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53章

闲唐 第53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53章

上回朝廷战事捷报还是党仁弘平罗窦反獠,高昌的捷报用最快的速度传回来,让李二陛下大为快慰,迫不及待地召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他们入宫分享这个好消息。

虽说平高昌的过程顺遂了些,可拿下高昌总是桩大喜事,这是个重要的运输关口,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当然是直接把高昌收为所有,设为陇右道,置安西都护府辖之。如此一来,大唐的疆域便往西延伸了一大截。

李二陛下与房玄龄他们商量完,高兴了一宿。眼下侯君集他们还没回京,这消息也只能让大家欢喜一下,还没到庆功和设府的时候,第二日上朝时李二陛下没立刻拿出来与百官同乐。

由于心情好,这天朝会进行得颇为顺利,许多事务都是稍一讨论便过去了。

许多人都能看出李二陛下心情挺不错,通常来说,每到这种时刻就该魏征出来泼冷水了。然而没等魏征酝酿出劝谏的话来,后面的班次竟有人抢先手执笏板高高举起,表示自己有本要奏。

李泰不由往开口之人看了一眼。

上回他暗中着人去散布太子骄奢淫逸之事,不少人都上了套,齐齐站出来弹劾太子。这次他故技重施叫人出去暗暗挑引几句,成效却不怎么好,毕竟李元婴是满朝皆知的浑人,惹急了他能给你耍赖打滚的那种,等闲不会有人愿意沾惹。

李元婴只是让人卖个茶,又没做什么特别出格的事。能到朝会上来的这些大臣里头,哪个家里没几桩生意?顶多只是交给下人或者远亲打理而已。

所以,眼下站出来的不过是个想要借李元婴扬名的言官。

上有所好,下必甚至,李二陛下立起了魏征这面镜子,大肆鼓励百官畅所欲言,底下的人自然也绞尽脑汁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提出自己的各种建议。有的人是有真本事的,没蹉跎多久就步步高升;有的人是绣花枕头,读了满肚子墨水,要他办事和提建议时两眼抓瞎,李二陛下自然不可能重用。

眼前这人就是这样的绣花枕头,搁在平时李泰肯定看不上眼,但现在李泰心里特别期待他开口。就李元婴做的那些破事,写个一天准能写出封够他喝上一壶的弹劾折子!

李二陛下不知道这事是李泰私底下撺掇的,听到有人说有本要奏自是允对方开口。

这言官得了李二陛下许可,当即洋洋洒洒地念起自己精心炮制的弹劾折子来。

此人文采出众,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罗嗦!头一段无关要旨的开头便有几百字,他声音又属于平板无波的那种,若不是还记得不能殿前失仪,一些武官都想倚在凭几上呼呼大睡了。

切入主题后,这人罗嗦的毛病变得更加严重,洋洋洒洒千来字念下来,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区区一斤茶叶居然卖出八百贯钱,滕王身为陛下的亲弟弟,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接着他还用洋洋洒洒几千字叙述起李元婴过去干的坏事,直接从李元婴五岁那年以雪埋人写起!可惜的是,他才提到“贞观七年”,李二陛下已经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这都不只是陈年旧账了,简直是烂账!

众人都在心里大喊“陛下英明”,再叫这人说下去,这场朝会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开完!

李元婴又不是太子,好财也没碍着谁,李二陛下自己亲自出手帮他打广告了,别人能说什么?真要喷的话,也要喷李二陛下才是,可惜这人没魏征的能耐,不敢直接将矛头对准李二陛下!

李泰暗恨在心,怎地只有这么个蠢货肯站出来不痛不痒地弹劾几句?就他这种弹劾法,李元婴会有事才怪!

李泰在心里愤懑不已,坐在他前头的李承乾却有了动作。

李承乾执起象笏开口道:“儿臣有事要奏。”

李承乾鲜少在朝会上说话,不缺席就不错了,难得李承乾主动开口,李二陛下自然欣然颔首,示意他尽管说。

李承乾取出一份文稿让人呈给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打开那卷文稿一看,上头的字有点熟悉,写得和千金茶盒子上头的“借问好茶何处有?千金堂内千金茶”一个样,显见是他那幺弟写的。

李承乾道:“这是滕王昨日给我看的,他才刚学写文章不久,昨日写好这篇文章觉得心里没底,拿来给儿臣让儿臣帮他看看,让我先帮他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回头他再呈给父皇。”李承乾顿了顿,看了眼刚才说话的言官,“若非刚才有人弹劾滕王,我不会在没经滕王允许前就拿出来。”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看见了对方眼底的好奇:那混世小魔王写了什么文章,居然能让李承乾拿到朝会上来说?

李二陛下把那稍显稚气的文章看完,掩卷让人把它拿回给李承乾,吩咐道:“承乾,你给大家念一念,让大家都听听这个被骂作胡作非为的家伙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依言取回文稿,不疾不徐地给文武百官念出李元婴这篇文章。

论文采李元婴和刚才那位文官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倒是一点都不罗嗦,开头就把卖茶获利几何的事都列了出来,不过三四百斤茶叶,卖出的价钱可以换回无数石米粮,这个利润是非常惊人的!

这么一大笔钱,李元婴一点折扣都没打就在文章里写了出来。

李元婴还在文章里写,他与萧德言谈论赋税,知晓为了鼓励南北货易,各种买卖都是不收税的,但是他认为茶利甚巨,若不收的话可能会导致百姓纷纷不种粮食种茶叶。

李元婴提出,为了大唐社稷长治久安,往后茶叶买卖按照汉时的商税来收,直接来个十税一!

李元婴还进一步提议,往后已有的、必须的行当还按照以前的惯例来,若是有个什么新事物、新买卖,那必须经由朝廷来判定需不需要纳税。

更多的东西,李元婴没在文章里写,他只写他现在能想到的。既然萧德言说已有的不能随便改,李元婴觉得现在北边又没几个人卖茶,像千金堂这样卖茶叶是个全新的行当,那这一行总是能改的!

至于其他人要不要继续跟风卖茶、要不要再南下买茶山买茶园,那就看他们愿不愿意跟着纳税了。

反正,李元婴是不差这几个钱的,只要大唐江山稳固,他就能没心没肺地继续当他的小王爷。

李元婴琢磨出这文章,自觉还挺不错,昨晚便溜去东宫让李承乾抽空看看,回头告诉他有没有要改的地方。

李承乾昨晚还有要事要处理,原以为李元婴只是写了篇普通意义上的诗文,便叫李元婴先放下,他回头再看看。

结果等李承乾忙完后拿起来看完,他又有些睡不着了,一整晚都在想着这事:他们幺叔才十岁,不过跟着萧德言学了几天,跟着孙思邈看了看宫外的世界,想的做的便与旁人不同了。

相比之下,他这个太子倒是从来没静下心来想过这些问题。

今天来上朝李承乾还揣着李元婴的文章,本来是想朝会之后给孔颖达他们看看,没想到居然有言官攻讦李元婴高价卖茶之事。

李承乾想都没想,李二陛下喊停那位言官之后马上把李元婴的文章拿了出来。

这篇无论文采还是技巧都非常稚嫩的文章,又一次让整个朝会沉默下来。

大唐立国已有二十余年,从最初的纷乱不堪到贞观的百废俱兴,耗尽了朝中所有人的心血。

现在,天下安定了,仗打得少,还基本都是胜仗,他们原本应该可以暂且松一口气才是,可随着新旧世家纷纷结为姻亲、互相勾连,各地的豪强富户逐渐冒头,更多的问题也渐渐来到眼前。

虽然眼下还没出什么乱子,看起来一切都和和美美,好得不得了,可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萧德言能看出来的事,别人也不是看不出来的!

房玄龄首先反应过来,开口直接夸了李元婴一通,表示滕王此心可嘉,可以依言照办。

房玄龄一开腔,其他人自然也跟上。

朝会结束后,百官都去外头吃工作餐。这工作餐又叫“廊下食”,是上朝之后给百官安排的食物,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免得百官一天下来饿得不行!

文武百官依次往外退,三三两两地聚到一起边用饭边讨论刚才的朝会,进行亘古不变的饭桌交际。

李二陛下把李承乾叫了过去,把李元婴那篇文章要了过去。

父子两人分坐两处,没聊政务也没聊别的,倒是就着李元婴聊了起来。

李承乾老实地说他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李元婴写的是这样的文章,如果知道的话,他一定会直接留下李元婴彻夜深谈。

李二陛下已经看了一遍又听了一遍,取过文章之后又细细地重读一番,越读越觉得心中欢喜。他这个幺弟终于不再整日胡搞瞎玩了,还懂得为朝廷出主意。

这种主意换了别人肯定是不会提出来的,谁乐意费心费力开拓出一个新行当给朝廷纳税?只有瞧不上那几个税钱的李元婴,才会敢想又敢说!

李二陛下欢喜完了,又绷起一张脸,拿着李元婴那篇文章教育起李承乾来:“你比你幺叔虚长十岁,这些年却没怎么给朝廷提过什么有用的意见,往后得多和你幺叔学学。”说罢他便命人将李元婴那篇文章张贴到身后的屏风上,上头贴着的有魏征他们的《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等等。

换了平时,李承乾肯定不爱听这种话,不过这次他倒是不觉得不高兴了。他信步回了东宫,才刚走入庭中,便看到李元婴在那逗李象玩。

李元婴见李承乾回来了,牵着李象跑到李承乾面前,问道:“承乾,你帮我看过文章了吗?”

李承乾道:“看过了,不过文章已经没了。”

李元婴一听,不高兴地说:“你不喜欢也不能把它扔了啊,你不喜欢的话我找别人看去!”

李承乾见李元婴有些生气,便拉着他进屋坐下,一边把儿子抱到膝上哄,一边与李元婴说起朝会上发生的事。

李元婴很快从李承乾口里得知朝会上已经针对他的文章讨论了一轮,房玄龄他们都只夸不骂的!后头李二陛下还把那文章讨了去,贴到了他议事之地的屏风上,听说那上面贴的都是他会经常回看的奏疏!

李元婴听得眼睛都睁大了,吃惊得不得了:“皇兄他觉得我写得这么好吗?”

李承乾便把李二陛下最后那句“往后得多和你幺叔学学”转述给李元婴听。

这下好了,李元婴尾巴简直要翘上天了。他有模有样地学着李二陛下板起脸的样子去逗李象:“听到没有,要多和幺幺学学。”

李象很配合,马上乖乖点头:“和幺幺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