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农家小福女 > 第563章 题目(给众筹盟主的众书友的打赏加更七)

一直到坐下,白善宝都是有些紧张的,毕竟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卷子发下来后,看了题目,他的心就慢慢安定了下来。

倒不是胸有成足,而是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反正已经坐下了,题目也看到了,又不能再出去翻书,此时再紧张也没用了。

白善宝静下心来,先将所有的题目都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才倒了水研墨,一边磨,一边思考。

等他将墨水研磨好,他也已有了思绪,这才开始提笔写。

先生说过,卷面一定要整洁,他看了一下,虽然题目很难,但一天的时间,应该是足够的。

他打算上午全部拿来做题,待中午吃过了午食,休息一会儿后再检查誊抄。

也幸亏庄先生总罚他们抄书,他抄的速度挺快,而且准确度很高,不然这么多题目,他还真不敢打草稿,估计得写慢一点儿,然后争取一遍过。

若有错字,也是在卷中修改。

白善宝在里面奋战,外面的四人却在听各种人吹嘘自家的少爷/孩子多厉害。

没办法,在外面好无聊,也只能听人说话,以及和人乱吹牛了。

满宝听了一下,又问了几句,然后信心重新起来,她悄悄的对大吉道:“善宝比他们厉害。”

大吉看了那几家一眼,默默地没说话。

参加府学考试的人这么多,碰巧问道的是最差的几家也是可能的。

而且,有才的人不应该都低调吗?

这么高调的吹嘘自家,显见也不怎么样了。

比如他们,他们只在心里觉得少爷厉害,从不会在外头这样吹牛。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太阳开始西落,学监的钟铛铛铛的响起来,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人瞬间精神起来,纷纷跑到学监门口去等候。

白二郎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冲到了最前面,大吉等人也立即赶上去,目光炯炯的盯着大门看。

学监的大门在大家的注视下缓缓打开,里面站着的考生立即往外走。

有面无表情的,也有垂头丧气的,更有喜笑颜开的……

而白善宝则是提着考篮冲着他们跑过来,叫道:“快回家,快回家,我要净手。”

众人:……

满宝都惊恐的问道:“学监里没有茅房?”

白善宝一言难尽道:“我去过一次就不想去了,赶紧回家。”

大吉便提过考篮,周四郎把马车赶了过来。

等上了马车满宝才问道:“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白善宝想了想道:“挺难的,不过所有的问题我都答上了,还写得特别的满。”

白善宝心有余悸道:“尤其是最后两道题,我一道题一张大纸,因为要写的多,所以那两道题没打草稿,好在我检查过一遍,基本上错字都改过来了,只有两个而已。”

满宝道:“你前面写的太慢了吧?”

“有点儿难,”白善宝叹气道:“本来我以为能在一个时辰内写完那些题目,然后剩下一个时辰就写那两道大题,结果根本不行,好在我午食过后没休息,直接先誊抄前面的,不然后头我估计没时间检查那两道大题。”

“题目是什么?”

白善宝没来得及回答,他们便回到了家,他先跳下马车冲进家门,高声道:“一会儿告诉你。”

等白善宝洗了手回到书房时,庄先生也坐在了书房里。

他便提了笔在纸上写下那两道大题的题目。

白善宝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但考试结束到现在也有好一会儿了,他已经琢磨出来。

这次考试的重点恐怕还是看后头的两道大题。

他道:“先生,后面的两道题目,一道是出自《诗经》中的‘生民’,还有一道则是问计流民安置。”

庄先生惊讶,“这么难?”

白善宝也点头,“是啊,好难的,前面的几道题也不容易,卷子才发下,我前后便有人说,这比往年的府学考试要难上两倍。”

庄先生沉默了一下后问道:“你还记得自己的答案吗?”

“不敢说全部记得,但大致却是知道的。”

庄先生便点头,道:“那你写下来,我改一改。”

白善宝:……那得好几个时辰吧?

庄先生也想起来他刚从考场里出来,道:“算了,你简单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回答的,尤其是这后两道题。你答上了吗?”

“这是自然的,”白善宝很自信的道:“《诗经》我是读熟了的,虽然‘生民’很难,但我也是背了下来,且理解的,它看似写的是后稷的一生,但其实写的是先祖,是万民,并不特指后稷一人。”

庄先生欣慰的点头,“看来我讲课你听进去了,生民说的是祭祀。”

巧的是,白二郎刚把《诗经》学完,因为‘生民’很难,属于《诗经》的后几篇,所以他记忆还挺深刻。

他呆愣愣的,忍不住小声问满宝,“生民写的不就是后稷的一生吗?怎么我听着似乎不是写后稷的一生了?”

满宝小声道:“周人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尊祖,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能以配天,所以写的是祭祀。”

白二郎懵了。

庄先生见白善理解了这篇文的精髓,便不再过问细节,而是问道:“那最后一题你是怎么答的?”

白善宝顿了顿后道:“先生,清明时,我们见到了几个乞丐,这才知道,益州竟然一直未将流民安置妥当,但杨县令在罗江县做的就很好。他们为何不学呢?”

庄先生不比两个孩子,他跟杨和书虽也有来往,但彼此间说话不会那样直来直往。

杨和书更不会将这种举措性的政策细细地说给他听。

但庄先生有眼睛看,有耳朵听,他是知道杨和书是怎么在罗江县安置流民的。

他顿了顿后问,“你照着杨县令的所为来回答的?”

白善宝很迷茫,摇头道:“倒不全是,因为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杨县令的举措能在益州或其他地方施行开来。”

他看向满宝,道:“我和满宝曾经细细地讨论过,觉得一地不同于一地,不能一概论之,但流民之事,总有共通之处,所以又应该有个固定的标准或方法才对,不然像现在,一县全力安置,另一县却置之不理,于百姓间也太不公平了。”

喜欢农家小福女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家小福女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