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 第2655章 君臣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第2655章 君臣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2: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古忠压低了声音暗示道:“陛下是想请周大人请一下脉,告诉诸公陛下身强体壮,并不惧出远门。”

满宝瞬间明白了,这还是想御驾亲征呢。

满宝看了眼唐鹤,只能跟着古忠转身往御书房去,小声问道:“萧院正不是在吗?”

古忠低声道:“多一位大人言语,诸公自然更信服些。”

才怪呢,这种事一个大夫说就行,谁还找两个大夫去作证?

不怕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一定是萧院正不答应作证。

满宝在心里权衡起来,一会儿见了大家要怎么说呢?

她有点儿头疼,她一个小小的太医为什么要牵扯进这种朝政斗争之中?

踏入御书房的那一刻,满宝想起了庄先生以前叮嘱过的话,在朝为官,不应以私度公,不论自己有何私心,将要面临怎样不好的后果,公正二字是最主要的。

满宝抬起了眼睛,好吧,那就公正好了。

作为太医,她只要照实说便可,至于其他的事,她才不管呢。

满宝定了定心神,走进了御书房之中,目光一扫,便老实的拢手站在了萧院正身后。

萧院正微微偏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满宝一抬头就看到了束手站在一旁的白善,俩人对上目光,互相眨了眨眼便低下头去,乖乖的听大佬们议政。

皇帝正沉着脸指挥着内侍将舆图挂出来,一共是两幅,一幅是翰林院中收藏的很久很久以前的舆图,一幅则是当下的舆图。

皇帝指着东北怒气冲冲的道:“你们自己对照一下,这一片被高句丽分割出去多长时间了,以前也就罢了,如今国家安定,国库……也不是那么穷,为何不能打?”

众臣表示可以打,他们并不反对出兵,只是反对您带兵而已。

连素来站在皇帝这一边的赵国公都没忍住委婉的暗示,您不要混为一谈啊,我们没说不打,只是拒绝您御驾亲征而已。

皇帝一听他们都答应出征,便直接略过后面半段话,道:“既然都答应,那就点兵吧,如今是八月,须得在腊月前结束战事,不然太冷了将士们受不住。朕亲自带着两万禁军押后。”

众臣:……

老唐大人不得不出列道:“陛下,高句丽易守难攻,并不好打,臣的意思是不如略微休整,等明年再出兵。”

皇帝摇头,“兵贵神速,留待明年,高句丽也缓过来了,更不好打,就是要趁着此时他腹背受敌时出击。”

殷礼道:“陛下,新罗和百济两国互相反了。”

皇帝抽了抽嘴角,这个消息还是昨天晚上殷礼告诉他的,他知道时都不知道做什么反应了。

他实在搞不懂这两个藩国,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好的结盟打高句丽,你们就算是要互相攻讦,也得等高句丽打下来以后再打吧?

结果战事打到一半自己互相抢起地盘来了,一点儿盟友的道义都不讲。

皇帝觉得这两个藩国不仅脑子不聪明,人品也过不去,本来还想把高句丽打下来以后将平壤一带赏赐给他们,毕竟那部分离得太远,怕是有点儿不好管。

但这下皇帝改主意了。

他道:“那就暗派使臣去一趟新罗和百济,让他们暂时歇战,先打下高句丽再说。”

“陛下,现在高句丽求和的使臣还在鸿胪寺的驿站住着呢,他们要怎么打发?”

“臣看,若高句丽愿意退一步,倒不是不可以讲和。”毕竟发兵说得简单,但一出行就是粮草,就是军备,就是沉甸甸的钱啊。

皇帝还没反对,已经有大臣喝道:“不行,高句丽并无信誉,三年前他们的王子还在我们国子监里读书呢,他们就敢发兵攻打营州,被打退后就求和,这才多长时间又想着攻占营州,他们求和岂能相信?”

皇帝更是深恶痛绝,抿着嘴道:“前朝末帝时,就是因为高句丽攻占辽东,末帝才发兵前往高句丽,数十次打退逼近辽东城,但每次要攻进城中时他们就假意投降,可恨末帝不长记性,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这才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朕焉能再犯末帝之过?”

说起来,皇帝和末帝还有那么点儿亲戚关系呢,俩人是表兄弟,皇帝是恨末帝残暴,但在这世上,他更恨高句丽出尔反尔,因此道:“让鸿胪寺派个人去与他们接触,先把人拖住,不许他们传递任何消息回去。”

“哼,佯降嘛,也不是只有他们会的,先给他们露个口风,就说朕有意应和,只是他们诚意不够,而后再约束住他们的信息,等朕御驾亲征时把他们都带上。”

众臣:……

前面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您能不能不加后面这一句?

众臣心累,再次表示对最后一句话的反对。

皇帝就指了萧院正和周满道:“萧爱卿和周卿便在此处,诸卿若是不放心,大可以让他们来给朕请脉,看朕是不是能上马杀敌。”

魏知沉着脸道:“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是明君,难道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了吗?”

皇帝道:“朕不上前线,只在后方。”

“那陛下御驾亲征的意义何在?”

“自然是鼓舞士气了,”皇帝脸色沉重的道:“前朝末帝三次东征高句丽,却都未能拿下高句丽,高句丽王虽表面臣服,但诸卿且放眼一看,从前朝到现在,高句丽王哪一次肯应召入京?纳贡更是时有时无,目中无人得很。”

“朕能征下东突厥,西突厥,高昌,回纥,为何独独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他道:“自本朝建国以来,朕也两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最后都无果而终,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将它拿下。”

皇帝意味深长的道:“朕御驾亲征,随朕东征的士兵还有何不放心的呢?”

魏知抿了抿嘴,问道:“陛下打算发兵多少,您意得何果,若是损耗过半亦无结果,陛下是进是退?”

是怕皇帝像前朝末帝一样没有节制的投入兵力。

可以说,前朝后来那样民怨沸腾,东征高句丽是很大的一个原因,许多百姓为了不被征兵,自愿断掉手足。

魏知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在大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