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118章

闲唐 第118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18章

李二陛下走着一趟,除了泡汤泉之外,还有给李治商量婚期的打算。在婚事上头,李治是没有自主权的,李二陛下也打算给他选择的机会,早前已经给他选定太原王氏之女为王妃。

因着李治被扔去国子监,婚期也就推后了一些,不过李二陛下听孔颖达他们说李治学问平平,算不得特别突出,想参加科举一鸣惊人不太可能,便不再把婚期往后挪了,准备让他和王氏女尽早完婚。

李元婴听说还有这事,马上不闹腾了,跑去问李二陛下什么时候选的人,他怎么不知道。李元婴很是责怪李二陛下:“我可是雉奴的叔父,都没给人备个礼,多不好!”

李二陛下道:“没人会和你计较的。”

李元婴缠着李二陛下追问给李治定了什么人。李二陛下懒得给他解释,让他问长孙无忌去。

李元婴又去寻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李元婴是李二陛下打发来的,就给李元婴解释了一番:如今有‘五姓七族’之说,五姓就是李、崔、卢、郑、王,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这些都是有名的世家大族,而李二陛下给李治挑的就是太原王氏女,家世好,教养好,可见李二陛下对李治有多爱重。

李元婴道:“那她是什么样的人?长什么样?性子好不好?高不高?身量是瘦还是胖呢?”

长孙无忌听得一阵无言,摇头说道:“人家还未出嫁,怎么能去探听这些?”长孙无忌少不得要对李元婴劝说一番,让李元婴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什么话都敢说,什么问题都敢问,要考虑话出说来、问题问出来以后的后果。你一个当人叔父的,怎么能问这些问题?该避嫌的时候还是得避嫌!

李元婴乖乖点头,回去把原话给李治说,非常惋惜地拍李治肩膀:“我帮不了你了,你舅舅不肯跟我说!”

李治也觉得无语:“大婚时自然能见到了。”他一早便知道自己的婚事会由李二陛下安排,也知道李二陛下大致会在什么范围给他挑王妃,对李元婴这些问题一点好奇心都没有。不管长成什么样、性子如何,事情都已成定局,难道他还能换人不成?既然自己做不了主,还不如安安心心等着李二陛下安排。

李元婴觉得没趣。

李承乾和李泰大婚时他还小,没机会掺和,好不容易李治要娶妻了,李治却一点兴头都没有,着实让人失望。

李治和李元婴说起别的话题:“我书读得不够好,父皇约莫不想让我留在国子监了。等我完婚,可能就要到封地去。”他的封地在太原,王妃王氏也是太原人,李二陛下可能打算等他完婚后就打包他就藩。

李元婴怂恿:“你不一起考进士吗?”

李治摇头道:“我的学问还够不着进士的边。”

李元婴也不失望,兴致勃勃地说:“你去太原也不错,到那边以后多和你王妃到处走走,再给我们留意几个缺。到时我和老孔商量一下,带人去太原找你们玩,顺便看看太原有什么可以用来练手的事!反正是你封地,做什么都行!”

李治听李元婴这么说,也有几分兴奋。

这两年经李元婴反复洗脑,李治同样觉得早点去封地很棒,时不时会了解一下太原那边的情况。

两个人当即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怎么玩转太原来。

等说够了,李元婴才和李治琢磨起来:“你要去封地了,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

李治道:“你不是要考进士吗?你过了年才十三岁,哪有那么快能考上。”李治悄悄给李元婴分析起他父皇的心理来,“我看父皇是舍不得让你就藩的,你一个人能闹腾出十个人的动静,你不在,父皇身边可就冷清多了。”

李元婴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你这个儿子他都舍得,怎么就舍不得我了?”李元婴和李治嘀咕,“我看皇兄他就是坏,我说不来骊山,他偏要叫人把我扛上车;我说要去封地,他偏不让我去。就是不让我如意!”

李治深信李二陛下有自己的考量,他们父皇才没李元婴这么幼稚。

李治道:“那你下次跟父皇说你不想去封地,想一直留在长安,看父皇是不是真和你反着来。”

李元婴一听,还真觉得这主意不错。第二天晚上,李元婴就跑去和李二陛下一起泡汤泉,跟李二陛下说:“皇兄,我和人打听过了,滕州离长安老远了,我又认不得那边的人,不好玩,我想留在长安不走了!要不,您别让我就藩了成不成,我一直在长安陪您!”

李二陛下倚在汤泉边,双手撑在石岸上,老神在在地听李元婴说话。等李元婴说完后瞥了眼李元婴满是期待的脸庞,李二陛下慢悠悠地道:“成啊,朕许你在长安住一辈子,一步都不用你迈出长安。这样挺好,朝廷还省了块封地。”

李元婴一听,急了,他皇兄怎么不按说好的走。李元婴立刻改口道:“我想了想,还是去封地好,这样不合规矩。”

李二陛下道:“没关系,你也没干过什么合规矩的事,不差这一件。”李二陛下看起来越说越心动了,由衷感慨道,“朕还想着你去了封地,朕想见你一面挺难,既然你也想留下来,那就留下来吧。”

李元婴可不想一辈子留在长安,急得都上手去拉李二陛下了:“我不要!”

李二陛下瞥他一眼,淡淡道:“不是你说要留下的吗?”

李元婴气鼓鼓地卖了李治:“都是雉奴出的馊主意。他说让我试试你是不是真会和我反着来!”结果根本没反,还害他差点连长安城都出不去了!

李二陛下道:“你要做的事朕哪次没依着你?”

李元婴想想也是,他想做的事他皇兄都让他做了!李元婴也不害臊,马上又化身为殷勤狗腿好弟弟,赖在李二陛下身边说起白日里的趣事,压根不觉得自己早前怀疑李二陛下爱和他反着来有什么不好意思。

有幸和李二陛下一起泡汤泉的人都觉得,这位滕王殿下别的不说,脸皮真是够厚的。一般人哪怕不要脸,也不会像他这样一下子一个样,转换起来根本不带喘气!

君臣在骊山汤泉度了几天假,都挺开心,李二陛下这段时间以来的憋闷也一扫而空。马上要过年了,李二陛下给大伙都升职加薪,魏征也被任命为太子太师。

回京的路上李元婴听说了这事,一回到宫中便去寻李承乾,安慰安慰这个可怜的大侄子。

一个魏征的找茬功力,完全可以超越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三个人合起来的效果了,皇兄可真会挑的,最会骂人的全塞东宫了。

李承乾近来心情还挺不错,虽然也被张玄素他们骂了几回,不过想玩就得挨骂,他已经很习惯。李承乾客观评价:“魏师是父皇极倚重的人,父皇让魏师当太子太师挺好。”

李元婴还是觉得当太子太辛苦,跑汤泉不能跟着去,狩猎不能跟着去,避暑也不能跟着去。他很是同情地说:“要是我的话,我肯定受不了。”

李承乾不想聊这些扫兴的事,跟李元婴说东宫来了批新乐人,让李元婴听听他们的歌舞好不好。若是觉得好,过年他可以找兄弟几个过来好好热闹热闹,当然,李元婴他肯定也是要邀过来的。

李元婴不通音律,不过听和看自然没问题,他从小就泡在美人堆里长大,品鉴的能力不会差。

李承乾命人去叫新来的乐人来为李元婴献一曲,叔侄俩坐一块边吃茶边欣赏起乐人们精心准备的歌舞来。能选为宫廷乐人,技艺自是都不差,李元婴听着觉得还成,就是缺点朝气,转头对李承乾说:“不够热闹,到时侄子们可能会觉得太沉闷。”

李承乾知道李元婴的喜好,拍拍手让人停了下来,换首热闹些的。

李元婴满意了,他就喜欢热闹。曲子合他心意,李元婴又看起舞来,能上来献舞的都是一等一的美人,不过对李元婴来说相貌和身段都不怎么重要,看了一会儿便觉有些乏味,又听琵琶弹得格外欢快,目光便被弹琵琶的乐人吸引了去。

这乐人姿容秀美,比之正在献舞的女子们也差不到哪里去,琵琶也弹得极好。

李元婴问李承乾左右伺候的人:“左边那个弹琵琶的是谁?”

左右抬眼看去,辨认片刻,回道:“那是称心,琵琶弹得好,也擅歌舞。”

李承乾没怎么注意过弹琵琶的人,听李元婴这么一问也望了过去。

东宫不缺美人,这称心虽相貌姣好,却也没多特别。李承乾看了一眼,没什么印象,便对李元婴道:“幺叔你要是喜欢他,年后我叫太常那边把他分拨给你。”

李元婴原本没想着要,听李承乾这么一说倒是有了个新想法,不客气地应道:“我这边还真有要用到的乐人的地方,你要是愿意把人给我我就收下了。”

李承乾这人爱憎分明,和他玩得好的什么都能分享,和他玩不到一块的压根不爱理会,他无所谓地道:“有什么不愿意的,本就是太常那边分过来的。”说完他又好奇起来,追问李元婴,“幺叔你又有什么想法?”

李元婴道:“丰泰楼不是号称国子监专供吗?既是如此,怎么能没点特别的东西。这称心琵琶弹得不错,我准备让他先把一些同窗的诗谱上曲子,让人在丰泰楼传唱。往后丰泰楼在外头的分号多了,一首诗能唱遍大江南北,愿意往丰泰楼投诗的人一定人多。”

读书人谁不想名扬天下?名声在考科举和授官时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李元婴觉得可以专门培养一批能把诗弹唱出来传颂的乐人,进一步提高丰泰楼在文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李承乾听李元婴转念间就是这么个主意,不由问道:“幺叔你是不是早想好了来跟我要人?”

“没啊,”李元婴道,“你说要把人给我,我才想出来的。难道你又舍不得给人了?”

李承乾道:“怎么会?幺叔你想要的话,全给你都没问题,我这里难道还缺几个乐人了?”李承乾感慨,“我就是觉得你脑子怎么这么好使,转眼间就能冒个主意。”

李元婴骄傲地道:“那是当然,我脑子最好使了。”他又把自己准备将丰泰楼一路开到泰山的事告诉李承乾,这是他和李二陛下说好的,当然不能忘记。他得多想些新花样,把丰泰楼做成天底下最好的酒楼,这样他的本钱就多了!

李承乾心道,怪不得父皇那么喜欢你,原来你是这么讨好父皇的。

但是大话谁都会说,动动嘴皮子表孝心谁做不了?难得的是李元婴当真在做,一心一意要履行诺言。对李元婴的言出必行,李承乾还是很钦佩的,他说道:“你缺人缺钱都可以来和我说一声,我这边可以出。”

李元婴觉得李承乾真是个好侄子,隔天就去找李二陛下夸了李承乾一通,说李承乾慷慨又大方,愿意出钱出人支持他们的泰山计划。

李二陛下听了也挺感动。不过感动完了,他又摇头说:“东宫的支出也是从朝廷那边分拨的,用多了,户部那边还是会有意见。”事实上不仅户部会有意见,魏征、张玄素、于志宁他们都会开喷,从东宫那边支钱根本行不通。

李元婴本来也没打算跟大侄子开口,拍着胸脯保证道:“皇兄你放心吧,我早说了不用朝廷出钱的,自然也不会和承乾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