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 第3066章 谋算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第3066章 谋算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2: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崔巍设计的图纸并不只有这一张,现在白善看见的不过是其中的一角而已。

他被扶回自己的住所后,只喝了一口茶水便带着白善去他的书房,从书房里拿出七八张图纸,每一张都有半个桌子大小,摊开来给白善看。

有粗糙的,也有细致的,他挑出三幅来拼在一起给白善看。

因为桌子不够大,他就让人拿了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将图纸放在上面,门窗打开,天光照进来,嫌弃不够量,他还点了蜡烛。

这图纸就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上面码头、房屋、街道都鳞次栉比,很是有序对称,甚至连白二郎建的别院也被标明在了其中。

只是一眼白善就喜欢上了,不错,这正是他设想的龙池码头,比莱州码头还要井然有序。

白善激动起来,问道:“崔大人可估算过,这座码头建成要多少时间?”

崔巍就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以现在的速度算,最少需要十年吧。”

白善热血就一冷。

崔巍习以为常,不在意的道:“所以我这图纸只是画出来,大人不一定需要照着来建,不过渡口这里却是不能省俭的。”

白善摸着下巴问:“崔大人是怕我没钱吗?”

崔大人“嗯”了一声,带了些期盼的问道:“白大人的钱够用?”

“不够。”白善看了眼图纸上的房屋街道,很果断的摇头。

就算盐场再挣钱,短时间内凑够这么多钱建造房屋也困难,何况还有码头呢。

那里面需要的木头、石料,还有工匠的工艺,那可都不便宜。

崔大人的心便冷下来,目光重新落在自己的图纸上,没钱说什么?

白善却摸着下巴道:“钱什么的,从来就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人!”

钱嘛,没有了想其他的办法就是,他有的是办法让人把房屋建造起来,但是建造码头所需的人力和工匠……

白善看向崔巍,“崔大人,您在工部任职多年,就不能给我走走后门?”

崔巍没理他。

白善便围在他身边劝说,“您这图纸设计得如此好,若不能实现多可惜?”

他道:“若是龙池码头真照着您的设想建造成功,只要它得用百年,将来不仅这一方百姓,就是全天下的人都能够记住崔大人,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功绩啊。”

崔巍就不是一般的工部官员,他可是出身崔氏。

世家文人嘛,对名垂青史有种别样的情愫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崔巍愿意一心做自己喜爱的事;

既可以做自己喜爱的事,又有机会凭借自己喜爱的事业名垂千古,那就是巨大的诱惑了。

崔巍思考起来。

白善眼巴巴的看着他。

崔巍掀起眼皮来看他,一脸怀疑,“白大人没钱,光要人有什么用?我把人找来了,你养得起吗?”

白善立即道:“养人的钱还是有的。”

崔巍垂下眼眸想了想后道:“光是建造码头算不得什么丰功伟绩,若是码头后面的房屋杂乱无序,那和其他码头有什么区别?”

白善保证道:“这个大人放心,您只管放心大胆的建码头,这后面的事交给我,我必定能让码头后的房屋街道按照您的图纸建起来。”

崔巍眯起眼睛盯着他看,“果真?”

“真真的。”

崔巍就思索起来,其实他手里还是有一些人的。

他毕竟在工部多年,虽然有些孤僻,但也有些相熟的大匠,大匠们手底下都带着一群小匠,而且他在工部里也有一点薄面。

他主动请求的话,韩尚书应该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他。

崔巍思索了一下后道:“听闻周大人以前为韩尚书家的小娘子接生过,开腹取子,保住了母子二人,若有她说情,白大人便是想多调一些工匠过来也不无可能。”

崔巍是孤僻,但他出身摆在那里,智商也摆在那里,还是很懂变通的,全看自己愿不愿意而已。

白善静静地看着他,“崔大人想的果然周全,还有呢?”

崔巍便微微一笑道:“我可以叫来一些人,又有周大人说情,韩尚书要是肯高抬手,那来的人也就差不多了。再差一些的,我从家里再调一些来就是。”

白善就转了转眼珠子,“从崔氏宗族里调?”

崔巍:“……白大人想得很美,奈何崔某人没那个本事。”

说是他家,那就是他自个的家!

从崔氏宗族里调工匠,他暂且还没那个本事,而且目测将来一辈子也都不会有。

因为他沉迷于工事和算术,家族中有族老认为他败坏了门风,他所在的那一支都被排斥了,虽不至于就没落,但在家族里也很难说得上话。

好在他兄长也想得开,并不怪罪他,由着他在外面胡来。

也因为崔巍喜欢工事,年轻时候,还未荒唐到让家族放弃他时,他买了不少匠人养在自家的庄子里,还和宗族内的一些人家换了一些工匠,此时他们都养在自家庄子里呢。

崔巍决定写信回去,让兄长把他们也送来。

白善得了一个大概的人数,大喜,便也开始在自家里翻找起来,奈何他家的工匠人数有限,就那么零星几个,除了有个别擅长建造房屋外,便是木匠最多了。

白善叹气,人太少了,让他们过来得不偿失,还不如找现成的人培养呢。

龙池盐场附近只有两个小村庄,此时也很是热闹。

白善关掉盐场后他们日子难过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好了起来。

一是白善要在此建造码头,需要不少工人,一开始他们觉得建造码头比煮盐辛苦,但做习惯后发现都差不多,而且建造码头的工钱比煮盐要高;

二是来这里的工匠越来越多,人多了就需要吃喝,虽然工地里的粮食和菜蔬肉每天都从外面官田里运送过来,但偶尔菜蔬不够吃的时候,工地的大厨房也会和他们买。

而且吃喝之外也会有别的花费,比如鞋子衣服袜子之类的损耗,一群大男人不会修补,村里的妇人就能做一些针线赚钱,总的算下来日子反倒比有盐场的时候还要好。

他们很高兴,并不知道白善此时正站在山坡下看着他们的地盘,和白二郎殷或道:“他们的房子得推了重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