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47章

闲唐 第47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47章

李承乾刚当太子时比李元婴还小些,什么都不懂,被老师骂了也懵懵懂懂,他母后去世后他更是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还时常想着“骂吧骂吧赶紧骂完我好去玩儿”。

没见到他父皇被魏征追着骂,连斗鸡都不玩了吗?

当堂骂回去这种事,李承乾当真是头一回见识,哪怕李二陛下被气狠了,大多时候也是拂袖离去。

哪有人会像李元婴这样,人小嗓子大,喊不赢还要去扯人家袖子的?而且李元婴张嘴就是一套一套的歪理,若不是他已经见识过这份瞎掰扯的功力,一时半会怕也缓不过神来!

眼下被喷得猝不及防,昨日他们想好的应对之法其实正好可以用上,顶多只是从应对李二陛下一个变成应对满朝文武而已。

李承乾想到李元婴为了自己不顾李二陛下的训斥,愣是把自己的意见原原本本地说完才坐回来,心中感动,也决定不再像往常那样充耳不闻、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李承乾站起身来,朗声道:“父皇,儿臣有一篇文章本来准备下朝后再献给你,不想今日朝中竟都已知晓儿臣昨日做了什么。”李承乾眉宇之间颇有些李二陛下的影子,只是往日性格沉郁,总像是笼着一层阴云,瞧着便有些不讨喜。此时他脸上郁郁之色一扫而空,说起话来也掷地有声,“既是如此,儿臣想将这篇文章当堂念一遍,也算是给父皇与诸位大臣一个交代!”

房玄龄等人齐齐望向李承乾,蓦然发现太子已年过弱冠,身量修长,面容英朗,隐然有李二陛下当年的风采。

相较之下,坐在后头的李泰、李治便略逊一筹,宛如珠玉在侧、黯然形秽。

李承乾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勉强也算是受过千锤万练的,得了李二陛下的首肯便把昨日写的文章念了出来。最近这两篇文章让他有种开了窍的感觉,念起来也顺畅无比。

这文章的大意很简单,开头写他与李元婴、李治他们听说南边曾有象军能赢吐蕃军,不知象军与突厥骑兵相比如何,便请来南人所驯之象与北人所驯之马对战。

胜负分出之后,他们席地而坐,先听南人谈起如何驯象、如何对战吐蕃军,获益良多。随后,又听魏征之孙女谈起“火牛阵”,深感战事时局都变幻无常,做什么都鲜有万全之法!

因此,他们都希望日后可以多接触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才,像这次了解“象马之战”一样好好了解南边的战法和北边的战法,好好了解东边的情况和西边的情况……这样一来,不管是遇到哪儿有事,决断时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否则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与盲聋之人何异?

李承乾朗声把整篇文章念完,没再为自己辩解什么,退回位置上坐下。

虽说文章里一些细节是经过修饰美化了的,但大体来说确实是他们昨天玩耍时生出来的真实想法,他表现得十分坦荡。

殿中再一次静了下来。

这篇文章有理有据,直接将原本被攻讦的“象马之战”延伸到战事与国事之上。象军能轻易逼退骑兵,火牛阵又能破象军,可不就是说明遇事无万全之法,任何时候都得尽量掌握各方情况灵活应对!

细想一下,太子若是端坐宫中苦读书,不去了解外头的真正情况,真正遇到要解决的事情该如何做判断、如何想办法?而且哪怕再怎么说天下是一家,突厥、吐蕃以及南边未曾归化的山蛮其实仍是朝廷的心头之患,太子想了解了解他们显然不过分……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房玄龄乃是太子太师,见李承乾说得有理,自是出声应和:“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说完他还看了魏征一眼,意思是“你孙女都一起去了,你不该说点什么吗”。

换做往日,魏征绝不会掺和这些事。

李二陛下春秋正盛,又已经给太子安排了房玄龄当太子太师,他要是还往太子那边凑,李二陛下很可能在心里犯嘀咕:“我这还没老,你们一个两个都往太子那边靠,是不是觉得我活不长了?”

魏征虽然以刚正善谏出名,可他不是傻子。他知道李二陛下容他忍他,一来是他的进谏确实不偏不倚、秉直为公,二来则是朝中需要一个“榜样”。

李二陛下想要把天下治理好,就不能当那闭目塞聪、耳聋目盲的人,所以,就算没有魏征,也会有张征李征!

魏征不想掺和,偏偏刚才房玄龄朝他递的眼神让李二陛下注意到了。

李二陛下顿时想起李承乾刚才提到的人除了李元婴和李治,还有魏征的亲孙女。

这女娃不过才比兕子大一点,读书习字却比男孩儿还出色,生作女子确实可惜了。

李二陛下对几个心腹要臣的性格门儿清,他知道魏征孙女肯定不是太子请过去的,而是李元婴拉人家出去玩。

小孩子想一块玩,大人拦得住吗?强拦肯定可以,可没多少人舍得强拦!

李元婴这混账小子,挑玩伴的眼光倒是挺不错。

李二陛下看了李元婴一眼,目光又绕回魏征身上,故意点魏征的名:“魏卿,你觉得此事如何?”

魏征没奈何,自己孙女都一起去了,太子殿下也写了篇好文章为自己辩解了,他难道还要捋起袖子加入到喷太子大军里?他的主要职责是劝谏李二陛下,太子的事不归他管!

魏征只能执起长笏回道:“臣认为房仆射所言有理。此事一未劳财,二未扰民,太子何过之有?”

房玄龄与魏征都这样说了,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自也不会再沉默,也开口表示太子无过。

转眼间,朝会上的局面已完全逆转了。

太子不能再骂,其他人便提出别的事情出来商议。

见没人敢再欺负大侄子,李元婴满意了,只是听着百官议事又觉着有些无聊。

这么多人正儿八经地讨论着政务,偷溜走不太容易。走是不能走了,李元婴看了看左右,发现后头坐的是四侄子李泰!

闲着也是闲着,李元婴回头观察一番,惊奇地压低声音和李泰说小话:“四侄子啊,你的凭几看着比别人的大一圈,你可真能长肉!”

上朝时,百官都是有位置可坐的,前面几排座位上多设有凭几。

所谓的凭几,其实就是像扶手一样的玩意,一般有三足,围拢在座位周围。若是相熟的人坐到一块,你可以懒洋洋地倚在上面和人磕叨。

李泰胖,胖得李二陛下怕他走着太累,直接允他坐肩舆来上朝,那可是六七十岁快退休的有功老臣才有机会享受的待遇。他这身量搁在普通凭几里就有点挤了,所以他位置上的凭几是特制的,比旁人大一圈!

李泰正聚精会神听百官商议政事,冷不丁听到李元婴转过头来朝自己感慨,掐死李元婴的心都有了。

本来李泰让人暗中把李承乾昨天干的事不着痕迹地传到朝中诸人耳中,满心期待地等着看朝中诸官对李承乾群起而攻之:这些人之中有的支持三哥李恪,有的支持五弟六弟,有的则是在其位要谋其政,有的有心效仿魏征能言直谏获得父皇赏识。总之,这里头的每一个人知道昨天的事后都不会没有动作!

结果,李二陛下突然把李元婴宣召过来,朝会上的情况骤然变了!

饶是李泰平日里总笑得像和气的面人儿,这会儿脸色还是不由自主地发黑:“朝堂重地,不要喧哗。”

李元婴是那种你不让他说话他就不说的人吗?当然不是。

不管李泰回什么,李元婴都能和他掰扯下去。他振振有词地反驳:“我才没喧哗,我声音很小的。”

李元婴的位置是临时加上的,只有个坐垫,没凭几之类的,也没长长的笏板。他堂而皇之地把坐垫往后挪了挪,本来临时插在李承乾身边的位置便挪到了李泰身边。

挪位置成功,李元婴好奇地凑过脑袋去看了看李泰的笏板,开始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你这个笏板是象牙做的吗?我昨天听那杨六说,象牙本来是大象用来保护自己的,象牙越大打架越厉害,可惜后来有人发现象牙白白的,很适合用来雕琢成各种宝贝,便有许多人开始打起它们的主意!你说说,大象是不是好可怜啊?它们用来保护自己的象牙,现在反而成了害死它们的东西!”

李泰额头青筋直跳,脸皮都气得有点抖了。这小子一开口,他根本听不到房玄龄他们到底在商议什么了!

李元婴才不管李泰气不气,说完自己的感慨又开始新一轮的磕叨:“不是说上朝时你们会把要说的事情记在笏板上吗?为什么你的笏板上什么都没写?听人说你的字写得很好的,我还想看看到底好成什么样呢,真是太可惜了。我跟你说,上次我瞅见老魏的笏板了,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那才是认真为上朝做准备的典范,你这么懒怎么行!”

李泰忍无可忍地吼出声:“你闭嘴行不行!”

殿中再一次鸦雀无声。

李泰不仅长得胖,声音不控制的话也比别人响亮许多。刚才他一个没注意直接往外吼,满殿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并且转过头看向他们所在的方向。

李元婴乖乖闭了嘴,甚至还有点自觉非常无辜的小委屈。他们讲的事情他都听不懂,也不爱听,找侄子磕叨磕叨不行吗?他的声音又不大,别人根本听不见,四侄子怎么可以吼得人尽皆知,真是太过分了!

李泰毕竟是李二陛下最偏爱的儿子,哪怕出了这殿前失仪之事,李二陛下也只是训了他和搞事情的李元婴几句,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听着,不许再影响朝议。

李元婴被点名批评还很不乐意,趁李二陛下转开目光又埋怨起李泰来:“你刚才说不能喧哗,自己那么大声,害我和你一起挨骂!”

李泰:“……”

李泰真的很想掐死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