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诛明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是朱老爷的恩德

诛明 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是朱老爷的恩德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05: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县库里的物资也是一样,他们不缺粮食,也不缺什么柴草,这些物资放在县库里,只能那么放着,想要在里面做做文章,上下其手,好处不大,把这些卖不出价钱又占地方的营生搬回家里,得到的好处还不如花费的力气,但要是能换成现银就不一样了,只要有人肯出现银来买,价钱高低对他们来说并不要紧,何况卖给朱达还能做一份人情,那就更不用考虑官家财物的得失了。

那位吏员的提议立刻被衙门众人赞同,金管年还很是夸了几句。

虽说这几日田庄的现银消耗很大,但八百两银子还是拿的出来,没多久银子就被送了过来,这一次除了白银之外,还有两成的黄金,看到这黄白之物,在场吏役们的双眼都发出光来,如果不是顾忌着有外人在场,恐怕有人已经伸手过去拿了。

拿到银子之后,吏役们没急着走,朱达这边已经把从李家商队采买的年货推了出来,按照昨日里的办法,在地上铺上干草,将一件件货物陈列,等货物摆好,吏役们兴高采烈的围了上来。

“......正愁没处去买果子,家里的孩子闹腾得很......”

“......这些鞑子真是该死,居然胡椒都没处去买,可巧这边有,要不然这年过的还真没味道......”

“......家里的漆器坏了,这次正好置办两件......”

“......你们说鞑子那边也有娘们,可这胭脂水粉什么的在那边怎么就卖不上价钱,这些我全要了......”

“......你家里难道养了几个小的,要这么多娘们用的东西做甚......”

“......又不是我一家用,我家那铺子里也得补货,到时候让俺婆娘给几位爷家里也送过去,他们也用得着......”

腊月里连下了几天雪,正是冷的时候,可过来的这批吏员差役们却是不顾寒冷,兴致勃勃,一边挑选货物,一边议论闲谈,他们是这怀仁县里最有购买力的人群了,也只有他们会考虑这个年过的好坏,会想着自家的生活质量。

“......这个价钱未免太贵了,差不多翻了一倍要多啊......”

“......我们进货的时候也不便宜,你看这大雪封路,怎么可能再有商队过来,再来恐怕是开春化雪的时候了......”

在交易赃物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双方都很痛快,但买卖年货的时候却不一样,因为前者是朱达这样?的强豪赏饭吃,后者则是正常的买卖生意,大家的态度自然不同。

朱达将从李家商队采买的那些年货的价钱都翻了两倍,李和领着几个伶俐些的家丁参与售卖,他们的态度很客气,但价钱却分文不让,这就是独家生意的好处,你不在这里买,没有别处可选了,争执到最后,朱达出面给了个“面子”,将翻两倍的价钱改成了翻一倍五。

都是腊月里要置办的年货,货物的质量也不差,自家用的还好说,送礼攀人情的却不能不买,加上家里的私货卖了银子,手里很是宽松,朱老爷又给面子让了让价,大家讨价还价一阵之后也就认了,把搬出来的这些年货一扫而空。

交易完成之后,吏役们刚拿到手的七百多两银子又返回去不少,有人置办年货顾不上这些,却有人注意到了,并好奇的问了句:“咱们先别急着分,点点还剩多少?”

清点之后,吏役这边还剩下二百七十两银子,这次来的不少都是六房里有实权的头目,都是精通算计的人物,很快就有了判断,自家拿着私货过来交易,实际上才从朱达这里赚到了二百多两,算上年货的话,也不过是四百余两,朱达那边把一两银子的货物卖出了三两银子,算得上是便宜占尽。

虽然能想清楚这个套路,可毕竟是拿到了现银,买到了年货,每个人的心情都不错,还有人笑嘻嘻的上前套近乎:“朱老爷真是做生意的圣手,怪不得河边新村能做的那么大,若是朱老爷能带着咱发财,这衙门的差事不要也就不要了。”

正在不远处帮忙的付宇和孟田也在小声嘀咕,孟田对这些不怎么在意,付宇则是不停的琢磨盘算,一边忙着收拾,一边低声说道:“咱们老爷把李家的货全吃下来才花了五百两银子,现在只把这些精细的卖出去就已经全赚回来了,这些赃物他还要赚一大笔,这生意做得一环套着一环,每一环都赚到了银子,还能落下人情来,这本事到底是谁交给他的?”

从李家商队来到田庄一直到今日,付宇是经历了整个交易的过程,他对整个交易琢磨的比很多人都要深刻,朱达买李家的货物花了五百两,买大宗赃物花了一千余两,买今日里的赃物私货花了七百多两,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话,会觉得朱达一共支出了近三千两白银,实际上才支出了不到八百两,还落下了大批财货,这种财货周转,借鸡生蛋的套路他闻所未闻,付宇对此很痴迷。

这些对朱达来说算不得什么,在那二十多年的记忆中,这只不过是简单的贸易行为,比这复杂的数不胜数,当然,消息足够灵通,又有足够的本钱,还有足够的实力保障,加上敢于下决心,这才能把生意做成,换做其他人还真未必能行。

在临走前,金管年特意找朱达聊了几句,姿态放得很低,说得很是诚恳“朱老爷做生意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言语一声,朱老爷做买卖能让所有人得到好处,没道理不出力的”。

当年白堡村与河边新村只是传闻,县里的人最多只是浮光掠影的观察过,这位“会做生意的少年天才”仅仅是传闻,大家都觉得朱达背后有位厉害角色在主持,可在怀仁县城外的这些生意大家或是亲见,或是亲身经历,这位小爷是真会做生意,真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这位会做生意的小爷要是在城外做出一点局面来,要是能有郑家集的那番局面,哪怕只有白堡村和河边新村的那种程度,这如同一潭死水的县城也会兴盛起来,人流物流多了,热闹起来了,三班六房肯定是最先得到好处的那批人,利字当头,再有什么嫌隙也得放下,金管年的这番表态是真心实意的,而且是代表这绝大部分的吏役们。

李家商队已经走了,县城的车队也已经离开,将货物搬运入库之后,热闹了几天的田庄又是安静了下来,金管年他们送来的生活物资很是充足,甚至比常凯送的还要多不少,按照常凯说的“......反正是公中的财货,谁还在意多少......”

不管怎么看,在这些天的买卖中,朱达都是发了财,他又不急着用银子,也不存在周转不灵的问题,留在手里的货物又都是容易卖,能卖高价的,只要是卖出去肯定就能大赚。

发财的人肯定心情不差,朱达的轻松喜悦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李和与常申这样的亲近人才知道恐怕不是,朱达一直沉得住气,但每和他说有妇人需要棉花他就高兴些许,这其实让大伙都有些纳闷,心说羊毛织布也该多要羊毛才对,多要棉花你高兴个什么劲。

高兴归高兴,朱达却没有任何放假的意思,实际上家丁、年轻差人和难民们的日常训练加重了,白日里的训练增加了大半个时辰,本来日常更多的是用木杆,但现在有一半时间用的是真刀真枪,巡逻放哨也都是必须的,这让家丁和难民们还好,年轻差人们却叫苦不迭,付宇和孟田私下里议论,都以为会有人坚持不住再也不来,没曾想叫苦归叫苦,没有一个年轻差人离开。

“......这明哨暗哨的布置,可不是寻常人能懂的,县城之外搞不好就是郑家人知道,咱们这位老爷和郑家关系不浅......”

在吏役们卖完私货回城后的第二天,周青云又来到了田庄,除了照例传递消息,带着家丁和年轻差人轮换之外,还和朱达骑马在田庄周围跑了大半个时辰,回来之后就在田庄内外设立了十余个哨位,这些哨位有站着不动把守在路口或站着高处的,也有内外巡视不能停步的,还有在田庄外游动隐藏的,前面两种往往是难民和年轻差人们负责,在田庄外游动隐藏的则只能是家丁们充任,这套设置聪明人都能琢磨出些门道,付宇则是最感兴趣的那个。

这布置哨位的安排,大多数人都觉得是朱达的日常训练,少部分人则感觉到了一丝紧张气氛,实际上这少部分人觉得最近的朱达有些古怪,一方面很兴奋,一方面则是在紧张着什么。

还有件让人留意的事,孙五可以在田庄里自由活动了,他也和难民们一同训练,但要比其他难民自由很多,李和与常申在处理很多琐事的时候都带着孙五,尤其是牵扯到难民的相关,有孙五参与,大家更容易接受,难民们也不嫉妒这位从前同伴的特殊待遇,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孙五哥本就比大家能干,何况有什么跌打损伤之类,还要孙五哥帮着治,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无非是孙五哥不劝大家信弥勒佛和无声老母了,反倒是说“这都是朱老爷的恩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