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诛明 > 第三百零四章 黎明之前

诛明 第三百零四章 黎明之前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05: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地上这人应该被受惊发疯的牲口冲撞到了,腰和下肢扭曲出古怪的角度,可他还是在火场中艰难的爬行,边爬边哭,嘴里重复喊着一个词“额吉”“额吉”。

大同地处边镇,上下人等多少懂得几句蒙语,仔细听就知道这人喊的词是“娘亲”,骑马正追到这边的付宇顿时有些迟疑。

付宇迟疑,跑过来的其他家丁却干脆利索,到跟前手起刀落,直接把脖子切开了半边。

“你觉得他可怜,觉得都有爹娘,你没看见他残害百姓的时候,可笑!”朱达在马上冷声说道,付宇满脸涨的通红,不敢说话。

这粮台营盘里的战斗已经到了尾声,家丁们都已经杀红了眼,营盘内蒙古士兵有的胆寒投降,有的则是伤重濒死,可家丁们只管着刀砍枪刺,甚至尸体上还要补刀,甚至连被俘虏来的汉人都被误杀了好几个,杀戮和放火越来越肆意,情绪都已经失控。

反倒是年轻差人们还有些节制,知道去救助下被俘虏的可怜汉人,还能提杀红了眼的家丁们作掩护和指引。

对朱达来说这一切都很正常,家丁们的失控是因为他们的亲人被杀家园被毁,眼前的蒙古士兵正是罪魁祸首,当你看到这重伤濒死之人喊娘亲觉得可怜,有没有想到家丁们爹娘死去时候的痛苦和亲人的哀恸。

整个粮台营盘的核心就是原来田庄宅院区域,除了宅院可以住人之外,就是附近晒场上临时搭建的帐篷。

第一波猛冲猛打之后,整个营盘燃起了大火,所有的帐篷和里面的人半数被朱达带队灭掉,半数被疯牛惊马摧毁,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死在帐篷里,但他们也没有逃出去太远,朱达他们都已经活动开了手脚,自然追得上睡眼惺忪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更别说朱达他们已经有二十几人上了马,另外,投矛更快!

扫荡几轮,营地内再也没什么威胁存在,甚至都没可能藏在角落和黑暗中,熊熊大火照亮了一切,粮食干草是最好的燃料。

“不要放火了,把能收拾的细软都收拾出来!把能收拢的牛马和大车都聚起来!都喊起来!”朱达勒住了坐骑,哑着嗓子对身边人喊道。

每个人都是气喘吁吁,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每个人都双眼赤红,每个人兵刃上和身上都溅满了血迹,面部则是花脸,血迹、汗水和飞灰混在一起。

朱达喊出第二声,周围的人才反应过来,才跟着喊起来,每个人的嗓子都已经哑了,今晚都杀了太多的人,呼喝呐喊嗓子已经哑了。

其实整个营盘除了处处燃烧的火堆外,已经安静了下来,受惊的牲畜要么死掉,要么跑远了,人已经杀无可杀,朱达他们喊起来后,其他人都听得清楚,也都跟着大喊出声。

“无论百姓还是鞑子,乱动不听话的格杀勿论!”朱达又是喊话,其他人跟着齐声大喊。

在这营地内居然有近四百汉人俘虏,除了百余名有姿色的年轻女子外,其余就是被掳掠来做奴隶苦力的,当朱达他们喊着“官军来了”冲入之后,有的人不知如何反应,有的则是配合着厮杀,拿起手边能用的工具,甚至赤手空拳,去和身边的蒙古人战斗,也有人主动给朱达他们带路,告诉细软在何处,告诉何处还有蒙古兵马。

可也有人不知所措,甚至下意识的躲避兵灾,有人是茫然的状态,有人是自作聪明,反倒是他们吃了大亏,有的人被劫持为人质,然后被家丁毫不留情的格杀,有的则是被乱跑的牲畜冲撞践踏而死,还有的被火烧死......

朱达的家丁死了十九个,没有重伤,其他都是擦破被烫的轻伤,年轻差人因为相对冷静,又知道跟在朱达身边,反倒只有一个从马背跌落,断了胳膊的。

造成最大死伤的就是田庄里那些还算齐整的宅院,那都是军将头目们的住处,朱达一开始为了彻底摧毁这行营粮台,直接越过这些宅院,却给了里面的军将头目反应的时间,这些人往往装备精良,比寻常士卒要强出不少。

尽管对他们来说,宅子里火炕上会有突然的乱子,但还是能准备好出了宅子,当然,骑兵的头目还有战力,管着粮草的那就是不值一提的软脚虾。

或许是自突入大明之后打的太顺,这八名蒙古军校居然只有两个想着逃跑,其他人居然还想杀进去挽救局面,六个人自然没办法和两百人对抗,可他们相对熟悉地形,又是从队伍后方突入,一方面出其不意,一方面则是纠集了零星人手反扑。

这让家丁们措手不及,造成了杀伤,如果真是寻常民壮的偷营,靠着一腔血勇打到现在,敌人没有抵抗还好,一旦有反扑,很容易士气和大好的局面就会崩溃,直接会被翻盘,但蒙古士兵们遇上了有训练的家丁。

最初的慌乱之后,带队的家丁头目立刻集合了十几人投掷短矛,把还有反抗心思的一干人扎个对穿,其余的人只能藏在找到的某处掩体里,然后这掩体被火把引燃,再然后,有人被烧死,有人被赶来的周青云和王虎射杀。

“所有的粮草都要点火,不能留一点给鞑子!”

打扫战场和放火摧毁后勤两不耽误,在这等情形下,打扫战场也不需要如何的仔细,反正储存在这里的细软都堆放在一处,没损坏的兵器可以随时捡起,又不仅仅是家丁和年轻差人们打扫,被解救的汉人俘虏也参与其中。

还剩下几辆大车没有被焚毁,驯熟的牛马不会跑离火场太远,把大车套上牲口,把缴获的细软和兵器放在车上,还有伤员和同伴的尸首,今夜的时间看起来还很充裕。

“老爷,鞑子的首级最好带走!”在众人忙忙碌碌的时候,王虎走到朱达身边躬身说了句。

任谁都能看出王虎很兴奋,他呼吸到现在也没平稳过,他的箭囊已经空了,但王虎在朱达面前却变得很恭敬,出城时候还平等淡然,此时则是自居下属,态度敬畏。

这个提议让朱达先是错愕,随即明白过来,他冲着王虎点点头,吆喝说道:“想要跟着进城的,就去砍个鞑子脑袋过来,等你们一炷香的工夫。”

刚收拾完战利品的汉人男女听到这喊话,不管疲惫或者受伤,立刻一哄而散去砍脑袋,本以为就要猪狗不如,本以为就要走向死路,没曾想天降神兵,有一条活路展现在眼前,现在就剩下最后一步,大家当然要抓住。

首级倒是容易砍下来,被杀死的那些蒙古人身上都有佩刀,大部分佩刀都不值得带走,正好用这个人的刀砍这个人的脑袋。

在这粮台行营内差不多有一千几百蒙古人,但有几百人已经被烧的没办法砍下首级,还有不少在火堆里烧成灰烬,能拿下的首级有七百多个,除了那些被救下的蒙军俘虏之外,家丁和年轻差人们都是砍了不少,也不用丢在大车上,个人拿着就足够。

仍在深夜,只是这边的大火照亮了四周,所有人仍在震撼和巨大的惊喜中,一时间都有几分茫然,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

朱达翻身上马,高举起手中朴刀,那上面也是染满了血迹,没被污染的部分在火光映照下闪烁寒光,人群立时安静下来。

“回城!”朱达大喊说道,人群先是安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欢呼声中夹杂着歇斯底里的呼喊,也有劫后余生的放声嚎哭。

短暂的情绪宣泄之后,朱达又是指着人群大骂道:“你们都昏了头吗?弄这么多牲口作甚,又进不了城!”

人群一时安静,方才去砍首级回来后大家不仅仅带着脑袋,还有在火场外围没有被彻底惊散的牛马,大牲口是极为要紧的财货,眼见着这么多好牛马在眼前,谁也不舍得就这么不管,宁可多走几步路也要带回来。

现在不光是欢呼的人群,人也并不仅仅是拿着首级,还有一堆堆的牲口,或许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家丁、年轻差人甚至被救下来百姓们,都比方才活泼许多,有人吆喝着说道:“总归是可惜,从前可没指望能使唤这么大的牲口,能用到城墙下面也好。”

这个喊完之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气氛顿时轻松欢快起来,朱达也没有责怪,只是在那里挥挥手喊道:“都快些走,进了城才算是安生。”

发话后人群没有动,朱达也没动,场面一时间冷下来,居然有几分尴尬,还是王井反应很快,小跑到朱达跟前低声说道:“都等着老爷你先走......”

朱达恍然,来时是他带领大家走在前面,回程大家当然以为也是如此,朱达在马背上笑了笑,扬声说道:“王虎带队,青云走在中间,我走在最后。”

听到这话的人群又是一片安静,在朱达附近的王虎,郑重其事的抱拳为礼,然后大步走在了队伍的前面。

被救下的平民男女还不觉得什么,可家丁和年轻差人们感觉却大不同,出城时前方是最危险最不可测的,如果敌人来了,那么后面的人还有逃命溃散的可能,走在最前面的人一定会死,而回城这段路上,最危险的位置就是压阵殿后那里,冲锋在前,后退在后,身为主将冲在前面守在后面,这样的人值得去信任,值得去忠心,值得去死心塌地。

“快走,快走,不要耽搁!”朱达催促几句,家丁和年轻差人们都是肃然听令,从杀红了眼的肆意和胜利后的狂喜,迅速转变为冷静。

被解救的百姓们看到这支队伍一下子井然有序,不由自主的都跟了上去,连乱哄哄乱糟糟的秩序都好了很多。

王虎走在前面不断的维持队伍,本该在队伍中间的周青云则是跑到朱达这边来,简洁的说了句:“我和你一起在后面。”

没人对这个有异议,周青云只会听朱达一个人的,即便朱达的话,对他来说也只是建议,而不是命令。

火焰一时还熄灭不了,冲天火光让夜幕显得更加漆黑,但朱达却一直张望着东方的天际,一定要在天光初现之前回城,不然就有危险。

在黑夜中,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这边的火光会被西路和大同城下甚至南边回师的蒙古军队看到,都会赶来救援,夜黑赶路很危险,天一亮只要大概能见路,恐怕立刻就会动员赶过来,骑兵狂奔的速度可是比步行快出很多。

甚至还有最危险的一种可能,如果蒙古人不怕夜路,已经开始动员赶过来,而且这熊熊大火就是夜里最显眼的道标,恐怕这队伍马上就要大祸临头。

只是这等情形发生,只要没退到城内,那就是死路一条,没有任何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的侥幸,只能求在战斗中换对方几条人命,不要白白去死。

在这样的平原地形,遇到早有戒备的大队骑兵,除了同等数量的骑兵之外,还真没什么人能够匹敌。

“不要有任何人掉队!”

“要是觉得缴获碍事就丢掉,不管细软还是首级!”

“快走小跑,谁落后就用鞭子狠抽!”

“快点,都别磨蹭,回到城内再歇息!”

朱达不停呼喊催促,整个队伍都被驱赶了起来,家丁们和年轻差人们开始小步奔跑,被解救的百姓也不敢放弃生的希望,不管疲惫或是饥饿,都跟着跑动起来,即便有跌倒和跟不上的,也会被身边的人搀扶起来。

绝处逢生的惊喜,又被夜幕环绕,不管是刚结束战斗的还是被解救出来的,只觉得自己身在孤岛,要彼此帮扶,要回到家中,看着远处隐约间的怀仁城池,也不觉得如何远了,当然,真实距离也确实不远。

来时紧张万分,回程则是相对简单,因为有三十几人已经骑上了马,他们游走在队伍周围照应遮蔽,也让步行小跑的人没那么绷紧,还有人已经手持火把照明,催马去怀仁县城那边报信去了。

朱达和周青云都已经翻身下马,他们就在货场或者火场正对官道的路口那边,这里距离县城最近,也是当初城内运送物资过来的必经之路。

虽然是寒冷冬夜,但熊熊大火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寒意,甚至有些烤人,映得朱达和周青云满脸红光,甚至额头都有汗水。

二人看着队伍鱼贯而出,一时间都不想说话,虽然要担心敌人救援的危险,但更大可能上是安然回城,断后并不是为了防备危险,其实就是姿态。

可想想这十几日的担惊受怕,想想每日里压在心头的如山沉重,再想想那绝境绝望的退路安排,再看看眼前的火光冲天,看看满地的无头尸首,还有前方已经响起小曲小调的自家队伍,朱达和周青云都觉得心头胸间被情绪充满,只想静静的享受这一刻激荡充实,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出城前你就能想到赢吗?”周青云还是忍不住问道。

朱达失笑摇头,坦白的回答说道:“我出城只是想痛快的战死,那里能想得到大胜,但来到这鞑子营前,我才突然想到,这事可能没那么难!”

出城前怎么敢有一丝侥幸,想得都是鸡蛋碰石头,想得都是求个痛快壮烈,这等情形谁又敢轻敌和大意,可真正来到敌人营前,才发现对方的松懈,才能推断出对方松懈大意的逻辑,若在城内的时候,谁敢这么想?

“明天鞑子大军来到,他们还会攻城吗?”

“若没有万一,应该不会攻城了。”

“这些日子你可从不说这板上钉钉的话,怎么现在敢了。”

“白日里鞑子要没有小股骑兵观城,那还不好说打不打,可现在他们一切都是有章法的,那就会按照章法来,他们应该加速赶路,去下一处粮台,而不是在我们这边浪费时间。”

朱达说话的气势很壮,但他心底还有顾虑,蒙古大军没有了城外的粮台行营,并不是完全不会攻城,如果孤注一掷攻城掠夺城内的存粮,也会弥补城外的损失。

但城外有人守着的粮仓都被烧了,城内的烧起来更容易,经过这次袭营后,任何人都不会怀疑这小小县城“孤注一掷”的决心。

眼见着最后一队家丁也走上了官道,朱达轻吐了口气,下意识看了看东方天际,可在耀眼火光下却看不太清楚。

燃烧的火场里不知道怎么东西发出了爆裂声,几乎是同时,周青云猛地转身,整个人一步跨到朱达身侧,在朱达身前还没站定,已经把挎着的弓拿出,张弓搭箭,一箭射出!

在周青云扑到自己身前的那一刻,朱达已经意识到发生什么,他整个身体下蹲,朝着一侧翻滚,然后躬身跃起,起身时候已经把短刀抽出。

朱达抽刀弓身准备厮杀的这短短片刻,破空利啸连声,背对着他的周青云已经射出三箭,还保持着开弓的架势不敢有丝毫松懈。

“没事了,有个鞑子躲在路边雪坑里装死,突然射箭.....”周青云闷声说道,这才收起架势,只是这次没有把弓收回,还是拿在手里,羽箭虚搭在弦上,便于随时做出反应。

朱达已经重新拿起朴刀,刚走出去的那一队家丁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正在急忙向回赶,周青云在那边整理了下衣甲,转过身对朱达点点头,朱达先告诉赶回来的那队家丁无事,然后才闷声说道:“快些走,这边没有筛的太干净。”

以少打多,又是快打,自然没办法将这营盘清理干净,虽然把能杀的都杀了,可有没有漏网之鱼谁也不好说,回城才是放松谈笑的时候,刚才两人感慨闲聊,其实已经是大意松懈。

......

所有人在回程的时候都很沉默,不管是被解救的百姓,还是家丁与差人们,百姓们死里逃生和这些日子的磨难叠加,家丁与差人们紧绷一夜,厮杀之后,都是极端的疲惫,让人不愿意说话。

身体累极,精神却很放松,时不时就有人唱着小调,还有人轻声应和,走着走着却看到一个胖大汉子突然停住脚步,有家丁队长吆喝了声,这汉子没动。

这等回程也是不能出乱子的,立刻有两个家丁拿着家什上前喝问,连骑马跟在后面的朱达和周青云都注意到这边,好在那胖大汉子好像就是一时恍惚,马上回归队伍,被带队的家丁怒骂几句,更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事发生了,那汉子回到队伍后居然忍不住放声痛哭。

本来在很安静沉默的状态下前行,突然间闹出这样的动静,所有人都不明所以,队伍也有些不稳,王虎喝问过来,那边带队的家丁队长是陈大山,已经绷不住高声斥责,这让队伍更加混乱,甚至耽误了前进。

“把人带到这边来,谁要慢走停下,鞭子抽,棍子打,刀子砍,快点回城!”朱达骑在马上高声喊道。

他这一喊,队伍的活力又是有所恢复,前面两个家丁把那哭泣的胖大汉子押了过来。

尽管是前方火把映照的身形,可朱达已经知道这胖大汉子是谁了,因为被掳掠的百姓没有胖大的体型,家丁里倒是有壮硕的,却没有发福的,能这个样子还不怎么守规矩的,也就是不年轻的差人徐二丹了。

等带到朱达和周青云马前的时候,押送的家丁动作很不客气,直接把徐二丹推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在雪地上。

尽管闹出这样的乱子,可朱达也不会有什么真的惩罚,能跟着深夜袭营出生入死的就有一份情谊在了,何况这徐二丹当真是浴血冲杀没有丝毫含糊,起码砍死五个,这又是有功劳,把他喊到队伍末尾,仅仅让徐二丹不要影响其他人的行进。

“你发什么癫?”朱达在马上问道。

徐二丹来到这边的时候,哭声已经止住了不少,听到朱达询问,他总算反应了过来。

“老爷,小的刚才走着走着,看在小人死去的爹娘兄姐站在路边,都在那笑着和小的打招呼,小的可能是眼花了,再看就看不着了,小的一家人都被鞑子杀了,方才这恍惚之后,实在忍不住......”

大概解释几句,徐二丹又是忍不住哭出来,在场几人,从朱达到押那徐二丹过来的家丁,都有差不多的经历在,当真是感同身受,一时沉默。

谁也不信什么魂灵鬼怪,无非是沉积多年的执念因为勇气和杀戮释放了出来,心有所想,所以才有这样的幻象。

“能见到亲人吗?怕是死了才能真看到。”周青云打破了沉默,声音很低。

朱达瞥了眼周青云,借着火光能看到对方还是寻常一般的没有表情,但徐二丹的这番话让朱达也是思绪翻涌,他下意识的看向道路两侧,那边只有夜的黑暗,并没有父母亲人的身影出现.

“回城,快些回城!”朱达不想在官道上耽搁太久。

这一路上倒也安静,大家虽然疲惫,可归心似箭,彼此帮扶,彼此催促,又没有绕路,倒是比来时要快出许多。

每个人在赶路的时候都望着远处的怀仁县城池,城墙上燃起的火堆在黑夜里很显眼,大家都知道能进到城池内就安全了。

随着不断靠近,大家注意到城墙上的火堆越来越明亮,这肯定不是什么玄妙神奇,而是不住的参加柴火助燃,等距离城墙几百步的时候,已经可以听到城头上的欢呼嘈杂,更可以借着火光映衬,城墙垛口后是一排排的人头。

等队伍到达护城河边缘,准备向着城墙靠近的时候,朱达催动坐骑来到了护城河边,勒马抬手高声喊道:“我们杀光鞑子回来了!”

他这呼喝压下嘈杂和喧闹,让城上城下立时安静,然后就是呼喊爆发,大家都不知道该喊什么,可就是想要大喊大闹宣泄,有人大喊,有人大哭,整个怀仁县城都不安静。

“把城头的火堆点起来,把能放下来的绳索放下来,有力气的都动起来,别耽误工夫,进城后再庆贺!”朱达在城下大着嗓子吆喝。

不管从前如何,他这话现在就是铁令,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就听到城头秦举人嘶哑着嗓子布置,没过多久,又有十几根大绳垂下来。

“家丁和差人先上,百姓接下来,家丁队长后上,我和青云最后,不守规矩乱抢的,格杀勿论!”朱达的声音中气很足,这话说完后,刚刚有点压不住喧闹的场面又是安静下来。

本来带队的六名队长都是自觉的退后,开始维持队伍秩序,差人中的付宇和孟田这次没有对视,也是来到了队伍后面,就连乱糟糟的被解救百姓们都安静了,他们不用担心被抛弃在城外,因为真正领头的是最后上来。

城墙不高,有力气的顺着绳索攀爬,没力气的抓住绳子或者被绑着拉上去,怀仁县城的这一面开始热火朝天。

王虎本来也想留在最后,却被朱达催促着上了城,要进城的可不光是战士和百姓,还有缴获来的大批财物以及砍下来的脑袋。

家丁和差人们上城后,去没有人攀爬的城墙范围垂下了绳索捆绑的大筐,又有人组织百姓们把大车上的财货,砍下来的脑袋丢在大筐内,填满一筐就拽上去,周而复始。

战斗开始的太快,结束的太快,又有追兵随时袭来的压力,还没有人有机会私藏,或者私藏夹带也来不及,只要这财货在明面上,那不管是家丁差人还是解救的百姓,不管是在城外的还是在城内的,都觉得这就是朱达和周青云的私有。

钱财和首级很快被装运完成,牺牲的家丁尸首也被送了上去,城外的人越来越少,城内的嘈杂和欢呼声越来越大,甚至还有鞭炮声响起,朱达大吼了两声“此刻宵禁”,这才勉强压了下去。

城下的人越来越少,但也有十几名家丁重新出城,帮着维持秩序。

“老爷,有个咱们救下来的汉子想要求见。”

“去城内再说。”

“这人讲有办法把这几十头牲口留下来。”

话说到这里,朱达立刻安排把人带过来,他们骑乘的马匹,拉车的牛马,这其实也是一大注财货,不过想要把牛马弄上城头,那可就是大工程了,在这样的关头,能把缴获的细软和兵器弄进城,能让所有人进城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就没必要贪心不足,可真要有人能做到的话,朱达并不拒绝,大同虽然是边镇,可牛马一样昂贵,他这边用得上畜力的地方又特别多。

“小的许二柱。”这人被领到跟前,立刻就是跪下磕头,是个比朱达矮些的壮实汉子,能看得出在蒙古营盘里吃了不少苦,脸上和身上还有新伤未愈,但能看出来表情中的兴奋异常,任谁逃得生天都是如此,何况他还要博取些别的。

“你有办法安置这些牛马?”

“小的原来就是在边关给人放马,这次被鞑子抓了,没想到被大老爷救下,这些牛马一时进不得城,可就这么丢掉也是可惜,小的有办法保住这些牛马,等鞑子走了再送进城去。”

“在城外你不怕死吗?”

“老爷,鞑子大军回程只是急着赶路,不会像来时候那样过筛子洗地,找个远离大路的地方猫着,等鞑子走了就好。”

“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小人还有几个乡亲,愿意一起做这个活计。”

“这事做成了,你想要什么?”

“小人和乡亲们全家都被鞑子杀了,今后也没个去处,只求做成了这桩事,能给老爷放牛牧马,为老爷做活卖命。”

救人回城,这一路上被救下来的百姓少不得要问问救他们的是何人,这些血气勇猛的质朴青壮怎么看也不是官军,官军可不会救人,官军更不会见到女人不糟践,也不会见到财货细软不私分,当知道是这位朱老爷的“家丁”后,已经家破人亡的百姓们不少动了心思,这许二柱就是有胆子动心的,还能拉到几个同伴。

朱达身边就有家丁举着火把,那许二柱的模样被火光映照的很清晰,看起来就是个颇为沧桑的壮实汉子。

“你不是汉人吧?”朱达笑着问了句。

这话说出,跪在那里的许二柱整个身体一颤,站在边上的家丁已经把兵器对准了他,更有人对另一边喊话,刀剑出鞘,呼喝连声,那边的家丁已经把许二柱的同伴看紧了。

朱达倒是没太多动作,那许二柱表情狰狞,却不是发狠,而是发急到极点的模样,他重重一个头磕下去,抬头说道:“老爷,小的不是汉人,但也是大明的百姓,和这次那些天杀的鞑子不是一路,老爷......”

“我答应你了,你们要是能把牛马给我好好的带回来,就收你们做家丁。”朱达笑着回答说道。

跪在地上的许二柱本来以为杀身之祸临头,没想到有这个结果,抬头愕然,身边家丁也是错愕。

“你要想什么?”

“......要......要老爷给我们些干粮,要给一百人一顿的量,给牲口吃力气能足,还要丢下些草料来,要是能给几壶酒就更好......”

开始时候,这许二柱还有些慌乱,可这等时候任谁都知道要果决,要反应快,他倒是把自己要的很快说明,牛马吃草料,但吃粮食更有力气,能撑得时间更久,这倒是伺候牛马的常识。

被喝破身份后,许二柱已经乱了分寸,此刻已经不是想要做什么,而是能否活下来的问题,那熊熊大火下的尸横遍野,可是刚才看过的。

但他没想到朱达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笑着说道:“你们带着牛马走,要是能把牲口带回来,有你们的好处。”

这话当真让跪在那边的许二柱如逢大赦,禁不住连续磕头,好在雪地没有板结,倒也说不上疼,朱达又是笑着催促了句,这才急忙喊着人去了。

边镇的边军并不仅仅是汉人,还有很多蒙古人,这些蒙古人被称作达官兵,同样也有达官兵的军户民户。

自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起到现在,每年都有许多草原上的蒙古人因为各种原因内附大明,这些人被编制为军户分散到各地,不光边关有,大明各省,甚至琼州府(海南岛)上都有存在。

说起来有趣,达官兵往往比汉人兵马更加忠诚更加敢战,这些达官兵也往往是各级武将手中的主力之一,这么多年的存在,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有大明土生的蒙古人放牛牧马种田经商都不是稀罕事。

若是平常时日,谁也不太在意这个,可战时却不同,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探子奸细甚至是败兵求活,加上血海深仇和为了万无一失的提防,如果没有乡亲邻居的担保和信任,第一反应灭杀免除后患。

“其实就是看他们腰腿粗壮才诈一下,他们要是咬定自家是汉人,我也没办法,真要是在大同住个几十年的老住户,头发牙口都是一样了,谁还能分得清。”朱达对周青云说了几句,以往周青云都会好奇的问一句,现在却没出声,朱达就主动解释了,“有人说颧骨和脸型眼睛什么的能看出来,可这边彼此通婚,代代相传,多少汉人祖上是鞑子,说不清楚的。”

搞定这桩事,朱达有些轻松,话也多起来,那边许二柱倒是没耽误,已经开始把牛马都牵走,也有家丁去城下喊话,让城头上的人丢下他们需要的物资来。

没过多久,许二柱陪笑着过来牵朱达和周青云的坐骑,朱达把缰绳给对方,许二柱点头哈腰的接过,又去拿周青云那边的。

“这匹马留给我。”周青云声音低沉的说了句,许二柱也不敢说什么,连忙笑着答应,虽然天依旧黑着,可谁都感觉到时间紧迫,顾不上这一匹马。

朱达摇摇头,笑着又是说道:“咱俩也得进城了,这马可没办法进去,走吧!”

对朱达来说,一匹马值得什么,周青云要是喜欢就留着,或者不愿意让那冒出来的许二柱带走,赶走也无所谓。

“我不进城了。”周青云慢慢的说出这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