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147章

闲唐 第147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47章

这份密报是刚送过来的,本来李二陛下不准备在中秋佳节看它,但经李元婴那么一闹腾他便打开看了起来。

密报上汇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张亮和侯君集在做什么。

张亮告发侯君集,他没有追究,但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一直叫人盯着侯君集,侯君集心怀不满、侯君集试图通过女婿贺兰楚石接触太子、侯君集酒后失言这些事早都送到了案前。

李二陛下自然也知晓李元婴曾撞见侯君集与贺兰楚石说醉话的事,还想着李元婴会不会来和他说。没想到李元婴来是来了,提到的却不是侯君集,而是张亮。

于是这份定时送到李二陛下案前、只与侯君集有关的密报便添了个人。

张亮养了术士、收了义子,这些都和李元婴报上来的相去无几。

这两个人都是他亲自选出的二十四功臣人选,只要他们没下一步动作,他也不会对他们动手。如果他们真敢有下一步动作,那就让他看看这两条线能扯出多少人!

另一边,李元婴垂头丧气地回去,身边还跟着两个李二陛下过来盯梢他的禁卫。

这个待遇李元婴已经很久没享受过了,让他觉得很没面子,心情十分沮丧。结果刚走回住处,李元婴就嗅到里头飘来香喷喷的味道。

李元婴吸了吸鼻子,被罚禁足的憋闷一下子烟消云散,高高兴兴地跑进去寻柳宝林问:“今天吃什么?我老远就闻到了,老香了。”

柳宝林道:“要做蟹,所以先给你温了菊花酒。”虽还没到重阳,却也近了,柳宝林把酿好的菊花酒开封。这酒是米酒,但加入了清香安神的菊花,入口温醇,正适合配着秋蟹吃。柳宝林叮嘱,“蟹蒸好了你也不可多吃,别吃坏了肚子。”

李元婴道:“我晓得的。”他都这么大了,柳宝林还把他当小孩,他是贪嘴的人吗!

蟹最好是现蒸现吃,柳宝林见他回来了才叫人拿去做。旁边的嬷嬷对李元婴说起柳宝林的用心良苦,说这些蟹早送来了,柳宝林一直精心养着,等李元婴回来尝个鲜。

蟹这东西吃起来麻烦,市面上卖蟹的人不多,宫中的人也不大爱吃。好在丰泰楼常年都有应时的虾蟹蔬果,柳宝林叫人挑了一批送进来等李元婴回来做着吃。

有吃的李元婴就不嫌麻烦,一时忘了李二陛下交待的任务,兴致勃勃地看着柳宝林给他做蘸酱。蘸酱主要是橙泥配上姜醋,橙也是最近新出的,看着圆溜溜黄澄澄,很是可爱。

李元婴自告奋勇要帮忙,坐到柳宝林身边帮她开橙子。柳宝林由着他挨过来,指挥他挖出橙肉,和着细盐轻轻捣碎。后头那些精细活就不是李元婴能干的了,他坐在一旁看着柳宝林把一样样蘸料收拾得漂漂亮亮,忽然叹了口气。

柳宝林问他:“怎么了?”

李元婴道:“我今天央皇兄让我去封地,皇兄还是不答应让我去。”他觉得李二陛下真是奇怪,想去的不让去,不想去的他不许留。李元婴唉声叹气,“听雉奴说,滕州离海近,那边的蟹一定更肥。就是不知道那边的橙子好不好,做出来的橙泥有没有这么香!”

柳宝林自也是想去封地的,闻言也停下来叹气。自己儿子自己清楚,他哪是能受气的人,谁让他不舒坦了他一准要让对方更不舒坦。

这样的性子留在长安太危险了,毕竟他一天天地长大,再也不能拿年纪小不懂事当借口。

可李二陛下不放人,他们母子俩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柳宝林只能劝慰李元婴:“不急,圣人许是想等你从国子监出来再考虑。”

李元婴一想也是。他和柳宝林商量:“这次休沐回去之后,国子监要考一次试,和外头的秋闱差不多,考过了能参加明年的春闱。我想考考看,考完就不用去国子监了!”

柳宝林道:“有把握吗?”

李元婴道:“不想着考头名,想考过肯定不难。”

由于文章经常在优等和末等之间反复横跳,李元婴渐渐也摸出点门道来了,只要他把自己的小尾巴藏一藏,蒙混过关还是可以的。

这是李元婴临时起意的想法,还没和魏姝她们商量。主要是国子监里能玩的他差不多都玩够了,着实没什么必要再留在里面,至于考个第一什么的,李元婴压根没想过,反正能考过就成了!

至于明年春闱,李元婴觉得自己也有一点把握,考个进士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元婴越琢磨越觉得可行,和柳宝林商量了一会,母子俩便一起吃起新蒸好的秋蟹来。

菊花酒闻得正好,一倒入杯中,酒香立即飘了满屋。秋蟹肥美,李元婴没让别人帮忙剥,自己亲自动手开蟹,只见蟹肉饱满鲜嫩,沾上甘香的橙泥,吃来一丝腥味也无,好吃得不得了。

李元婴心满意足地吃了一只又一只,最后发现好的不灵坏的灵,他的肚子还真有点疼!

柳宝林本来看他吃得香还挺高兴,一听他肚子疼马上急了,忙叫人去请太医过来。

请太医一来一回的动静可不小,许多人都听说了。等太医回去同僚一打听,出诊的太医无奈地说:“蟹吃多了,撑着了。”他原还想意思意思弄点药让李元婴消化消化,结果李元婴一听是吃撑了就拒绝喝药,还头头是道地反驳起他开的方子来,说什么是药三分毒,没事坚决不吃药!

自己跟孙老学过医,还找太医做什么?浪费别人时间!

太医冷哼,一点都没给李元婴遮掩,把李元婴贪嘴把自己吃到撑的事广为宣扬。

中秋佳节,兕子她们跑去陪李二陛下用了晚膳,听李二陛下说李元婴吃撑了来不了,立刻手拉着手跑去慰问他们幺叔。

李元婴看着几个小萝莉一脸担心地跑来关心他,顿时明白什么叫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他不就多吃了几只秋蟹吗?李元婴坚强地说:“幺叔没事!”

没一会,李象和李小圆球也跑来了,李象拉着他的手说:“幺幺!耶耶说你吃坏肚子了,下次不能多吃!”

李小圆球也入宫来过节,听了李象的话很是认真地点头应和:“不能!幺幺不乖!”

李元婴本来都好了,见人这么齐,眼珠子一转,半躺到榻上说自己很虚弱,需要人照顾,支使这个给自己讲故事,支使那个给自己倒水,再来个给自己弄热毛巾敷额头,兴致勃勃地玩起了大夫病患小游戏。

一群小萝卜头兴致很高,都被李元婴使唤得团团转。李元婴很快大病痊愈,带着他们去高阳那边看月亮。

高高的观星楼是赏月佳地,李元婴带着一串小萝卜头登楼远望,只见夜色已至,一轮圆月自天际升起,又大又圆,皎洁可爱。整个长安城的灯火也压不住圆月的光辉,大地笼罩在一片温柔的月色之中,显得静谧而美好。

李元婴抱着个头最矮的李小圆球,让他也可以跟着赏月。李小圆球指着月亮说:“幺幺,今天的月亮好大啊!”

李元婴点头。

李小圆球收回手,环抱住李元婴的脖子,认真说:“幺幺,我要去相州了,耶耶在相州,我要去。”弟弟一岁多了,可以坐马车也可以坐船,今天皇祖父问他要不要去找耶耶,他舍不得李象,舍不得幺幺,但是他也想耶耶,他和耶耶是一家人,要去找耶耶。

李元婴说:“嗯,一家人该在一起,到时我去相州找你玩。”

李小圆球高兴了,要和李元婴拉钩。

李元婴带小萝卜头们玩了个尽兴,各自回了住处。到要睡觉时李元婴才想起,他的反省折子还没写,要是不快点写出来可就得一直被禁足在宫里了啊!李元婴一骨碌地坐起来,披了衣裳跑去自己的小书房准备挑灯夜战。

李元婴一有动静,伺候的人当然得跟着醒来。负责小书房的两个小宫女手脚麻利地给李元婴点上灯,问道:“殿下有什么要紧事吗?”

李元婴一看,这两个小宫女有些眼熟,不正是帮自己挖藕的那两个吗?李元婴道:“你们是双生儿吗?谁大谁小?”

两个小宫女生性活泼,自报了姓名,一个叫黄莺,一个叫黄鹂,都是会叫的鸟儿。她们是同一天出生的,本不怎么好认,但是黄莺是左撇子,黄鹂不是,只要稍微看看她们平时用哪只手就晓得了。

两个小宫女一开口便叽叽喳喳,两个人愣是说出好几个人的热闹来,李元婴觉得她俩的名字还挺贴切。他说道:“我要写文章,你们且到外间歇着,有事我再叫你们。”

黄莺黄鹂乖巧应是,替他煮好茶磨好墨便退了出去。

李元婴连夜把自认为完美的辩词写出来送去给李二陛下,不想李二陛下只扫了几眼,毫不留情地打回让他重写。

李元婴觉得李二陛下故意为难他,气鼓鼓地拿着自己的“反省”辩词去找魏征,问魏征自己哪里写得不好,李二陛下是不是有意不许他出宫的?

魏征听李二陛下要他写折子自我反省,脸色稍霁,拿过折子帮他看。

魏征看了两段之后,啪地把折子扔回李元婴面前,叫他滚。

李元婴灰溜溜地滚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折子唉声叹气。他不过是把自己昨天的说辞修饰修饰写出来而已,怎么一个两个都让他滚?

李元婴琢磨了半天,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绕到去东宫的弘文馆那边寻萧德言。

写这种命题作文,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摸清出题人的心思,李元婴实在不知道李二陛下想要什么样的折子。难道文章写得好,那御史就不记恨他了吗?

李元婴轻松溜到了萧德言那边,亲自煮茶给萧德言喝。

东宫的消息比外面灵通,萧德言自也听说李元婴都干了什么。他关心道:“殿下可是有事要问?”

李元婴正往水里放茶末,听萧德言问了,动作顿了顿,闷闷地说道:“我还没想好要问什么。”从前他没想做什么事,只想每天吃好喝好,日子便快活得不得了。这两年看得多、想得多了,想做的、试着去做的事也多了,他便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困在自己周围。

那东西无形无状,却可恨至极,到哪都如影随形。他想挣脱出去,偏又不知从何做起,因为他发现即使是他皇兄也没能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相反,他觉得他皇兄被困得更紧!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他不想和这些人玩了,只想去封地当个逍遥王爷。

但是莫名地,他觉得去了封地可能也没法如愿。

李元婴想来想去,还是没想明白。他给自己和萧德言分了杯茶,囫囵着把自己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困感和萧德言说了。

萧德言没想到李元婴不仅没提与那御史的争端,反倒是问出这样的问题。他静默片刻,才回道:“人活在世上,本就是有得便有失,有取便须舍,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萧德言缓声说,“这天地之间没多少人能活得肆意放纵,大多数人生来就被他们的父母师长悉心教导,所有人都告诉他们说,他们所做的事是应该做的,他们所说的话是应该说的,他们的日子就应该那样过。所有人都觉得理应如此。”

李元婴不吭声。

他写文章说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时,马博士就说过“古来皆如此”。

萧德言道:“你不一样,你没受过拘束,所以但凡有人想把套子往你身上套,你就能感觉出来。”

李元婴道:“像给牛上的那种套子吗?”

萧德言点头表示肯定。

李元婴安静下来,他有点明白了。

他在户县看过人驯养耕牛,耕作时给它们嘴巴套上个竹编的或者麻绳穿成的套子,不让它们有机会去嚼草。它们的鼻子上还会被穿个洞,戴上个鼻环,据说牛鼻子最怕疼了,要是它们不听话就扯一扯拴在鼻环上的绳子,这样它们就会乖乖干活,不敢违背命令!

牛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所有人身上都有那么一个套子,他们看到有个人不一样,就会用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去要求别人,就会想要把那个不同的人变得和自己相同,直至对方乖乖戴上套子、听从指挥,他们才觉得天下太平。

李元婴道:“我不喜欢。”

萧德言目光温煦地注视着他:“没有人喜欢。”

可是没有人能改变这一切。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容易,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太难。

李元婴觉得这真让人难过。

他说:“反正,我不喜欢。”

谁都别想让他钻进套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