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63章

闲唐 第63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63章

侯君集最近春风得意,走路都是飘的。

有谁能像他这样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国?

结果李二陛下还没正式大宴群臣,雪花似的奏本就在朝会上齐齐砸向他,这些奏本中心思想很一致:老侯这事干得不太地道,若是不正军风往后恐酿大祸!

这还是客气的说辞,有的则是直接指着侯君集鼻子破口大骂。

武将在朝会上被文臣压着骂的情况不是一回两回,毕竟在舞文弄墨、唇枪舌战方面武将天然就处于劣势。

侯君集乍一听还觉得参他的人是在开玩笑,他可是立下大功,不替他请封赏就算了,怎地还骂起他来了?结果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喷他,侯君集才发现这些人是认真的。

侯君集心中气愤不已。

这些鸟文人,打仗时没见他们拿过半个人头,指手画脚起来倒是一套接一套地来!

好的士兵都是拿命去拼军功的,又没搜刮你家家财、没抢你家女儿,城破后怎么就不能捞点好处了?你想要牛干活,又不给牛吃草,能成吗?

侯君集听得一肚子邪火,偏又口拙得很,没办法拿出舌战群雄的架势来把这些人都驳回去。

朝会结束后,侯君集便去寻李二陛下诉说自己的委屈。

李二陛下有点被文官们说服了,也觉得侯君集这事干得不太地道。不过侯君集率军长途跋涉震慑高昌,李二陛下在心里是记了他的功的,便宽慰了侯君集几句,让侯君集且安心回去待着。

侯君集看出李二陛下有些偏向文官,心里憋闷不已,当天出了宫气不太顺,甩了不小心挡了他路的货郎一鞭子。

那小商贩也不敢追究,狼狈地拖着货筐连滚带爬地避到一边,手臂上的鞭痕深得见了血。

一众百姓噤声不敢言语,默不作声地目送侯君集收鞭扬长而去。

人群之中有个半大少年,年约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瞧着就是好人家出来的。他正被身边的老仆捂住嘴巴,呜呜呜地想要开口说话,直至侯君集走远了,他那老仆才松手。

这少年是自太原来的,姓狄,名仁杰,他随父亲来长安投奔在朝为官的祖父。

今日天气正好,他临时起意带着老仆到街上逛逛,不想才出来不久就看到侯君集抽鞭甩人的一幕。

狄仁杰乃是热心少年,当场就想冲上去拦下侯君集理论,好在身边的老仆看着他长大,十分清楚他的性情,当机立断拽住他捂着他的嘴不让他出头。

长安脚下公侯遍地,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他们这种小官之家哪能得罪?

侯君集已经走远,狄仁杰自然不好再追上去,他上前扶起那个一身狼狈的货郎,说道:“我听说西市有个医馆,我领你去上点药吧!”

货郎见他如此热心,感激不已,随着他一起前往西市。入了西市一问,大家都说最好的医馆就是那千金堂,有老神医孙思邈坐镇。

狄仁杰与老仆领着货郎直奔千金堂,很快看到旁边不少人在排队的图书馆。

将人送入医馆后,狄仁杰又跑出去看看旁边那新鲜的去处。

走到外边一看,只见隔壁图书馆大门前悬着个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大唐图书馆”五个大字,字迹遒劲有力,瞧着有万钧之势。

左右有人看他仔细看着那匾额,立刻骄傲地和他解说:“这五个字可是当今陛下亲笔所提!”接着他们又把图书馆的进出规则给狄仁杰讲了一遍。

狄仁杰听完看了看在排队的人,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进去,马上毫不犹豫地排到队伍里去。

排队的时间也不无聊,前后的人看狄仁杰脸生,纷纷和他说起不少关于图书馆的奇闻异事,还和他科普最近新出的馆报,说他等会出来可以到布告栏前看一看,那可都是“图书馆读书会”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文和趣闻。

狄仁杰听得心驰神往。

这长安虽有刚才那等仗势欺人之事,却也有这么新鲜的东西!他恨不得里面的人立刻出来,好叫自己能赶紧进里面去看一看!

从前后诸人的科普里,狄仁杰知道了一个自己以前没注意过的人:滕王。

这滕王乃是当今陛下最小的弟弟,太上皇去后他年纪还小,便被当今陛下带到身边抚养。

都说长兄如父,当今陛下显见是把他当自己儿子养了,到哪儿都会把他带上。滕王捣腾出这个图书馆后,当今陛下亲自题了匾额,对外开放那日还让几个嫡出的皇子皇女过来观礼!

有人夸滕王此举造福天下读书人,有人夸当今陛下与滕王兄弟情深,当然,还有人神神秘秘地讲起“莽国王一言失美”的故事,说是如今的读书会就是那位“很有骨气的美才人”组织起来的。

狄仁杰认认真真地听着,领到号牌后往里一走,脚步顿时不自觉地放轻了。

这地方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一个个架子上摆满了书,开馆将近一年,书没有少,反而还多了,有的被人翻阅过多、损耗过度的书也被人细心地重抄一遍摆回原处。

每个踏进馆内的人都自觉地维护着这处给予读书人的宝地,书架下、过道旁都有人捧着书读得如痴如醉。

狄仁杰家里从小不缺书,却也为这馆内的藏书之巨而震撼,他粗粗地走了圈,挑出一卷书捧读片刻,觉得比在家中读书更有劲头。

思及老仆还在隔壁的千金堂,狄仁杰没有久留,读完一卷书便把它放回原位,还了号牌走出图书馆。

老仆已看着那货郎上完药,早早等候在外面,见狄仁杰从里面出来便说:“郎君,我们出来很久了,也该回去了。”

狄仁杰道:“等我先把馆报看了。”

一开始狄仁杰就被勾得心痒,此时当然不会答应回去,不等老仆答应便跑到馆报张贴处往前挤。

馆报前围了一圈百姓,旁边还有热心的志愿者给他们读报。

今天的志愿者显见是头一回上阵,读得不甚流畅,也不会用大白话给人解释。不过百姓发问多了,这人也渐渐熟练起来,一句句地给百姓们解说了一遍。

狄仁杰也听得津津有味。

待狄仁杰听完读报随着人群散去,转身去寻守在外围等他的老仆,迎面却看见个锦衣少年郎从马车上跳下来,叫千金堂内的学徒帮着把东西往下搬。

狄仁杰定睛一看,好家伙,有酒,有摆件,有药材,有这样那样的新奇玩意,学徒一件一件地往车下搬,好似那车连着个无底洞,怎么搬都搬不完似的!

这锦衣少年郎自然是李元婴。他把好东西和小伙伴分了一轮,隔天便给宫外惦记着的人送一遍,萧德言那边送了,李小圆球那边送了,姝妹妹那边送了,这会儿轮到孙思邈这里了。

在李元婴的未来计划里孙老神医可重要了,他要笼络好才行。

李元婴笼络人的办法简单粗暴,有什么好东西就往他们面前送!

这不,他拉了一马车的宝贝来送给孙思邈,有些是大家都喜欢的好酒好物,有的是单独留给孙思邈的独特药材。

李元婴正要入内与孙思邈说道说道这些宝贝的来处,抬头一看,也注意到了正看着他那些“礼物”瞠目结舌的狄仁杰。

两个人年纪差不多,李元婴便朝狄仁杰笑了一笑,露出两个十分讨喜的酒窝,看起来无害得很。

李元婴抱起车上剩下的一坛子酒邀请狄仁杰:“这是从高昌那边带回来的葡萄酒,你喝过吗?要不要来喝一杯试试看?就一小杯,多了可不能喝,孙师说小孩子不能喝太多酒,要不然会长不高!”

狄仁杰也听说过高昌的葡萄酒,只是高昌路远,葡萄酒运输不已,这酒大多时候只作为贡品送到宫中,他没机会品尝。

听李元婴这么邀请,狄仁杰心动不已,上前自报家门:“我姓狄,名仁杰,今年十岁,还没取字,你叫我仁杰便好。你呢?”

李元婴一听狄仁杰也是十岁,更觉两人挺有缘分,学着狄仁杰那样报了名字:“我姓李,名元婴,今年也十岁,你可以叫我元婴。”

狄仁杰听了这名字觉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想不起来他也就不想了,高兴地应邀跟着李元婴入内。

李元婴和孙思邈打了招呼,又拉狄仁杰坐下给孙思邈介绍了一番,现学现卖地把狄仁杰的姓名报给孙思邈。

孙思邈朝狄仁杰颔首,而后对李元婴说道:“你把贵重的东西都搬回去。”

李元婴反驳道:“我就没拿什么贵重的东西,全都不如我房里摆得半个瓶子值钱。”别人眼里的贵重,和李元婴眼里的贵重,那是大不相同的!

孙思邈无奈地看着他。

李元婴把戴亭从高昌带回来的药材翻出来给孙思邈过目。

造物之奇,永远妙不可言,高昌常年炎热少雨,却有一些中原难以找到的稀有药材。

孙思邈对这些当然是喜欢的,见李元婴坚持要给便没有拒绝,叫人把东西都搬进内室好好放着。

李元婴给孙思邈送完东西才把自己亲自抱进屋的酒开封,叫人取出一套白玉杯摆到案上给孙思邈和狄仁杰分酒。

这确实是高昌上好的葡萄酒,甫一开封便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淡香,深红的葡萄酒徐徐流入薄如蝉翼的玉杯,颜色莹泽漂亮,瞧着十分诱人。

李元婴这两天现学过不少高昌酒的喝法,装作很懂地给狄仁杰和孙思邈提醒:“刚倒出来口感可能有些涩,放一会儿就好喝了。”

趁着等酒喝这一小段时间,李元婴又和新结识的小伙伴狄仁杰联络起感情来,问狄仁杰是不是长安人士。听狄仁杰说不是,他又连着问狄仁杰为何来长安,什么时候来的,路上可曾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李元婴如此热情,狄仁杰当然不会拘着,大大方方地和李元婴说起自己家的情况与一路走来遇上的种种趣事来。

狄仁杰本也活泼好动得很,天生是个路见不平就想为人出头的少年,两人一聊之下竟十分投契。

得知狄仁杰是太原那边过来的,李元婴不由感叹:“你家乡听着多好玩啊,就说了让雉奴早些去封地,这样我就能去太原那边玩了!”

狄仁杰一听这话,顿时想起李元婴的名字为何这么耳熟了,已故太上皇李渊的儿子大多是“元”字辈,比如李元吉、李元景、李元亨等等,只是寻常百姓甚少提及他们名讳,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狄仁杰会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祖父和父亲写信时偶然提到过,他又刚巧曾看过几眼,这才有点印象。

这么说来,李元婴显然就是太上皇之子了。

再想想刚才那些人提及滕王时说过滕王还跟孙思邈学医,李元婴又喊孙思邈“孙师”,李元婴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狄仁杰惊奇地说道:“没想到你就是那滕王。”

李元婴也没想过隐瞒自己的身份,爽快地承认狄仁杰的推断:“对啊,我皇兄去年才给我封的。”

这时酒已经能喝了,李元婴又拉着狄仁杰一起尝尝从高昌弄回来的葡萄酒。

狄仁杰还是个半大少年,见李元婴不甚在意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端起李元婴推到他面前的葡萄酒浅啜一口,细细地品味起来。

李元婴都还小,没到喜欢喝酒的年纪,饮了小半杯砸吧一下嘴,觉得也不是很特别,不过比起他以前喝过的确实要好许多。

尝过新酒,李元婴就把它搁一边了,愉快地和新认识的小伙伴说起这酒是怎么弄回来的:他先讲如何挑了人让戴亭跟着大军去高昌,再讲戴亭如何从侯君集手底下虎口夺食,整个过程讲得跌宕起伏,有惊有险,听得狄仁杰心潮澎湃,恨不得自己也亲自去高昌领略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