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朔明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

朔明 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38:4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等到第二日,刘循府里车队出行,高进他们的队伍越发庞大,只是走了半日,原本尚是些细碎风雪的冬日晴天猛地变了脸,午时刚过,便眼见得彤云密布,朔风渐起,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下得又密又急,原本还能见得些许痕迹的官道只半个时辰便彻底被掩埋不见,高进骑马带队仍旧顶着风雪往榆林城的方向而去,虽说他们也可以就地驻扎,等那风雪消停再走。

可对高进来说,这样的大风雪行军,也算是个考验,更何况队伍携带的物资充足,实在没必要停留,难不成这风雪不停,便不赶路了吗!

刘循初时还想逞强,骑着马和高进并行,可是只一个时辰便再也挨不住,从马上下来,躲进了大车里,在车中靠着煤炉取暖。

“福伯啊,我算是看明白了,咱老刘家在我这儿,怕是回不到当年了。”

解了盔甲的刘循靠着车里的软靠,朝边上的老管家喃喃道,“这样的风雪天,莫说是骆驼城里的小马军,就是鞑子那些小王的怯薛军也没法这般赶路吧!”

老管家知道自家这位老爷当年本是家中的纨绔子,刘家遭逢大变才当了这个家主,又来这神木堡当了副千户,这几年装傻也挺不容易,好不容易遇上那位高百户,起了些心气,可是又被这场大雪给扑头盖脸浇没了。

“老爷,高爷这等豪杰,老奴也是许久未曾见到了,便是当年老太爷在世时,骆驼城里的将门又有哪家的家丁比得上这位高爷手下。”

眼下这刮得人脸生疼的风雪里,外面还能着甲赶路的也就是高进和手下同伴还有家丁,刘府跟来的那些家丁全都上了滑撬,压根就没法比。

“老爷也不必气馁,这高爷虽说了得,可如今毕竟只是个百户,老爷和这位高爷如今攀了交情,又同在神木堡,日后总有机会从高爷那里分些功劳高升。”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我刘家真就这么没落了。”

骆驼城里,将门的依仗从来不是什么姻亲关系,而是实打实的武力,高进能打不假,刘循也确实能靠着和高进的关系弄些功劳高升,可是等以后高进官职上去了呢?

“老爷,老奴说句实话,不中听的地方还请老爷见谅。”

见自家老爷感叹时真情流露,老管家犹豫了下,还是开口说道,“老爷年少时过得太舒坦,到了如今这把年纪,这苦头自然是吃不起的,可是几位少爷还小,若是老爷舍得,不妨从几位少爷并本家子弟里挑些能成器的送到高爷那儿,日后咱们刘家说不定……”

听着老管家的话,刘循的脸色变了数变,他自己当年是纨绔子,虽说也被长辈逼着练过武,但终究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日子,高不成低不就,等他当了这个家主,自己几个儿子放在骆驼城老家,虽说比他当年强不少,可是送去高进那儿,他还是有些舍不得。

只是再舍不得,想想刘家今后若是不想从骆驼城的将门里除名,就必须得狠下这个心,刘循猛地抬起了头,“除了老四身子不太好,等这趟回去,便叫老大、老二、老三他们都到我这高老弟麾下做个亲随。”

见老爷终于发狠做了决断,老管家亦是笑了起来,当年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刘家子弟可不都要这么来一遭,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死在了塞外,可活下来的人却撑起了刘家。

……

这场大风雪,一下就是两天功夫,高进带着队伍直直走了两天,路上只有让马匹休息的时候,他们才会停下修整,喝些热汤食补充体力。

直到第三天,这风雪才渐小,到了上午时,天也放晴了过来,经过这番风雪的锤炼,高进带出来的队伍里,从陈升这群同伴再到底下家丁,个个都看上去更加冷冽沉稳。

当刘循从舒服的车厢里钻出来,都能感觉到高进麾下队伍的改变,翻身上马后,刘循策马到了高进身边时,脸上满是羞愧,“倒是叫老弟见笑了,哥哥我多年不曾在这般大的风雪天出门,实在是……”

刘循之所以这般羞惭是,也是因为木兰这个女子居然也是一路顶着风雪,骑马和高进同行,他堂堂刘家,府里挑选出来的健锐家丁,没一个人比得上。

“老哥哪里话,咱们都是乡野出身,不过是习惯这朔风大雪罢了。”

河口堡挨着关墙,入冬以后下起大雪时是能冻死人的,高进虽说是宽慰刘循,但说得也差不离。

刘循干笑两声,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关墙那里挨着塞外草原,比关内冷得多,可是谁会大风雪天没事地跑出门。

队伍里,陈升搓着脸,说起来二哥和木兰姐从归化城弄来的那些旱獭油还真是好东西,抹了那玩意,虽说脸上油乎乎的,可是再大的风雪也吹不裂脸上皮肤,他们这两日下来,居然没人掉了耳朵鼻子。

雪后放晴,刘府的家丁们也不再赖在滑撬上,经过这一遭后,他们算是彻底服了河口堡的那群人,没人再敢提什么咱们单打独斗未必就差了多少的鬼话。

接下来又走了两天,随着前方能看清路面的官道,高进他们终于抵达了骆驼城,这骆驼城便是榆林城。大明朝刚开朝那会儿,这儿只是个土围子,和这陕北边地其它的村子没有什么区别,村名也很随便,大漠荒野里,村子附近榆树很多,也不是有意栽种,秋落籽、春发芽,逐渐成了林子,于是这村寨就叫榆林。

不久后,这儿成了绥德卫的一个千户屯所,彼时榆林还属于关内,和战事挨不着边,那时大明朝的官军还能打,驻扎在东胜卫,也就是如今的归化城那儿,时不时地搜套,在草原上和北元余孽厮杀。

只是后来“土木堡之变”,大明朝的官军精华尽丧,开始走下坡路,瓦剌越套而掠,大明朝丢了东胜卫后,步步南退,被瓦剌逼得一让再让,直到榆林。于是成化七年,榆林置卫,然后朝廷又将延绥镇治迁徙榆林,从那以后榆林便成了九边重镇,治下长城一千七百里,关墙堡寨无数。

隔着老远,高进就能看到远处的骆驼城,最初的榆林只是驼山脚下的小村,可是当它成了榆林镇时,这座统辖延治下十多万兵马的九边重镇就建在了驼山上。

榆林这里的山既不高,也不陡峭,没有巨石岸屏、峻崖断壁,但在这一望无垠、百里见不到块石头的黄土高坡,驼山已经很是巍峨了,它的土质坚硬,可以建城立寨。

“咱们到骆驼城了!”

刘循看着在太阳底下乌黑色的城池,满脸的感慨,他从小在这儿长大,驼山对面就是黑山,北面还有红山。驼山黄、黑山黑、红山红,山都不是很高,只不过丘陵而已,但三山而环,就像一个大的瓮城,对于习惯平坦草原的蒙古马队,便足以构成巨大的威胁。

哪怕高进身边的同伴们从来没有来过骆驼城,可是看着这座三山环绕,建在半山腰的城池,便晓得这就是那座百多年来从没被鞑子攻陷过的雄城。

望山跑死马,驼山不算高,可高进他们还是走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到了骆驼城的城门前,只是近距离的观察才能发现这座军事堡垒有多坚固。

骆驼城的墙,筑得比西安城墙还高了半米,底宽五丈,顶阔三丈,高三丈六尺,池深一丈五尺。城墙上建的砖垛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站在城墙之外,仰首向上,只能看到一跺一跺的雉堞。

队伍停在了城门口,城头上有穿着甲胄的军士,高进第一次看到了可以和麾下家丁相比的官军,那些守城的军士身材高大,全都披着甲,那砖垛口后面依稀能看到炮管。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这座城市就是天堑,除非弹尽粮绝,否则高进无法想象要如何才能攻陷这座城市。

就在高进看着城墙发呆的时候,紧闭的城门打开了,出来一队官军,为首的是个把总,老管家上前递了牌子,刘循的副千户在这骆驼城里算不得什么,可是刘家的名头还管些用。

“哟,原来是刘爷回来了,小的们,把门给打开了。”

那把总吆喝起来,显然是和刘旭相识,这时候高进才回过神,只见刘旭上前和那把总交谈起来,言笑晏晏间塞了银子过去,于是他不由哑然失笑,原来这还是他熟悉的大明官军,表面的精锐依然难掩其腐朽的内在。

高进带着队伍顺利地进了骆驼城,一旁的木兰告诉他,这骆驼城到了冬日,这正城门便不怎么打开,平时城内有人若是要进出,便得走边上的山道去那些狭小的偏门,这一来一回得多花不少时间,而且路也不好走。

过了城门,耳力敏锐的高进能听到身后传来的嬉笑声,有士兵问那把总道,“陈爷,这刘大傻子……多少银钱,可够兄弟们去……快活……”

看向前方不远处走在前面的刘循,高进发觉这骆驼城的水怕是比他想得更深,这刘家也是真的败落了,难怪刘循曾想要把他那小妹嫁给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