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诛明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吏役人家

诛明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吏役人家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05: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虽说从城内去往田庄不太远,可毕竟要走一个多时辰,在这段路上听常凯讲述典故是个不错的消遣。

吏役是个世代相传的卑贱身份,不能参加科举,甚至品行操守被认为先天缺失,可这样的贱役却有足够威权和丰厚外快,如此种种,一方面让世人羡慕嫉妒,一方面又是发自内心的鄙薄。

在这样矛盾的对待下,很多吏役家庭的年轻人性情相较于平民百姓的同龄人,都显得有些怪,有人会变本加厉的胡作非为,有人则刻意显得和父辈不同,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循规蹈矩的成长,学习父辈们的经验,继承职位,重复差不多的人生。

吏役人家的生活比平民百姓要好不少,所以男丁女眷的寿命都比较高,年轻人往往要到中年才能子承父业,在这之前,只能以白身副役的身份参与各项事务,学习并积攒经验。

充作白身副役的年轻人们想要学习成长,想要积攒人脉,还得防范差事里的各种风险,就得跟着有关联有本事的长辈或者前辈身边,这已经成了大明各府州县吏役行当的规矩。

开国一百余年,官衙吏役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本有权势好处的位置只是某些在编的文吏和差人,到后来部分白身副役也能有这样的好缺,在经营之下,白身副役的身份也会世代传承,这好缺也被固定的人家把持,这就让吏役更替的系统更庞大和复杂。

到了现在,仅以怀仁县来说,在编吏役人家的子弟在十岁之前往往就会认下干亲和拜师,在十二岁前后的时候就会去做跟班学徒之类,再大些则是做跟在身边的白身副役一直到成人,等父辈老去后再继承原来的位置,而白身副役家的子弟有两个选择,做良民务农经商学文,或是操持吏役,他们会走和在编人家子弟同样的道路,区别是在编人家的子弟认亲和拜师都是找在编的吏役,不在编的看父辈,有办法的去拜在编的吏役,没办法的则是找白身副役的长辈。

”吏房和户房两位经承,有时候这两房的管年也得算上,他们家门的长子是直接在编的,其他人都得熬个十年二十年的......“

从常凯这番话里,朱达倒是能推断出这套体系很合理,能维持新陈代谢,并且能给后进的年轻人足够培训,让他们充分的接触实务,有足够的成长,也让做事的文吏和差役们有足够可用和可靠的帮手。

当然,在这样的“传帮带”过程中,有些人会被认为不适合从事吏役这一行,会被淘汰下来,并不仅仅是学徒挑师父,师父也同样挑徒弟的,而付宇和孟田就是被淘汰下来的,而且还被淘汰了几次......

付宇是礼房一位老吏的独子,付宇自小聪慧,家里人一边哀叹不能科举取功名,一边希望付宇能从礼房跳出去往吏房和户房那样的好位置,打点托付后把付宇送到了户房那边做事。

或许礼房整日里都是经义和规矩之类的,面子上文章做的太多,不知怎么就影响到了付宇的成长和性情,导致付宇对户房的很多陋规看不惯,在所跟随的“师父”按照规矩吃拿卡要的时候,劝阻甚至讽刺,到最后甚至从中作梗,直接被赶了回去。

付家自然是闹腾不休,但就这么一根独苗,也没办法太过责怪,又把人送到了别处,也不知道置气还是真如此想,付宇总觉得三班六房做事不对,太不讲良心。

“......讲良心是当不了差的......“常凯颇为平静的说了这句,他这话并不是在自嘲,就是平静的叙说一个事实。

被“师父”赶回来几次之后,全县吏役就没有人敢收他了,家里没奈何,只能让付宇在礼房帮忙,做个没油水的清苦差事,等到年纪了继承父职这么过一辈子。

“......这付宇是可惜了,记性好,人其实挺活泛,他办什么事都能办得妥帖,可就是心里有个疙瘩,要不是生在吏役人家,没准就是个读书种子......”常凯感慨说道。

至于这孟田则是快班一位老捕快的次子,孟田不认得几个字,倒没有读书经坏了脑子,可他家的工夫都下在他大哥身上,平日里不怎么管他,结果这位孟田特别喜欢评话戏文之类,小小县城连个唱曲的人都少,何况是戏班子说书人,除了每逢集市过过瘾,就是听比他大一岁的付宇讲古,结果信了什么忠义和正气。

孟田就拜过一次师父,结果那个壮班差役出城办差的时候因为调戏妇人,被孟田拦住,脸上挂不住要对孟田动手,被孟田痛打了一顿,在家养了半个月才能走动,有过这么一桩之后,孟田就只能跟着他兄长和父亲去做事,也没做几次,回去很是吵了几架,父兄也懒得理会,要说教训还未必能教训得了,孟田学拳脚很用心,力气又大,还真是打不过。

这二位就没什么正经差事可做,怀仁县也不会有人收他们,等这次常凯成了快班副班头之后,身边就那么四五个可用的白身副役,正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付宇和孟田就被塞到了常凯身边。

“......倒不是看这边新起了热灶要过来烧,是实在没地方收留,跟在我身边多少有个机会,以后能找空子把人调开安排了......”常凯说这个的时候没有自嘲也没有苦笑,只是觉得很正常。

这次常凯成了快班副班头之后,短短两天工夫,身边的白身副役就从七人变成了三十八人,”不上进“”不成器“”无处去“的几种人都安排了过来,付宇孟田这种公认的刺头,本就没地方去的家中三子和侄子之类,还有本来没打算做吏役这一行的吏役相关人等。

对他们来说,常凯这边缺人,又是没根基的人上任,不会挑挑拣拣,这边多少是个位置,总有钱粮补贴,也给子弟一个去处。

“那些出挑能干的可不会送到我这边来,现在过来的都是被丢了的,老常是被秦老爷提携起来的,和咱们怀仁县的吏役是两个路数,现在一家人,将来还未必一条心,子弟派到这边来也不指望什么,出了事也不怕牵连到自家,反正没坏处,朱兄弟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常凯笑嘻嘻的说道。

对这个封闭保守的县城吏役体系来说,一切都有自己的规矩,常凯从捕快突然被提拔成副班头已经是坏了这个规矩,而且他依靠的是县城之外来的强豪,要帮着外来强豪在本是众人的大饼上切掉几块走,这等立场,说是公敌也不为过,要知道在吏役人家看来,举人秀才之类的楼起楼塌,只有吏役人家才是世代传承,真正的长久,你常凯变成了这个体系的异端,怎么看将来都没有好下场。

只是在这般算计的时候,没有人去想,或者下意识的不去想,这块大饼本来是没有的,或者说他们意识到了也切不动分布来的,是秦举人谋划出来的,吏役人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本地的一切都是他们的,短时间内或许不是,长久来看一定是。

“老常,日久天长,咱们且走着看,现在他们好算计,日后怕是要后悔。”朱达能想明白这一套关节,他笑嘻嘻的说了两句。

常凯同样笑着点头,颇有信心的说道:“反正我是横下一条心了,跟着朱兄弟你走到底。”

一路上聊得和畅快,走得也颇为轻松,他们几十人倒不是大摇大摆的走,时不时的就得上去推车帮忙,还要去前面驱赶各种原因磨蹭拦路的行商和沿路住户,让跟来的青壮差役没想到的是,不光是朱达的家丁去帮着推车,朱达自己下场干活,个头最大的都动手了,大伙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倒是很有些热火朝天的意思。

距离那田庄三里地的时候,常申就领着人出来迎接,常凯还是想的很周到,早早的就派人过来通知,双方碰面之后,看守田庄的白身副役和常凯带着的这些青壮差人彼此间笑着招呼,颇为热络。

大伙都是年轻人,虽说有人能当差有人不能,可县城就这么大,大伙都是在吏役人家这一个圈子的,年纪相近,当然熟络。

下面人欢声笑语,常申脸上却有些紧张,这让他兄长常凯禁不住皱眉,心说在朱达面前总是沉不住气,以后很多好事就会轮不到,现在一切都刚开始,正是要好好变现的时候,可自家这个兄弟总是上不了台面。

“到现在又新来了多少人?”

“一共一百六十一个。”

“是问你新来了多少?”

常凯不耐烦的提醒让常申更是紧张,居然说起了别的事:“去拴马所的人回来了,就带回来一个人。”

朱达示意常凯不必责备,拴马所也是被血洗入寇的地方,但那里只收拢来一个,相比前天和昨天来得那么多人,昨日下午和今天一共增加二十几个,看来能收拢的人手就这么多了。

“老爷,里面那些穷汉要闹起来了!”常申紧张的是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