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朔明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前的乱象

朔明 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前的乱象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38:4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沈阳城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在这里没有秘密,五路大军伐金的部署几乎是个人都知道,至于私通后金的细作也多如牛毛。

看着面前的卢剑星和沈炼,魏忠贤脸色难看,东厂和锦衣卫番子齐出,最近这段时间抓了不下百号人,他忍不住道,“这辽东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不是大明疆土了。”

看到魏忠贤发怒,卢剑星和沈炼都是低头不语,这些日子他们抓的细作里,从底层平民再到中下级军官,从农夫到商人,简直什么人都有,有些人甚至没把努尔哈赤当什么蛮夷看待,反倒还把努尔哈赤当成辽东人看待。

“沈炼,你来说说,这是为什么?”

魏忠贤这时候手底下能拿得出手的人才,还就全是高进为他准备的夹带里的人物。

“公公,沈炼这些年抓了不少谋逆的要犯,彼时连那一县豪强,都能以信教为由,哄骗无知乡民附逆谋反,擅自称帝,更遑论努尔哈赤这成了气候的贼酋。”

沈炼开口说道,说起他在锦衣卫这些年,见多识广,不少偏远的地方,朝廷无力管辖,县里面的豪强造反称帝,过了好几年有人越县上告才叫人知晓。

这辽东广阔,多是这几十年从关内移民出来,辽东本地将门和豪强盘踞勾结官府,底层百姓过的日子可谓猪狗不如,所以对他们而言,是大明治下还是后金治下并没分别,东虏掳走的人口也照样是当奴仆种田,同样当牛做马,可只要敢打敢拼,也有熬出头的机会。

“卢剑星,你呢?”

“公公,努尔哈赤这贼酋本就是辽东李家的家奴出身,当初颇得李成梁抬举,而且他当年以勇武出众,为人又豪爽大方,所以这辽东官兵里,中下级的军官里颇多人心怀贰念,打得过便打,打不过便降。”

魏忠贤听到这儿,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高进曾和他说什么辽人守辽土也靠不住,底层百姓被压榨无度,无所谓投虏不投虏,上层则是首鼠两端,这般辽东岂能守得好。

“把那些细作都给我拉出去砍了脑袋,咱家倒不相信,那些人个个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

魏忠贤发了狠,大战在即,要是不狠狠震慑下那些通敌叛国的胆大之徒,谁知道大军离开沈阳后,会不会有人直接将五路大军的行踪都给泄露出去。

沈炼和卢剑星领命而去,他们知道这位魏公公背后有大都护支持,不管他做什么决定,他们只需照办就是。

魏忠贤是监军太监,照道理不该多管闲事,可是这回杨镐哪怕再厌恶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那百来颗细作的脑袋悬挂在城墙上示众,而这也让沈阳城这座大兵营总算有了些肃杀的气氛。

北城大营里,听闻此事后,喝得醉醺醺的杜松忍不住夸道,“这魏太监倒是个人物,比那狗屁杨镐强多了。”

为着失去主将之位,杜松很是不忿,这些日子在营中没少骂杨镐这个辽东经略,杜弘域对于自家这位叔祖,则是彻底失望,他这些日子都待在杜松军中,整合那两万五千延绥和固原四镇的军队,调拨物资,进行训练,倒是比杜松更像是主帅的样子。

沈阳城里,十万大军,如今最像样的就只有杜弘域的一万精骑和得了高进物资的四千浙兵,然后便是杜松营中的四镇两万五千大军,好歹杜弘域在分配物资时尚算公平,再加上他当初听了高进的话,北上时自携带了大批的军辎,压根就没指望过朝廷,反倒是没有被杨镐利用军辎补来敲打。

杜松身边,自山海关带来的五百家丁和亲兵虽然不满杜弘域越俎代庖,可是叵耐自家主子不耐烦管理军务,统统丢给杜弘域,乐得当个甩手掌柜,他们纵有怨言也只能压下去,有几个飞扬跋扈的军将违反军法被杜弘域抓了打了顿后,四镇的两万五千大军算是勉强整合了起来。

“叔祖说得不错,魏公公虽是阉人,不过胆魄确实非常人可比。”

杜弘域顺着话头儿说道,他现在就是哄着杜松这位叔祖,替他整合大军,也乐得这位整日酗酒的叔祖别来管事,难怪小高叫自己到了沈阳后,要么独领本部兵马,要么就想法和这位叔祖合兵,若是真打起来,就叔祖这好大喜功贪杯误事的性子,这两万五千大军性命堪忧。

说起来,魏忠贤手底下带来的东厂和锦衣卫番子里还真有人往后金国内打探消息,知道努尔哈赤几乎抽光了女真八旗的所有兵力,动员了约六万大军,外加两万民夫,集兵于赫图阿拉。

上回军议时,这位魏公公便说明此事,再次反对五路分进合击,认为朝廷大军不如东虏了解地形,尤其是过河以后,颇多山林,而女真人以渔猎为生,最擅长在这等地方作战,双方兵力相近,分兵实乃下策。

可最后吵吵嚷嚷了半天,那位杨经略还是决定五路伐金,杜弘域明白,魏忠贤是阉人,哪怕他说得再有道理,杨镐也不会听他的意见,不然日后等他回到京师,要如何面对百官同僚和天下的读书人。

另外便是大军合兵,也确实不可行,五路总兵凑在一块,谁来当主帅,眼下五路伐金,都尚且为了各自所属兵力闹得不快,更别谈大军合兵后了,到时候肯定自行其是。

在沈阳城待得越久,杜弘域便越不看好此仗,本来兵贵神速,可是朝廷动作迟缓,但就算调集大军需要时间,但是当各路大军汇聚沈阳城后,这军械辎重总该跟上了吧,但还是拖拖拉拉,当然更叫杜弘域寒心的是,兵部调拨来的军械里,无论刀枪火铳还是甲胄都有问题,甲不坚固,刀枪不利,火铳里十有三四乃是废铳。

杜弘域晓得这是国朝的老毛病了,但还是窝了一肚子的火,最后只能从破烂里拣选能用的,同时在两位五千大军挑选真正的精锐换发武器甲胄,至于剩下的全都充作辎重兵。

沈阳城里,真正算得上整军备武的就杜弘域一人,结果杜弘域还反倒落了个不是,刘綎便觉得杜弘域是做给旁人看的,是个心机深沉的小人,在军营里设宴款待三镇精骑的将领时,没有少骂杜弘域。

杨镐这个辽东经略说起来也不算是泥塑木雕,沈阳城里的大小动静总还是知道些,五路大军主帅各自不和,他心知肚明,这也让他对魏忠贤嗤之以鼻,阉人就是阉人,没有见识,不懂什么叫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那些丘八的德性,十万大军合兵,光为了主帅之位,他们就能先打出狗脑子来。

就是本朝名将如戚继光,当年到了蓟辽后,整兵备武,有张江陵鼎力相助,结果又如何,还不是被辽东将门坑得不行,他在南方战功赫赫,杀割倭寇首级动辄上千,但是到了北方呢,征讨董狐狸之辈,才割杀首级几十,说出去你能信。

杨镐当然晓得分进合击有问题,可是大军合兵一处,只怕更加糟糕,他和朝廷都是在赌罢了,五路大军伐金,东虏据城而守自是最好,若是分兵对抗,五路大军不可能全都吃了败仗吧。

“大人,雪停了。”

就在杨镐想着事情的时候,有底下幕僚进来道,此前杨镐曾派人送信于努尔哈赤,商议罢兵之事,他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之辈,可是连魏忠贤那个阉人都能看懂的事情,他又岂会不清楚,所以他私底下也派人去了努尔哈赤那边,以大军恐吓,要努尔哈赤罢兵向朝廷求和,到时候寻个理由,在皇帝那儿糊弄过去也就行了,只是没想到努尔哈赤断然拒绝,这一仗不打不行。

“雪停了好,城中粮草还剩下多少?”

“不足一月之用。”

幕僚苦笑着回答,辽东这边去年被东虏大掠,地方上将门豪强都是借机拒不缴纳粮食税赋,沈阳城内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全赖各地转运,他们这边儿催促兵部调拨,可兵部的回应是钱粮不足,大军要是再不出边作战,只怕还没和东虏正面交战,就要因为缺粮而土崩瓦解。

“今日是二月二十四,传令各军,明日出战,三月五日会师赫图阿拉,不得有误。”

杨镐下了决心,这场仗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不用打了,堂堂的大明朝,居然连十万大军的粮草都支撑不起了,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随着杨镐这位辽东经略的命令,沈阳城内各军都动了起来,大军出征,粮草先行,刘綎仗着兵多将广,率先堵了城中仓库,讨要军粮。要不是杜弘域劝住了杜松这个暴脾气的叔祖,只怕两人间先要来出全武行。

“这刘大刀不是个好鸟,这军辎粮草都叫他拿了去,难道叫咱们饿着肚子上阵。”

原先这粮草都捏在杨镐手里,用来制约各军,如今大军出征,自然是要把粮草下拨,杜松不忿的是,刘綎仗着兵多,便拿了一半多的粮草,剩下来还怎么分。

“叔祖不必动怒,我那里还有余粮,咱们便少拿些,莫叫马总兵和李总兵为难。”

到了这个时候,杜弘域还是试图顾全大局,只是杜松却不愿意,“他们二路兵马只做个样子,能有什么鸟用,李如柏那厮惯会逃跑,马林是个胆怯的,于他们粮草,也是浪费。”

杜弘域最后劝不住这位叔祖,便只能看着他领着兵马强自搬了三成粮草回营,只剩下一成半粮草于马林和李如柏分配。

“刘大刀,杜蛮子!”

李如柏咬牙切齿,他这时候又想起了努尔哈赤派来的那个说客当日所言,李家爪牙不再锋利,朝廷要对他们李家下手了,他又何必再为这狗屁朝廷卖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