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 184 章

闲唐 第 184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 184 章

李元婴献完宝又蹦跶去找小伙伴们玩耍, 虽则许多小伙伴留在滕州干活, 但几个侄女也够他热闹的了。他显然对自己偷懒不管事三个月一点负担都没有, 舒舒服服地泡澡玩乐。

长孙无忌倒是忧心忡忡地找上李二陛下, 提起对李元婴的忧心。按照他的想法, 李元婴的封地既是滕州, 那海港就不该归他, 这样要紧的地方还是该捏在朝廷手里比较妥当。

李二陛下对长孙无忌还是颇为信重的,耐心地说道:“元婴没去滕州前,那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码头。如今海港建刚起来, 他发行的票券也还未还清,朝廷现在就想把它收回来,换了你, 你能乐意吗?”

长孙无忌心道, 朝廷要收,哪用管乐意不乐意?不过这话他没说出口, 只隐晦地提醒李二陛下不要养大了李元婴的心。

李二陛下道:“朕让元婴放手施为, 不仅因为元婴是朕的幺弟, 更因为大唐需要这样一个有想法、敢作为的人。我希望不管是藩王还是刺史, 都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施行自己的决策。试出好的,我们推而广之;试出不好的, 我们引以为戒。”他对自己的妻舅说出心中愿望, “世界那么广阔, 朕希望车马船舶能及之处,都能知晓大唐的威名、都能倾慕大唐的繁盛。要做到这一点, 光是守成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能开拓进取的人才!朕希望,天下能人都能为我所用,各司其职,各展其能!”

长孙无忌闻言大震。

他恍惚间感觉自己又看见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那时候的李二陛下,当真是个明亮灼人的翩翩少年,多少人明里觉得他遛狗斗鸡、纵情游猎,特别不务正业,暗里却又有些羡慕他的肆意飞扬。

这么多年了,虽然见惯了生死,虽然多了猜疑,他骨子里还是留存着当年那个与旁人格外不同的灵魂。

对李元婴,他未必没有疑心过,只是最终还是爱惜占了上风。如果有一天李元婴当真生出异心,李二陛下肯定会毫不留情地处置他。因为他李二陛下先是个皇帝,而后才是父亲和兄长。

这一点,李二陛下自己比谁都看得清楚。

但是在那之前,他先想当个兄长。

长孙无忌敛手道:“臣明白了。”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谈这个话题。既然他把海边那一块许给了李元婴,就不会依长孙无忌的提议把它收回。他还是要脸的!

转眼到了寿宴当日,也不知李二陛下是有意还是无意,邀请的人居然比往年多上不少。等到每年最受瞩目的献贺礼环节,众人都打起精神夸赞每一样礼物、争取多说些吉利话。

李元婴的礼物被排在宗室最后头,理由也是最现成的:他排行最末。

其他兄弟人没到了,礼物却到了,都没什么新意。到场的人都夸得词穷了,才轮到李元婴。

李元婴今天一身正服,瞧着比寿星还寿星。几个月前李元婴挨了杖责,大家都挺遗憾可能没机会再见到光彩照人的小王爷了,不想这日他又活蹦乱跳地出现在人前,瞧起来神气活现。

他的贺礼也很引人注目。

他叫人抬了两大箱金银进正殿!

众人一看,都觉无语。知道你小子能赚钱也有钱,但你也不能直接送金银啊!俗气!

面对众人的鄙夷,李元婴泰然自若。他上前朗声给李二陛下祝寿,大意是整个大唐江山都是属于皇兄的,他不管献什么当寿礼都是慷皇兄之慨,不合适啊不合适。所以他特地叫人越洋渡海去外邦寻找适合的寿礼,没想到一找之下竟找到个金矿银矿,所以紧赶慢赶地挖了一船回来。

这两箱金银不是全部,只是样本,更多的正等着搬进皇兄你的库房里!

李元婴还诚恳地说:“希望皇兄福寿延绵、寿与天齐,等将来大唐海船行遍全世界,皇兄就能坐拥天下珍宝!”

饶是长孙无忌等人已经知道李元婴要献金银、造一造“海外遍是金银岛”的声势,还是被李元婴的一番说辞给惊到了。按照李元婴的说法,他们这些人准备的寿礼都是慷李二陛下之慨,一点诚意都没有!要有诚意,就得跟他一样,去海外找,去还不属于大唐的地方找!

这小子还要不要脸!

为了大兴海运,他也太无耻了吧!

李元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无耻,李二陛下也不觉得。

李二陛下觉得自家幺弟最懂自己,他刚和长孙无忌说过想要开拓进取,李元婴就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着实让他龙心大悦。李二陛下抚掌大笑,直接让李元婴坐到自己下首,显见非常满意李元婴送的寿礼、编的贺词。

李元婴屁颠屁颠跑到离李二陛下最近的位置坐下,高高兴兴地朝对侧的太子李承乾和皇孙李象挤眉弄眼打招呼。

李承乾拿这个长不大的幺叔没辙,只能朝他笑。

李象还小,被李元婴带得生性活泼,也和李元婴挤眉弄眼做交流,李元婴的一番话也听得他心潮澎湃,很想跟着李元婴出海玩耍,亲自给皇祖父搜罗些海外珍宝回来。

等看众朝臣开始献礼,眼看得献老半天,李象还悄悄从李承乾身边溜到李元婴身边去,两个小的凑一起嘀嘀咕咕。

李二陛下瞥见了他们的小动作,但今天他心情颇佳,没计较李象小小的胡闹。这个皇孙聪明机敏,很得他喜爱,这点小事他还是可以纵容的。

一场寿宴顺利结束,众人三三两两散去,相熟的人碰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自然是李元婴提到的“金银岛”。

谁都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因为李元婴说那么几句就争相派人出海,有的人决定先去打听李元婴到底弄回多少金银,有的人则是直接持怀疑态度。当然,还有一批到场的人不缺钱,就缺机会,他们揣摩上意,觉得李二陛下非常赞同李元婴的想法,他们要是用行动表示支持,李二陛下说不定会给他们一个进身之阶!

众人各怀心思,但大多准备投点钱,区别只在于数额多少。毕竟要是明年大家都拿出来自外邦的寿礼,只有自己还在“慷陛下之慨”,那就糟糕了。在朝为官的,不怕表现不突出,就怕落后一步被上头怀疑不尽心!

李元婴在寿宴上吃了点酒,脸上微微发红,但他喝酒上脸不上脑,人还是清醒的,积极地送上了年纪的魏征回住处,对魏征好一阵嘘寒问暖。

即便魏征心硬如铁、总被李元婴气得吹胡子瞪眼,被李元婴这一通殷勤都没了脾气。一老一少坐下说话,魏姝主动帮他们煮起了茶,顺便偷偷听一听他们在聊什么。

魏征对李元婴借李二陛下寿宴宣扬海运不是很赞同。大唐眼下人丁不多,经不起海上损耗,与其大兴海运,还不如先把眼下的局面经营好。

他拧着眉给李元婴分析其中弊端。

李元婴另有一番见解:“土里能长出来的东西就那么一点,我一直在叫人搜集各地稻种搞杂交,提高米粮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寻找肥田养地的法子。若是将来一亩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比如今翻一倍或者翻数倍,那是不是只要一部分人去种地就能养活所有人了?”

魏征道:“但你还没有做成。”

李元婴道:“总能做到的,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他还年轻,所以并不觉得二十年是多漫长的时光。李元婴目光熠熠,“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取海外的无主珍宝充盈国库,取海外的无主之地供养大唐百姓。朝廷有了余力,就可以兴教化、强军力。若是海外有人被欺压得难以生存,我们可以把他们带回来,将土地给他们耕种,让他们吃饱穿暖,接受大唐教育。若是他们之中有人想回归故土,我们再送他们回去,让他们宣扬大唐的仁善,再有人遇到困难之时就会主动向我们大唐求救,皇兄也会成为真正的天可汗!”

魏征静了下来。

若是这些话由别人来说,魏征会认为对方在吹牛,但是李元婴不一样。

这些事李元婴已经在做了,不管是对待吐蕃还是对待高丽新罗,李元婴都是这样做的。

从一开始,他的目光就没有囿于大唐一隅。

他从小生在皇室,与两任帝王都极为亲近,既知晓权势的诱人也知晓权势的可怕。所以李元婴没有与任何朝臣有过多的往来,从不插手朝中之事,哪怕当了他的准孙女婿,李元婴也鲜少从他这里探听朝中消息,更别提求他做些什么。

至于与李靖交好,那也是志趣相投的往来,显见不会提及军中之事——哪怕提了,李靖如今也已是解甲归田状态,并没有什么用处。

他在朝中半点人脉也无,能肆意妄为全凭着李二陛下的纵容。

若是有一天,李二陛下收回了对他的宽纵,他在朝中就真的孤立无援、孑然一身了。

也正因如此,李元婴才能避过一次次猜疑,让李二陛下放心让他去做他想做的事。

这样的局面,是不是李元婴有意为之?

这个问题魏征没有问,李元婴也没有说,两个人对坐吃茶,醒了醒酒。

转眼天色已晚,李元婴该回住处去了。

魏姝送他出门,亲手替他系上披风。

李元婴趁机握住她的手,借着夜色的掩映往她额头上轻轻亲了一下。他怕魏姝反应过来要打她,飞快碰了一下就拔腿跑了,累得在一旁装不存在的内侍赶忙追上去。

魏姝立在檐下看着李元婴跑远,耳根微微泛红,直至李元婴的身影消失不见才收回视线。

她喜欢的人啊,是天底下最好也最可爱的人,她希望他一辈子快快活活,永远都没有烦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