交水稻的理论看着好像不难,但实际上,在真正实施的时候,难倒了一批又一批国际科学家。

所以,当听说新中国有那么一个科学家又想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国际上难听嘲讽的声音,可想而知。

但袁隆平是什么人,他是那种人云亦云,轻言放弃的人吗。

明显不是。

虽然水稻开花时间只有5-10天,而天然不育株在稻田里的存在率为0.05%。

想要真正找到,那时难上加难。

但袁隆平并不放弃,而是用放大镜找一穗穗的找。

水稻的花有多小,之前天幕是给大家看过的。

但就是这样,袁爷爷他们也执着,没有放弃。

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也终于得到了雄性不育株。]

怕他们忘记,虞美人再次找到上次的视频。

势必让各朝代每个人,都否认不了袁爷爷在这方面的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