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33章

闲唐 第33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33章

李二陛下脸色很不好看,坐在御座上等着李德謇把李元婴几人拎回来。

李承乾有些担心几个妹妹,又担心李二陛下气坏了身体,想劝一劝,却又不知该从何劝起,他们父子俩已经许久没有好好说过话了。

李承乾没退下,静坐在一旁和李二陛下一起等候。等有人来报说李元婴他们已经回来了,李承乾才坐直身体往外看去。

首先跑进来的不是别人,是被李元婴牵着的兕子。兕子平日里最得李二陛下喜爱,李元婴和她咬了两句耳朵,她进门后便一马当先地冲到李二陛下面前,扑到李二陛下怀里喊:“父皇!”接着高阳和新城她们也跑了过去,脆脆甜甜地齐齐喊人。

被四个宝贝女儿围在中间,李二陛下的火气一下子散了大半。

李元婴见李二陛下脸色稍缓,才慢腾腾地凑上前试探着自己有没有机会卖个乖。

李二陛下瞥见他那鬼鬼祟祟的模样,心里的怒火又腾地一下上来,骂道:“你给我站一边去!”

李元婴只好乖乖退到一边罚站。

唉,要是没高阳她们几个在,他可以更不要脸一点。

闹出这种事,李二陛下是不可能轻易平息怒火的,四个宝贝女儿撒娇也没用,他很快又板起脸来盘问到底怎么回事。同时李二陛下还勒令李元婴和高阳不许出声,这两个小鬼太滑头,李二陛下不信他们胡扯。

平日里最老实的城阳被选做代表,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始末说了出来。听到李元婴他们都不晓得北里是什么地方,是高阳听几个皇兄说的,李二陛下脸色稍缓,问高阳:“哪几个皇兄?”

高阳闭嘴不答。

李二陛下道:“还挺讲义气的是吧?”李二陛下冷笑一声,叫来左右的人把平时和高阳一起打马球的那几个儿子点名了,全部一起罚,公平又公正!

高阳睁大眼,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出卖皇兄,李二陛下还是能把人都找出来。

李二陛下示意城阳继续往下说。

听到李元婴看到琵琶想起太上皇,李二陛下看了李元婴一眼,没说什么。直至城阳提起房俊在外面喊话抢人,李二陛下额头青筋才暴跳起来。这对未婚夫妻真是有能耐了,一个是身为女孩子却跟着她幺叔跑去那种地方,一个更了不得,居然抢人抢到自己未婚妻子头上!

既然城阳已经把房俊卖了出来,立在一边罚站的李元婴就忍不住插嘴了:“皇兄你看,我说了吧,挑女婿要好好考察的,你还说是你悉心挑的……”

李二陛下朝他喝道:“你闭嘴!”

李元婴转过身去背对着李二陛下站好,不理他了。

城阳老实归老实,还是很懂得给李元婴打掩护的。她没提李元婴还要与那苏七娘约定要通过图书馆联系的事,只说那苏七娘知道李元婴是滕王之后便将琵琶送予李元婴,再然后,李德謇就来了。

这套经过剪切处理的说辞没引起李二陛下的怀疑,李二陛下看向背过身去只给他留一个后脑勺的李元婴,一时不知该怎么骂他才能解气。

这小子糟心是糟心,可也是被误导了才会领着高阳她们去北里,到了那儿也没干什么荒唐事,反而还惦念起太上皇来。

搁别人身上,李二陛下只会觉得他瞎扯淡替自己狡辩,可太上皇搬到大安宫那几年,确实每日醉心歌舞,沉浸在美人堆里,兴起时还会自己抱起琵琶为美人们弹一曲。那时李元婴虽然还小,印象应当还是有的,他走进北里那种地方会想起太上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李二陛下顿了顿,板起脸严厉地教育了兕子四人一顿,罚她们回去抄书并闭门思过。

兕子还想拯救一下李元婴,小心翼翼地说:“幺叔……”

李二陛下一脸“没得商量”的冷酷,无情地说道:“行了,你们回去,不许再乱跑。”

兕子她们一走,屋内只剩下李二陛下、李承乾和李元婴。

李承乾在心里斟酌着该怎么替李元婴说说情。

李二陛下看了李承乾一眼,对仍背对着他们的李元婴斥道:“转过来!”

李元婴见兕子她们都被李二陛下赶走了,直接把李二陛下的“转过来”转换成“过来坐下”,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往李二陛下身边一坐,看得李承乾有些发愣。

李二陛下见李元婴又没脸没皮地赖到自己身边,不由骂道:“你小子能不能消停两天?到哪都能惹出事来!”

李元婴觉得李二陛下这话很没道理,有理有据地反驳:“才没有惹事,我们就是去听个曲儿,有什么不对?难道就因为有的人去北里是想干别的,我们单纯听曲儿的反而不能去了?”他哼了一声,“自己心里有鬼的人才会看谁都觉得龌龊,像那个房二就是,没见到我们时还挺趾高气昂的,见到我们后我叫他一起坐下听个曲,他吓得跟什么似的,一眨眼就跑没影了!”

这就是李二陛下刚才让李元婴闭嘴的原因,什么事经他的嘴一说,好像都挺有道理。想到自己挑的驸马,李二陛下更糟心了,横看竖看都觉得眼前这小子碍眼极了!

李二陛下道:“过两天我要去骊山,你两天内把《诗经》抄一遍,我带上你一起去。”

李元婴一听,脸色有些发苦,虽说他现在长进了,什么书都有看看,可是他对《诗经》着实没什么兴趣。翻来覆去全是诗,乏味得很,还有很多他看不懂的生僻字,有什么好看的!李元婴试探着问:“那我不去骊山,可以不抄吗?”

李二陛下冷笑一声:“可以啊,以后哪也别去了,随你抄不抄。”

李元婴立刻闭嘴。

李元婴和李承乾一起被李二陛下赶了出来。

李元婴刚才就看见大侄子一直欲言又止,显然是想找机会帮他说话!他感动地压低声音和李承乾交流经验:“承乾你不用担心的,只要和皇兄讲道理,皇兄很快就不会生气啦。皇兄罚我们只是要堵别人的嘴而已,其实他心里已经不气我们了。”说完他又对李承乾谆谆教诲,让李承乾记得贯彻“敌强我就弱,敌弱我就强”的基本搞事原则,每当李二陛下和老孔他们骂得凶时一定要诚恳认错,等风头过去再继续干坏事!

李承乾回想着李元婴刚才和李二陛下相处的情景,依稀也知晓他们父皇为什么独独对这个幺叔格外宽容。一般人绝对没李元婴这脸皮和这胆量!

李承乾道:“我记着了。”

李元婴一脸“孺子可教也”的满意表情。

李承乾和李元婴提起另一件事:“遗直那边有孙老的消息了,孙老眼下落脚的村子离骊山不远,赶巧父皇过两天要启程去骊山,应该可以直接把孙老请到骊山替父皇看看。”

李元婴听后很高兴:“看来老房还是有靠谱儿子的,那遗爱贤侄看着就不太靠谱。”

李承乾道:“十几岁的少年哪有不风流的,去个北里算不得什么。”

李元婴还是不太满意:“去个北里是没什么,他去了又不敢堂堂正正地承认,瞧着是个没担当的。”李元婴对几个小萝莉非常上心,“老房是很厉害,可要是他自己立不起来,爹再厉害也没用。换成你是高阳,你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夫婿!”

李承乾道:“你说的也在理,可适龄的人都才十来岁,你哪里看得出他们将来能不能立起来?”他拍拍李元婴的肩膀,让李元婴不要想太多,先去把《诗经》抄完再说。

李元婴面色一苦,跑去把《诗经》找出来,才发现这玩意比礼记的字数要多好几倍!李元婴和为他找出《诗经》的武才人抱怨:“你说皇兄为什么让我抄这玩意啊?这么多诗,我一点都不想看!”

武才人娓娓为李元婴介绍:“《诗经》中的诗原是周王朝叫人收集的歌谣,有风、雅、颂三类,‘风’乃是百姓传唱的民谣,大多展现百姓的所思所想;‘雅’乃是名门望族祭祀或宴饮时所用的雅乐,还有一些来自百姓的讽咏;‘颂’则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曲和舞曲。”她含笑说道,“陛下让你抄这个,应当是想让你多了解一下礼乐之事。”

李元婴一听,明白了,哼道:“上次让我抄《礼记》,这次让我抄《诗经》,太坏了!罚人就罚人,还要借机讽刺我不懂礼乐!”

武才人没有接这话。

不是谁都能无拘无束地在背后骂当今天子的。

普天之下,她也只见过这么一个胆大包天的家伙。

李元婴也没再和武才人说什么,抱着厚厚的几卷《诗经》走了。他边往回走,还边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他玉米种出来了,每个人都分一包爆米花,坚决不分给李二陛下,馋死他!

毕竟是《诗三百》,足足有三百多首诗,接下来两天李元婴埋头苦抄,抄到出发那天都才抄了一小半。李元婴耍赖之心又起,抱着抄好的部分去找李二陛下哭:“我怎么抄都抄不完!”

李二陛下瞥了他一眼,淡道:“收拾收拾去骊山。”见李元婴听到这句话就满脸喜色,李二陛下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把下一句补完,“到了骊山你接着抄,总能抄完的。”

李元婴:“……”

李元婴决定不理李二陛下了。

李二陛下是去骊山调理身体的,带的人并不多,太子也被留在京中处理朝中事务。临去前李承乾把随身信物交给李元婴,让李元婴到时候拿着去接孙思邈,事关李二陛下,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李元婴难得被委以重任,很是郑重地把信物收起来,又从李承乾那里听到了关于房家的八卦:房玄龄隔天就去向李二陛下请罪,说自己二儿子顽劣,已经被他狠狠地教训过了。听说,房二这几天病得根本不出门,也不知是真病还是被他爹打的。而且,房玄龄脖子上还多了两道口子,被人挠的那种!

李元婴闹的这一出事儿,把人房家上下弄得鸡飞狗跳!

李元婴认为自己非常无辜:“我真的只是去听个曲儿,谁知道他会来抢人?”

李承乾也不觉得李元婴真做错了,毕竟李元婴是真不懂那到底是什么地方。他也不再多说,只劝说李元婴:“高阳的婚事父皇自有考量,你不用太操心。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请孙老给父皇调理调理身体,最好能把父皇那些旧伤隐疾都给治好。”

李元婴一口答应,带着大侄子的信物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