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锦衣状元 >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争权夺利

锦衣状元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争权夺利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34:2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朱浩乘船自天津港南下。

北方沿海基本没有海盗和倭寇的困扰,船队航行途中一片风平浪静。

嘉靖初年北方商贾做海外贸易的很少,而江南相对富庶,距离贸易中枢南洋更近,有着方便快捷的海外贸易渠道,加之江南沿海海岛众多,非常适合海盗和倭寇生存,所以剿灭匪寇的主战场只能是江南。

与此同时。

连接西北各地的铁路继续修造,而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而涉及居庸关的部分则是重中之重,不过在朱浩走之前,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已经攻克。

整个铁路网的修筑会持续一年左右,届时宣府将与京城紧密的连接起来,各路修路人马都在赶工期。

恰在此时,西北鞑靼人活动突然变得频繁起来,再一次于延绥等处发起袭扰,三边多处关隘戒严,而履职西北的臧凤刚到任,一切还没准备好,就被鞑靼人按在地上摩擦。

五月里,西北战报接连送往京城,大臣们为了边事有点焦头烂额,而皇帝却躲在皇宫里安心“修道”。

不知是不是宿命,朱四最近喜欢上了“冥想”这种看起来轻松,似又能养生的事情,对于朝事有点漠不关心。

由于事情不能放到朝会上解决,最忙碌的就要数内阁几名大学士了,而首辅费宏很头疼,因为他对西北边事不太了解,这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如此一来他即便再想限制杨一清,也给了深谙军政的杨一清发挥的空间。

张左屡屡来内阁值房问询西北战况,每次都需要靠杨一清出面才能准确地分析出敌情并给出应对方案,杨一清的重要性慢慢凸显。

……

……

这天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杨一清留守内阁值夜,这是西北战时的标配,必须要有阁臣留守轮值。

因为杨一清在军事上的见地比其他几个人都高,以至于最近都是他值夜。

费宏和刘春二人出了文渊阁。

费宏面色苍白,走路摇摇晃晃,最近他身体抱恙,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看上去有些虚弱,刘春连忙上前搀扶,随后小心问询几句。

“我还好。”

费宏打量刘春。

论年岁,刘春比费宏还要年长九岁,甚至之前还死过一次,只是恰好被朱浩救了回来,费宏看不懂,为何现在刘春看上去比他更有活力?

难道说因为不是首辅,所以不用背负太大的压力?

刘春道:“王德华被朝廷重新启用,陛下虽然委以参谋军机的重任,却没有把他放到实权位子上,面对如今西北乱局,我等是不是应当跟陛下提一提?”

有些话,刘春不好在朝堂上或者是内阁里当众说出来。

因为王琼被定罪,始终是嘉靖登基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当今天子把王琼给硬按下去的,无论当时是不是杨廷和掌权,也无论是否杨廷和逼迫皇帝这么做的,至少目前的皇帝彻底推翻自己以前的决定,有点说不过去。

陆完能被重新启用,除了朱浩的推荐外,更多是因为陆完是在朱厚照在位时下的狱。

虽然定罪的过程中,朱厚照死了,可毕竟新皇登基时陆完已是罪人。

而朱四登基时,王琼可是吏部尚书。

费宏摇摇头:“你的意思,是让我推荐王德华,以此来跟杨应宁形成制衡,是吗?”

刘春尽管说得有点隐晦,但费宏一听就明白过来,而且也没有避讳这个话题。

“呵呵,你觉得呢?”

刘春就是这意思。

虽然看起来王琼跟杨一清属于同一派系,但毕竟两人曾都是朝堂上顶梁柱般的人物,谁听从谁的指挥?

杨一清入朝后,不是也没替王琼说话?

这其中微妙的关系,内阁诸人都能看明白,如果费宏想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跟杨一清叫板,甚至稳稳压杨一清一头,就必须要有个专业对口的人作为强有力的臂助,而这个人只能是王琼。

费宏却表达了抵触的情绪,摇头道:“王德华落罪,乃当今陛下定谳,且王德华是什么人,你我都该清楚。正德朝时,他几乎一手遮天……虽然当时我不在朝,但民间对他的风评极为不堪,朝中人受了他那么多年窝囊气,现在却要举荐其重登高位,我实在过不了心中那道坎。”

虽然费宏看起来圆滑世故,比起杨廷和、蒋冕等人更懂得如何跟皇帝相处,但他还是讲原则的。

就算他跟杨廷和分属不同的阵营,至少王琼被定罪,费宏心中是赞成的。

王琼现在得到了一定权力,就算依然戴罪,至少没混得太差,何以要让其真的掌握西北军政大权,扰乱朝堂秩序呢?

“嗯。”

刘春点点头,听了费宏这番话,他明白过来,虽然跟杨一清在内阁中争夺话语权,但费宏不会因为个人荣辱,置大明的利益于不顾。

刘春笑了笑,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

……

刘春不提,但免不了朝中有人挂念。

想利用王琼来制衡政敌的大有人在,而目前能跟费宏、杨一清两大元老叫板的,不是如今朝中几位尚书,诸如吏部尚书石珤……恐怕连其自身都知道在这位子上做不长久,随时都等着被皇帝勒令致仕。

至于黄瓒、金献民之流,更是各怀心思,实在没有挑战内阁权威的资格。

唯独有意入阁并掌握权柄之人就是张璁。

而张璁身边,还有个同样野心勃勃的桂萼。

张璁和桂萼目前在翰林院中为翰林学士,在朱浩不能履职的情况下,他们已将翰林院的升迁任免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手,当然他们也没轻举妄动,跟翰林院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针锋相对,因为此时张璁和桂萼二人的心思都一样,那就是累积政绩,为下一步入阁做准备。

如今朱浩不在京师,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他们自己跟皇帝之间还有矛盾,先前因为劝谏之事惹来皇帝不悦。

眼下朝中最受人瞩目之事便在西北军事。

张璁一合计,自己身边没有军事方面的人才,要说臧凤是新皇登基后培养出来的,可是其能力也没显得有多高,而且跟他们也没什么深厚的交情……一合计,只有曾经的吏部尚书王琼,在大明可算是深谙军事的一把好手。

还有一点……王琼在获得一定自主权后,开始在京师活动。

王琼没有派家人进行游说任务,而是靠一些门生故旧,还有同情和认可他能力的人,这些人在朝中势力不小,毕竟正德朝王琼在中枢时间很长,又掌控着许多人的官帽子,利用职务之便把心腹安插在了重要岗位上,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这位王部堂,别看落罪多年,但出手阔绰,听说只要有人能在公开场合说一些对他有益的言辞,都会给以束脩,数目还不小。京师中目前多在赞誉其正德时拨乱反正的勇气,却都忘了,他其实也经常出入于豹房,乃危害朝廷的罪魁祸首。”

桂萼去找张璁,提到王琼时,其实对王琼的印象并不好。

跟张璁在朱四登基后才考中进士不同,桂萼是正德六年进士,在朝时间更长,体会过朝堂被王琼把持,官员升迁无望的那种悲怆与无奈。

虽然从道理上来说,跟王琼合作是好事,但桂萼心里还是下意识会有一些排斥。

张璁道:“其实王德华已频频给京师要员致信,其中就有找我的,意思是只要用他重新打理西北军政,以后但凡涉及边务,将会以我马首是瞻。虽然没有明说,但大致便是这个意思。”

“他胆子可真不小,这种话也敢乱说?”

桂萼皱眉不已。

张璁摇头:“以他的年岁,还能在西北逗留多久?自然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当初朱敬道不知抽了什么风,居然想用王德华来协同西北军务……眼下朱敬道拍拍屁股走人,却在西北留下一副烂摊子。”

桂萼好奇地问道:“朱敬道还插手过西北军务?”

“哼,你以为呢?”

张璁道,“我也是去了一趟陕西,才知道朱敬道的手段有多高深莫测……他人在京师,看起来和颜悦色,从不与人争,却屡屡有惊人之举。光说杨应宁之事,你知道他们背后勾兑了多少?”

桂萼听了也很郁闷。

本来张璁跟他商量的是二人携手请杨一清入朝,把朱浩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结果适得其反,朱浩一看他张璁在背后搞小动作,立即把他贬斥到外地,使得议礼派“群龙无首”,虽然议礼派中名义上以朱浩为首,但其实这些人心中早就人认定了张璁。

“杨应宁入朝后,也的确跟朱敬道交恶,不断上疏参劾,后来更是令朱敬道南下为南京工部尚书,但谁知朱敬道几时会回来?唐寅在西北声望不小,还是得益于皇帝对朱敬道的信任,现在我们只有用王德华,才能尽早让西北边将往我们身边靠拢。”

张璁对于掌控边军这件事,非常在意。

桂萼问道:“京官,尤其是内阁中人,不应该避讳吗?”

张璁冷笑着反问:“你看之前的杨介夫,他在意了吗?当初陛下登基后,头两年,为何要对杨介夫毕恭毕敬?还不是因为西北军权全在杨介夫和彭某人手中?

“本来李钺治军才能不低,你看看现在,想获得陛下器重都难,兵部更不让其回,不就因为李钺在西北时掌军未能符合陛下的预期?

“想要在朝堂立足,不但要理解陛下治国的意图,还要有所凭靠,西北万万不能放权于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