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农家小福女 > 第1467章 来历

农家小福女 第1467章 来历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2:09 来源:书海阁

乱世嘛,自然是混乱得很。

哪怕皇族李氏也是世家豪门出身,但当年进京的时候也是闹哄哄的,各种案子不断。

抢功的,抢金银财宝,抢土地,抢女人,抢房子的太多了。

武将、世家、豪族之间各种争夺,甚至连皇室都亲自下场。

先帝大方,干脆将大部分宅子都回收,然后重新赏赐下去。

每一次改朝换代,皇城脚下的内城宅子里的主人们都要换一拨,就没几个是出钱买的,大多是抢来和赏赐来的。

赵国公当年抢了好几座宅子,有些送给了手下,有些则送给国库,由先帝又重新赐给各功臣,还有一座却遗漏了下来。

然后先帝又给他赐了个宅子,当今登基后又给他换了一座更大的,一直藏匿的这座宅子就这么被遗忘了。

一直到大贞七年,赵国公后宅不稳,赵国公酒后秃噜了嘴说要把宅子给三儿子,偏三儿子是庶子。

赵舅母不乐意了,跟赵国公打了一架后进宫找皇后哭。

当时碰巧皇后气疾发作,太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很看不过,不愿这些事打扰到母后,加上他和赵舅母的儿子赵四郎更要好,干脆就拉了赵四郎去找他舅舅,想要把这宅子给他抢过来,这样他舅母也没必要进宫来找他母后了。

结果他拉着赵四郎到这园子里,开头夸了一句这园子的梅花长得好,正要继续下一句“和表弟的气质倒和”时,那段时间正头疼的赵国舅似乎立即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当即就把这宅子送给太子了。

这崇远坊内就这一座宅子了,而他有六个儿子,除了嫡长还有五个呢,给了谁都不好,干脆给太子吧。

因为这处闹剧,当时赵国公还被御史弹劾了。

两个罪名,一是家宅不宁;

二就是媚惑太子。

赵国公也是行伍出身,本来他送太子宅子时就是摆脱家里的闹剧,太子也不是很想收的。

结果这一被弹劾,俩人狗脾气都上来了。

赵国公觉着,我送外甥一幢宅子怎么了,我要是乐意,十幢也送得。

而太子则想,我收舅舅的一幢宅子怎么了?怎么就是媚惑了?

于是一个硬是要送,一个愣是要收,他们舅甥两个倒是你情我愿了,但还跑到朝堂上对着人家御史冷嘲热讽一顿,最后把人家御史给气出病来,还被皇帝给找理由打发出京外放了。

于是这件事就出名了。

唐大人笑道:“赵国公儿子多,其中还有庶子,他们可不是所有人都和太子一心,大泽路这宅子不错,以后赵国公要是分家,除了嫡长子外,其他人肯定是要分出去的,这住的地方就很有讲究了。”

因为这宅子,赵国公府里好几位公子都对太子有意见,要是知道满宝接了赏赐,转身就要往外卖,心里一定生气。

京中的权贵,世家,勋贵和庶族寒门官员都有各自聚居的地方,你住在哪儿,便代表你是哪一片的,有时候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微妙。

比如以宿国公为首的勋贵,他们便住在崇远坊的隔壁永崇坊里,离得也不是很远;

当年陛下为了恶心魏知,给他赐宅子时特意赐在了宿国公府的隔壁,一个大嗓门和一个谏官刚好一处,气得魏知后来自己跑到安乐坊里租了一个宅子住着。

朝中庶族寒门出身的官员就爱聚在安乐坊里住。

后来还是魏知的儿孙多了,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加上那口气也咽下了,这才回了陛下赐的宅子里住,但那也是这两年的事,那宅子愣是空了七八年。

而权贵,比如公主府,王爷府之类的则分散在长乐坊、兴宁坊几个坊市内。

崇远坊则多是世家居住,除此外还有光德坊一带,反正就是人以类聚,太子把这宅子赏给满宝,也不知道是为了提拔她,还是为了恶心他想恶心的人。

唐大人没少去常青巷里他们家做客,知道他们家人自由散漫,没那么多讲究,因此笑道:“等你们搬了进来,不必请很多人上门暖房,就请你们认识的一些人,大家自在的吃吃饭就好。”

杨和书也点头,“到时候给我们下个帖子。”

他也觉得满宝他们此时不宜和坊内的人家走得太近,对他们将来的影响不好。

世家都重规矩,但规矩有时候不是那么好守的。

白善深知这一点儿,虽然陇州的记忆不多了,但他也隐约记得一些小时候规行矩步的事儿。

进了京城后刘老夫人没有让他过去同住,其实也是不想约束他的意思。但其实现在刘老夫人已经宽容很多,要是在陇州家族聚居在一处,白善进出不可能只跟着一个大吉。

满宝知道这宅子卖不出去了,便也开始积极的筹划起搬家的事来。

当然,她忙,大家也都没空,因此也只能下午白善他们下学后才一起去大泽街里整理。

满宝是主人,因此大家推让一番,她就决定住在主院里。当然,她不是一个人住的,她邀请周立君和周立如一起住。

姐妹两个欣然答应,于是也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占了。

庄先生看了一圈,觉得自己住在前院的书房最好,那一整个院子,正院为书房,左右两间都很宽敞,完全可以选出一间来做卧室,另一间还可以做成茶室和上课的地方,这样既宽敞,也惬意,生活也方便些。

于是,大吉有空的时候就开始往那边搬床和一些架子之类的东西,全是他们之前买的。

满宝还邀请刘老夫人和白家兄弟一起住过去。

满宝道:“人太少了,宅子这么大,人多了住着才热闹。”

她道:“好在里面各个院子都有小厨房,门一锁就是独门独户,大家各自过各自的也行。”

周五郎他们是没什么意见的,因为他们哪怕住进去了,吃的也都是在饭馆里吃,一点儿也不操心。

周立学他们自己也会做简单的饭菜,反正只要有米有菜,老周家的孩子是不会饿着的。

白二郎却傻眼了,问道:“那我和大哥怎么办,我们可不会做饭。”

刘老夫人听他们已经开始分派谁哪天做饭,谁哪天洗碗,便忍不住道:“你们时间紧,每日除了读书还要学医抄书,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忙碌这些?”

她笑道:“厨房的事还是交给我吧,以后还是一处吃。”

喜欢农家小福女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家小福女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