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锦衣玉令 > 第883章 南下锦城

锦衣玉令 第883章 南下锦城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16:47:22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锦衣玉令 !

光启二十四年的春天过得异常地快,仿佛眨眼之间。

锦城王离京南去就藩那日,是入春以来最大的晴天,太阳如同火球一般高挂在天空,赤辣辣的阳光将京师城照得红艳艳一片。

钦天监为了讨个好彩头,当即拟了什么“金乌报喜,四煞回避”的说法,称这是大晏福祉,意喻从此以后,“天佑大晏,国祚万年”。这位钦天监官员本是想拍个马屁,不料一个巴掌就拍到了马屁股上,光启帝说他“阿谀奉承,不辩四季”,直接将人驱逐出宫,革职查办。

这个时节出大太阳不是常理么?铁打的江山又哪里有万年那么长的?光启帝不喜欢听那些假大空的话,更讨厌有人在赵胤离京的这个节骨眼上,拿这个事情来隐喻他走得好。皇帝正心烦呢,这家伙撞上来,不办他办谁?

钦天监被查办一事,举朝哗然。

光启帝无心插柳柳成荫,让原本因为赵胤离京而暗流涌动的朝堂突然就平静了下来。这凛冽的一刀,杀了鸡,也吓住了猴,那些刚刚想要冒出头的魑魅魍魉,慌乱地收起爪牙,再无人敢蠢蠢欲动。

阳光铺天盖地照耀着繁华的京师,

也照亮了时雍和赵胤夫妇,南去的路。

山水茫茫,大地广袤。

离开京师那个黄金打造的牢笼,时雍整个人都雀跃起来,所有的离愁一点点在大自然中洗去。

原本从京中去锦城府,水路是最为便捷和快速的,但他们并不急着赶路。将出京的行李和大部分随从安排上了官船,一路顺运河而下。而时雍和赵胤自己却悄悄地带着几个贴心侍从,轻装上路,从陆路出发,慢慢地跟随官船而去。

路过一条河,偶遇一座村,都有可能会停下来走一走,看一看。

烟火袅袅的农家小院,花香遍野的小河溪畔,都留下了时雍和赵胤的足迹。还有大黑,它喜欢在暖阳里追逐蝴蝶、在平坦地草地上打滚,或是涉水下到汩汩的溪流里,凭本事叼上来一条鱼……

一驿过一驿。

一驿再一驿。

他们游山玩水,只有在官船靠近码头时,偶尔会上船补给,或是休息两日,以免那个聒噪的王府长史天天念叨。

锦城王府的长史按例由朝廷指派。这个长史姓车,名叫车固。古怪是古怪了些,可车长史却是正儿八经的蜀地人,当年入京赶考,名落孙山,却因长得有几分俊逸,又作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画,被太常寺的一个官员看中,招了女婿,后来又获举荐,去了户部六科任职,渐得看重。

王府长史官职不大,从五品,月俸只得十四石,却是执掌王府诸事的一级官员,加上由朝廷直接指派,也可以说是皇帝派到王府身边的眼睛。

而眼前,车长史这双眼睛——眼睛好痛。

他带着家眷随锦城王就藩,原也存了衣锦还乡风风光光的想法。不承想,王妃率性妄为,王爷纵容放肆,整个南去的队伍里面,好似就他车长史一个人在认真就藩。

整日里,他要为锦城王夫妇的安危担惊受怕也就罢了,还得每天为他二人画小像画风景。

这个点子的产生,让时雍很佩服自己。

旅游嘛,岂能没有“到此一游”的照片纪念?没有相机的年代,幸亏有一个作画如神的车长史。这简直就是人丨肉摄影机。时雍抓了车长史来画简图,准备将一路的风光和他们就藩的景象编成一本画册,等到了锦城府,再由车固来润色,找一个书局刊印出来。到时候,她给京中诸位亲朋一人送上一份。最好,再送一份去漠北给红玉,提点她一下,也可换回来一本漠北风光美人图。

试想一下,当京中父母、皇帝、赵云圳、乌婵等人看到画册时的模样,时雍就快活得合不拢嘴。

可怜了车长史,实在画不过来了,临时抓了自己的儿子来当壮丁,一个记风景,一个记人物,这才勉强应付了下来。

只是夜深人静时,当车长史躺在床上,让夫人帮他捶着老胳膊老腰时,不免长吁短叹。

“王妃好生能闹腾,这才出京城呢,她就这般放纵,等到了锦城府,那还了得?我看便是上屋揭瓦,王爷大抵也不会说她什么。唉,也不知还会闹出什么花样来……”

长史夫人一声叹息,只能劝他。

“你一把岁数了,管那许多闲事做什么?王爷喜欢纵着,你便睁只眼闭只眼,也就是了。”

车长史咬着牙直起身来,痛得哎哟一声,又苦着脸道:“那如何能行?我奉陛下之命任职长史,是为协助王爷整治锦城,肃清西南陈苛旧疾。倘若王爷任一个小女子胡作非为,那还能成什么事?乱了礼数,招人笑话,还不是我这长史的罪过?”

长史夫人看他如此迂腐,眼皮一翻,瞪着他不屑的哼声。

“说你傻吧,你又自诩是读书人。在京城里,你听陛下的,出了京城,你该听谁的话,还没有看得明白吗?”

“夫人是说……?”

“你是锦城王府的长史,你说你这条老命,是跟谁绑在一条船上的?”长史夫人朝他使个眼神,压低嗓音:“咱娘儿几个,可都随了你一同离京的,陛下没有留下一个在京中。你说,你是谁的人?”

车长史恍然大悟。

“夫人慧眼,看得明白,倒是为夫愚钝了。唉,只是王妃也太过……罢了罢了,由着她罢了。”

车长史想一想,自己一介清流读书人,最后沦为画师,多少还是有些不甘。

当然,此时的他不会知道,这本带有人物画像的南行游记,将来会成为流传于世的巨著,而他也将在大晏历史上,成为名噪一时的大画家。

烟花三月下扬州,时雍此刻体验的便是这般明媚景致。

一行人轻松惬意地走到四月中旬,官船已到达济宁码头,运河的东岸停靠。

济宁官员早得到消息,锦城王就藩途经此地。这位锦城王的赫赫威名,天底下无人不知,官员们早早便已安排人手,修整码头,肃清贼寇,准备好了为锦城王接风洗尘。然而,官船靠岸,济宁知府前去拜会时,却吃了闭门羹。

船上官吏告诉他,锦城王素来不喜应酬,官船停靠济宁码头,只是为了补给和休整,并不想刻意劳烦到诸位大人。

济宁官员无功而返,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失望。

接待赵胤,他从私心里来讲,也不情愿,无非硬着头皮罢了。

可就此失去同锦城王结交的机会,也是遗憾。

就在济宁众官员纠结的当儿,时雍和赵胤还在远离济宁码头的汶上。

汶上,古称中都。东临曲阜,西接梁山,北枕泰山,南靠微山湖,最有名的是佛教圣地宝相寺,素来是名流墨客们的观光之处。

此时,赵胤的马车恰好停在宝相寺门外。

“驭——”

白执停下车,掉过头来。

“爷,到了。”

时雍早已迫不及待地撩开了帘子,往外看去,“哇,好壮观。”

宝相寺千年古刹,原就是香火鼎盛的地方,又恰是百花竞放的时季,来此礼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山门庄严,树木葱郁,灵踪塔高耸入云,气势恢宏,看得时雍赞叹不止。

“春秀,香烛多带一些。我今儿个一定要好好求求菩萨,看能不能为乌婵求得一个麟儿……”

赵胤看她一眼,眼神飘悠悠的,唇角带了一丝笑。

“走吧。”

春秀拎着香烛,子柔喜滋滋地打开帘子,赵胤扶时雍下了马车,大黑一个纵身便跃了下来,差点撞倒春秀的篮子,惹来春秀娇呼阵阵。

“大黑,你又欺负我。”

大黑转个圈坐在原地,吐着长长的舌头,那张狗脸好似在笑。

时雍摸摸它的头,“崽啊,你这脾性越发刁钻了,怎么能盯住春秀一个人欺负呢,你到是欺负欺负……这个人呀。”

她瞄向赵胤,眼窝带笑。

赵胤只当着不知,仍是紧紧握了她的手,并肩往寺门而去。

谢放默不作声地跟着,车长史带着他的儿子暗叹一声,拎着画具亦步亦随,在赵胤身后反复地叮嘱他,要仔细要小心。白执、许煜几个侍卫笑盈盈地走在最后。

众人都身着便装,乍一看去,就像是哪里来的富商少爷,正带着夫人随从前来礼佛,路过的人,除了觉得他们相貌不凡,长得格外好看了一些,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并无其他举动。

远离京师,再没有人知晓他们的身份。

时雍喜欢这种惬意。

宝相寺的地势较为平坦,这会儿刚过卯时,太阳初升,时雍挽着赵胤的手沿石阶行走,经过护寺河,从拱桥俯头看向河面,水色清透,有几个女香客在说说笑笑,她们提着篮子,里面放置的是奉果。

这一切静谧又美好,时雍看着风景,少有说话。

春秀问:“王妃……”

“嘘!”时雍瞪她一眼。

春秀连忙改口,“夫人,我们的香要去哪个庙殿里烧?也不知哪一个菩萨求子最为应验……”

时雍笑道:“心诚则灵。”

春秀看了看子柔,嘟了嘟嘴巴,“那到底是烧哪一个?”

时雍道:“都烧,见菩萨咱们就拜,广撒网,总会有一个菩萨应下吧。”

春秀兴高采烈,哦了一声,指着前面雄伟的庙宇。

“大雄宝殿,这个最大,这里烧香肯定最灵。”

突然,春秀扭头,一张红扑扑的脸上,浮起一层淡淡的羞涩,“我也要为夫人求一个小少爷……”说罢,小丫头就带着子柔跑在了前头。

时雍怔了怔,噗嗤一声笑开。

“这丫头,要看赏。”赵胤突然转头,正经脸看着时雍,“夫人以为如何?”

时雍明知故问,“为何要赏她?”

赵胤顿了顿脚步,抬头望向大雄宝殿的匾额,“阿拾,我们也求一个孩儿吧。”

今年时雍芳龄已二十,生儿育女也算是恰当时候。

她倒也不害臊,大大方方地捏了捏赵胤的手,“爷说什么,便是什么了。生!一个不够,咱生俩。一子一女,凑个好字。如何?”

“这么乖?”赵胤淡淡地勾出一丝笑,“看来爷得加把劲了。”

“讨厌!”时雍抖落他的手,努嘴看向庙宇,“菩萨面前也敢放肆。幸好我们还没有进去,离得远,菩萨听不见。”

赵胤重新拖了她的手,慢慢往前走,“菩萨看谁都是菩萨,凡夫看谁都是凡夫……”

时雍抬脸,睨着他:“你是在骂我……心思不纯?”

赵胤淡淡地笑:“不敢。我只是说,你我凡夫,不可轻易猜度菩萨心意。”

哼,时雍满意了,笑盈盈拖着赵胤要进去给菩萨磕头,然而,赵胤的双脚却停在庙宇前,不肯进去。

“阿拾去吧,我在殿外等你。”

时雍不解:“为何?”

赵胤道:“杀戮之人,不要亵渎神灵,冲撞了菩萨。我怕不灵。”

时雍:“……”

这样的说辞,时雍当然是不认可的,可仔细想想,她还当真没有见过赵胤正经拜佛求神,哪怕是在庆寿寺的时候,也是如此。于是,时雍也不勉强,高高兴兴地进去点了蜡烛香火,又捐了功德,这才出来。

赵胤等在原地,一只手负在身后,轻袍缓带,在微风里更显风华。

时雍看到有两个小娘子在瞧他,赶紧过去拉住他的手。

“好了,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赵胤转过头来,掏出洁白的绢子温柔地为她拭了拭额头和脸颊。

“菩萨怎么说?”

时雍俏目微扬,“菩萨自然应下了。”

赵胤好笑地看着她,眉目柔和。

时雍看他专注的为自己擦拭,皱了皱眉,“我的脸脏了吗?”

赵胤摇头:“不脏。”

时雍道:“那你在擦什么?”

赵胤看了看天际,时雍这才意识到太阳烈了起来,刚才那一阵忙活,脑门上隐隐已有浮汗。她眨了眨眼,“多谢爷。”

赵胤笑道:“累了么?”

时雍:“不累。”

赵胤让白执把准备的水囊拿上来,递给时雍,又将她拉到旁边的石椅坐下,“歇一歇再走。”

时雍低笑起来,“我哪有那么娇气?”

她嘴上这么埋怨,但还是听话地喝了一口凉茶,舒舒服服地叹口气,把水囊递回去,笑盈盈地道:

“你真该去看看的,这里的菩萨和庆寿寺的不一样……”

赵胤轻轻嗯声,没有多说。

时雍又笑着朝他说了几句刚才捐功德的事情,发现赵胤没有什么反应,这才奇怪地转过头来,愣住。

“爷,你在看什么?”

赵胤的视线盯着前方的某处,一动也没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