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 第3305章 任命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第3305章 任命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2: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九月二十一,各地秋税收入基本结束,朝堂上已有了一个基础反馈,皇帝召开大朝会,想要就明年重大财政支出讨论一下,好有一个雏形。

在京休息了五天,养精蓄锐的周满和白善一大早便换好了官服,俩人相携出门,到了侧门,大吉备好了马车和马。

白善看向周满,问道:“你坐车还是骑马?”

周满道:“骑马吧,一大早上便坐车怪闷的。”

白善就牵过赤骥给她,这才去接盗骊,俩人把马拉出门,大吉也牵了一匹马跟在身后。

三人上马,溜溜达达的往皇城而去。

街上没什么人,所以白善和周满并骑,大吉跟在身后,等进了皇城那条主街,街上的车马就多了,且都是一侧的。

有武将从后面超过俩人,超过去时还扭头大着嗓门和周满打招呼,“周大人,回京了?”

瞥一眼白善,“哟”了一声道:“白大人,上朝呀!”

白善总觉得他们的口气不太善良,但为什么呢?

论起交情,他也是上过战场,有过微末军功的。

不等他思量明白,武将已经越过他哒哒的先跑了,夫妻两个谁都来不及打声招呼。

后面有马车追来的声音,白善和周满对视一眼,于是一踢马肚子加快了速度,再不肯让人超过他们了。

追在后面的杨和书:……

到了宫门口,白善和周满下马,将马匹交给宫门口专门看管马匹的侍卫,抽了腰间插的笏便进宫门去。。

等杨和书下车时,夫妻两个已经只剩下一道背影了。

这会儿杨和书也不急了,如往常一样缓步入宫,等到了太极殿门前,就见白善和周满周围都围满了人。

尤其是周满,不少大臣都对她表达了思念之意,并关切的询问她这一路可顺遂。

杨和书袖手站在一侧注视着他们,周满和白善察觉到他的目光,微笑着周围的同僚打过招呼后就朝杨和书走去。

杨和书是朝中出了名的清冷,虽然人长得好看,看着也温和,但会凑到他身边的人还真不多。

所以他周围都是空的。

白善和周满走过去,压低声音好奇的问,“杨学兄,难道朝中出什么事了吗?”

也没听庄先生提起啊。

庄先生年纪大了,他又只是崇文馆侍讲,若无必要,他已经不上大朝会了。

这也是皇帝对老臣的优待,朝中凡上了六十的大臣,职位不重,无要事的,可不上朝会。

但庄先生不上朝,身在朝中,对朝中的事还是有了解的,这几天并没有听他提起过。

杨和书道:“你前两日又上了一道请修河道,开通漕运的折子?”

白善一脸茫然的点头,“是啊,先生说朝中已经在议论此事,只是久决不下,我想着我也要销假入朝了,便想再提一提此事。”

“你这折子上了以后,易子阳便串联封宗平上了一封响应的折子,建议由工部主理此事,各地驻军协助,再招民工劳丁梳理河道,认为三年可通河道。”

周满:“决心如此大?只怕消耗不小吧?”

白善却想起了早上入宫时被武将阴阳怪气的画面,他:“……兵部和各地领军将领想要主理此事,但暂时打不过工部,觉得这主意是我提起的?”

“不仅是各地领军将领,朝中不少闲散下来的将军也有意此差事,毕竟主要用的是士兵。”

白善却皱眉,“可他们懂得疏通河道,筑堤建坝吗?”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肯定没有工部懂。”

他道:“我也只是提醒一句,你早朝的时候小心吧。”

白善决定静观其变,暂时什么都不说。

疏通河道,还是全国主要水网的河道,谁也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钱,从哪里疏通起,沿路可能还要修建码头等等,涉及地方之广,利益之深,让朝中每一个人都心思浮动起来。

当然,除了个别人外,大部分人看到的是背后涉及到的功绩。

远的不说,就说工部,韩尚书出了名的稳,此时也不由浮躁起来,漕运若能打开,将全国河道串联在一起,那他这个工部尚书算是可以名垂千古了。

所以不仅朝中在争,工部内部也在争这个主理人。

地方上也有精通水利地理的官员上书请求,还有人在网罗人才往朝中输送,比如民间的某某,素有贤名,在水利工程上很有见地,有著作若干,请求皇帝出任贤令。

白善和周满这五十天基本上过着和朝堂分割开来的生活,虽有消息,但那消息就好比是一个漏风的洞,他们只能吹到一点儿。

这会儿他们站在了朝堂上,那漏风的洞一下被打开,整个洞穴都是风,于是俩人差点儿被这狂涌而来的消息打懵,俩人谁也没料到这事儿闹这么大。

皇帝自己也没想到,反正堂上够乱的了,这人说完那人说,皇帝干脆抬手止住众人,道:“河道漕运一事暂且押后再议,先谈一谈别的事吧。”

刘尚书这才找到说话的机会,执着笏上前躬身道:“陛下,各地秋收已经结束,多地正在种植冬小麦,今年南除桂州、柳州一带,北除并州、代州一带干旱较为严重外,其他地方的收成还算可以。”

皇帝问:“六七月的时候台州一带不是有海风登陆?”

“是有,但越州、杭州一带粮食充足,已经就近援济,不必京城再支援,且今年江南一道大体算丰收,米价降到了七文一斗,谷价则降到了五文一斗。”

皇帝问:“漕运河道的事先放在一侧,再着令各地州县,修建粮仓,收购粮食充实粮仓,平抑物价。”

这个诏令早在一个多月前白善的折子回到京城时便已经下过一次,不过显然成效不大,除了个别地方努力执行这条规定外,大部分地区平抑物价的事做得并不好,以至于现在有些地方的粮价就跟他们下太极殿的台阶一样往下掉。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杨和书。”

周满身侧的杨和书起身出列,躬身道:“臣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