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天命福女大事纪 > 第七十四章全国闻名

天命福女大事纪 第七十四章全国闻名

作者:幺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42:2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七十四章全国闻名

“什么?真的?快,给我看看!”杨艳抢过报纸,仔细阅读起来。

顾丽丽还处于兴奋状态:“小悦,你不声不响地,居然就干了这么大一件事!你也太强了!要不是我刚刚去图书馆温课,顺便看了看馆里订的《人民日报》,估计这会儿都还不知道呢!你咋连自己人都瞒啊?”

简悦懿笑说:“我写信的时候,你俩可都在啊。再说了,当时不是不晓得这事能不能成吗?提前标榜自己,要是成不了,那得多丢脸!”

“你呀,这回真的是什么风头都出了!”顾丽丽慨叹道。

杨艳这会儿也已经把那篇头版头条读了,激动地道:“太好了,要是真能立法,以后,咱们就不用担心有人投毒了!”

说着,又道:“唉呀,你们都不晓得,我从小就怕死怕得要命。这段时间,连喝水都要一口气喝完。没喝完的,宁可拿去倒掉,也不敢再喝。就怕自己无意识间得罪了哪个同学,人家给我下毒呢!”

顾丽丽噗地一声笑出来:“哈哈哈哈哈,你胆子也太小了吧!”

杨艳笑着啐回去:“都像你那么没心没肺,那不得死得快?”

顾丽丽现在已经不像才来时那么倨傲了,就是杨艳,偶尔都敢跟她开开玩笑了。

简晓辉很快也跑过来了。他手里也拿着份《人民日报》,问简悦懿:“大妹,你把信已经寄给报社了啊?那咱现在还要不要组织联名信呢?”

“搞啊,为什么不搞?”说着,就把昨天的事悉数告诉了她哥。然后又道,“副主席这个意思,肯定是想看看人民群众的反应。看大家到底支不支持立法。那咱们肯定得让他知道,民众对于立法有多么看重啊!”

“这件事副主席都知道了?”简晓辉突然觉得心脏怦怦直跳,整个人一下子紧张起来。紧张之中,还有一种兴奋和喜悦,“那他知道我是投毒事件的被害人不?我的妈诶,怎么有种在大领导面前露脸的感觉?”

简晓懿没好气地道:“以被害人的身份露脸,有什么好高兴的?”

简晓辉也不在意,哈哈大笑。然后对她道:“我懂你的意思了,我现在就去加快进程,让大家赶紧抓紧时间,把名签了!”

“问问大家,有没有谁会写词作曲的,让他们谱一首《立法之美》啊,《法治之歌》啦,反正诸如此类的歌曲,让77级新生传唱。咱们要用合法有效,而且特别阳光灿烂的方式来表达咱们的感受。好吗?”

“这个有什么难的?哥我就可以给你唱两句,听着啊。”简晓辉清了清喉咙,用唱山歌的唱法高声唱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渴望拥抱法治的阳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需要看到万事有因又有果……”

简悦懿一下子没忍住,用山歌调子唱这个,而且连基本的压韵都没有,她快被她哥笑死了!

“你笑什么呀?”

“没。我就是觉得我哥现在文化程度真的越来越高了,什么词儿张嘴就来,非常有效率。这首歌很好,很妙。你赶紧去教大家唱吧,让大家平时在学校里没事就唱这个。”效率第一,只要有那么个意思就成。

“还有,联名信可以稍微晚一点。毕竟副主席还想再看看民众的反应。咱们先把‘合理合法’的反应搞出来给他看,再上联名信就事半功倍了!”她说。

她哥领命而行后,她就赶紧去找刘校长。

一路上,好多学生包括老师都在跟她打招呼。招呼的内容不外乎就是:

“简同学,你上报纸了你知道不?啊呸!忘了这本来就是你寄的署名信了……”

“我们学校出了投毒案,还以为学校的名声会完蛋。没想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呐!”

“天呐,这可是《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不是别的报纸,是《人民日报》啊!”

“简同学,能当你的校友,我觉得太有荣光了!你就跟刺杀秦王的荆柯一样,明知道很可能送死,你还是去了!啊,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不该这么形容你,应该说你就像革命先烈……啊呸!对不住对不住,你人还活着呢。反正你就是有大无畏的精神!”

“要是真能立法,你可真是为全国人民干了一件大事了啊!”

去校长办公室的路一下子就变得“路漫漫兮其修远”了……

等她到了刘校长办公室,后者也正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在专注地看着《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报告。”即使门是敞开着的,但喊一声“报告”也是学生对老师的基本礼仪。

刘校长看到是她,笑着招呼她:“来来来,别站着,快坐啊。”

等她坐下,就笑眯眯地直入主题了:“今早教育局给我打了个电话。”

简悦懿猛地抬头,还以为是教育局向刘校长问责来了。

刘校长却嘅叹一声:“多亏了你这头版头条来得及时,教育局知道这件事里面没有学生受害,甚至还安慰我,说这事不是咱们从事教职工作的人的错。这确实是因为没有法律约束学生们的行为,所以那个投毒的女学生才敢铤而走险。”

简悦懿这才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

“教育局这次打电话过来,就是想告诉我,要防止学生们因为投毒事件而产生恐慌心理,进而闹事。”

简悦懿含笑道:“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事儿来找您的。”说着,就把昨天去人民日报社的事情,完完整整地跟刘校长汇报了一遍。

刘校长这样级别的人物,听到这事连副主席都过问了,也诧异得不行。

简悦懿又道:“要防止学生闹事,最好的办法是搞一些活动,把他们的精力消耗掉,他们就不会闹事了。我哥刚刚还编了一首《法治之歌》,打算拿去教学生们唱诵。我估计,以他的性子,大约是要搞个大合唱之类的了。”

“《法治之歌》?”

她想起了她哥的山歌调子,又有几丝笑意浮上了脸,为了不拆他的台,她就用念诵的方式把那几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需要看到万事有因又有果”,拿来念了一遍。

但就是这样,刘校长这样的文化人也忍不住笑了。不过,他还是对这件事给予了肯定:“很好,歌词很有正气,而且充满了勃勃朝气。大合唱不错。”

“其实我们还可以再组织一些辩论比赛,还有对立法这件事的讨论之类的。用正面的方式,让政府看到我们的态度。”简悦懿建议道。

刘校长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样,李教授在管学生和教学工作,跟他商量一下,看怎么组织这些活动合适。”

“这些活动,77级新生肯定会参加的。不过我看,活动布置下去,可能会在工农兵学员那里遇到阻碍。要是他们实在不愿意,那就算了。反正我们的目的,只是向政府表明我们的态度。适当表达就行了,维稳为先为要。”

这场商谈持续了很长时间,简悦懿跟刘校长反复推敲了一些活动的细节。

很快,这些活动就分别组织开展起来。

打那之后,校园里,只要是77级的新生,大家有事没事就哼唱着简晓辉作词作曲的那首《法治之歌》。

而与此同时,《文摘周报》、《青年报》和《京市日报》三大报纸也相继转发了简悦懿的这封信。

社会上对于“应不应该立法”这个命题,刮起了旋风式的讨论潮。

与此同时,清大的老师们也开始依着简悦懿的请求,有意无意地把清大组织的支持立法的活动泄露给外校老师知道。

乃至刘校长、钱副校长等人去开教育会议时,还专程找别校校领导聊天。聊天主题自然是无比自豪地提到本校通过哪些哪些方式,既让学生们发泄了多余的精力,又还正面积极地表达了学生们渴望立法的热切期盼。

遇到有些老师看他们做活动做得好,无不嫉妒地专挑痛脚踩:“听说投毒案的主角,就是你们清大的女学生。好像还是学生会主席吧?”

遇到这种情况,校长、副校长还有老师们无不反堵回去:“哪个团体都有坏人,哪个团体也都有好人!投毒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没错,但被投毒的那个学生品质特别优秀!他不但没有闹事,反而现在在牵头组织学生们以正确方式来向政府表达对立法的渴求!”

“他妹妹更是优秀!在学校把投毒者移交派出所之后,她的眼界令她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人民日报》上的头版头条就是她写的!立法这个问题,就是她最初提出来的!”

“我们清大是丢了个脸,可我们同时也因为有了这么两位优秀的学生,又挣回来更大的面子!现在全国各大报纸,听说还有一些省份的省报、市报都转载了这封署名信!”

“这回我们学校已经出了这么大的风头,等我们组织策划的这些活动办好了,到时候准得再出一回风头!”

被他们反堵的那些老师、校领导们,听到这些话好想捶胸口!自己学校咋就没这种眼界高远的学生呢?一场危机,反倒让人家在全国范围内都出名了!附带让母校都再出了一回名!

这下,以后谈到立法,谁不得说这事儿是清大的学生促成的啊?

唉呀,嫉妒死了!

回去之后,这些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二话不说,就开始搞同样的活动。

就你们能!这些活动咱也能搞!

除却一较高下之心外,其它学校的校领导其实也是害怕投毒案件会出现在自己学校。

清大校领导阶层没被追责,那跟被害人没事有很大关系。而且在发生事情之后,学校方面应对迅速,很快就把嫌犯移交派出所了,又有《人民日报》上的头版头条把公众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立法上来,所以才能没事。

自己学校要也出了同样的事,你说这要到哪儿去找像那个简悦懿那么优秀的学生来解决问题啊?万一有人被毒死毒残了,一众校领导全部得下课!

一时之间,京市的所有学校都开始风行起,以正面积极的方式请求政府立法的各种研讨会、合唱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

而人民日报社的夏总编很清楚副主席想要看看民众反应的态度,所以在登出简悦懿那篇报道后,他还特别重视后续的追踪报道。本来这该是由社会新闻版来做的,但他不放心,干脆跟胡主编两个人一起常驻社会新闻部。

两个人天天加夜班,加得胡子拉碴的。

清大和简悦懿这边,就是人民日报的重点报道对象。

于是,清大的学生开始三天两头撞见人民日报的记者跑去采访简悦懿,采访自己学校的校领导。

之前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却退出了联名信签名的那些工农兵学员们,肠子都悔青了!谁能想到简悦懿两兄妹没有他们这么庞大的一群人支持,竟还是出风头了?

这风头还出到全国去了,我的娘诶!

敢不敢把风头再出大点?

起初,他们还能安慰自己:瞧,他们两兄妹是出名了,可那些跟着他们跑的77级新生呢?不也还是老样子吗?社会上有谁知道他们在他俩背后的那些付出啊?

有77级新生跟他们得瑟:“你们不是不愿意吗?现在多好,革命的胜利果实跟你们半点不相关了!”

他们就怼回去:“那跟你们就相关?你们的联名信呢?哦,对,人家看到给《人民日报》单独投稿也能管用,人家就用了这一招了。联名信什么的,八成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你们……”77级新生一个个气得不得了,偏偏还反驳不得。

看到他们这些,那些内心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工农兵学员们,心里就大感畅快。

可第二天,他们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痛了!

人民日报社的记者又来采访了!

人家肯定又要去采访简悦懿啊!已经眼熟了来采访的记者的几个工农兵学员,赶紧就去截糊!

“记者同志,我们学校这两天又开展了一项有关立法的研讨活动。要不然我们到那边去坐坐?我慢慢跟您讲。”

“对对,我们都参加了这个活动的。您不也得重视一下群众的看法和意见吗?”

“我们代表的,是来自大众的最真实的声音。您就……”

他们话还没说完,就有77级新生跑过来打断他们了:“你们这些高年级的同学到底还要不要脸啊?明明简同学组织的各项活动,你们一项都没参加,现在还好意思来骗记者同志!”

“就是啊!幸好简同学想得周到,叫我们在这里等着记者同志。要不然,全国人民都得被你们骗了!”

这次的采访是事先预约好的。简悦懿在看到工农兵学员连她和她哥组织的各项活动都不肯参加后,就担心他们会在重要事情上面作妖。

要是害得立法之事功败垂成,那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早早就请了三位同学在这里等候记者的来访。

这三位同学跟简晓辉一样,也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最近活动组织得比较频繁,光靠简悦懿和简晓辉,根本忙不过来。

而正因为他们也是组织者,所以简悦懿每回接受采访,也一定会带上她哥和他们。这也是他们能认出负责专门追踪报道此事的记者的原因。

那几个工农兵学员臊得脸都抬不起来了,脚底抹油一般,一溜烟地跑了!

记者诧异不已:“这几个人你们很熟吗?你们怎么知道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们都没参加?”

“当然知道了。关于推动立法这件事,学校里就只有77级新生才赞同。新生们通过这段时间组织的活动,大家彼此之间就算不认识,但也能混个脸熟。”

“他们啊,都是高年级的工农兵学员!明明立法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处的,可他们就是看不惯我们77级的新生!就是不想让我们出风头,事事都跟我们对着干!”

“可自私了咧!”

其实事情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严重,但才看到高年级的人来截糊,换成是谁,心里都有火气。说话之间,用词就不小心有点过了。

记者心怀感慨,没想到参加过高考的学生,跟没参加过的学生之间,关系竟然这么恶劣。想着想着,已经被来接他的人引到了目的地。

简悦懿正在那里等着他。

看着他就笑眯眯地递上一瓶可口可乐:“天气这么热,赶紧喝口汽水解解渴吧。”

记者一看,妈诶,你随口递过来的不是汽水,是钱呐!而且还得搭上侨汇券!

他顿时不好意思了:“给我喝这么好的汽水啊?”

简悦懿顺口掰扯:“这是因为我们这些当学生的,都非常重视立法这件事。所以对于来采访我们,令政府更加重视此事的您,我们也非常重视。大家特别集资买了这瓶可乐送给您喝。”

记者一下子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不自主地挺挺胸膛,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什么了不得的事一样。他还连连说道:“你们才是了不起的人。如果不是你们,这件事连开头都不可能会开!”

采访的过程,气氛特别活跃。记者彻底地感受到了77级新生的活力、智慧以及热血热情。

这一次采访因为是事先预约好的,简悦懿老早就通知了所有77级新生一起聚集在此处。

等采访快结束时,她礼貌地请教记者:“这所有的活动,我们77级所有新生都是参与了的。就算有人生病,他们也都拖着病体参与了。记者同志,你能给我们所有参与者一个镜头吗?”

记者原本是打算给简悦懿和几个负责人合影一张就算了,听她这么一说,喝人嘴软嘛,喝了那么贵的可乐,能不好说话吗?

第二天,有关清大77级新生用各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来向政府表态支持立法的新闻就上了社会新闻版。报道还配上了一张77级新生一起合唱《法治之歌》的照片……在简悦懿的指挥下,这个年代就已经有了所谓的摆拍。

当然,报道还不止如此。那名记者还大谈特谈77级新生和工农兵学员之间的矛盾,呼吁整个社会要多关爱那些受十年特殊时期伤害更深的工农兵学员。认为他们受错误观念的毒害更深。

另外,记者同志所负责的不止是对清大的采访,他还采访了好些学校。只不过,清大是作为重点来介绍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工农兵学员们看到报纸上,一个个呆若木鸡。

谁能想到他们不仅没能成功制止77级新生出风头,自己还反而丢了这么大的脸?

这脸还丢到全国人民面前去了!

好些工农兵学员在这一两天内,都被喊去了传达室接电话。一接电话,听筒那头响起的就是父母亲或难过或咆哮的声音。都是来电问他们怎么会这样的?

本来进清大是件光耀门楣的大好事,结果这事一出,所有工农兵学员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了……

这事还没完。

教育局那边也很快打电话给刘校长了,问他学校的学生分裂成了两派,为什么他一直都不上报?

刘校长唯唯诺诺地说什么“都是他的错”、“对不住啊”之类的,反正把姿势放得特别低。

其实教育局那边也知道这些老师才刚刚抬起来一些地位,还没法儿彻底管住下面的学生。于是上面就给他支招了,说:“你忘了当初入学须知上,我们让你们怎么写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