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69章

闲唐 第69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69章

下一次会面约在葵园,还是李元婴逐个去把小伙伴接上,顺便还叫上李承乾、太子妃和李象。

冬天太冷,建房不容易,但为了赶早让暂时分散安置的高昌来客们安家落户,李元婴还是花重金请人来把山下的房屋建好。他出钱大方,又给发冬衣和米粮,许多人为了过好这个冬天都愿意过来干活,竟真的赶在开春之间把山下一圈房子建了出来。

不仅高昌人,葵园的庄户也搬进了新房子里。原先那些房子就真的单纯做学堂用了,媚娘准备年后扩招一批学生,把十里八乡的庄户子女都招过来搞搞基础教育,所以冬天里头谁都没闲着,搬家的搬家、修葺的修葺,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又充满期待的笑容。

最近长安没下雪了,远处的山头渐渐染了点青意,李元婴便想叫小伙伴们一起过来看看葵园的新面貌。

可惜冬天刚过去,周围有些光秃秃,看起来不怎么有趣,李元婴只能带她们去逛逛未来的“树屋基地”。新老庄户们的落脚处解决了,春耕时节过去就能抽调人手全力建造图纸上剩下的部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在这个树屋基地里尽情玩耍了!

这也是李元婴把李承乾一并请来的原因,他拉着李承乾跑到一处空地上比划了一通,问李承乾:“承乾你觉得这个地方学你造个大火炉怎么样?葵园这里人多,将来还会更多,什么烤全牛烤全羊全都能吃完的,用上的次数不会比你那边少!”

李承乾哪懂营造?不过他看了看李元婴腾出的那片空地,点头说:“这位置应该可以了。”李承乾还是很懂李元婴的,不等他开口便主动说,“回头我让人过来帮你把火炉造出来,要是到时你手底下没人会做烤全羊的话,我再给你拨几个人。”

空手套了火炉的李元婴非常高兴,这就是他喜欢大侄子的原因了,大侄子太大方啦。

正事什么的,李元婴没想着马上谈,先带着李象他们在葵园里转悠了一圈,跟着葵园的孩子们玩了小半天。到李象玩得小脸红扑扑,再也玩不动了,李元婴才让几个小的先去吃点心歇息,自己拉着狄仁杰他们坐在一起接着讨论这几天思考的结果。

李元婴把前情给李承乾讲了讲,李承乾有许多突厥友人,虽都是归降大唐的突厥人,生活习性却和眼下活跃在草原上的西突厥相去不远,这是李元婴把李承乾拉来的第二个原因。

当然,李元婴没有张口就说他们想要把吐蕃和突厥收归大唐所有,那样口气太大了,讲出去指不定还会被人说这说那!

李元婴只把初衷和李承乾说了:他担心文成在吐蕃过得不好,又举目无亲、诉说无门,所以他想要派商队前往吐蕃、吐谷浑这些地方,多多往来,及时把那边的消息传递回来。

李承乾听完李元婴的打算,说道:“你们是准备先把南边的茶叶卖到吐蕃和突厥去?”

李元婴道:“对,吐蕃那边我已经和那禄东赞提过了,再讨论几个法子出来应该不难卖过去。商队往来得多了,我们才能及时知道最新的消息,文成在吐蕃,弘化在吐谷浑,这两边肯定要派人去。突厥那边我觉得也该派些人过去,所以找你过来一起商量。”

李承乾道:“这怕是不容易。商队在大唐境内行走尚且有盗匪之忧,何况是去吐蕃、吐谷浑和突厥?”

李元婴道:“所以我们得好好计议。”

李治这次卯足劲要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插嘴道:“茶利若是能起来,肯定有人愿意冒险。”

如今长安隐隐有饮茶之风兴起,周围各地肯定会陆续跟着长安学,如此一来,南边定然会兴起种茶风潮。茶这东西并不是百姓的必需品,百姓平日里可饮可不饮,到那时,茶叶市场会迎来短暂的过度饱和期。

狄仁杰几个人回去后冥思苦想数日,得出的结果很一致:长安这边的千金茶供应仍走少量及高价路线,把千金茶的价格继续炒起来。剩下的产出,他们派商队带往吐蕃和吐谷浑开拓茶叶市场。过个两三年,跟风种下的新茶陆陆续续进入市场,大唐境内的茶价被大大压低,他们再把这些茶商引向吐蕃和突厥,用茶叶从吐蕃、突厥那边换回牛羊马匹和其他金银财宝。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其一,他们的商队混在普通商队里面没那么显眼;其二,茶利是要纳税的,市场大了,朝廷收的茶税会大大增加。

要怎么开拓吐蕃等地的茶叶市场,他们也都列出一二三点,汇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当然是培养一批肯吃跋涉之苦的茶艺师让他们去传播茶文化,狄仁杰提出可以让僧侣去,吐蕃那边也有不少人信佛教;其次是要给茶叶因地制宜地套几个容易被当地人接受的传说故事,这个李元婴身边的人可以搞定,只要给个背景设定,戴亭一天就可以收集回十个八个像模像样的传奇说法;至于茶价怎么定、茶叶怎么运输,这些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媚娘这次没有发言,她和魏姝在旁边将每个人的意见整理记录下来,汇总成了一份看起来可行性极高的茶叶外销策划。

李承乾本以为李元婴只是单纯地想一想而已,完完整整地听完他们的讨论之后才发现,这群小孩是认真的。

李承乾心情有些复杂。

为了及时得到吐蕃那边的消息,李元婴居然能大费周章地弄出这么个计划来。这大概就是小孩子们都喜欢和李元婴玩的原因,李元婴爱闹腾归爱闹腾,维护起自己人来却比谁都认真。

这个计划于朝廷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茶叶能远销吐蕃和突厥,带回牛羊马匹这些中原非常需要的物资,朝廷里谁会不高兴?更何况,李元婴还曾上书表示茶叶应该十税一,卖出十份茶叶,朝廷就能得一份利!若是当真把这事做成了,何愁国库空虚?

李承乾立刻把自己知晓的情况和李元婴他们说了,还表示若是当真要往突厥卖茶,他可以引荐一些突厥友人让他们负责领路。

双方一拍即合,当场把突厥那边的方案也拟了出来。

这边正聊得火热,那边的李象午睡起来了。太子妃正在一边与随行伺候的人闲谈,李象坐起来揉揉眼睛,没看到睡下前陪他玩的幺幺,很有些失落,手脚并用地从榻上滑下地面,拎起自己的小长靴,光着脚丫子啪嗒啪嗒地往太子妃那边走。

太子妃察觉到儿子醒来的动静,弯身把他抱起来,伸手捂着他的脚丫子,责备道:“怎么不叫人?光着脚走路可别冻病了。”

李象道:“找幺幺!”

太子妃心里免不了有些泛酸,边亲自给李象套上鞋袜边说道:“你啊,有了幺幺就谁都不要了。”

李象说:“要!”说完他还学着他幺幺那样张手抱了抱太子妃,有模有样地抬起小手去拍太子妃的背。

太子妃被他逗乐了,替他理好衣裳,牵着他去找李元婴他们。

葵园这边都是自己人,太子妃牵着李象走近时也没人拦着。一听到屋里传来李元婴说话的声音,李象就有些迫不及待了,挣开太子妃的手蹬蹬蹬跑过去撩起门帘往里看。

李元婴这边的讨论正好告一段落。

听到有人撩动门帘的动静,李元婴转头一看,看到小不点李象撒腿跑了过来,立刻张手抱住奔向自己的小不点,问他睡醒了要不要喝点茶。

李象看着那绿绿的茶水,想起上回李元婴骗他舔酒,坚决摇头,死不肯张口。

李承乾道:“让你上次骗他,他以后再不吃你给的东西了。”

李元婴可不信邪,卯足劲哄李象喝茶吃点心。李象摇摆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再相信李元婴一次,半信半疑地吃了点心吃了茶。

李元婴得意:“怎么样?幺幺没骗你吧?好吃!”

李象点头:“好吃!”

回去的路上,太子妃抱着李象和李承乾说:“象儿真喜欢幺叔。”

李承乾摸摸李象毛茸茸的脑袋,和太子妃讲起李元婴准备怎么和文成保持联系。

文成从前根本没和李元婴接触过,去年年底才进宫住了一段时间,李元婴却能为了她捣腾出一个这么大的计划来!可见这种事往往是相互的,他们感觉到了李元婴对他们的好,自然会特别喜欢李元婴。

太子妃不太懂这些事,听李承乾说李元婴要往吐蕃卖茶叶,忍不住问:“这真的能做成吗?”

李承乾还没答,认真旁听的李象争着抢答:“能做成!”

李承乾看李象信心满满,奇道:“你怎么知道能做成?”

李象奶声奶气地说:“幺幺说,只要想做,一定能做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承乾和太子妃发现自己儿子记性挺好,他幺幺和他说什么他都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长大了说不定是个读书料子。李承乾夸道:“象儿说得对,只要想做,一定能做成。”

李象纠正他:“幺幺说的!”

都说了是幺幺说的,耶耶真笨!

见丈夫明显被儿子鄙视了,太子妃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承乾没和儿子计较。

回东宫后,李承乾把房遗直他们召了过来,让他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好好支持李元婴执行那个一不小心变得十分宏大的卖茶计划。要把整个计划铺开,光靠李元婴手底下那点人远远不够,李承乾自然参与了今天的讨论,自然不会想着坐收渔利。

房遗直等人回去后便吩咐底下的人行动起来,每日忙里忙外地配合李元婴那边做前期准备。

房玄龄见长子最近变得格外忙碌,寻机会找房遗直进书房询问他到底在做什么。

这是正经事,没什么好隐瞒的,房遗直挑拣着能往外说的和房玄龄说了。房玄龄眼下仍是太子太师,听太子要和滕王一起开辟茶叶贸易市场,心中大慰,感觉太子越来越长进了。

虽说这事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可真要肯去做未必不能做成!

要知道中原能养牛羊马匹的地方可不多,别说顿顿吃肉,就算想让畜力代替人力都不太容易,很多苦差都还得靠人力去做!要是能靠茶叶去换点牲畜回来,于国于民都是件大好事。

房玄龄欣慰地勉励了房遗直几句,第二日便和李二陛下提了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