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再入侯门 > 第 130 章

再入侯门 第 130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42: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 130 章

顾嘉慢慢地了解到,齐二这一次受伤果然是和上辈子一样的,雪崩了,这些朝廷命官不可能不管,齐二带着盐政司的人纷纷赶赴到雪崩之处,带领着人马去解救那些乡民们。

本来差不多乡民们都救出来了,这时候一个老爷子的儿子被大雪压断了腿,怕是成了残疾,这老爷子哭嚎了一嗓子。

就是这一嗓子,再次引发了一次轻微的雪崩,把山里一户人家给卷进去了。齐二年轻,又有功夫,他自然是当仁不让,冲在最前头去救人。

最后人是救回来了,他自己险些丧身大雪之中。

不过这辈子的伤显然是比上辈子轻一些,他身受重伤的时候还有些意识,知道大夫来给自己看伤,知道大家要给他寻一处养伤,他挣扎着告诉人家,说把他送到陈家的庄子上来,人家就把他给送过来了。

送过来的时候难免猜测,想着早听说齐大人有个相好的,是个少年,如今看来就是住这里了。

只是大家心里暗暗想,却没说出来。

齐大人不管私下是什么爱好,但是他为官正直,也确实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好事,大家都敬重他,就没人提这事儿。甚至他们离开顾嘉的庄子后,还互相告知,只说要瞒着点,别往外传,免得对齐大人名声不好。

顾嘉倒是不知道别人这误会,她如今正操心着齐二的身体,跑过去厨房给齐二熬鸡汤。

上辈子她是会熬鸡汤的,还亲自下厨给齐二做过。

这辈子她想开了,没为谁下过厨做过饭。

如今齐二受了伤,她想想,还是不放心,让人宰了一只养在庄子里的老母鸡,亲手给齐二熬鸡汤。

她熬鸡汤只需要一根柴就行了。

一根柴烧尽,这鸡汤也熬好了,汤汁浓郁入味,比一般厨子做得都要好,这是她的绝活儿。以前在村里她煮饭煮多了,慢慢地练成的,村里红白喜事需要熬汤都是找她的。

顾嘉坐在灶台前,慢火细炖,把这鸡汤熬好了,浓郁的鸡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汤汁清亮,上面飘着几滴油花。

她装在汤煲里,又扣上了盖儿,放在提篮里,让丫鬟提着过来,送给齐二喝。

齐二看她过来了,立即坐好了,也不用她扶着,就自己坐好了。

顾嘉看了看,觉得有点纳闷。

从大夫所诊治的伤势来看,他这辈子伤势和上辈子差不多啊,并无不同,两辈子是如此的相似。

可是这辈子……他好像感觉上比之前好很多?

之前的时候,他不能自己动,需要人扶着,现在却并不需要的。

“你若是觉得一个人坐起来艰难,可以让你的小厮过来帮着。”顾嘉怕他是觉得不方便,这么提议道。

“嘉嘉,不必,我这样就好。”齐二忙道:“虽是受了伤,可并不大碍,我只是需要静养,并不需要小厮过来照料。”

顾嘉心里更疑惑了,她连齐二所喝的药都看过了,药量以及各方面来说,这就是一样的伤啊,两辈子差距略大。

不过她也没多想,就让小穗儿把那鸡汤拿出来,给齐二喝。

“你觉得怎么样啊?是不是不好喝啊?”顾嘉看着齐二喝下,从旁边这么问。

齐二微怔了下,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顾嘉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有点没好气,那意思就像是——他若是敢说不好喝,她能当场给他翻脸。

齐二低头看看鸡汤,很好喝,他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鸡汤。

“很好。”齐二意犹未尽地道:“不曾想庄子上的厨子竟有这般厨艺,便是比起以前孟国公府里的厨子,并不差了多少的。”

孟国公府的厨子是以前皇宫里做的,那手艺自然是顶尖的,齐二这么说,实在是太给这位“厨子”面子了。

顾嘉顿时满意了。

哼哼,上辈子她也费心费力地给眼前这家伙熬鸡汤了,可是他说什么,说鸡汤这种东西,就让底下人熬就是了,她就不要动手了。

那意思好像是多嫌弃她熬的鸡汤,再也不想喝到她做的鸡汤似的!

害得她当时心里一赌气,从此后再也没下过厨。

本来夫妻之间,也不是说非要为他洗手作羹汤,左右有底下人呢,她愿意做,其实还是心疼他,并想着好好尽下妻子的责任,谁知道他竟然那么说,也太不识好人心了。

顾嘉想起这个,其实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小小的不舒坦的,以至于如今看齐二的眼光,那恨不得把这事儿给找补回来。

齐二显然也意识到了顾嘉的情绪不对,当下拿碗的动作都有些小心翼翼的:“嘉嘉?”

顾嘉回过神,当下故作不经意地道:“这个鸡汤可是熬了不少时候……”

齐二听着这意思,疑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忙问:“嗯?你熬的?”

顾嘉心中暗笑,想着他倒是挺上道的,淡淡地道:“是啊,熬得不太好喝吧,没办法,我以前也不是经常熬这个的。”

齐二凝着顾嘉,没说话。

顾嘉顿时纳闷了,什么意思,这是一听鸡汤是她做的,顿时觉得不好喝了?

还能这样吗?

谁知道齐二却哑声道:“嘉嘉,你过来。”

顾嘉觉得,凭什么他让自己过来她就过来,不过她两只脚倒是听话得很,真得乖乖地过去了。

齐二轻叹一声,握住了她的手。

碍于小穗儿在,顾嘉想小小地挣扎下,可是到底没挣扎。

小穗儿很识眼色地出去了。

齐二握着顾嘉的手,仔细看了看,依然是削葱一般的手指,水嫩白软的。

他用自己的手包住她的手指尖,低声道:“下次不用给我熬这个了。”

顾嘉一下子听到和上辈子一样的话,下意识问:“为什么啊?”

——这是她上辈子没有问出口的。

齐二低声道:“只是一口鸡汤而已,你做得自是好喝,但于我来说,好喝一些,难喝一些,差别并不大,都是果腹而已,我并不在意这些。反而是你,何必费那精神,劳心劳力为我做这个。”

她是博野侯府的大小姐,他并不想让她去做这些下人做的事情。

她就该被人伺候着,享受她该享受的就是了。

顾嘉愣了下,她的脑子里一直转悠着的都是“他喜欢喝”和“他不喜欢喝”,她从未想过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思路,他还可以是这样想的。

那么上辈子,他也是这么想的吗?

他是说让自己以后不要做了,所以自己就以为,他是不喜欢,干脆让自己不要做了免得为难他。

却不曾想原来他还可以是心疼自己不想自己那么辛苦,更不曾想过去问一问他。

这是自己的怯懦,当然也是他的寡语。

为什么自己不大胆去问,为什么他不和自己说清楚?

夫妻两个人的日子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今日一个小小误会,明日一个并不太愉快的自以为是,于是本应相许的两个人彼此南辕北辙地走下去,终于因为四年无出,也因为那几个月的分离,导致了最后临死前都没能解开的结。

“嘉嘉?”齐二疑惑地扬眉:“你是有心事吗?”

顾嘉抬起头,望向他,看到了他黑眸中的温柔。

那温柔犹如一汪泉,上辈子她看到过,却从来未能走进去。

她怔怔地看着他,慢慢地凑近了。

四目相对,齐二呼吸几乎停滞,一动都不敢动。

两个人的距离是如此近,近到睫毛和睫毛相接。

“是啊,我有心事。”顾嘉喃喃地道:“我想看看你的眼睛里有什么。”

“我的眼睛里?”齐二望着顾嘉的眼睛,那么近,黑若曜石一般的眼睛,里面有着自己:“我的眼睛里不是有你吗?”

而顾嘉的眼睛里,也有他。

顾嘉深吸口气,闭上了眼睛。

上辈子的齐二,眼睛里也是有自己的,只是自己从未看清楚罢了。

这时候,一个似有若无的吻落在了她眼睛上。

齐二的动作压抑克制,却灼烫,像火一样。

这是他惯有的温度。

顾嘉在他的吻中,想起了许多许多过去的事。

她记得,他明明当时虚弱得起身都要她扶着的,可是有时候却好像又是有力气的。

比如——这种事情的时候。

灵光一闪,顾嘉想明白了。

她睁开了眼睛,歪头打量着眼前面红耳赤沉吟在那个吻中的齐二。

他,这么有小心思吗?

上辈子就有?

顾嘉垂眼,看着男子抱住自己时候那有力的臂膀,她想起来,上辈子,他向自己要抱抱的样子。

他向自己要抱抱,虚弱地躺在那里,像个孩子一样。

向来严肃刚硬的他,利州城百姓眼中父母官的他,脆弱地躺在那里,要让她抱。

她当时只觉得他骨子里也许还是个孩子,又或者说人生病了就会变得很奇怪,于是她好笑又心疼,真得抱住他,如他所愿。

这于她来说,并没多想的,只是觉得齐二也许本性就是如此。

但是现在想来,当时的齐二竟然对自己是用了心的。

只是自己木头疙瘩,不曾察觉罢了。

又记起了那一日在梦里,他撕心裂肺地质问容氏,说是要找出那个害自己的人替自己报仇的事。

其实不管他最后找出来没有,她都感谢他。

一个大孝子,最后为了媳妇去劈头盖脸质问了他哭泣的娘,这于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辈子,他的眼睛里心里都有自己的,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顾嘉靠在他肩窝上,眼里竟觉得有些湿润,便用他的衣服磨蹭了下眼角的泪。

齐二察觉了,哑声问:“干嘛?”

顾嘉心里还染着上辈子的那层哀伤,如今听得齐二这声音,温柔低沉,犹如这下雪天怀里抱着的暖炉一般,熨帖了心里每一丝的不快,她闭上眼睛,故意道:“擦眼睛!”

齐二看她那撒娇赖皮的样子,也是笑了,揉了揉她的脑袋:“这是故意在使坏吗?”

顾嘉见他这么说:“我就是坏,那又怎么样?”

说完,特意钻到他怀里,不但擦了眼睛,还顺便蹭了蹭脸,想着若是自己烧鸡汤的时候沾染点灰,可都是送给他了。

齐二低笑出声。

正笑着,那边小穗儿探头探脑地过来了,小声说:“外面有齐大人的同僚,说是来探望大人的。”

“啊?”顾嘉忙从齐二怀里出来:“你的同僚,要来看你?那我先回避下?”

齐二听着,略一沉吟,便道:“不必了,让他们进来就是。”

他和顾嘉的事,博野侯那边既然是同意了,那就算是过了明路,既然是过了明路,他就不想遮遮掩掩的,这样反而对顾嘉不好。

他就当已经定亲了的,光明正大就是。

况且之前大家都误会他嗜好男色,还和一个少年好着,如今也好让他们知道到底和他相好的是哪个,免得回头对顾嘉名声也有碍。

顾嘉本来想躲开的,看他这么说,顿时瞪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他。

他冲她颔首。

顾嘉明白了他的意思,多少有些不自在,不过想想,自己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便干脆硬着头皮不走了。

一时那些同僚进来,各自见过了,齐二这边不能起来行礼,便在榻上拱手算是行礼了。

双方见礼过后,齐二又向同僚介绍了顾嘉,却是道:“这是齐某未曾过门的妻子。”

众人一听,惊讶得不行了,只是面上却不敢露出来,赶紧见过了顾嘉,又问候起齐二的伤势来。

盐政司的这些同僚也算是共患难一场,大家自然对齐二的伤势很是关心,特别是其中一个道:“如今咱利州城外的百姓也都牵挂着齐大人的身子,特别是被你救的那王家一家子,更是在家里求神拜佛地求着齐大人的伤势能够早日痊愈,那边的乡邻还送上来许多野味果子,说是要让我们带过来交给齐大人,我们没敢收,都让人家又带回去了。”

齐二忙道:“劳烦诸位大人回去代为转告各位乡亲,只说心意我领了,谢各位乡亲的惦记,我这身体并无大碍,想必过个十几天就能恢复。”

这些同僚和齐二说了一番话,无非是关心身体希望齐大人早日养好身体回去为国效力云云的客套话。

他们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好奇地打量着顾嘉,想着这姑娘长得如此标致,只是不知道是哪家千金,怎么竟然住在利州城?又是怎么成了齐大人的未婚妻?要知道齐大人可是燕京城里孟国公府的少爷,身份不一般哪,可不是寻常官员能比的。

如此好奇了好一番,这才算告辞而去。

离开后,其中一个,捏着胡子道:“你们不觉得这位未婚妻有点面善吗?”

他这一说,大家纷纷以为然:“是啊,哪里见过呢?”

另一个,却是早就开始怀疑了:“你们不觉得那一日齐大人亲自为其牵马的那个少年,模样看着是个少年人,但其实……有点像个姑娘吗?”

其他人回想,纷纷点头,可不是吗,肩膀过于纤弱,面目过于清秀,或许真是个姑娘?

再一想如今这位未婚妻的模样,众人惊诧之后,终于恍然:敢情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少年?

恍然之后,大家深深震惊了。

这位齐大人平时看着一本正经的模样,是个严肃人儿,并不是那随意的,没想到私底下如此宠爱自己的未婚妻,竟然自己走路牵着马让自己未婚妻来坐。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

顾嘉这几日悉心照料受伤的齐二,让她松口气的是齐二的伤势完全不像上辈子她以为的那么严重。

想到这个,她对上辈子的齐二真是咬牙切齿。

他故意的是吧就是故意的!

那么大一个人,竟然还会装弱要她这样伺候那样伺候的,甚至连沐浴的时候都非要她这个那个的,想想就可恨。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好笑。

而这种好恨又好笑的情绪,落在这辈子的齐二身上,就觉得莫名。

一会儿对他好得不得了,嘘寒问暖,一会儿又恨不得咬他的肉,一会儿又摸摸他的耳朵笑他,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想不明白他就不想,反正他只要知道,顾嘉会嫁给他,会成为他的妻子,这就足够了。

转眼过去十几天,这边齐二伤势也养得差不多了,这几天都可以早晨出去晨练了。

天放晴了,庄子里的雪也慢慢融化,在那枯树上幻化出一滴滴晶莹的冰溜子,垂挂在树上,仿佛缀了满树的琉璃珠子一般,偶尔的晨风吹过那剔透琉璃,斜过凉亭,带来丝丝山中的清新寒意。

齐二穿着一身劲装,脚上利索地绑着绑腿,正在那里练一套拳脚,身姿矫健,犹如游龙一般,一气呵成,踢腾飞跃间地上的积雪和尘土随着袍角飞扬。

待到一套拳脚打完,他马步收势时,身上已经是热汗淋漓。

顾嘉靠在窗棂上,望着外面的那彪悍的青年,心里都有些恍惚,浑然不知是这辈子还是上一世。

齐二练完后,也看到了窗棂后面的顾嘉,他冲她打招呼:“你要不要学着练一练?”

顾嘉赶紧摇头。

怎么可能,她又不傻,才不要跟着他学。

别看现在他好像被她炼化得越来越服帖,也不会对着他说教什么,但那是首先她得摆好在他心里的位置。

可不能把自己放到他学生的位置。

齐二看顾嘉忙不迭的摇头,是有些失望的,不过还是劝道:“若是每日练一练拳脚,日积月累,你身体就会好起来,手脚就会变得有力气。”

顾嘉:“我为什么要手脚有力气?”

难道他还指望着哪一日落魄了,好让她去搬砖背麻袋?

齐二被顾嘉这么一呛,想想也是,再看看她那纤细柔弱的胳膊,还有那修长好看的手腕儿,这样的姑娘,让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都不忍心的,也就不再提让她练拳脚的事了。

顾嘉这边命人摆好了早膳,想着等他一起用,谁知道正在这时,却听得外面有马蹄声响。

这庄子在利州城外,更多的是乡下人赶车的驴子骡子的,难得有这种迅疾的马,一般有这种马蹄声,那就是有贵人过来,或者官府那边有紧急的事了。

当下顾嘉和齐二对视一眼,都觉得怕是有事。

待到那马蹄声近了,却是停在了庄子前,紧接着的事情就出乎齐二和顾嘉意料了。

这竟然是从燕京城送来的皇帝的圣旨,齐二这边还穿着练武用的劲装,少不得匆忙换了衣衫,过去和顾嘉一起叩见。

皇帝传来的竟然是两道圣旨,第一道是召盐政司三品同知齐二回京城的。这件事是在齐二意料之中,但是却又比他所预想得要早一些,一时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想想顾嘉,心里又存着期盼。

回去了,是不是他和顾嘉的事能更近一步了?

正想着,那边第二道圣旨又开始宣读了。

这第二道圣旨,却是赐婚的,给顾嘉和齐二赐婚。

这是两个人怎么都没想到的了。

两个人都以为,得回去,回去燕京城,看看孟国公府和博野侯府那边一起对下头,谈一谈,怎么把婚事定下来。

便是齐二存着个赐婚的念头,也是想着自己得回去,在皇帝面前上个奏折,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功绩,自己提一提,或许就有可能成了。

谁曾想,人没回去,这婚已经赐下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怎么也想不到的!

顾嘉是呆住了,齐二也怔在那里。

多久的期盼,一下子成了真,竟然觉得有点不太相信,跪在那里,连谢恩都忘记了,只傻傻地互相看着对方。

反倒是那宣旨的钦差,和齐二是认识的,这次是接任齐二过来盐政司认命,人家也是春风得意得很,见这两位呆在那里,便笑呵呵地道:“齐大人,顾淑人?”

被人一提醒,两个呆住的终于反应过来,赶紧再次叩首,谢皇帝隆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