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锦衣玉令 > 第299章 是幸是灾?

锦衣玉令 第299章 是幸是灾?

作者:姒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7 16:47:22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锦衣玉令 !

长久的沉默后,宝音长公主突然轻笑一声,苍白的脸上浮现出隐隐的哀伤,看向光启帝的双眼,无一丝光采。

“在你眼里,长姊竟是这般是非不分的人?”

光启帝看她容色憔悴,低下眉。

“长姊久居皇陵,不问世事已久,我怕你一叶障目,错付情义……”

宝音深深看他,微眯的眼角有一道浅浅的皱纹,尽管她面色平静,但颤动的眼皮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情绪。

“不错。炔儿是个皇帝了。坐上这张龙椅,从此便是孤家寡人,不再信任任何人,包括你的长姊。皇帝本该如此,你做得极对。”

赵炔登基已二十余年,可是永禄爷禅位后仍是大晏的太上皇帝,朝中大事即便由赵炔处理,仍然脱离不了永禄爷的影子。在许多人眼里,自永禄爷过世,赵炔才算真正亲政。

可是,这话从宝音嘴里说出来,无异于否认赵炔二十多年为帝生涯的功劳与能力。

赵炔直盯盯看着宝音。

“长公主慎言。朝堂大事,岂能轻率为之?”

宝音看着皇帝严肃的面孔,有些恍惚。

“炔儿,你也有孩子。长姊问你一句,若今日犯事之人,是云圳,你会不会以国法处之?”

光启帝微怔,没有回答。

宝音道:“扶舟是我的儿子,他之于我,和云圳之于你,并无不同,与阿木古郎无关。”

许久,姐弟二人谁也没有说话。

墙上悬挂的是永禄爷和懿初皇后画像,画上的永禄爷冷漠凝重,懿初皇后笑意盈盈,仿佛在看着他们。

良久,

宝音突然抚上眉眼,将眼睛完全捂住,手指慢慢搓向眼尾的新皱,掌心一片冰凉湿润,头深深垂了下去。

“炔儿,长姊心乱了,胡言乱语。”

“别提阿木古郎。别提。”

光启帝看她取下帷帽后微乱的鬓发里,不知何时,竟混入了几根白发,双眼微闭,叹息一声。

“是我不好,长姊勿怪。”

宝音苦恋阿木古郎几十载,可阿木古郎自从离开南晏前往大漠,自死不曾踏足南晏一步。

那时,年纪尚幼的宝音,也曾任性地期待过、祈求过、哭闹过,赌气过。她知道阿木古郎是在躲她,可她始终认为,他总有一日会回来,回来看她。

这一等,就等到了永禄十三年。她是个大姑娘了,年纪渐长,那颗心却渐渐死去。她得闻他娶大妃,生儿子,将兀良汗治理得热热闹闹。她知道,这等待终是无望。

永禄十三年,宝音长公主下嫁宣平候之子李阔,大婚前特地遣使前往漠北,请阿木古郎来观礼,私心里,也是想再见一面,断了情缘。

然则,兀良汗只是派人送来丰厚的贺礼,阿木古郎本人没有来,只言片语都没有。

宣平侯是永禄爷靖难时的参将,戍边多年,其子李阔也一直久居关塞,得封驸马都尉,平地飞升,原以为会是一桩良缘,哪料,驸马都尉从边塞初入京师,竟被乱花迷了眼,在迎娶宝音的前一天晚上,在藏花阁狎妓被人发现。

为了皇室颜面,此事被压了下来,知晓的人不多。宣平侯更是为了儿子特地回京请罪。懿初皇后大怒,当即要悔婚,是宝音以保全皇室颜面为由,坚持与李阔完婚。

婚后,宝音对李阔的风流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把侍女赐给李阔做了妾室。世人都道长公主宽厚贤惠,可是成婚多年,李阔的妾室为他诞下了三个孩儿,宝音长公主却未有所出。

一直到光启二十年,光禄帝、懿初皇后和兀良汗王阿木古郎相继离世,宝音才以“多年未有子嗣,愧对夫婿”为由,与驸马都尉和离。

李阔没有二话,同意和离。

自此,这一段画上句号。

长公主婚内之事不为人知,但是在赵炔眼里,宝音这一生的情感,注定是一场悲剧。

而赵炔至今能追溯到的最为年幼的记忆,不是父皇,不是母后,而是每天睁开眼时,长姊的笑脸。在没有母亲的那几年,是长姊陪着他,赵炔甚至记得,有一次出城狩猎,遇到仇家行刺,长姊没有半分犹豫扑上来为他挡剑的情形。

相比年龄小他们许多的赵焕,姐弟二人的情感更为珍贵。

一路走来,赵炔深知宝音内心苦楚。

白马扶舟不仅是她的义子,也是她对她与阿木古郎情感的最后寄托,她是把白马扶舟当成了她与阿木古郎的孩子在养。

赵炔甚至记得宝音当年收养白马扶舟时说过的话,她说:“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本该是我的孩儿。他是投奔我而来,我要救他,一定要救他。”

念及此,赵炔心里突然一酸。

“长姊。”他不由自主蹲在宝音的膝下,看着她憔悴凄怆的面孔,亲自端来茶水奉到她面前。

“为弟出言不逊,向长姊赔罪。”

宝音眼圈通红,接过茶水,“皇帝威仪,班纪朝纲,最是紧要,你没有错。是长姊不好,一时情急。”

赵炔:“那你笑一笑?”

宝音笑叹一声,放下茶盏,深深地注视着他。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我不干涉。只是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不管幕后主使是谁,真相未浮出水面,扶舟就不能死。”

赵炔看着她的眼睛,点点头。

不论是白马扶舟还是赵胤,都是大晏重臣,一方势力倒下,另一方必然崛起。朝堂一旦失去平衡,比有几个贪官可怕多了。

懂得平衡,尊重平衡,自古便是帝王之术。均衡朝堂权力,就不可能让某一个臣子有遮天之力。皇帝久居深宫,耳目最易闭塞,若任人坐大又失去掣肘能力,如何治国?

姐弟俩相视片刻,情绪慢慢冷静。

光启帝叹了口气,“不瞒长姊,说白马楫谋反,我也不信。可是,桩桩件件的事情就摆在眼前,又容不得我不信。”

宝音认可地点点头:“此中,必定有诈。兴许真相比我们的认知更为可怕。深宫之中居然敢谋害皇帝,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光启帝道:“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宝音沉吟片刻:“皇帝,我想为舟儿求一个恩典。”

光启帝似是知道他要说什么,抿着嘴唇没有开口,宝音离座,走到他面前,深深拜下。

“皇帝,我从来没有求过你什么,如今只求你,万万保住舟儿一条小命……”

宝音慢慢抬头,目光微厉。

“若是有人诚心栽赃陷害,望皇帝还他个公道。若当真是他,我说到做到,必定亲手宰了他,向天下人谢罪。”

光启帝看着长姊许久,重重一叹。

“准。”

……

皇帝宣赵胤觐见的时候,长公主正好从内殿出来。

赵胤与她打了个照面,走上前,礼数周到地问安。

宝音看了他片刻,淡淡一笑,“无乩,今日本宫失礼了,你不要怪罪我。”

赵胤道:“长公主殿下关心爱子,情之所致,臣明白。”

宝音看他的目光深了些,“那便好。扶舟的案子,要你费心了。”

赵胤:“臣职责所在。”

宝音叹口气,语气轻柔:“去吧,皇帝在等你。”

赵胤侧过身子,为长公主让开路。

“恭送长公主殿下。”

宝音神色淡然,一步步走近,看着他清俊无波的面容,语声带叹:“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们本是亲人,不必如此客气。你可以叫我一声长姊……”

“臣不敢。”

赵胤声音平淡,却滴水不漏,又在彼此间隔出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和别人隔成了千山万水。

这样的人,是没有人能走入他内心的。

宝音看着赵胤疏离的面孔,不由就想到他儿时的样子。那会儿,父皇极是喜爱他,常常带在身边教养,母后也疼爱他,说这孩子的脾性很像父皇。可以说,赵胤没有皇子之尊,却与皇子一般无二。可奇怪的是,他从不肯与皇室亲近,尤其是先帝故去之后,他掌五军和锦衣卫事,更是小心翼翼保持距离,从不出错。

母后曾说,从不出错的人是最可怕的。

他是恪守臣子本分?

还是根本不想为了恩情而束缚手脚?

宝音站在奉先殿门口,看着赵胤消失在殿门的背影,内心波澜起伏。

此人处变不惊,决断千里,得父皇真传,确实是济世之才。若他甘心为朝廷所用,必是肱股之臣,千古名将,乃社稷之幸。

若是不幸,他恰好身怀异心,那必将成为大晏的灾难。

道常法师当年预言,可是为此而存在?

可是,既然防他,父皇又何苦教导他这许多,还委以重任?

宝音重重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