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 第2482章 班底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第2482章 班底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2: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太医们在太医院里的品级不变,萧院正依旧是四品院正,不过以前四品是正职,太医署令是没有品级的兼职,现在四品才是兼职了。

周满依旧是五品太医,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之职,她在心里计算着,她要是还能在太医署中兼职高官,那岂不是身兼三职?

三个职位都是实职,实职就意味着不仅有俸禄,还有职田。

大晋给官员的俸银其实不多,以满宝为例,她现在外面药铺医馆的坐堂银子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吊钱到十二吊左右,而出外诊的诊金基本归她自己所有,药铺只会要求药材从他们药铺里出就可以。

但她现在太医的俸银一个月才三千六百文而已,远低于外面的坐堂价格。

因为对于官员来说,他们的收入并不主要来源于俸银,甚至也不是禄米,而是来自于职田的收入。

一般来说,有官品的实职一般都有职田,如果没有,那俸禄一定高,其他待遇也会相应跟上,比如国子监里的博士等。

虽然想一想身兼三职可能很辛苦,但貌似很赚钱呢。

满宝有点儿心动。

于是和其他太医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萧院正。

萧院正挥手道:“你们别看我,百废待兴,如今太医署不同之前,我也不能一人做主的,不过我会替你们争取的。”

以前太医署就是太医院底下一个培养医者的机构,连品级都没有,全靠太子和太医院撑腰,所以大臣们除了在他们需要用到国库的钱时会讨论几句外,太医署里的事基本都是由太子和他自己决定。

但其实太子不太管太医署,所以四舍五入全是萧院正做主。

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萧院正就去找皇帝一起开小朝会,嗯,他现在也有资格,只要想就能每天参加小朝会了。

其实萧院正对上这些与他同品级的大人有些底气不足,所以心底并不太想来参加。

然而他没有别的选择。

太医署现在除了定下他一个太医署令外,其他官员都未定,所以他不得不来参加。

怎么说也要先定下太医署丞,这样才好招兵买马……不对,是填补空缺。

因为是他的手下,所以就先由他来举荐,萧院正在去的路上就已经将太医院里的人都想了一遍,所以到御书房的时候就直接和皇帝推荐了两个人,“刘太医和周太医可为臣副手。”

与会的大臣们表示反对,倒不是和萧院正唱反调,而是因为:“两位太医署丞,不能俩人皆出自于太医院,只需一人精通医术便可,另一人还是要懂御下之术,太医署丞是要协助太医署令管理太医署的。”

魏知提议道:“臣认为该当从他处调来一人协助萧院正建设太医署。”

其他人,尤其是吏部尚书附议。

一个部门的管理岂是那么简单的,太医署里并不只需要懂得医术的太医,否则那和只会给人看病的太医院有何不同?

论口才,论讲理,萧院正是说不过这些老大人的,于是他也被说服了。

论计算各地药材的所需数额,采购药材支出的合理规划,每年新增医署的建设及最佳数量,以及对太医署和地方医署关系的管理等等繁杂事务,到底是你们太医院里的太医厉害,还是有过地方官历练经验,管过州县,苦读十数年的进士或明经厉害?

其实要不是太医署实在是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他们连一个太医署丞的位置都不想给萧院正留着。

因为这些老大人们从心底不太信任这些医匠的管理水平。

所以,刘太医和周满,您选一个吧。

但其实大家并没有给萧院正选择的机会,周满如今已经身兼两职,不管是从技术上,资历上,还是从个人精力的考量出发,都是刘太医最为合适。

倒是有人提议可以将周满从崇文馆里调到太医署去,反正都是四品,而太医署丞还是正四品呢,算是升官。

但别说魏知和老唐大人了,连萧院正这个在众人心里不太机灵的人都强烈的表示反对。

他不傻,知道周满在崇文馆的好处要远大于太医署。

先不说太医署是才成立的部门,仅官场地位和社会地位一条就有不同。

崇文馆里都是文官,其官场地位和同品级的翰林院、国子监一样的,属于清贵,什么是清贵呢?

就是清廉,没有什么油水却又地位尊贵的地方。

周满在那里面可比在太医署要好太多了,别说太医署丞只是高半品,就是高一个品级也不换呀。

于是萧院正直接定下了刘太医为太医署丞。

满宝和太医院里的众位太医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在太医院里热烈的讨论今年中秋朝廷发的节礼呢。

嗯,节礼是要去户部那里领取的,不过有单子给他们,取了单子再拿去领,照单子领东西。

节礼是按照职位发放的,而不是人头,所以满宝有两份。

她喜滋滋的看着。

郑太医凑上前看她的单子,羡慕不已,“周太医竟然有一坛竹叶青。”

满宝道:“去年是菊花酒,今天怎么是竹叶青?”

“竹叶青比菊花酒好太多了,”郑太医连忙道:“周太医要是想要菊花酒,不如我跟你换?”

“算了吧,我不喝酒,”满宝道:“这些酒都是拿回去给我爹和我哥哥们喝的。”

刘太医道:“看这样子,今年国库收获应该不少,待遇比往年要好。”

满宝略一想便道:“今年京郊和雍州一带都风调雨顺。”

至少她的两块大职田全都收获不少。

刘太医知道的多些,笑道:“听说今年只有太原一带闹了一下干旱,还有荆州一带有水患,不过都是特别严重。”

每一年都会有水涝和干旱的,毕竟天下这么大,怎么可能每个地方都风调雨顺?

只是不是特别严重的水患和干旱,地方就自己承受罢了,严重一点儿的京城才会出手帮忙赈济。

所以今年总体来说是风调雨顺的。

因为今年各方面都顺利,所以皇帝挺开心,他一开心,朝臣们便也喜气洋洋起来,除了皇家还在孝期外,民间已经决定今年中秋好好的乐呵乐呵了。

才八月十二,外面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