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闲唐 > 第103章

闲唐 第103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5: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03章

李元婴挺久没听到系统出现,乍然一听还有些反应不过来,等他回过神来,便问系统恐龙是什么玩意,这么大的个头,以前为什么没人见过?

系统便给他解释:恐龙的意思是“恐怖的大蜥蜴”,是从外文翻译来的。这种生物曾经遍布各地,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灭绝。粗略估算,这种生物约莫已经灭绝六千五百万年了,这副骸骨曾经随着地壳运动裹藏在岩石里辗转千万年,到现在又因缘际会出现在人前,可以称之为“化石”。

简单来说,这种巨大的生物如今已经找不着了。

李元婴有点遗憾,要是能驯服这么大的大家伙,带出去多威风!他压根不觉得自己可能会被这大家伙一脚踩扁,还挺想爬到它们背上骑一骑。

李元婴在系统的展示下大致了解了恐龙这种生物的模样,对于系统所说的能在天上飞、能在水里游、或者跑得贼快的恐龙都十分好奇。他改了主意,叫董小乙在发现恐龙椎骨那一带再好好找找,看能不能拼出完整的恐龙骸骨或者找到会飞的恐龙。

李元婴还很笃定地告诉董小乙:“这是龙骨,一定要好好找!”

孙思邈虽是道家出身,却也不怎么相信鬼神之说,龙这种生物更是虚无缥缈得很。听李元婴这样吩咐李元婴,他沉吟片刻,没有出言阻止。他说是龙骨便是龙骨吧,反正也没人见过龙的样子!

李元婴叫董小乙记下了自己的话,跑回大石头边上转悠了几圈,还伸手量了量几根椎骨的长度,觉得这东西当真稀奇。这么大的大家伙,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太可惜了!

要是还能找着的话,他可以放到襄城宫去养。

观察完恐龙椎骨,李元婴便与孙思邈在葵园用了顿饭,一起回了宫。到处跑了一整天,把该见的人都见完了,李元婴才慢腾腾地去寻李二陛下说话。

李二陛下今年本来准备去泰山的,没去成,洛阳和九成宫前两年又去过了,今年决定留在长安熬一熬,把酷夏熬过去便好。他吃过晚膳听人说李元婴跑来找自己,摆摆手让人把李元婴放进来。

李元婴跑李二陛下身边坐下,和他说起自己今天找到龙骨的事儿,还把大大的恐龙椎骨画出来给李二陛下看,边说边比划大小。他兴冲冲地说道:“光是脖子就这么大这么长,它们可比大象大多了。”

李二陛下初一听李元婴说找到龙骨,还以为他又在说大话,结果李元婴竟讲的有板有眼,好像真的见过一样。李二陛下道:“当真有这样的龙骨?”

李元婴道:“对的,孙师说这骨头看着像是颈椎一块的,孙师认骨头最厉害了。”他把自己的遗憾讲给李二陛下听,“不知这龙能不能飞,要是能飞的话我们骑在它背上让它载着飞多好玩!”

李二陛下道:“才几块骨头你就想这么多,这说不定是孔圣所说的‘防风氏’。”

李二陛下也是读过书的,他所讲的是《国语》之中的一桩异事:吴国有人发现一块巨大的骨头,大得得用一辆车才能拉动。吴国人拉着这块骨头去请教孔子,问孔子这是什么骨头,孔子便告诉他们当初有巨人名为防风氏,大禹召集众人在会稽山相聚,防风氏迟到了,所以大禹把防风氏处死并陈尸示众。这块骨头,就是防风氏的骨头!

李元婴也读过这书,李二陛下一说他便知道李二陛下讲的是哪一段。李元婴坚持自己的意见:“这肯定是龙骨,才不是防风氏!”他还有理有据地辩驳起这段记录来,“不都说尧舜禹都是仁义之君,怎么人家迟来一会就要把人杀了?杀了就杀了,还要陈尸示众,这哪是仁义之君,分明这么可怕!”

李二陛下没再和他分辨下去,只说:“那就让你的人快些把它找齐了,到时我也去看看是不是真能拼成龙。”

李元婴一口答应。他和李二陛下说起戴亭快回来的事,很是惦念地说:“不知道文成在吐蕃过得怎么样,那松赞干布有没有待薄她?下回戴亭再出去,我得给他配个能写会说的帮手,专门帮他写信传消息,要不然他实在太惜字如金了。”

李元婴常来念叨,李二陛下倒是记住了这个戴亭。他记得戴亭长相出众得很,属于看上一眼就不会忘的那类人。当时李元婴要讨这内侍,李二陛下还觉得李元婴是以貌取人,现在看来这小内侍当真有些能耐,不仅能随军去高昌,自己带着商队跑吐蕃竟也能安全归来!

李二陛下道:“文成乃大唐公主,谁敢待薄她?你好好读你的书便是,别这也操心那也操心。”

李元婴道:“我看不到的我不操心,我看到的我当然要操心。”说到这个,李元婴很不怕死地戳李二陛下痛处,“我听人说皇兄你又被老魏骂了!”

李元婴把话题扯到这里,李二陛下面色不太好,横了他一眼,意思是“你可以住口了”。

李元婴才不住口。他还要接着说:“我觉得老魏说得对,您这样偏爱青雀,着实是不替青雀考虑。”

李二陛下道:“我怎么不为他考虑了?”

李元婴道:“他到了就藩的年纪,您舍不得他,一直把他留在长安。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您不让他早早学会独当一面,他往后怎么办呢?”

李二陛下道:“他是大唐的亲王,承乾的亲弟弟,有什么怎么办?莫说他聪明过人,便是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也没人敢怠慢他。”

李元婴道:“您这么想就错了,您想想看,您儿子这么多,您却只疼青雀一个,其他人心里没想法吗?您现在偏疼青雀,心胸狭窄的人会妒忌他,别有用心的人会巴结他。哪怕青雀自己不想做什么,也会有一批想攀附他、想借他的势飞黄腾达的人怂恿他去做。”李元婴直直地望着李二陛下,认真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等将来您再后悔,什么都晚了,他不该有的心思已经有了,不该做的事已经做了,谁能容得下他?哪怕承乾胸襟再好,心里也会有疙瘩!到那时,他还能安安稳稳地当个亲王吗?”

李二陛下沉着脸。

他不乐意听这样的话,也没人敢和他说这样的话,哪怕是魏征都只敢提一句“海陵昔居之”。

李元婴可不怕李二陛下黑脸,他有条不紊地接着往下道:“我觉得您要是真的疼爱青雀,就该让他学会怎么把日子过好,而不是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他要什么就给什么,那是养猫养狗的法子;更不是把他摆在风口浪尖,让他既容易受人蛊惑,又容易被人嫉恨。照您现在这样惯着他,哪怕承乾他们学着您来一次玄武门之变,我也不会觉得吃惊……”

李二陛下勃然大怒,拍案骂道:“放肆,朕看朕是太惯着你才对!”

李元婴安静地坐在原处,黑溜溜的眼睛瞬也不瞬地对上李二陛下含怒的双眼,没有丝毫闪避。

李二陛下腮帮子抖了抖,没有再骂,也没有赶李元婴走。

兄弟对坐许久,李元婴才再次开了口:“这些话皇兄您要是不想听,我往后就不说了。”他端正身形朝李二陛下行了一礼,向李二陛下提出请求,“您让我去封地吧。”

李二陛下看着伏拜在地的李元婴。

朝野上下的人有的想要名,有的想要利,有的想要滔天权势,有的想要光耀家族,但凡有所求的,便有可拿捏之处。只眼前这一块滚刀肉,他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想从他这里要,所以这小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李二陛下心中翻腾的怒火渐渐平息下去。

这么一块滚刀肉,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动,你能拿他怎么办?

你要是说放他去封地,他不知该多快活!

李二陛下骂道:“你这么想去,朕偏不让你去。”

李元婴:“……”

李元婴觉得他皇兄真幼稚!

李二陛下让李元婴赶紧滚,别杵着碍他眼。

本来在完婚之后就该去封地的李泰一直被他留到现在,算起来期间确实有过许多逾制之事。朝野上下像李元婴这么想的人肯定不少,只是其他人或许是不敢说,或许是不想说,总之,没人敢提这事,只有魏征每次都站出来劝说。

李二陛下合上眼,脑中掠现玄武门前后的一幕幕。

那时候确实是像李元婴说的那样,哪怕他自己不去想,身边的人也会劝他去做,谋划的谋划,出力的出力,许多人为了助他“成大事”连命都愿意豁出去。到了那种时刻,哪怕兄弟之间还有那么一丝情义,形势也容不得他犹豫,诛杀兄弟、逼迫亲父,这些事他都干了。他做了,承乾他们会不会做?

现在他正当壮年,也许他们不会生出什么想法来,可要是他年纪再大些、身体再差些,还能像现在这样把控全局吗?到那时,他就真的亲自把两个儿子推到兄弟相争的死局里,再也没有转圜余地。

李二陛下靠在凭几上,静静地思索着自己儿子们的未来。

皇后去得早,只留下几个年幼的孩子,当时最年长的承乾也不过十来岁,所以他才想多留他们在身边几年。

如今青雀都二十二岁了,再长留长安确实不适合。他是相信自己这个孝顺听话的孩子的,可他也知道没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蛊惑,他不能让那些投机之辈找到机会教唆青雀与承乾相争。

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偏爱,就让青雀将来处境艰难。若闹得连一母同胞的兄弟都容不下青雀了,青雀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以前李二陛下是没想这个,现在李二陛下想了,所以很快就想得清清楚楚并有了决断。

是该让他的青雀到封地去了。

第二日李泰进宫时,李二陛下便取出一份名单对他说:“青雀,我给你列了一份藩弼人选,你看看可还有想要的人?”

所谓的藩弼,就是跟着藩王到封地上辅佐、指引藩王的佐臣。

到底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哪怕决定让李泰就藩,李二陛下还是想给李泰最好的班底,让李泰到封地上能过得快活。

要是换成别的儿子,李二陛下就直接指派人选了。

李泰一时反应不过来,没明白李二陛下的意思。

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李二陛下正注视着他,等着他接过名单。

父皇要让他就藩!

李泰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