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耀世麟王 > 第663章 志在必得

耀世麟王 第663章 志在必得

作者:许输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3:15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耀世麟王 !

“接下来,让我们掌声请出,当代书法大家,陈永元的传世之作,中秋贴。”

随着拍卖师一声落下,在场众人,全都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目不转睛的看向高台。

便见工作人员,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有红色绸缎为垫,放着一卷书卷,众人急不可耐,恨不得那工作人员赶快展开书卷,让大家一饱眼福。

原中秋贴,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之作,王献之乃东晋书圣王羲之之子,因为两人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被后世成为“二王”。

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更高一些,但在有三纲五常的古代,王献之能够和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放在一个层次上,其实已经说明了,王献之在书法的造诣上,已经超过了其父。

而对于书画界的人来说,又不能如此简单浅显的对比,而是详细的分为几种书法来对比两人的书法造诣。

如果是以行书来说的话,王献之是不如其父的,以楷书来论的话,两人又是在伯仲之间,但如果是比较草书的话,王献之的造诣,是远远超过王羲之的。

而流传千年的《中秋贴》,正是王献之草书的代表作。

王献之的《中秋贴》共有五行三十二个字,但流传千年,已经只剩下了三行二十二个字,内容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此贴如今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曾慕名去看过。

而陈永元的《中秋贴》,之所以能够名动当代,被无数人想观贴一阅,除了他的书法造诣与王献之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以外。

最主要的是,陈永元的《中秋贴》,个人有收藏的机会,如果能收藏到陈永元的《中秋贴》无论对于哪位书画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陈永元身为当代书圣,随便一幅字,就能卖出天价,所以他并不缺钱。

是以十几年来,无论有人出多高的价格,都求不到这副《中秋贴》。

但今日,陈永元肯把中秋贴拿出来拍卖,对于想要收藏陈永元的《中秋贴》的人来说,乃至于对于书画界来说,都是一件泼天的大喜事。

在众人的瞩目中,工作人员徐徐展开了那副《中秋贴》。

霎时间,在场的许多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迫不及待的上去近前观看。

然而,当韩九麟看到那副中秋贴以后,却是眉头一挑,面色现出了少许的古怪。

陈永元作为韩九麟少年时期习字的老师,韩九麟对他的书法,再了解不过。

而且,陈永元所写的那副《中秋贴》,韩九麟在十几年前,便已经见过了。

这副中秋贴,压根就不是陈永元的笔墨。

本来昨天听到何绮思说今天陈永元会参加今天的书画拍卖会,还会把他的笔墨拿出来拍卖,韩九麟就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陈永元一直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而且陈永元并不缺钱,根本无需拿专程把他的笔墨拿出来拍卖。

如果陈永元真的缺钱了,求他墨宝的人不知凡几,随便答应一个人的要求,写一幅笔墨,就足够满足他多年的开销。

根本不至于此。

而今天,先是陈永元抱恙没法到场,紧接着又有两幅赝品成拍,已经让韩九麟心中起疑,此时再见到一副赝品《中秋贴》,哪里还不明白,这其中必然是有人搞鬼。

便在这时,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发表太多见解看法的纪学海,第一时间来到了《中秋贴》旁边,口若悬河的赞叹道:

“众所周知,王献之的中秋帖,用墨浓重,转笔圆转外拓,起笔或藏锋或侧锋,提按自然,整幅字的笔画偏于丰肥。

但又有个别瘦劲的连笔和字做补充,显得疏密得当、粗细变化。其用笔婉转流动,一气呵成,有“一笔书”之妙。

而这副《中秋贴》却有别于王献之的用笔,陈圣人的用笔,更注重点画,这副中秋贴,点画委婉,富于变化。

正如包世臣在书中所说的: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所为不传也。

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箸画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

这副中秋贴笔之王献之的中秋帖,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写出了放纵豪情,又蕴藏着清雅洁净的气息,真不愧是陈圣人的心血之作啊!”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艺术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去确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陈永元名声在外,哪怕写的平平无奇,在众人眼里,也足以值得钻研考究。

今日得见陈永元的中秋帖,再加上纪学海这位书画大家,鉴定专家的极力称赞,一时间,哪怕是何丰这样见多识广,但却书法平平的老人,也都看的如痴如醉。

韩九麟坐在那里,闻言直皱眉头。

等大家都争先看罢之后,纷纷议论了起来。

“不愧是陈圣人的笔墨,这副字的起拍价不知道要卖多少钱?”

“王献之的《中秋帖》在故宫博物院,价值几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王羲之的《平安帖》,之前的拍卖,达到了3个多亿。

陈圣人虽然是当代书圣,他的字肯定不如二王的字值钱,但这副中秋贴我可是记得,在十年前,曾被人以三千万的价格求购过,陈圣人依旧不卖呢。”

“这都十年过去了,我估计,这副《中秋贴》的起拍价,至少也得5000万起步。”

“最主要的是,你们要知道,陈圣人自从书法造诣达成以后,相同的一幅字,从来不会有写第二遍的可能,再过几十年,陈圣人驾鹤之后,这副字又得值多少钱?上九位数,还不是轻轻松松?”

一时间,不少家底殷实的人,全都摩拳擦掌,对这副中秋贴,志在必得。

甚至,就连蔡青曼,都流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