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朔明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戚家军遗留

朔明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戚家军遗留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38:4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拜见大都护!”

高府后院的演武场上,一身劲装的丁白缨朝高进道,她自随单英来到河口堡后,便和木兰大娘子一见如故,更是成了高府女军的教头。

“不必多礼,说起来咱们也算是自己人。”

看着英姿飒爽的丁白缨,高进点头道,“当年蓟州兵变,我阿大也是深恨朝廷,后来解甲归田,不愿再为朱家效力。”

高进这般说着,同时观察着丁白缨脸上的神情变化,他说的话里半真半假,不过让他高兴的是,丁白缨脸上并无异色,甚至对他话语里的大不敬隐隐有些意动。

“蓟州兵变的冤屈,就不必指望朝廷和皇帝能认错了,咱们都是戚家军的余孽,能依靠的只有手里的刀枪。”

听着眼前大都护的话语,丁白缨脸上终于露出惊色,说起来戚家军之语都是民间称呼,朝廷始终称呼戚家军为浙兵、南兵,当年戚爷爷郁郁而终,戚家军余下的将领也不得重用者居多。

大都护因为戚家军的遭遇对朝廷有怨怼,丁白缨可以理解,可是大都护对朝廷已不是怨怼而已,简直就像是要谋逆造反一般。

见到丁白缨沉默,高进笑了起来,他觉得丁白缨想要为父亲和蓟州兵变时蒙冤的戚家军向朝廷讨公道的想法简直是幼稚得可笑,那位万历皇帝不是心胸宽大的主,那些文官更不会把那些冤死的戚家军当人看,想要朝廷给蓟州兵变翻案,那是痴人说梦。

“你来我河口堡也有数月,觉得本都护治下百姓生活如何?”

“大都护治下,百姓能吃饱穿暖,少有所学,老有所养,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实乃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丁白缨诚恳地回答道,她自幼逃亡江湖,长大后周游四方,最后流连于京师,江南、辽东等地都去过,见识过水乡小镇的繁华,也见过辽东塞外的苦寒,可是走遍大半个大明,却没有一处地方比得上神木县,尤其是河口堡,简直就是人间乐土。

“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如同当年蓟州兵变时那般污蔑本都护为叛逆,你觉得本都护是该当个忠臣,甘愿引颈受戮,还是奋而起兵,改朝换代。”

这近乎诛心的一问,让丁白缨再难自持,她慌忙跪倒在地,“大都护,我……”

“你也无需多言,要说受朱明之恩,本都护比你大得多,不过本都护从不以为那是什么恩,本都护今日的功业都是领着众兄弟们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与朝廷何干?与朱家何干?”

高进在朔方军已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虽然他从没公开说自己日后要造反,可是朔方军上下都心知肚明,尤其是白马营里那些被他折服的将门子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丁白缨本身不过一介女子,虽然刀法犀利,可了不得也就是个能冲锋陷阵的女将,但她是当年蓟州兵变的遗孤出身,能为高进招揽那些流落九边的戚家军遗孤,也能去浙江联络戚家军旧部,这就值得高进花心思收服了。

高进明白像丁白缨这样的人,要她实心做事,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一开始就让她知道自己的野心志向。

“蓟州兵变被屠戮的一千三百余将士,本都护他日自会为他们洗刷这不白之冤,但是本都护绝不会去乞求朝廷和朱家发这个善心,本都护会用自己的方式昭告天下,让戚家军堂堂正正地洗刷冤屈。”

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丁白缨耳边,她低着头,脸上的神情不再慌乱,当她再次抬起头时,眼中再无迷惘,而是郑重地叩首拜道,“丁白缨愿为大都护效死。”

“起来吧,今后莫要再跪。”

高进朝丁白缨说道,然后才说出此番召见丁白缨的来意,“当年蓟州兵变,不少戚家军遗孤散落九边,他们被当做叛逆,没有晋升之途,日子过得极其辛苦,我知道你和他们有联系,这个冬天你去趟九边,告诉他们,有我高进在,便不会叫他们再过苦日子,愿意来我这里落户投军的,你便带回来,倘有愿意随我做大事的,你便记下他们的名字,分发他们银两,告诉他们,日后自有人会去联系他们。”

辽东那地方,李成梁死后,李家看着势弱,可所谓的辽东将门实际上和五代时的牙兵集团没什么两样,辽东铁骑的那些家丁是能裹挟上官随他们的意思做事,那才是真正的骄兵悍将。

戚家军的那些遗孤投军无门,散落九边能活到现在的也都不是寻常人,高进要在辽东发展细作,这些戚家军遗孤便是最好的人选,只不过能不能用,还得丁白缨亲自跑一趟。

“领大都护令。”

丁白缨大声道,然后便兴冲冲地领命退下,当年蓟州兵变,包括他父亲在内的一千三百将士惨遭屠戮,他们的家人也大都受了牵连,其中小半回了江南,剩下的则是定了叛逆之后的名头散落九边,艰苦求生。

到如今,九边的戚家军遗孤不过三四百人,即便是丁白缨也只认得其中大半罢了,她眼下恨不得能立刻插翅飞到辽东去。

单英等丁白缨走后,方自现身道,“大都护,可要派人盯着她。”

“不必了,她是老江湖,你派人盯着她,瞒不过她。”高进看向单英摇头道,“本都护用人,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件事你不必插手。”

“对了,眼下和京师那边的传信渠道如何?”

高进先前派单英往京师去联系李进忠,一来是联络这个野心勃勃的太监,二来便是借机搭上太子府,另外便是要建立和京师间的传信渠道,他需要知道朝廷的动向,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只顾闷头发展势力。

“最多半个月,消息便能自京师送回。”

单英答道,为了这条传信渠道,他可是在沿途砸了近万两银子,而且他在天津卫和京师逗留许久。

“东厂那里进展如何?”

“那位李公公手底下缺人得很,陆文昭如今已是东厂的理刑百户,锦衣卫那里也埋了暗钉,小的在天津卫也结交了一批在锦衣卫里郁郁不得志的人,不过并没有贸然接触太深,只是结了个善缘。”

“做得不错,京师的锦衣卫那边要慢慢渗透,眼下咱们不差钱,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儿,那位韩千户想法捏住他的把柄,然后送他高升去北镇抚司,咱们的时间不多,也就这两年了。”

高进吩咐起来,万历皇帝没两年活头了,等他死了,这大明朝也就没谁能阻止他了。

单英听罢自是兴奋起来,作为大都护手下的密探头子,他最清楚大都护要做的事情,这渗透东厂和锦衣卫的事情,也是让他感到浑身战栗的刺激和痛快。

等单英离开后,木兰自捧了碗参汤过来让高进补充元气,虽说这位夫君回了家,可是这十多日里却仍是忙得不停,她清楚高进要做大事,便是造反她也陪着他,只是她却见不得他那么辛苦劳累。

喝过参汤,高进放下大碗后道,“木兰,我让人在神木县建了大宅,等过完这个年,咱们便搬过去,今后神木县里你还得替我掌握那五千新军。”

高进领着朔方军出塞的时候,神木县里另外新征募的五千新军便是神木卫,虽然名义上是官兵,可实际上也成了高进的私军,毕竟朝廷给的那些军饷连发三个月都不够。

等到新年开春过后,高进还要领兵去塞外坐镇朔方都护府,加深他对草原的控制。

河口堡虽好,但是作为城市来讲,过于小了些,相反神木县是神木东路的中枢,控制住这座大城,高进才真正称得上掌握了一县地盘,而且河口堡的发展也到了瓶颈,要扩大他那些工厂的产能,就势必要把神木县发展起来。

陈升他们都要跟随自己出征,神木县这边,高进能放心交托大事的,也就只有木兰。

“夫君放心,只要妾身在,这神木县便姓高。”

木兰并没有推辞,反倒朗声道,既然丈夫要出去征战,她不能相随,那能做的也就是替丈夫看好这份基业。

“哦,对了,大公子那儿,这礼物送去了没。”

高进久不在家,这人情来往的礼物都是木兰在操持,别处高进也不在意,唯独和杜弘域这位大公子,高进是真心相交的。

“早派人送去了,夫君放心,妾身送的这份礼物想来大公子会喜欢的。”

木兰笑着答道,高进倒也没有细问,他对木兰向来放心。

……

旬日后,骆驼城内,忽地出现了道奇景,近千只肥硕健壮的鸭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在赶鸭人的带领下入了总兵府,这时候神木县能灭蝗的鸭军名头在陕西传得不小,大家都知道神木县没有遭了蝗灾,全靠了这些神鸭。

另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各地都在传那蝗虫食之能壮阳,而这些饱食蝗虫的神鸭更是上好的壮阳佳品,只不过神木县里看护甚紧,这神鸭极难求购,而且价格也不菲。

在大明朝,鹅是最顶级的美味,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可这神木县的食蝗神鸭,就卖得比鹅还贵,而且还有价无市,所以当一队骑兵护送着千余只食蝗神鸭浩浩荡荡地进了总兵府,整座骆驼城都轰动了。

让手下接管那千余只神鸭时,杜弘域脸上也满是笑意,他和小高之间的交情,人情来往的礼物那当真是随意,而且两人也都不差钱,不过这份礼物他喜欢得很。

大半个月后,当杜弘域派关七回赠礼物送到河口堡时,高进一家子正围炉吃着烤鸭,当他听关爷说道这位大公子办了个千鸭宴,骆驼城里那些将门的老爷们抢着吃鸭肉时,高进忽地想到了神木县里那剩下的几千只所谓的食蝗神鸭,这似乎又是条不错的财路。

草原上很适合放养旱鸭子,而且他询问过各部,最近两年草原上各地时有蝗灾,这食蝗鸭大可养殖常态化,大明朝的那些有钱人绝对吃得起,想到这里,高进不由朝正在烤制鸭子的厨子道,“再吊两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